八年级物理下册《力、 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处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本章知识是学习后续知识压强、功、机械效率的基础,因此本章是初中物理基础的一章。而第一节力 弹力是学生学习力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教学关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为后几节教学做好铺垫。
本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具体类型的力——弹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教学实践表明,被动力(如弹力、静摩擦力)的概念是学生难于接受的.因此教材中没有给弹力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实例说明了什么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本节通过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探究,利用弹力的作用效果来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从而达到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并不难学,引领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力、形变与弹力、弹簧测力计、弹性势能,知识点较零碎,学生对力很熟悉,并且都有亲身感受,采用从生活实例中体会力的存在;弹力与形变、弹性势能较抽象,学生对此缺乏认识基础,需较强的观察和归纳思维能力,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教师引导的手段;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较简单,采用自学即可完成。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弹力及弹性势能。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通过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力的定义理解、弹力概念的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2、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通过实例引出力的一般性分析,得出力使物体对物体的的作用;分析具体图片中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通过对如何知道物体受力的疑问引出力的作用效果,进而通过自主活动探究物体形变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及物体形变的大小和外力的关系,引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自主探究的形式了解弹簧测力计构造、使用方法;并观察图中的日常现象——发生形变的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一些作用,学生体会弹性势能。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引
入
教师讲故事:张飞与关羽比力气。三国时,刘、关、张三结义后,张对自己排第三不服气,就提出与关羽比谁的力气大,他使出最大力气抓自己的头发使劲向上提,尽管憋得满脸黑紫甚至头发都拔掉了一把,结果还不能使自己离地面,而关羽找了一根绳子一端拴在自己腰上,另一端跨过树杈,双手使劲向下拉,结果他慢慢离开地面。
问:张飞为什么失败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章力,帮他分析原因吧!
聆听、思考
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力
是
什
么
?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四幅图或用多媒体展示。(也可借助自己准备器材体验)
问: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教师引导分析
板书:力:物体 作用于 物体
施力物 受力物
(为区分两物体引入施力物、受力物)
学生观察、并完成学案中的第1个表格。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得出力的定义,完成学案中的体验。
让学生观察并亲自动手体会力的存在,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又加深学生的感受。
培养学生由现象归纳总结出实质结论的能力。
力的作用效果
问:我们如何知道物体是否受力?你能做展示一下里的作用效果吗?
1、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2、教师补充引入范性形变。
板书:弹性形变 范性形变
在上述活动中,物体发生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不一定能很准确的答出这种“反抗”的感觉,这里教师要注重引导得出弹力。)
板书: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学生思考,试回答。
结合课本8-2图展示活动,并交流合作完成学案第2个表格。
学生思考分析并回答并总结。
学生体会并回答
(引入弹力)
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形变的理解。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会加深理解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
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
1、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表格。
问:物体发生形变与外力有什么关系?
板书: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发生形变就越大。
(引入根据此特性制出弹簧测力计。)
学生试完成学案中的第3个表格。
请同学上台展示结果。
学生观察、并交流总结出两者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及归纳总结能力
弹簧测力计
用多媒体展示自学提纲和弹簧测力计。请同学自学回答下列问题:
1、 弹簧测力计由( )组成?
2、力的国际单位是()?
3、图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4、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试一试(1)弹簧测力计指针指针开始偏离了“0”刻度线处,应如何调节?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让重物悬挂于哪个位置?手持哪个位置?
(3)弹簧测力计应如何读数?
做一做:分别测出你用手竖直向下轻拉和重拉弹簧测力计的力的大小,同桌互相读数。
学生自学交流回答。
自主活动
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
弹簧测力计这部分内容理解性不强,安排自学,培养自学能力,并为学习使用其它仪器奠定基础。
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结构的了解,练习使用,加深形变与外力的认识,并培养学生使用物力仪器的能力。
生活
物理
社会
请同学观察图片,结合课本图8-8-图8-11。
1、 教师展示图片。
问: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
试一试:举例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学生观察总结完成学案中内容。
并列举生活中有关弹性势能的事例。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小结
你获得哪些知识?在使用具有弹性的物体需注意什么?还有什么困惑?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
整体把握本节课内容,形成知识结构,使学生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体会收获的乐趣!
七、板书设计
一、力弹力
1、力:物体--作用于--物体
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①弹性形变 ② 范性形变
2、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大。
3、弹簧测力计
① 结构:
② 原理:在弹性限度(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③ 使用方法:校零、量程、共线、读数
4、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八、练习设计
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不但具有 力,而且还具有 能。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
B.只要有两个物体就一定能产生力
C.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产生了力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
3、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你自身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说明你的方案和测量步骤,并动手测一测。
设计意图:一方面加深学生的知识巩固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在活动体验中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结合学生切身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