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1】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 6 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 6 根小棒。 A 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 6 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 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 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 1 份,2 份,
3 份,4 份,5 份,6 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
生 1:平均分成 4 份不好分。 生 2:平均分成 5 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 (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 4 份是怎么平均分的? 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
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
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
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
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
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 6 根小棒平均分成 3 份,只有 1 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
不断地重复。而要把 6 根小棒平均分成 4 份、5 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
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 4 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
出,或者有 4 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 2 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
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 B 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
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
想,在案例的 B 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
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
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2】
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自求新知
1 、引入除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刚才我们一起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助聪聪解决了 一个大问
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谁可以告诉大家呢?
情况一:生答:除法 策略一:师赞赏:看来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非常爱搜集数学知识,并能
合理的运用,你们真了不起!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种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除法) 情况
二:没有学生回答。策略二:师神秘的说:那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计算家族的新成员给
你们认识,它就是除法,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种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除法)2 、除法算式的读写。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符号 “+” 、 “―” 、 “×” ,
那除法有它自己独特的符号吗?有同学知道吗?愿意上来写写吗?
情况一:学生会写、会读。策略一:请几个会写的学生上来写。你们能说说在写除号时应注
意些什么吗?生答,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强调。师:除号已经会写了,那么要把 “12 个
桃子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 3 个 ” 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呢?全体学
生试写。师巡视。请一生上台板书:12÷4=3 师:你们同意他写的这个算式吗?那谁来说说
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呢?那么能大声的读给老师听听吗?全体学生一起读。师:对!这个
除法算式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 。(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情况二,没有学生会写、会读。
策略二: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介绍除法的符号,它就是 ÷ ,叫除号。学生练写,教师巡
视。师:除号已经会写了,那么要把 “12 个桃子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 3 个 ”
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呢?师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全体学生试写。师巡视。师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全体学生一起读。
3 .巩固加深。
( 1 )让学生拿出 12 根小棒,要求同位之间平均分成 2 份、 3 份、 6 份,看每份是多
少?每分得一种结果,自己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 2 )师:如果是把 12 个桃子平均分成 12 份,结果是多少?( 1 个)那算式又该怎样
写呢?
4 、应用,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教科书第 18 页的 “ 做一做 ”
a .活动要求:
a 、同位之间把 18 根小棒代替饼干依次平均分成 3 份、 2 份、 6 份。b 、根据分的结果填写除法算式。
b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c .汇报结果。
d .小结
[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下面我就从教学过程的几个部分进行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效的 “ 说 ” 。
“ 联系生活,自求新知 ” 这个环节是我在设计时的重点,就想突出 “ 知识让学生有效
的说出来 ” ,在实际操作中非常理想,是整节课的亮点。整个环节我都让学生紧密联系自
己生活中知道的有关除法的知识有效地说,首先学生在我设计的 “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
刚才我们一起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助聪聪解决了 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
方法直接计算呢?谁可以告诉大家呢? ” 这样一个对于他们而言极具挑战性又富有表现自
我的问题下说出了新的计算方法 ―― 除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成功,激发了他们的
动口说出数学的欲望,紧接着学生在老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景中有效的说出了除法的符号、
写法、读法及其意义,使这些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孩子们的口生动的说出来了。在整个环节
中学生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
作的精神。学生在我的富于极具挑战性又富有表现自我的问题中真的是将这节课的知识自己
大声说出来的,从学生那坚定而自信的声音中我知道学生真正是在生活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
只不过是通过今天的学习,将这些零碎的知识建构成了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