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设计

ID:169892

大小: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设计    上课意图:学生在学完“除法的初步认识”后,很多孩子在解决问题时都是直接利用乘法口诀计算,对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不够明确。例如,同样是用15÷3=5这道算式计算“一共有(  )个桃子,平均放在(  )个盘子里,每份( )个”和“一共有(  )个桃子,每个盘子里( )个,分成(  )盘”时,对两题的理解混淆不清,即对于“将谁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求出的是几份”这些问题理解不透。这节课,我们将试图沟通“除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是一种“分”的运算,而除法又是“分”中的“等分”运算,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把知识教“薄”。教学目标:1.梳理比较“等分除”与“包含除”,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经历自主表征的过程,在对比中沟通减法与除法的联系。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深人理解除法的意义,沟通减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小磁片、作业纸。教学过程:一、质疑,自主表征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除法。(板书:21÷3=口)等于几?怎么验证它是对的? 引导学生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作业纸上。(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的表征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在交流比较中进一步明确算式表达的含义。)二、沟通交流1. 交流反馈自己的想法(1)乘法口诀(2)分一分,投影展示学生分一分的情况。把21个圆平均分成3组,每组7个。小磁片展示,板书:21÷3=7(个)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把21个圆,每组分3个,能分7组。小磁片展示,板书:21÷3=7(组)2. 辨析,理解除法意义  师:两道算式中的“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对照两幅图说一说。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呢?可以用减法算式表示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减了几个3?(设计意图: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注重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对比中,让学生直观感知两个“3”的不同意义,进一步明确“包含除”和“等分除”的联系与区别。)3.对比,沟通减法与除法的联系  师:观察减法算式和除法算式,这两道算式之间有联系吗?  小结:每次减3,减了7次等于0,说明21里面有7个3,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相同的数,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你们更喜欢哪种表示方法呢?为什么?  现在,我们从21个圆片中每次移走不同个数的原片,(第一次拿走4个,第二次拿走5个,第三次拿走6个,第四次拿走6个)你能用一道减法算式表示吗?  这道算式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呢?为什么?(设计意图:同一题材的情境便于比较,有利于直观感受数学事实,有助于学生感悟除法和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呈现的答案,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除法和减法的关系桥梁,突破了难点。)三、编题,巩固意义  自主编题  根据21÷3=7,你能编一道数学问题吗?  小结:不管是分什么,只要每份分得一样多,我们都可以用除法表示,除法就是平均分。(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用生活中的实例表示21÷3=7,进一步巩固出除法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把握除法的本质)四、总结,回顾意义学了这节课,你对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及时梳理知识,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结合板书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