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短文两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点,提高对读书目的、方法、作用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
2.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方法,揣摩体会两文的语言风格。
3.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积极引领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探讨正确的读书观。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读书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
讨论,理清思路,研讨论证方法及其效果,以及在阅读上的收获。
1.培根的画像。
2.《燕山夜话》的文字资料。
2 课时
书是什么?自从有了书,人们给了它各种名称和赞誉。书是人类知识的载体,书是打开
人类智慧之门的钥匙,书是储藏无数珍宝的宝库,书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前程的方向标之一,
正因为有了书,我们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采摘硕果。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读书,应怎样
读书吗?下面让我们看看培根和马南邨是怎么说的。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于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
又学习法律。1618 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 年因受贿被国会弹劾去职,之后家居
著述。1626 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受寒致死。
1.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
观点。
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
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如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至“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读?
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至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
法。
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
运动祛除一样。(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也许作为一个社会人,培根离楷模的标准还很远,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格言的流传,我们
不能像他那样做人,但应该汲取他语录中的精华。
全文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的三种不
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再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不同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指出
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剔、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
陷。先说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
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祛除一样。
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
正确方法以及读书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通过认真读书完善自我。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①比喻论证。例如,“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
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一句,运
用比喻论证来论证读书和经验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道理论证。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
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③对比论证。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
向。这样写,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谈读书{读书的目的:怡情、傅彩、长才
读书的方法:选读、浏览、精读、摘要
读书的作用:塑造性格,弥补缺陷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位戴月荷锄归的乡间诗人,他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在
读书方面,他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就忘了吃饭。这位陶渊明先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一千
多年后,他竟然有了一位读书方面的知音——马南邨。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1930 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等职,解放后先后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前
线》杂志总编辑和北京市文教书记等职。1962 年 3 月,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
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邓拓的杂文寓教于乐,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
于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十年动乱初期,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多为有见地的片段感想或偶然一得。杂文
要求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个人的某一观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议
论和意见;还要求有说理的形象性,即能够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出
发,通过对照、联想、比喻、类比等方法,做到以小见大,揭示主题;同时要求语言的丰富
多彩。杂文的作用是揭露、批判弊病,帮助、团结、教育人民,讽刺、打击敌人。
1.学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点拨字词。
1.理解文章内容。
(1)“不求甚解”最早见于谁的什么作品中?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包含哪两
方面内容?“不求甚解”包含什么内涵?
“不求甚解”最早见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要求:
首先要好读书,其次每读书必有所会意。“不求甚解”四字有两层含义:一要虚心,二是读
书不要固执于某一点,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你认为“不求甚解”意味着不认真读书吗?为什么?你认为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不求甚解”是一种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
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正确的读书方法可以将“不求甚解”读书法与精
读、选读等方法结合起来。
(3)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一词的含义的?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要前后贯通,
了解大意;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4)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
①“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①“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
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②学生自己探究领悟,结合文章倒数第三和第二段理解回答。
③主要谈读书的态度和方法问题;用了引用名言(说理)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2.研读课文。
(1)作者是怎么驳斥“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这个错误观点的呢?请同学们
快速阅读课文,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明确:首先,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其次,阐述了“不
求甚解”四字的两层含义;再次,作者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
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更明确地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最后提出自己所认可
的读书方法(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竖靶子→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结上文
(2)这篇文章的论证方式对你今后的写作有何启示?(让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
答案是多面的,如写作思路一定要清晰,要符合人的思维过程;如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
一定要举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文章更具说服力、权威性;再如论证一定要完整,语言表述
一定要严密、准确;还有,论证时一定要明确而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见解或观点。
《不求甚解》一文是由作者先提出要批驳的错误见解:“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
的。”然后在批驳这一反面观点的过程中明确了自己对读书的见解: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不求甚解》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即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
张。全文共 9 自然段,第 1 自然段树立了要批驳的靶子;第 2 自然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
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第 3 自然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第 4
自然段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第 5 自然段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第 6 自然段举例阐述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第 7、8 自然段阐述“不求甚解”
是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第 9 自然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树靶子——作批驳——
得结论,条分缕析,结构严谨。
这篇杂文全面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
解”的观点进行否定,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
真正领会其实质。
(1)细腻翔实的道理论证。
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惜用大量的文字进行细致的分析。如第⑧段引用宋代理学
家陆象山的语录,来印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可取的。
(2)正反面的举例论证。
如第⑤段从反面列举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做了
许多曲解的事例,告诉人们要有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⑥段从正面列举诸葛亮
读书“观其大略”的事例,证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的正确性。
不
求
甚
解 {
树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做
分
析 {
摆出曲解“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指出“不求甚解”的含义
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用诸葛亮“观其大略”来阐释“不求甚解”
引用陆象山的话,论证对“不求甚解”解释
的正确性
亮观点:重要的书要反复读
}把握
实质
不拘
表象
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比较教学,引领学生突破重点,在体验分析中明确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避免了先入为主的议论文知识的机械传递,使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形成能力。
2.巧设问题,激发对话。巧妙的问题设计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很好地在对话中
完成教学的重点、难点,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质疑交流,又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
情,以及对正确的读书观和方法论的认识。14 山水画的意境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的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
水画的灵魂。
过程与方法
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通过对山水画家的认识、所处时代的分析及画面构图、空白、
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重点
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难点
了解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学会运用笔墨表现意境。
1.分析教学法:引领学生深入阅读课文,通过勾画点评,找出重点句子,分析中国山
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2.实践交流法: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
散文,深切感受山水画的意境。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山水画等所需用具。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山水画的特点。
1 课时
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同学们能结合所学过
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例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
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雄浑的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72 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
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李可染的意境观:他曾在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
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
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1.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3.学生自由发言,结合示例说说什么是意境。教师适时点拨,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
多媒体显示问题,学生思考。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
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
明。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
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层次。
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至 8 段):阐述什么是意境及怎样获得意境,并做出解答。
第二部分(第 9 自然段):阐述什么是意匠。
第三部分(第 10 自然段):阐述意境与意匠二者的关系。
5.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
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
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6.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
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人能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
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
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
境。
7.“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
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
明。
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这个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
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
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8.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
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
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
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本文作者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什么是意境,怎样获得意境,最后指出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关键,让我们明白如何欣赏山水画,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艺术作品的
领悟力。
1.本文采用大量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来层层深入地阐述什么是意境,如何获得意境,
意境与意匠的关系等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文章简洁生动,论述明白晓畅。众多的例子、名言,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既开拓
读者的美学观念,又寓艺术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山水
画的
意境
→灵魂{意境{意境的作用
诗句中的意境
怎样获得意境
意匠→加工手段:表现方法、
表现手段的设计 }二者
不可
偏废
本文教学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引导学生认识并体悟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理论。教
学过程中所设置的探究提问,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己的体悟感受绘画理论知识,培
养艺术审美能力。
课文内容都是艺术上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十分有难度,基础较差的及艺术审美不足的
学生,难以应对本文教学。此外,如何让抽象化的理论更加形象化地呈现,亦是今后教学需
要改进之处。15* 无言之美
知识与技能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综观全文,了解作者提出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结合作者列举的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种艺术作品中的例子,认识“无言之美”的表现
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重点
学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
难点
理清作者论述无言之美的思路是难点。
1.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认识艺术之美的形式。
2.引导点拨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
学生:通读课文,理解文中所引用诗句的含义。
1 课时
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会有意识地运用“无言”来获得更好的艺术意蕴。那么,“无
言”到底指什么?它又美在何处?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学习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文章
《无言之美》,来感受无言的独特魅力吧!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
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
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
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
“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1.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朗读,感知内容。
3. 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
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
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
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正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
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
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明了“无言”的意蕴,
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课文第三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在文学作品中“言”与“意”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引
起美感?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
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
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
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
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旨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
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
法?
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①以“言尽一
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品的含蓄
之美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
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6.你能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
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
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
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
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
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
使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第一部分(第 1 至 2 自然段):引用孔子与子贡的话,引出“无言”的话题,并指出应从
美术的角度去研究“无言之美”。
第二部分(第 3 至 7 自然段):论证言与意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第 8 至 13 自然段):以绘画、文学、音乐、雕塑为例论证艺术作品的无言之
美,并总结归纳出关于“无言之美”的观点。
作者以绘画、文学、音乐、雕刻等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
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最后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启示我们:欣赏艺术
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
美”。
1.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把深奥的美学理论和人们日常
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易于读者接受,并从中学到一定的鉴赏方法。
2.文章论证思路清晰。作者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接着论述言意
关系,然后从绘画、文学、音乐、雕刻四个方面来论证无言之美,最后归纳出自己的观点。
Error!无言之美
本文教学在注重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也注重对“无言之美”深刻内蕴的探索。讲课时
以诗歌为探究中心,深刻挖掘中国古典诗词的无言之美。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观点内蕴的过
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篇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但是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教师尽量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
深,因此,在把握论据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宜增加相应的辅读资料,加强学生对其他
艺术“无言之美”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知识与技能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揣摩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价值取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素养。
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驱遣想象进行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难点
将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运用到欣赏作品的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1.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2.品读感悟法。文中有不少意蕴深刻的语言,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一定的距离,理解
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理解其中的内涵。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文学鉴赏的相关知识。
1 课时
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
高的文学价值。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回答得都不错。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
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
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倪
焕之》等。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综观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
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1.作者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2.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
的联系?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
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
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
心观点的前提。
3.阅读第 8~10 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
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
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
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
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
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
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4.阅读 11~13 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在论证
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领会不到这首诗的意思;接着又论述
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而且展开翅膀随海燕飞掠,就领会了这首诗。
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
境。”读者从中体验到愉快,得到受用。
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
“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
述驱遣想象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鉴赏文艺,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
能通过文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6.文中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
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
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又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
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
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
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
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
秀文章。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
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
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
进而去体味。
本文用平实的语言,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的这一基本问题。
告诉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到作品
的意境中,体验阅读的愉快。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更具说服力。
作者在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时,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为例入手,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
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令人信服。
驱遣
我们
的想
象 {作者与读者关系:作者
=====所感
所想 读者
(读文字)
)
本文思路清晰,观点易于把握,可作为一般议论文进行教学;此外,对于学生赏析阅
读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学过程中分别设了赏析内蕴深刻的语句及按文章思路进行延伸
赏析两个栏目,有助于培养学生赏析文艺作品的能力。
如何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来鉴赏文艺作品,于理论比较好呈现,于实践较难,对于基础
较差的同学,延伸设计难度过大。第四单元写作 修改润色
知识与技能
1.知晓修改文章兼顾“言”与“意”。
2.把握修改“言”的基本要求和修改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例引导,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文章的要求和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精益求精的审美素养。
重点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方法。
难点
让学生通过修改示例文稿中的错误,提高让作文出彩的能力。
1 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你们可能觉得写是你们的事,而修改是我
们老师的事情。其实不然。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
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
删五次。”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修改是写
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
要求和方法呢?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写作“修改润色”。
二、写作精讲
1.学生自由阅读写作“修改润色”的内容。
2.学生讨论、交流下列问题,教师点拨。
(1)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和“意”分别指什么?
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2)“言”修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要求是改“对”,进一步的要求是改“好”。
(3)修改润色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学生答:可以改错别字、病句,语言是否简明。还可以改结构、构思。可以改材料与中
心是否一致。可以改重点是否突出,材料是否有新意。
师总结:很好,大家讲得真不错。修改作文的确像刚才说的那样,主要从语言、构思、
中心三方面加以修改。下面我们结合示例来看一下。
(4)怎样才能把文章的“言”修改得“更好”?
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
语言更富有文采。例如,记叙文可以补充细节描写;写景,注意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着笔,动
态和静态之景结合,注意炼字、炼句、修辞手法、引用诗词歌赋等,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
表现力。还要注意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等。
三、示例引路
读下面语句,指出错误缺点,并进行修改。
①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等我们这一代步
入社会时,如果不会用电脑,很可能会被视为文盲。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生:第一句话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还有一
个是“已不在陌生”中的“在”,应改为“再”。
②“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
几年务。”
生:我认为第二句中“严烈”用词不当,应改为“严格”;“为人民多服几年务”中的“服
务”不能拆开用,此句应该改为“为人民多服务几年”。
③“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
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
生:这段文字啰唆重复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对其稍作加工锤炼,将其变成“到达目的
地有左中右三条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们决定走中路”,那就简洁多了。
师:修改文章的语言,首先去看有没有错别词,再去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地方,最后读
一读句子有没有啰唆。
四、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润色这篇习作。【注:材料见教材《寻人
启事》】
【写作提示】
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重点。
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
3.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
【佳作赏析】
寻人启事
作文课上,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堂给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
请每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发了寻人启事样本,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
真实情况撰写。
面对寻人启事样本,我们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见我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
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
的名字。
老师说,性别。
女。大家刷刷写下。
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里就炸开了锅。“我妈好像 42 岁了吧。”“我妈妈从
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我今年 14 岁,我妈妈该有 38 岁了吧。”……竟然没有一个人
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母亲的年龄。
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说要写母亲具体的体貌特征,比如
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儿有点弯曲什么的。我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
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脸上有没有长痣?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儿了。妈妈干活时,
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妈妈的腰杆儿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
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
算是体貌特征吗?
我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妈妈的,又好像不太像。
老师说,请接着写妈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这将是很重要的辨认依据。
班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我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平时哪个同学新
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就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明星,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大家总
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将自己送到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样的衣
服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过。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能写完整、写准确。放学
回家后,我请妈妈为我写一则寻人启事,妈妈看了一眼要求,一会儿的功夫,一则具体详尽
的寻人启事便写好了。
我看着这个对我来说熟悉又陌生的妈妈,才明白老师说的“不是寻人启事难写,而是大
家对自己的母亲,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的真正含义。原来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
心去看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而我们今后也应
用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
【名师点评】 作者从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写寻人启事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各个方面进
行刻画,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同学们平时因忽视自己的妈妈,导致写作时无比为难和尴尬,由
此凸显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付出与爱,以及子女对这种爱的忽视,鲜明的对比,引人深思。
修改后的文章在内容情节上设计更合理、更完整;在语言上,加入了适量对老师的描述,并
且形象地将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语言、神态、动作集中起来刻画,井然有序,让人如临其境。
文章结尾深化主题,将文章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17 屈原(节选)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郭沫若及其创作情况。
2.认识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屈原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屈原深沉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点
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屈原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
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分角色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力求从读、演、评三个方面培养戏剧欣赏能力,增强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剧《屈原》,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历史剧的相关知识。
1 课时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
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
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
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郭沫若 (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
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 《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
渐离》《南冠草》。
1.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
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
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
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
潮。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
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1.分角色朗读,感知剧本内容。
2.《屈原》全剧分五幕,虽然只写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却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课
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
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含冤被屈,悲愤填膺,在雷电风雨交加的夜晚作风、雷、电
的颂歌。婵娟逃脱囚禁来见屈原,误饮靳尚暗害屈原的毒酒而身亡。屈原与前来救助他的卫
士一起出走,潜往汉北。全剧在悼婵娟的《礼魂》歌声中结束。
1.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
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
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2.课文一开始,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
原的矛盾推到了顶点。
3.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
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作主旨。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
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这是象征
手法。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
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4.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品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并赏
析其表达效果。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
的痛恨。
(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
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
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
灭,毁灭呀!
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自然力来
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
浩然正气。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他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
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通过反问、反复、比喻等手法的使用,深刻指出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昏庸无能的统
治集团,欺民惑众,压迫人民。表达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与
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5.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2)运用象征
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3)比喻、拟人、排比、夸
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
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6.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作者以
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
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第一部分: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的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雷电颂。共分两层。
第一层: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
赞与向往。
第二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这篇戏剧(历史剧)以奇特的想象、宏伟的气魄、火一般炽烈的语言和雷霆万钧的气势,
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
热烈追求。
1.想象瑰丽奇特,意境雄浑壮阔。
文中的独白想象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
构,展开神奇的想象,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同宇宙间
伟大的自然力——疾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使主人公具有了摧
毁一切黑暗的力量。
2.运用象征手法。
作者赋予一些物象以具体的象征义:①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②洞庭
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③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祈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⑤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象征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
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句的气势。
本文通篇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
势和表达效果。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具有诗的形式美,
回环往复,荡气回肠,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屈
原 {靳尚、郑詹尹密谋,欲毒死屈原
雷电颂{歌颂光明{呼唤风、雷、电
呼唤光明
痛斥黑暗{痛斥神鬼偶像
抨击当权者 }与光明同行,
与黑暗决裂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感受、领悟人物的内心情感,品味、
欣赏文章语言,既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教会了学生边读边思、读后再思、思后
再读的学习方法。
作为戏剧,本文教学未能充分体现其戏剧特征,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遗憾。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过程与方法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品质。
重点
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方法。
难点
朗读台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1.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天下第一楼》的剧情。
2.圈点勾画法:让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文中的关键语句,赏析文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天下第一楼》,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话剧的相关知识。
1 课时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成为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
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生答:不能)
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导致了
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
文《天下第一楼》。
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1988 年,何冀平创
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
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
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
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
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
“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
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岁月如歌,十年弹指一挥间。 后来,“福聚德”内忧外困,最终走向没落。
1.分角色朗读,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
2.速览课文,找出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情节围绕什么矛盾冲突展开的?
卢孟实,王子西,罗大头,常贵,唐茂昌,唐茂盛;主要围绕“福聚德店堂”的即将衰
落展开情节的。
1.浏览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2)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3)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4)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5)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情节最好的概括。
3.分析“福聚德”走向衰落的原因。
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
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
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 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
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
衰落。
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
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4.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
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
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一丁点
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
是体面的。
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
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5.本文出场人物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
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卢孟实形象】 ①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
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②卢孟实一出场,便不屑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
交道,且将事物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了他是个精明能干的人。③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
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
的自尊。④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
⑤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的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
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陪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
民的悲剧。
言而总之: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
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的人。
【罗大头形象】 ①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
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②但是他固执、不
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要撂杆子走人。③
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
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总而言之,罗大头是一个恃才自傲、迂
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直率,不屑与小人为伍的人。
【其他人物形象】 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本文以中心人物卢孟实在与少东家、克五、饭店伙计等人的一系列矛盾中展开情节,道
出了福聚德由盛到衰的直接原因:一个人干,八个人拆。展现了旧社会平民百姓自我奋斗但
最终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悲剧。
语言富有方言特色,充满着浓郁的京味。
例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
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
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因为作者选取的是北京
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
从梳理情节入手进行把握,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本文内容背后所揭示的社会主体,从而
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性理解与把握。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话剧的重要特征,如从体会“京味”
语言把握话剧语言的真实性特征,从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话剧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符合话剧教学。
本文人物众多,学生很容易弄糊涂,此方面的引导梳理明显不足。此外,本文为节选话
剧,人物形象虽能从本文中见出,但未必见得深刻,这都需要在课前课后做大量的补充与阅
读工作。19 枣 儿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过程与方法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
走出传统,迈入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重点
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难点
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讨论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
1 课时
同学们,我国人民正迈步进入小康社会,在农村,不少家庭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
活,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使自己家庭走上富裕之路。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
矛盾,如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呢?让我们一
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
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 年第 1 期,获 1999 年“中
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1.背景知识。
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强
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改变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
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
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
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2.文学常识。
话剧释义:话剧艺术,一般是指以对话和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在欧洲各国,话剧被通称为戏剧。
戏剧的英文为 drama、theatre,这源于希腊剧的剧场——theatron,意即“观看的场
所”。
戏剧艺术最初是由古代人的祭典和巫术仪式等活动演化而来。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由
文学、表演、导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
戏剧一般通过人物、情节、场面、冲突等表现一定的立意或主题,展现艺术魅力。
中国的早期话剧于 1907 年在日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
1928 年,这种新剧由中国早期戏剧活动家洪深定名为话剧。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其剧情是: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
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
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
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
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
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
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
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
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以
“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结尾,与开场相呼应。结构图如下:
枣儿
(线索){童谣开场——父母疼爱子女
男孩遇老人{老人念儿子{枣儿名字的来历
枣儿尿脖子
枣儿树下撒尿
男孩思父亲——为父藏枣
童谣收场——呼唤亲人 }社 呼
会 唤
变 亲
迁 情
1.怎样认识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用文中体现人物性格、精神的词概括)
老人是最有普遍意义的长者的形象:满怀真情、富有爱心、关爱下一代;男孩是年
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好奇而懂事、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
2.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本文把时空集中在什么地方?
“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红枣树下;老人思念亲人的场景以枣树为背景,“枣儿”还是全剧的标题,并以“枣
儿”贯穿全文,老人和孩子以“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3.说一说你感知了哪些内容。
在乡间一棵挂满了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一个捡枣的男孩,一老一少的交谈,
吐露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也表露了男孩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地呼唤自己的亲人回
归故乡。
4.老人共几次回忆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持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
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作者借“枣儿”表达了什么?
(1)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摘枣儿竟尿了老人一脖子;儿子在枣树下尿尿。
(2)老人十分疼爱男孩。(3)老人思念儿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对儿子的爱。(4)作者是借“枣儿”
传达亲情,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
征。
5.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些人物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既有希望也有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塑造老人、男孩的形象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的方法。
6.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生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
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城市,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
面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
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考验。
7.剧本是怎样生动地表现人物感情的?
(1)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剧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真实自然,
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例如,老人的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情味,具有长者之风而又有很浓的
乡土气息和很强的人生沧桑感。“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体现出老人的朴实自豪
与典型的乡土语言。例如,“(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
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
儿)你吃这颗。”此句道出了老人的人生沧桑感。“(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吃吧,树上的枣
儿多着呢!”老人的语言表现了长者对小孩的疼爱,而且随着他与男孩交往的深入,这种疼
爱的感情表现得越来越强烈。男孩的语言则显得纯真活泼,稚嫩可爱。例如,“和你脸一样,
皱巴巴的”表现了男孩的天真可爱顽皮。又如,“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
这棵树好大好大,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写出了孩子对枣儿叔叔不回家
的困惑,表现了男孩有一颗纯真稚嫩的心。从两人的对话中,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内
心情感。
(2)剧中的舞台提示虽然文字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却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这些舞台提示大都是人物动作、表情的简要说明,例如,写老人“威严地”“命令”“蓦然
口气温和”“将枣儿擦干净”“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
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等等,都传
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3)剧本中的情节,如老人向男孩讲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小时候在老人
脖子上撒尿并在“枣树”下尿尿的情形;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
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给父亲吃;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
都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
(4)《枣儿》一剧以情感人。全剧重在写情,写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亲情,
写老人与男孩之间的感情,写老人的故乡之情和对以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8.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
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写的是老
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
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
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
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
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
临着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例如,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
味。”其中“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
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深厚感情。
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既表现出男孩的纯真,也喻
指情感的迷失、人生道路的迷失。又如,男孩谈起父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在这一细节中,
“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巧克
力”则是现代生活的象征。在剧本中,诸如此类的台词和细节描写,还有很多。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
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
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
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
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
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以
“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结尾,与开场相呼应。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密交往,
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感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
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有不少台
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枣儿
孙鸿
背景:枣树下童谣声 亲情
人物:老人:老一辈农民 满怀亲情、有爱心
男孩:新生一代 好奇懂事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
剧本学习应该与一般的文章阅读有所区别,所以本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
探讨:(1)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即本文的学习还是与一般的现代文阅读一样,从基本的人
物、情节、主题入手,让学生建立对本剧的基本理解。(2)从表演的角度读剧本。这主要是
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个方面是朗读,即分角色朗读,因为读是表演的基础,读也是理解
人物与主题的主要手段。在读中,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另一个方面就
是表演,这种艺术形式对学生理解人物与主题具有重要意义,也符合话剧的感知要求。
总之,剧本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希望我们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获得更多更好的教
学经验。
准备与排练 演出与评议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选定剧本、搜集材料、合理分工、认真排练的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演出,并能够评选出优秀演员。
过程与方法
1.从教材或生活中选择合适的剧本,组织剧组,分别安排导演、演员、剧务,明确任
务、要求,分工准备,合作训练。
2.民主评议,评选出演技较高的优秀演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排练、演出与评议,培养学生对戏剧的热爱之情和辨别演技高低的审美素养。
重点
组织学生依据剧本排练、演出与评议。
难点
学生通过想象,进入角色,在舞台上将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表演出来。
1 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生大舞台,戏剧展风采。我们观赏戏剧节目时,看到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技能,往往情
不自禁地鼓掌喝彩。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精彩的表演来自台下精心的排
练。你想成为出色的演员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准备与排练,演出与评议”。通过本课学
习,也许会让你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活动·探究
1.准备与排练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教师明确。
(1)排练前选定剧本的范围是什么?
可以选择本单元提供的剧本,也可以另外自选;可以选择整幕、整场的剧本,也可以选
择一个片段。
(2)选定剧本后,要搜集哪些资料?
赏析、研究剧本的文章、书籍,专业剧团演出的视频、图片资料等,以备参考。
(3)排练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剧组成员分工准备,通力合作,请说出剧组成员各自
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导演:仔细阅读剧本和相关材料,深入理解剧本的主题,并对演出做整体设计。
演员:背诵台词,熟悉有关的舞台说明。
剧务:参考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准备演出时的服装、道具、布景、配乐等。
(4)在导演和剧组的配合下,演员反复合练的目的是什么?
促使表演渐趋熟练、流畅,为正式演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2.演出与评议
播放专业剧团的演出视频。
投影幕显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正式演出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①制作节目单;②推举主持人,准备简单的串词;③检查舞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2)演出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演出时,要集中精力,全情投入,注意相互配合。演出结束,向观众致意。
(3)如何评选优秀演员?
演出后,组织优秀演员评选活动。每位同学参照评选要点,提交一份推荐表,写明姓名、
角色和推荐理由。
三、写作实践
结合整个活动,从以下话题中任选其一(也可自选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剧本
和戏剧表演的认识。不少于 600 字。
①我为什么对“他”印象最深
②舞台说明不只是“说明”
③戏剧冲突面面观
④台词应该怎样说
⑤肢体语言很重要
⑥配角也要演到位
⑦“好戏”是配合出来的
【写作提示】
(1)写作时,结合对剧本和戏剧表演的认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力求明白晓畅,
切勿深奥晦涩难懂。
(2)阐述认识时,要列举剧本和戏剧表演的实例进行分析,便于读者理解和信服。
(3)涉及专业术语、把握不准的需查阅相关资料、典籍,规避错误,以免误导读者。
【佳作欣赏】
我为什么对“他”印象最深
——《人民的名义》中的李达康
《人民的名义》大火的背后,是对现实的深度反映和揭示。现实的背后,是我们实实在
在的生活,真真实实的人生。所以这部剧,是我们读懂当下中国的一个契机,是我们感悟生
活和人生的一个大好机会。
这些,都在剧中那些人物身上,尤其是主角人物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我最喜
爱的主角李达康。
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俨然已经成为《人民的名义》剧中最火的人物,被称为整部剧的
流量担当,甚至诞生了广为流传的段子——“达康书记别低头,GDP(经济总量)会掉!达康
书记别流泪,祁厅长会笑!”
为什么我对“李达康”的印象深 ?因为他耿直的性格,因为他是一个正派的清官,更
因为他是一个背锅侠——被下属瞒,被妻子坑,被同僚打击……所以我爱他的人,敬他的品,
怜他的遇。
更深一层,他遭遇的艰难就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遭受的艰难的写照,人心不古,谁也靠不
住,一切都看利益。所以我们心理上需要一个面对现实百折不挠的英雄,给我们力量;我们
内心中渴望多些这样的官员,为我们顶起一片天!
而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达康书记身上的那种精神——在做人上,不管拥有怎样的权力,
不管面对怎样的利益诱惑,也坚守自己的底线,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在做事上,脑筋要开,
思维要活,“法无禁止即自由”,敢想敢干,永远保持拼搏精神。
达康书记的脾气——点火就炸,也是我们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啥?真实!这就像
庄子说的:“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他的脾气,是因为他有一颗精诚
的心;因为有一颗精诚的心,他才能永远保持初心,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性格在社会上吃不开,其实全错了——这不是脾气的问题,而是需要
另一点的保驾护航——对现实和人心深刻的洞察和把握。就像祁同伟对程度说的:“达康书
记的政治智慧,不是一般人可以匹敌的。”有真性情又能把控局面,才能鹤立鸡群,才是真
正的洒脱自在。
所以一个人需要伪装,一定是因为他还不够强大,不能掌控很多东西。一个强大到能掌
控自己和现实的人,就能真实而自由地活着,并一路向前,所向披靡。
我喜爱《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决心向他学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争创新时代有
责任、有担当的人。
【名师点评】小作者聚焦时代经典剧目《人民的名义》,饱含深情地赞颂了剧中人物李达康
刚正不阿、勇于担当、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崇高情怀,倾吐了喜爱李达康这个人物的
原因。阐述认识时,能够做到结合剧本,联系鲜活的现实生活,从不同角度分析李达康鲜明
的人物性格、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可见小作者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对社会现
象较高水平的认识。尤其是结尾表达自己志向,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深化,读来令人啧啧赞叹。
20 曹刿论战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掌握重要文言文词句和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朗读中,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学习本文运用人物对话推动事件发展、通过语言塑
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本文语言的精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重点
梳理、区分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难点
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
诵读法、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左传》的相关资料。
2 课时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三国时
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
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思考
的空间。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
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
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曹刿论战》就是记录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
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对我
们有哪些启发。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
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
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
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背景知识。
本文所叙的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 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
二次战争。此前两年,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
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
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
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其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称齐桓公。齐
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结果齐胜鲁败。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然巩固
了权位,但对鲁国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
勺展开的战事。
3.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
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
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
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
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纂的“二十四史”
用的大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语调。
如: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
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
决。
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
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并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1.选几个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评点,可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在书下注释的基础上,教师可做如下补充:
下视其辙(仔细察看)
登轼而望之(远望)
虽不能察(即使)
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
公将鼓之(凑足音节,不译)
公将驰之(代词,指齐军)
(2)在准确翻译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做到全文翻译通顺。
如:既克——打了胜仗之后。
(3)在翻译过程中,当原句缺少某些成分的时候,应补充出来。
如:乃入见。——(曹刿)就进宫拜见(鲁庄公)。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十年春”指哪一年?
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 684 年)。
3.“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
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 685 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
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着想先回国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
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之后,齐桓公起兵迎击鲁国护送公子纠的军队。当时齐
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
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
应译为“侵犯”。
4.曹刿是什么身份?
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是爱国君子。
5.贯穿全文线索的是哪个词?全文按事情发展过程可分为哪几个情节?
远谋。战前问战——战中胜战——战后论战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
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从曹刿的这句话中可见他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
7.鲁庄公认为打胜仗的条件有哪些?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曹刿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你是怎样
看待的?
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9.理清第 1 自然段的思路,同时,由于第 1 自然段以人物对话描写为主,可以采用二
人对话的方式当堂练习并背诵。
齐读课文第 1 自然段。前面是战前的准备,有了这样的准备,战况如何呢?我们继续来
学习下面的部分。
1.分别概括第 2、3 自然段的内容。
第 2 自然段:写战中,在曹刿的指挥下,鲁军击溃齐军的经过。第 3 自然段:写战后,
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2.曹刿选择了哪一有利时机进军的?又是选择哪一时机追击的?
进军——彼竭我盈。追击——辙乱旗靡。
3.指挥作战的过程,展现了曹刿的哪些优秀品质?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战机。
4.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全文共 3 个自然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部分写曹刿拜见鲁庄公。第二部分写曹刿指
挥战斗的经过。第三部分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5.从本文来看,你认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见
识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基础。他认为“民从”,即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
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战。
(2)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
战,勇气也”),他慎重出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
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 1 自然段记叙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
第 2 自然段记叙战斗经过;第 3 自然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7.分析鲁庄公的形象,通过师生共同的分析讨论,最后归纳。
鲁庄公形象:虽然目光短浅,但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忠于职守。
8.分析文章的详略安排。
文章详写曹刿对于战争的论断,略写长勺之战的经过,紧紧围绕“论战”展开,突出
了曹刿的“远谋”。
9.本文主要塑造了曹刿作为爱国的军事指挥家的形象,作者是通过哪两方面来体现的?
(1)选材上:作者写曹刿在战前启发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地
把握战机和详察敌情以及在战后论述战胜原因(详写)。其余与表现曹刿“远谋”无关的事如
战争规模、战斗的图景等一概不提,而对“论战”起引线作用的事件如请见、从战、克敌等,
也只是一笔带过,对突出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2)衬托方法
的运用,用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形象。总之,曹刿是一个有胆有识、有远谋、爱国的
军事指挥家。
10.疏通课文,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持盈守成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殚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高深莫测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第 1 自然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前一层(十年春……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后一层(问:“何以战?”……战则请从。)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
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 2 自然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 3 自然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既克……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
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夫大国……故逐之。):以“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
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
追击的原因。
本文通过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和曹刿对战争的议论,表现了曹刿忠君爱国的精神
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的道理。
1.史料剪裁得当。
作为一篇记史的作品,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料剪裁得当。作者把曹刿在战前启
发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地掌握战机和详察敌情以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原
理,都写得比较详细。其他与表现曹刿的“远谋”无关的事,如战争的规模、战斗的图景等
一概不提;而对“论战”起引线作用的事件如请见、从战、克敌等,也只是一笔带过。这样
剪裁,对再现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
2.详略安排得当。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 1 自然段中与庄公论“何以战”的三
次对话,把他的“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很好地表现出来了;第 3 自然段论取胜原因,则把
他的作战必须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来了。这两段文字,完整地表现了
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
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等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3.对比手法的运用。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文章第一部分就提出“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用以庄公为代表的肉食者的浅陋,对比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接着在庄公与曹
刿三问三答中,又对比出庄公未及曹刿善谋。在战争中,庄公表现得轻率鲁莽,缺乏军事头
脑和指挥才能,而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既能把握住战略防御原则,又善于观察,善于
捕捉战机,既谨慎又果断,既冷静又大胆。战后,写“公问其故”,更显示出庄公的无谋,
他糊里糊涂地打了一个胜仗,而曹刿的分析透辟中肯,有谋与无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曹
刿的形象,突出了“论战”主题。
曹刿论战
《左传》
战前准备{求信于臣 民弗从也
求信于神 神弗福也 不可以战
取信于民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争经过 齐人三鼓,鲁军一鼓,齐师败绩
战场指挥 下视其辙,登轼望之,遂逐齐师
战后总结 彼竭我盈,故克之 辙乱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
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赞扬了曹刿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精神及其政
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所以我想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从而继承我
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初步了解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特点。
2.了解《战国策》。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除敝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重点
1.通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2.以小喻大的设喻方法。
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1.朗读法: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
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
发表自己的见解。
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
2 课时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
一要看做君主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
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
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
王纳谏》。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的人编纂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
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 33 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
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
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
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1.题解。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劝说齐王,齐王
采纳意见。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仕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
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
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
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
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
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2.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
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
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
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
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以施展自己治
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
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
2.再读课文: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
解,疏通文句。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1)朗读语气指导。
第 1 自然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第 2 自然段是邹忌讽谏齐
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第 3
自然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
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④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⑤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君主左右近侍之臣。
⑦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⑧能谤讥于市朝。谤讥:议论。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把握“……孰与……”的句式)
②忌不自信。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把握宾语前置)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④王之蔽甚矣。
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3.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仕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他不仅是
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4.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
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
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
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1.邹忌讽齐王的发端是什么事?
与徐公比美。
2.邹忌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
通过邹忌的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及妻、妾、客的三答。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
么呢?
“暮寝而思之”的“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尤其是“三答”。邹忌在三
问三答之后,经过“孰视”“窥镜”,知道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说比徐
公美,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
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后得出的结论。至此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
对自己有偏爱、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由比美悟出
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4.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进谏?
邹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较,在暮寝而思之后,感
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国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进谏。
5.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
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相比;恳切指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劝说齐王除敝纳谏。
6.邹忌讽谏的结果怎样?
齐王纳谏。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
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7.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
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邹忌能进谏成功有两个关键:一是在于他说话的艺术与技巧,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妻、
妾、客与威王的宫妇、群臣、百姓进行类比,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二是纳
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
9.文中邹忌、齐王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邹忌:①善思。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治国的道理;胸怀大志,心系国家。②善
谏。善于言辞,语言委婉。劝谏齐王时,不直奔主题,而是巧设情境,从个人日常小事说起,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委婉地让齐王接受自己的意见。
齐王:①善听。听到了邹忌劝谏的弦外之音,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②
善做。听完邹忌的劝谏后,一“善”的表白,立即“三赏”的表现,都说明了他的“善做”。
在大家的集体努力下,我们对课文进行了疏通,了解了课文的大意,邹忌的进言给我
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接着来赏析邹忌进言的巧妙所在,以及这样的说话方式对我
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1.提问:《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被人称赞有加的主要有两点,一为精彩的对话,一
为精巧的结构。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1)精彩的对话。
①品味邹忌的三问,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问妾:“吾孰与徐公美?”问客:
“吾与徐公孰美?”
第一问的背景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试想一位
相貌堂堂、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早晨起床,对着镜子一照,问他的妻子:“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其心里应该是对自己的美貌充满信心,并且不用妻子回答便知道结果。所以,这第一
问的语气应是充满自信,且沾沾自喜的。
第二问的原因是:“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所以对自己的美貌
略有怀疑。因此,应带有疑虑,并且急于知道结果,另外,考虑到所问的对象是小妾。因此,
语气是严肃、疑虑、急切的。
第三问的背景是:“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客,
外人,看问题可能更客观,但问这样的问题似乎又不好意思,因此,即使问,也是试探着小
声问。
小结:这三问,看似平常,问的都是“和徐公比美”问题,但由于问的对象不同,
问的背景情况不同,因此问的语气与神态都会不同。
②品味妻、妾、客三答,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答:“徐公何
能及君也?”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妻,情人眼里出西施,答得自然非常肯定。
妾,地位低下,回答时自然要有所顾忌,否则的话可能会失宠,所以就用反问的语句,
表达更加肯定的语气。
客,他是有事拜访,有求于邹忌,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所以回答总得让对方满
意,其实客人是能分辨谁更美的,从他的语气中能体会到,客的回答较为平淡,比不上妻妾
那样中肯有力。
上边三种答法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但由于身份不同、想法不同,因此他们的回答、
语气与神态也就有差别,此所谓“言为心声”。
这些对话看似平常,但含意隽永、耐人寻味。
(2)精巧的结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结构上被人称赞的是它的“三叠法”。
三问:妻、妾、客三答(与徐公比美)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中赏 下赏
三时: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三态: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 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 各国“皆朝于齐”
这样排比与层递,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但承转全文并
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应该是这两个字:
一是“思”。邹忌在三问之后,从妻、妾、客口中得到美于徐公的答案。可在事实
面前,“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此时,他一没有妒忌,要知道他
对自己的容貌是相当看重的;二没有大怒,不因为自己比不上人而生气,也没有因此而迁怒
于人。相反地,他却是“寝而思之”,并能比较客观地总结出个中原委:妻私我,妾畏我,
客有求于我。更难得的是,他能进而类推到治理齐国的国王身上,指出“王之蔽甚矣”。可
以说这一“思”是文章的深化,而且凸现了邹忌的智者形象。
二是“善”。齐王在听完邹忌的进言之后的神情、态度在这一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齐王在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一没有怪邹忌在朝廷上谈论他自己的私事;二没有追究邹忌与
自己相提并论之罪;三不掩饰自己深受蒙蔽之事实。相反,他只说一“善”字,多么痛快,
多么干脆!也正是有了这一“善”字,才有下面的“三赏”与“三变”,才有了“战胜于朝
廷”的盛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明君的形象。
这一“思”一“善”可以说是解读本文的关键:正是有了“思”才会有下面的讽,
这是行文的一大转折——由不值一谈的私事转向了国家大事;而“善”可算是全文的高潮,
一件充满危机进谏君王的险事至此已化为君臣思想相通的好事,揭开了齐国走向强盛的序幕。
2.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忌
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
不是。写比美,是为后文做铺垫,是设喻手法。从全文来看,设喻、讽谏写得详,
而齐王纳谏除敝写得略。这种详略得当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3.本文的人物对话有何不同?
本文第 1 自然段的三问三答,答的内容都是说邹忌美,只有几个字的增减或变化,
但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亲疏远近关系的不同。妻是热情地赞扬邹忌“美甚”,反映了妻对夫
的偏爱;妾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因为害怕,不得不敷衍地说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她的
赞美比妻差多了。客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
了。
4.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
(1)为对方考虑——不暴露游说目的。
邹忌向齐威王献策之时,齐国的政治比较腐败,大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如果
邹忌向齐威王再三苦苦劝谏,甚至流下眼泪或者破口大骂,以死谏君,效果不一定好。邹忌
注意了进谏艺术,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而是以“闺房小事”说自己的体会,“小题大
做”,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最终“战胜于朝
廷”。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邹忌实话实
说“不如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邹忌谙习“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
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为国之清明担忧;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
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
5.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
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
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
尊严,这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6.从邹忌和齐威王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2)作为领导,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
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3)
作为领导,要有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胸襟和气度。(4)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
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积极地提出意见及合理化建议,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5)提
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
采纳。
全文共 3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进谏的缘起。作者先刻画邹忌的外貌,再写三问三答,最后
引出与徐公的对比,从自信到自惭到自悟。作者没有把人物局限于家庭琐事之中,不仅写他
不因妻、妾和客的赞美而感到自满,而且将人物形象进一步提高、升华,写邹忌由自身想到
国家,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于是“入朝见威王”。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写进谏的内容。本段为课文的中心。邹忌见威王,先讲自
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谏。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程度
和严重性,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 3 自然段):写进谏的结果。齐王纳谏,立即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
开言路,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同的情况,给予奖赏。齐王纳谏后,齐国发生了
可喜的变化: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但应注意,“无可进者”“皆朝于齐”均与史实不
符,是作者的有意夸张。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了国
君必须广泛采用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告诉人们:不要
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
1.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全文只有 300 多字,情节却相当完整,对人物刻画讲究,
如齐王在文中只两个动作,贤君形象却跃然纸上。
2.巧设比喻,以小喻大。以生活小事来说明纳谏的重要,娓娓道来,入情入理。
3.叙事简洁,剪裁巧妙。如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后
来进谏时,却只作概括叙述。
4.语言生动准确。如邹忌的三问,内容相同,只是在文字上略有变化,既表现了他
的怀疑,又毫无重复之感,三答的内容也相同,但感情色彩却不大一样。
邹忌
讽齐
王纳
谏 {进谏的
缘起 {受蔽——皆以美于徐公
清醒——私、畏、求“我”}生活
小事
进谏的
内容 {根据——私、畏、求王
结论——王之蔽甚矣 }类比
推理
齐威王
纳谏 {除敝——进谏有赏
效果——皆朝于齐}国家
大事 }广开言路、
虚心纳谏
本文语言较浅显,可使学生读读、议议,通过自学达到教学目的。课堂上我让几个学生
读了一下课文,通过提问,发现学生对本文意思能够基本了解,只有个别字词难以确定其意
义和用法,而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说理方法均未考虑。据此,自学指导的重点可定为对文章
的思想意义和说理方法的引导,兼及重点字句的疏通。
本文篇幅不长而语美理严,我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体会到了本文设喻的说理方法。22
出师表
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文章,疏通文义,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过程与方法
1.品析文章谨言善谏、情辞恳切的写作特点。
2.结合文章分析诸葛亮忠臣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谏言的语言艺术,感受诸葛亮忠诚尽责的可贵精神。
重点
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难点
批判地继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强烈感受作者崇高的人格美;学习诸葛亮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1.点拨教学法:疏理文章内容及脉络时,教师以情理双线加以点拨,给出方向,帮助
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脉络。
2.情景教学法:本课多次创设情境,探究文章“理至而情深”的特点时,用换位法让
学生深入情境,以不同身份品说表文,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1.诸葛亮的画像。
2.诸葛亮的主要事迹。
2 课时
南宋秋雨绵绵的一天,抗金名将岳飞路过南阳,在武侯祠过夜。他秉烛细观石刻的《出
师表》感慨万千,于是挥涕走笔,留下了亲手抄写的《出师表》。
一代名相与一代名将在这个秋夜在心志上汇聚在一起,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一篇表章
会有如此深厚的情感积淀,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请翻开课本,读一读这道千年之后仍在熠
熠闪光的《出师表》。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是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
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曾居隆中,陈寿说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
尺,容貌甚伟”。汉末避乱荆州,躬耕隐居。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后辅佐刘备,联合孙权,
在赤壁打败曹操,占领荆州,西取益州,后建立蜀汉。刘备称帝,他任丞相。刘备死,受托
辅佐后主刘禅。他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安十二年(234 年)死
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著有《诸葛亮集》。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 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这时蜀汉已从虢亭(今湖
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
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
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1.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3.解题。
(1)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
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
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
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诸葛亮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师表》的?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
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
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
“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4.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
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
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5 自然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
佞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第 6~7 自然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达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第 8 自然段):明确指出各方面的责任。
1.理解分析第 1、2 自然段。
(1)结合注释自译课文第 1、2 自然段。
(2)齐读第 1 自然段,回答:
①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客观)
②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
③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
④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⑤作者对陛下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小结: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3)齐读第 2 自然段,回答: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具体内容是“严明赏罚”。
②具体如何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作者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宫中、府中。
小结: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4)总结:这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共同点,都是先提出正面建议,再从反面论述。
2.分析第 3~5 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2)第 3、4 自然段内容分析:
①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②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③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概括第 3 自然段的内容。
述说文臣的安排——举荐贤才,着眼于思想品质。
⑤为何举荐向宠?
“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⑥具体如何举用?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⑦这样做的好处?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⑧概括第 4 自然段的内容。
述说武将的安排——举荐武将,赞其德才兼备。
小结: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3)第 5 自然段。
①本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第 1 句。
②“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第 1 句。
③“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
“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4)总结:第 5 自然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
是对前面两段“宫中”“营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
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 1~5 自然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
后顾之忧。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是人们使别人接受自己建议的方式之一,一千多年前的诸葛亮
对后主刘禅正是这样做的。他在《出师表》中,谆谆开导,循循善诱,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这
位老臣的赤诚之心。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进一步感受和体会这位名相的高风亮节。
1.分析第 6 自然段。
问题探究:
(1)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4)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体指什么?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
求闻达于诸侯”。
(5)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最后一句。
2.分析第 7 自然段。
问题探究:
(1)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是什么?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是哪一句?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分析第 8 自然段。
(1)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2)第二句“若无兴德之言……以彰其咎”照应上段哪一句?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3)第三句“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开张圣听”。
(4)哪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第一句。
(5)最后一句结束语,短短 12 字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以上第 6~8 自然段诸葛亮着重叙述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
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诚,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
图强。
4.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讨论并归纳: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
都与此有关。因为刘禅是个昏庸之君,(可联系“乐不思蜀”,亲信宦官黄皓等事例)容易受
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
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可能贯彻执行。而亲贤尤为远佞之本,所以文章开头说“开张圣听”,
实际上就是要听取贤臣的意见,万不可“塞忠谏之路”,中间列举贤臣姓名,要刘禅“亲之
信之”,结尾更劝说刘禅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也是亲贤的意思。
(2)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
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
发明新武器等,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诫子”、“诫外甥”等,
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
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
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5.小结。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
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
“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
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6.名人读《出师表》。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读《出师表》后写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
襟。”……过武侯祠,读壁上石刻出师表时,“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
足见《出师表》感人之深。
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
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的名言,它不仅是一代名相的心声,也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与尽责都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它应成为
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助力。
《出师表》前半部分是临行时的进谏,后半部分表明此行必胜的决心。在表中,诸葛亮
向后主提出三项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这三项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
也是施政的正道。作者在行文上由势入理,起笔峥嵘。前面的进言,是为了阐明出师的必要;
中间叙事,是说明出师的条件;表文结束之前,将出师与谏言两层意思拢合一起。表文以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勤勤恳恳之态如现,耿耿忠心尽袒。
1.脉络清晰。
全文的脉络很清晰:分析形势——规劝进谏——陈情述志——临表惜别。言尽文畅,情
词恳切,层次分明。
2.议叙相间。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以叙事,议论和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第一部
分是寓情于议。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
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第三部分中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
报心理的集中表现。
3.骈散结合。
全文大部分是散句,但也夹杂着工整的对偶句和音节整齐的四字句。例如,“苟全性命
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些对偶句是属于所谓
正对,一个意思分两句说出,强调了自己的处世态度,渲染了受命时情势的危急,在形式上
字数相等,音节和谐,句子对称,给人一种整齐的美感。
报先帝 忠陛下{劝刘禅{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表心志{回顾追叙先帝的历史
表达伐魏兴汉的决心
点主旨{出征者—兴复之效
留守者—兴德之言
君自身{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F 叙议结合 情溢于表
我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用岳飞书《出师表》的故事动情地导入课文,自然而深沉,可
以很好地引起学生品读《出师表》的兴趣,带着疑问和崇敬之情去亲近文本。另外,在理清
文章情与理两条主线之后,对文章内容及写作特色的分析回避直接的发问,而是通过两次假
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品析文章,先站在后主刘禅的角度以君主的身份读文,畅谈诸葛丞
相言辞触动自己的地方和原因,然后再体会诸葛亮出师之前复杂的心境和情感,用第一人称
的口吻陈情抒情。这样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有了自主阅读感受的余地,不同于以往对经典篇
目逐段讲解、问题摞问题、方向虽明确但答案唯一的解读方法。既巧妙地指明了方向,又兼
顾了学生的兴趣和表达的个性,可以将文本读得更丰富,更精彩。课堂最后一个环节仍然是
在特定情境之下,不过变换了方式,用历代文人志士吟咏诸葛亮和《出师表》的诗句引发学
生的凭吊赞叹之情,表达自己对蜀相诸葛亮的敬佩之情,自然地将尾声变作高潮。23 诗词
曲五首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歌的朗读技巧,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诗词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有感情、有韵味地吟诵诗歌,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2.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蕴及其流露出的作者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联
想和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今天和平生
活的情感;理解作者在词中表达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志。
重点
诵读诗词,了解诗意,体会诗情;通过关键字词的解读来把握诗歌的主旨。
难点
理解诗词曲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了解其在文中的
作用。
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志。
标注法:让学生标注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有关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
学生:通读古诗词,对生难字注音,标注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 课时
《十五从军征》
当代社会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神圣职责,无比光荣,火热的军营生
活让人生绽放异彩!然而在兵役制度极端不合理的封建时代,一旦踏上军营之路,很可能陷
入悲惨的境地。今天我们学习《十五从军征》,感受一位老兵的令人心酸的悲惨命运吧!
《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
古代乐府歌辞的汉族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
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 5000 多首。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当时繁复的兵
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作品真实、深
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2.这首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一个少年从军的老兵,晚年归乡时无亲可依、家园荒芜的
悲剧。
1.你是如何理解“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
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
不经意间道来,却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作者以此句开篇,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
间。
2.描绘老兵回家后见到的庭院中的情景有何作用?
由遥看到近见,描绘了满眼荒凉凄楚的景象,从侧面反映了家中已无人的境况,以悲凉
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
3.请赏析“泪落沾我衣”。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含丰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反映了老兵悲惨的遭遇,更反
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兵役压迫之下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4.这首乐府诗通过明白如话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以此揭露了什么主
题?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揭露了“不义的战争给百姓家庭带来骨肉分离的悲剧”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同情百姓
遭遇、反对不义之战的情感。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去,田园故宅成了废墟,自己已无家
可归的故事。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了长期战乱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
以叙述为主,语言质朴。
本诗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叙述,尽情渲染了老兵的不幸遭遇和内心无法忍受的悲痛。
这首完整的五言叙事诗,还保留着质朴的民歌语言风格,它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艺
术特色,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光彩,并且给后世作家以无穷的启发。
十五从军征{作者感慨{十五少年从军
八十皓首得归}对比
夸张
家中惨景{兔入狗窦
雉飞梁上
庭生旅谷
井生旅葵}征者
伤悲 {荒冢
累累
泪沾
衣裳 }抒情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古往今来,送别诗不胜枚举。其中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一首脍炙人口
的经典名篇。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感受一份别样的送别之情。
岑参,唐代诗人。其诗作气势豪迈,色彩瑰丽,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风格与高
适相近,二人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有《岑嘉州集》。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 年),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军府所在地为轮台(现在新疆
轮台)。这是诗人第二次出塞,武判官即其前任,本诗正是诗人在轮台送其归京时写下的。
1.读准字音。
折(zhé) 衾(qīn) 阑(lán) 羌(qiāng) 掣(chè)
2.读准节奏。
3.这首诗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写什么?
第一部分写漫天大雪的壮丽景象(即雪景);第二部分描写送别武判官的情景(即送别之
情)。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如”一词妙在何处?赏析这个写雪景的
名句。
妙处:不仅写出了塞外天气的变化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还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
情。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雪比作春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外雪满枝头的奇丽
景象,比喻新颖,想象丰富,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富有诗意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
以苦为乐的精神,格调高昂豪迈。
2.诗歌描写了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3.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所展示的景象。
大风夹着雪花飞进了珠帘里,沾湿了罗幕,就连狐裘、锦衾这样高级的御寒品也挡不住
严寒。
4.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示例一: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威严雄伟。
示例二: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反衬下文
的欢乐场面,写出了人们的乐观精神。生活环境的艰苦,更能显出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掣”有何表达效果?
“掣”字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被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从侧面表现了天气的
严寒。
6.任选角度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描绘画面)山路盘旋,大雪纷飞,诗人向友人招手,友人的身影越来越小,诗人
的手还停留在空中,已看不见友人的身影,只看到地上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角度二)这两句诗写友人已去、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表达了诗
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分别时无限惆怅的心情。
炼字:“空”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分别时无限惆怅的心情。
这首诗以“雪”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唐代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抒发了诗人
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情。
(1)大开大阖,意境壮阔。
全诗开得好,收得巧。起始四句写风雪是外景,接着四句描写军营中内景,进而又由内
到外,用两句诗写军营外的冰雪世界。然后,又由外景转向内景,写饯别宴席,再由内转向
外,写送别时的情景,画面一个接一个推出,如此大开大阖,奔腾跳跃,使诗的意境波澜壮
阔。
(2)不枝不蔓,章法严谨。
《唐诗三百首评析》解释这首诗说:“全诗关键在四个‘雪’字,第一个‘雪’字是写
送别以前的雪景,第二个‘雪’字是写饯别时候的雪景,第三个‘雪’字是写临别时候的雪
景,第四个‘雪’字是写送别之后的雪景。”所以,虽然全诗转折突兀,结构错综变化,但
始终以雪为中心线索抒情写景,显得不枝不蔓,章法严谨。
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 {雪景{户外:雪景奇丽
室内:奇寒无比
户外:冰雪、愁云
送别{室内:饯行
户外:送别 }依依惜别
风格豪迈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体会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抒发的感情。
辛弃疾(1140-1207),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
媚之处。
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 年),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又名京口,在历史上
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作者登临京口北固
亭时,总是触景生情,不胜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怀古述志的著名词章。
1.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小组讨论,翻译词的大意。
3.这首词上下阕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上阕:写对“千古兴亡”的感慨。下阕:借对孙权的赞颂,表达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
爱国之情。
1.题目的“有怀”,就是有所怀想之意。词人怀想的是什么?
怀想的是失去的中原大地。
2.作者盛赞孙权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作者之所以把孙权当作英雄人物来肯定,目的在于借古讽今,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苟且
偷安、不求进取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
3.怎样理解词人于词尾引用曹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人引用曹操的话的言外之意是:如今南宋也只是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在掌握军政大
权的人物中,可曾有一个能与孙权相比的吗?鲜明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4.整首词采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对朝廷不但不能光复神州,甚至连江南也保不住的强烈不满,委婉地表达了
自己的爱国情感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首词中,词人对景抒怀,凭吊千古兴亡,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
表现出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善于用典,自然贴切,不露痕迹。
词中多处用典,如上阕“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出自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但杜诗是写个人流离潦倒之悲,而辛词却是写国家兴亡之感,意境不同。
再如尾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借用曹操的话,不仅“曲尽其妙”,而且还含蓄深刻地对南宋
当朝进行了讽刺,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南
乡
子
·
登
京
口
北
固
亭
有
怀 {上片
写景 {望神州、北固楼、
千古事、长江流
——感慨兴衰
下片
怀古 {赞美孙权、讽刺当朝
万兜鍪、战未休、谁敌手、孙仲谋
——忧国忧民 }赞
天
下
英
雄
抒
兴
亡
之
感
文天祥《过零丁洋》
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来令人荡气回肠,鼓舞激励了无数
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
赞歌!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过零丁洋》,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感吧!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现在江西
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
为“宋末三杰”。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祥兴元年(1278 年),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
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
不从,过零丁洋时作此诗,决心以死殉国。
1.通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对照注释,查阅资料,弄懂每一句诗的含义。
1.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主要写了哪些事?
写了个人和朝廷的两件大事:一是诗人因科举而走上仕途;二是在朝廷危难之时,诗人
起兵抗元。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
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山河破碎”对“身
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3.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惶恐”和“零丁”的妙用。
运用了双关的修辞,巧妙地借用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悲苦。地名与处
境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死观?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气概?
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生死观。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
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
诗人通过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进入仕途、起兵抗元,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表现出其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巧用谐音,借景抒情。
诗中颈联,诗人巧借地名“惶恐滩”“零丁洋”来暗示当时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一语双关,既点明了地点,又表现了诗人当时因抗敌兵败被俘时的孤苦处境。
过零丁洋Error!舍生取义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同学们,有很多历史学者这样评价封建社会发展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
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听后令人感慨良多,几番思索,恍然大悟。这不
正印证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说法吗?接下来请大家翻到《山坡羊·潼关怀古》,
学习作者怜悯百姓疾苦的情怀吧!
张养浩(1270—1329),元代文学家、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
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 年),关中大旱。张养浩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途经扼秦、
晋、豫之要冲的潼关,吊古伤今,写成此小令。
1.播放朗读音频,整体感知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
踌躇(chóu chú) 宫阙(què)
3 . 曲 中 描 写 主 人 公 在 潼 关 驻 足 远 望 、 感 慨 横 生 的 情 态 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伤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归 结 全 篇 主 旨 , 揭 示 统 治 者 剥 削 人 民 、 压 迫 人 民 本 质 的 句 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望西都,意踌躇
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
水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2.曲子开头描写潼关地势,作用是什么?
潼头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即为下文议论做铺垫)。
3.“望西都,意踌躇”中作者“踌躇”什么?
作者看见眼前衰败之景,追忆当年长安繁华之景,对世事沧桑感慨无限。
4.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代王朝兴起,必将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一代王朝灭亡,必将伴随战争,深受其害的
仍是百姓。
5.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统治阶级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所受苦难的同情。
诗人借凭吊潼关古迹,追忆历史,指出广大人民的痛苦境地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而有所
改变,表达了作者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同时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夺权力而不顾广大人民死
活予以鞭挞。
写景、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开头从写景入手,大处着墨,写出潼关的地势险要、气象雄浑。但作者并非单纯写景,
而是把它作为点燃自己感情火花的引线,因此曲中一半的篇幅展开抒情和议论。即使在山川
景物描绘中,作者也不是客观地描绘自然景色,而是渗透着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咏史和抒
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特别是曲尾评议历代兴亡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仅立意新颖、引人深思,
而且议论中蕴含着深沉的慨叹、悲愤。
山坡
羊·
潼关
怀古 {潼关{山:峰峦如聚
水:波涛如怒}险
怀古{望:宫阙万间
意:伤心秦汉}战争灾难}百姓疾苦
深切同情
五首诗词曲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名篇,各有特色,在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它们各自
的特点进行重点教读,这就是诗词曲教学的最大感触。有的诗词意境美,就着重赏析其意境;
有的诗词主题鲜明,那就着重挖掘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的诗词表现手法独特,那就着重分析
表现手法的妙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古诗词学习最适宜的方法就是朗读,“书读百遍,其
义自见”,指导学生愿意读、喜欢读、乐意诵读,是诗词教学的另一感触。第六单元写作
有创意地表达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创意地表达的概念。
2.把握有创意地表达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习作内容,并配以示例让学生掌握有创意地表达的方法,让作文出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素养。
重点
学生学会从诸多方面进行有创意地表达,让作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难点
有创意地表达在写作实践中的运用。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样是表达“春风来了”的意思,不同的同学采用了不同的语言形式:(投影幕显示)
春风拂面,撩人心扉。
春风唱着歌,欢快地朝我们走来。
春风的脚步很轻盈,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
是谁吹暖了冰冻的河水?是谁吹醒了柳树的嫩芽?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说说在语言表达上有怎样的感受?
生答:生动形象,表达上富有创意,读来如沐春风,真的有撩人心扉的感觉!好爽
的!……
同学们说得很好,特别提到了“富有创意”。是呀!富有创意地表达会让人觉得很爽的。
那么,如何做到有创意地表达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作“有创意地表达”。
二、问题初探
1.学生自由朗读写作内容。
2.投影幕显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1)什么是有创意地表达?
指表达时有新意,有个性,不落俗套。
(2)有创意地表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①立意新颖;②选材新颖;③角度新颖;④语言表达新颖;⑤表现形式新颖。
同学们,在理解上述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教材中所列举的典型事例。例如,史铁生别具
一格写“母爱”;阿来别出心裁地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写游记;鲁迅以小伙计的视角
写《孔乙己》等。这样更便于理解和把握有创意地表达的方法。
三、创意精讲
一篇有创意的文章,能够让读者眼前一亮。写作时有创意地表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新鲜。
即材料的时代和生活气息浓郁,或旧材翻新,对人们熟悉的材料变换思考的角度,发现
新的内涵。用新鲜的材料展现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经验、新思想、新观念。新
鲜别致的材料,才能表现生动活泼的内容,展示时代风貌,表现时代精神,从而引人注目。
如写“爷爷玩起了微信”,“3D 打印技术”或“‘阿尔法狗’的胜利带给你的思考”等。
2.见解新颖。
这里的“新颖”通常有三层含义:(1)于常事中看出别人看不出的事理,别人只看到人
所共知的,你却看到其他角度的,这可谓之“博”。(2)于常事中看出别人看不到的深度,别
人只看到表面,你却看到实质,这可谓之“深”。(3)于常事中看出与别人相反的事理,别人
按“正常”的思维想,你却看出蕴含在“正常”之外的意思,这可谓之“新”。
3.体式丰富。
最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各种创新文体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日记式、书信式、自传
式、童话式、寓言式、小说式、剧本式、访谈式、辩论式、留言式、求证式、报道式、直播
式……可以结合当下潮流,如微信聊天、博客微博发帖、朋友圈评论等形式,给作文增加时
代元素,更显个性。
4.讲究文采。
(1)锤炼词语。要有“一字传神”的效果,就要选择、锤炼动词和形容词。(2)善用修辞。
修辞是使作文语言富有文采的重要方法。如比喻,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朴实为生动,化腐朽
为神奇;又如排比,能酣畅地抒发情感,增强气势等。(3)巧用句式。写作时要根据不同需
要选择恰当的句式,如肯定句、否定句,长短句,散句、整句等,可以使语言准确、凝练,
增强表达效果。(4)引用名言。巧妙地引用名言警句,不仅可以使行文流畅,增强节奏感,
还可以丰富语言的内涵。(5)使用流行语。适当地使用一些流行语,可以使文章语言鲜活,
充满趣味或幽默感。如“正能量”“洪荒之力”“顶层设计”等。不过,流行语使用要恰当
而有节制,不能滥用。
四、写作实践
请以《春天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600 字。
【写作提示】
①题目具有开放性,有实虚两重意义。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自己想到的全列出来,然后
再从中确定写作重点。②从题目看,可以灵活选择文体。比如,可以写以写景或抒情为主的
文章,也可以进行议论,或者虚构一个故事等,要力求有创意。③注意表达上的创新,丰富
的词语、多样的句式、恰当的修辞等,都可以为文章增色。
【佳作赏析】
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
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
彩的总汇。我很奇怪,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
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
的生命。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
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得多么好啊!
但又何止是“绿”呢?
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
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
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了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
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
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
着春天的色彩吗?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还有零星的枯黄,那是
残冬留下的痕迹。你也许会叹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着那几茎折肢断臂、垂头
丧气的小草,谁还会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黄的冬衣,你会有更新奇的发现,嘿!
里面却是绿的!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孕育着更美的春天。
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是稚气
的孩子们天真地打扮着;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默默地孕育着。尽情地享受着春的色彩的愉悦
的人们啊,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
【名师点评】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对春天观察细致,取材生动。文章先以描绘春天
的色彩开篇,继而提出问题: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下
文以回答这一问题为线索,对春天的雨、风、天空、小草作更深一步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
春天的喜爱,构思新颖,引人入胜。在提出春天的色彩“是被枯黄的小草孕育着”这一新颖
的见解后,在篇末又以“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发问,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借此深
化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