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探究式教学,促学生自能读书
加入VIP免费下载

运用探究式教学,促学生自能读书

ID:18005

大小:15.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带着他的学生一边周游列国,一边探讨治国安邦的良策;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热烈地争论着,究竟什么是人类的幸福理想。六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列入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中的一条。我认为,这所以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来提出,它的价值不在于学习本身,也不在于它的过程与方法,而是在于它能改变过去不好的学习方式,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自能读书。这种意义才是我们务必充分认识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实现由教师的讲解分析变为由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才能逐步养成探究性阅读的良好习惯。为此,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启动“自读”机制,激发探究兴趣    钱梦龙先生提倡“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这个“人”就是学生。“目中有人”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过去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接收学习”,教师讲,学生听。探究性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取而代之由重课本变为重读本,让学生之间的研讨与交流代替老师的讲授,以学生自读,教师点拨为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学生自己能够对知识技能进行内化,这种内化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实现。因此,阅读要给学生提供“内化知识技能”的时间和空间,要以学生的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阅读学专家曾祥芹先生呼吁:阅读教学要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挤掉或取代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模式,建立在教师点拨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自读”机制。    教学《数字杂说》一课时,上课前,我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负责讲述数字的发展史,另一组负责收集与数字有关的灯谜、成语、对联、诗句、故事等,然后交到班长和语文科代表的手上,让他们整理筛选。学生们热情很高,他们分工合作,上图书馆、上因特网,广泛搜集资料。上课了,我让第一组同学派代表上台讲述数字发展的历史。然后,班长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由语文科代表当裁判,开展比赛活动:有猜灯谜,有成语抢答,有对对联,有填诗句,有讲故事。整节课生动、活泼、有趣,学生不仅充分学到了课文中的知识,还拓宽了知识视野,学会了探究、学会了参与、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竞争。    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意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对难度不同的知识目标,分层次设计问题,分层次让学生参与,既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又照顾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自尊心,使每位学生都能高兴地站起来,体面地坐下去。另外,我还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时,我课前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自主组成历史、地理、语文三个小组,明确目标:历史组要广泛收集资料,讲清时代背景;地理组要绘出渡江作战图,并结合地图讲清渡江情况;语文组要讲清新闻的有关知识,并能就课文接受同学们的提问。上课了,三个小组长依次走上讲台,讲述相关知识。由于是个人兴趣之所在,所以他们搜集的材料详尽、具体。这一节课,上得非常成功,发展了学牛的个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因此,只要老师悉心引导,这种热情就会永驻学生心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二、自主优化目标,掌握探究方法    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和深入思考后,会提出许多相对集中而又具个性的问题。教师不可能也不必要引导学生对所有问题逐一进行深入探究,这就意味着要对众多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整合,从而确定探究的重点和探究的方向。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筛选阅读目标而进行探究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特点的文章,而教师引导探究的角度和层次也是不同的。这里有一个优化处理和重点突出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四人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在小组内可以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写作方法等,从而学会探究方法。以下是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常用的几种方法,实践证明很在效果。    1.对于关键词句的探究。作家都善锤炼语言,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作家锤炼语言时多在三类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上下功夫。这三类词是语言中最富表现力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皆是不着一字而境界全出。在学习《推敲》一课时,如何引导学生体会“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话所描绘的意境,感悟“推”“敲”两字到底哪一个字更为妥帖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代作品也是如此,如朱自清《背影》中的:“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拣定”一词表明,父亲在为儿子安排座位时,是细心斟酌了一番,最后才选择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为什么要选这张椅子呢?因为儿子带的行李多,又是一个人。父亲的细心、父爱的深厚通过“拣定”一词表现了出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把辩论赛引进课堂,创设问题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造成学生认知矛盾和冲突,激发了学生的需求、愿望和兴趣,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2.对主题的多元思考和深化延伸。对文章的主题,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张扬学生的个性。例如:关于《故乡》的主题的多样性的问题不妨允许学生众说纷纷,从闰土和杨二嫂对“我”的前后态度不同的对比中,揭示“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从闰土和“我”,水生和宏儿的关系中,昭示“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或“渴望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学生各持己见正是探索求知的丌端。在探究文章的主题时,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有的文章还可以作深化延伸的探究。比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东坡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既想出世义想入世;既积极进取,又退让无为。因此,我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文人不仅苏东坡,像李白、欧阳修、范仲淹等等都具有这样的人格两重性,造成这种人格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在课外查资料,写探究性小论文,有的学生在小论文中提到,中国古代文人既受儒家思想熏陶,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仕途得意时,儒家进取思想处于支配地位,失意时,道家思想使他们自我麻醉,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都是这样的。这种见解很有见地。    3.对课文的大胆质疑。作家的见解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他们的思想提出质疑。注意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对课文进行再评估分析,这种探究活动则可以培养了学生的怀疑精神。比如学了《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有学生提出愚公的做法真的可行吗?有的学生认为搬家会更好,还有学生提出既不必挖山也不必搬家,而应该对太行、王屋二山进行开发利用,让它们造福于子孙后代。又如,我在教《背影》时,有学生质疑作者二十多岁上火车要父亲送,太娇气了吧等。我想这些问题肯定会引爆学生思维的火花。    4.在比较阅读中探究。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独特价值的,但我们学习课文往往只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对课文潜臧的独特价值难以深入探究。而且有时单篇课文可供研究的要素也不够,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放到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通过比较分析其异同,探究各自的独特价值,探究其普遍规律。学习了同一类课文,如可将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容的《乡愁》作比较,将何其芳的《秋天》与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比较,引导学生探求不同国度的作者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和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异同,从而对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探究。学生通过这种比较阅读的探究,不仅深入地认识了这两篇文章的特点,而且学会了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还可以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初中阶段学习了鲁迅的《社戏》、《故乡》、《孔乙己》等小说,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鲁迅的作品,去探究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作品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5.巧用布白艺术,激励学生深入探究。心理学中的“完形理论”认为:“残缺、空白”的东西,最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使之更为完美的倾向,从而引发进取、追求的“内驱力”。在探究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往律又会产生新的发现和思考,并且希望能带着问题作更高层次的探究。这个时候,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巧妙运用布白艺术,适当留疑,或让学生课后展开讨论,或留作课后作业,或作为下一次的研究课题。在学完《死海不死》一课后,有学生提出:“死海对人类不危害吗?人类应该让死海自然死亡,还是要想方设法让它不死呢?”我让学生课后再查找资料,并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死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联系生活体验,提高探究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个体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所以,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使其存阅读体验中提高探究质量,增强探究效果。    首先,语文学习的需要来源于对语文阅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认以和体验。因此,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让学生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体验,特别是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要利用学生高涨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在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品评作品主旨,赏析小说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即写作模式)中学会探究,提高探究水平。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是采用“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写作模式,也称为“归乡”模式。《故乡》的叙事是从“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阔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说起的,作者显然采取了横截面的写法,将完整的人生历程的第一阶段“离去”推到了后景。小说虚写了这样一个“我过去的故事”:当年被“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农村社会所挤压,“我”不得不离本乡、“逃异地”,到现代都市“寻求别样”的出路。二十多年过去,我依然在为生活而“辛苦辗转”,却失去了精神的家园。此番归来,正是为寻梦:那“时时记得的故乡”不过是心象世界里的幻影。因此,整篇小说所写的其实是“我”的一个心理过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条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的现实图画逐渐取代那想象中理想化了的“神奇图画”,“西瓜地上的带银项圈的小英雄形象”由“十分清楚”而变得“模糊”。而现实闰土的故事(还包括杨二嫂的故事)无疑起了惊醒的作用,帮助“我”完成了幻景与现实的剥离。“我”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从而完成了“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人生循环(在小说的外在形式上则表现为“始于篷船,终于篷船”)。这样把课文中蕴含的人物形象、作品主旨和写作技巧转化为一盘盘“美食佳肴”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读书能力。    另外,用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的来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也是为学生创造探究机会,提高探究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家知道,由于课掌时间短暂,校园生活也有局限性,而大自然是一本没有字的书,社会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所以探究性学习还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从广阔的大干世界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春天到了,我带领学生去踏青寻春,欣赏春的无限风光。学生们在春色盎然中,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学习朱自清的《春》,体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精妙,探究“像牛毛、像轻烟,洒落人家屋顶”的生活情趣。秋天,我与学生一起到山坡,到田野,到果园,品味“秋,为之气也”、“秋风秋雨愁煞人”与“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等对秋的不同感悟。    综上所述,教师的探究式教学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探究也有个适度和适宜的问题,如硬性规定教师讲解不准超过多少分钟,多讲一点就被认为是接受性学习等等,这明显是对新课程标准的错误理解。我们必须明确,探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它不是唯一的好的学习方式。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