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中的教学故事
加入VIP免费下载

《青蛙看海》中的教学故事

ID:18694

大小:21.9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青蛙看海》中的教学故事 作者:王  红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1 《青蛙看海》中的教学故事     王  红   《青蛙观海》这篇课文主要讲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课文言近旨远,意义深刻。 现在回想自己在公开教学中最成功的地方可能就是注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读代替讲,以读助理解”,能把握住关键句段的朗读理解,使学生较为顺利和准确地掌握角色语言和不同角色的语气和变化。 当时在备课时,我课文的发现课文3个特点:一是有两个值得的理解的关联句:只要……就……,没有……也没有……的学习对于理解小青蛙为什么一开始没有登山的原因和体会山的“高”非常的重要。二是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反问句:“怎么上得去呢?”“怎么看到大海呢?”中语气的把握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强调小青蛙能达成心愿的可能性非常小。读好他们对于体会小青蛙后来在松树帮助下情绪的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文中的对话部分虽然层次分明,但是,提示语多数在后,容易使学生在读中造成混乱,分不清角色语言。 于是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先反复读,再通过填空:“要想看到大海,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  ? )”来理解青蛙看海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再利用“如果我有(  ? )我就能(  ? )”这样的句式分解较为复杂的“没有……也没有……”长句,使学生了解青蛙的“很不自信”。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设计了贴“角色卡通图”来区分青蛙和松鼠的对话。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角色对话也一目了然,更加促进了学生进一步读文。 还有,我的语文扩展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训练了语言,也轻松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上课前,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经历少,并不能真正感受到登上一座高山要经受多少的困难和努力。因此,学生就很难体会到青蛙历经艰难的劳累和最终达成心愿的那种无比的喜悦,更别说体会出青蛙那种难能可贵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顽强精神了。“怎么办呢?”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知道这可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啊!记得那天下午第二节课快下课时,我到班里布置作业,只看见学生一个个涨红着小脸,有的伸着舌头,满头大汗地趴在桌上直喘气,有的嘴里还不停地叫累呢!这时我脑中突然迸发了一个主意:如果让孩子们能像小青蛙那样不停地跳,跳得满头大汗,直叫累,孩子们不就有了登山的体会了吗?于是,我抑制住内心的狂喜,在体育江老师的帮助下,利用一节语文课指导孩子们学习蛙跳。开始学生们只觉得好玩,可不久,就跳不动了,我却像一个严厉的教练,只允许他们稍作休息,就督促着让孩子们继续跳,一边跳一边数,直跳得孩子们瘫坐一地,可他们哪懂我的用意呢?放学时,我不动声色地给孩子布置了一个作业:将跳的感受说一说再写下来。有了这样真切的体验,孩子们才会在音乐的带动下,在欢乐的故事情境中,跳出了那许多真实的感受来。 经过了教学实践,我越来越感到新课程理念中的“角色的转换”真正 使学生增强了参与的意识,加深了角色的理解和体会。(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莲山课件)地址 www.ttzyw.com)   回想在那节课的演读中,学生们若不是把自己换位为小青蛙,在不断地跳跃中,“以演带动读”,在最后的两个小节朗读中,学生如何才能较好地抓住“一级一级”,“歇一会儿”“喝点山泉水”“啊”“展现”等词语指导自己有感情地读出青蛙的“累”和看到大海的“喜悦”来呢? 一回想到这节课对话的朗读指导,我就挺遗憾,因为自己在对话语言的指导上感觉放手不够,应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能动性,不应对学生在某些句子的读法上,做过于强调的指点。记得有一句“再试一下!”当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强调了读“再”字,现在想来,其实将“试”字重读也未尝不可,何必限制学生呢?我想,同样的一句话,读法一定有不同,只要能很好地将意思表达明确正确,至于学生怎么读的确不应当做过细的要求,现在想想,觉得只要然学生判断一下那种读法更能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但是我还想到了,对于某些读法不同,意思就不同的句子,教师的确要做细致明确的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把握好这个尺度。 另外,如果我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的话,我会将后两个小节的朗读学习放手给孩子自己领会,不会再过细的强调应该注意的词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读意识,自觉地领会课文;如果我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的话,我会压缩和利用好扩展活动的之间,给孩子们充分的机会联想和想象,自己会对小青蛙说些什么?如果自己就是那只小青蛙,又会对苍鹰和松树分别说些什么?以将本文的教学推向另一个层面,点明寓意,才真正地发挥了扩展活动的真正意义。 从这次教学实践中,我还得到了一个启示,那就是,没有完全独立的学科,学科与学科之间一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能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利用好这个互通的关系,发挥各科的潜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活化学科”,那么,教学效应一定会更好的!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莲山课件)地址 www.ttzyw.com) 本文转载自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