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用叶圣陶思想刍议——《青蛙看海》教学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用叶圣陶思想刍议——《青蛙看海》教学谈

ID:18700

大小:37.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用叶圣陶思想刍议——《青蛙看海》教学谈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3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用叶圣陶思想刍议——《青蛙看海》教学谈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通过实践,我们感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兴趣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爱语文,学语文的兴趣,并逐步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青蛙看海》是小学语文国标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它以生动活泼的小动物故事吸引着学生,以文中小青蛙为了实现理想不怕困难的精神强烈地激励着学生,以小松鼠乐于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感染着学生,是小学生爱不释手的一篇童话故事。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文的内容创设了一系列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语言,积累并运用语言。 一、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语文教学二十韵”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观点、方法的精品。文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而我们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情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就是在一个个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莲山课件教学离不开情境。 1、创设情境,使学生敢问。    叶老提倡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比教师多,但“学生习惯未成,功力未到,恐怕他们也提不出什么。”所以教师要“给他们提示问题。”但教师提问不宜太深,也不宜太多,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和时间。所提问题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即把知识融入生活,知道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用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方式。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在教学《青蛙看海》第二课时的一开始,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我出示一张美丽的大海图。这时我问学生:“这是哪儿?你看见了什么?”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到了画面上,看着美丽的图画,听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一下子被带到了遥远的海边,看到了汹涌澎湃的大海,听到了大海的拍岸声,闻到了大海那略带咸的气息。这时老师再引导:“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它很想看看这美丽大海,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面前。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你会想什么问题呢?”小朋友进入情境后纷纷提问:“大海是什么样的?”“大海有多大?”“大海中有没有鲨鱼?”“我要怎样才能看到大海?”教师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的质量都要给予鼓励;对于问题有思考性的,教师可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来加以解决。如问题:“我要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学生们讨论一会儿就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我可以绕道而走。”也有的说:“可以一级一级登山上去看大海。”教师马上夸奖了他们,并说:“有一只苍鹰飞来了,看看它给小青蛙出了个什么主意。”从而引入了课文。这样即缩短了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引起了儿童对课文中有关事件的关注,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也随之而敏锐起来。 2、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问题的能动性。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正如叶老所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根据课文的需要,让学生担任童话角色、向往角色、或身边角色,在这样的情境中,儿童对教材中的角色的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 在教学第四到第十自然段的时候,我放了“小松鼠和小青蛙登山”的动画,然后问:“这只小松鼠,小青蛙可爱吗?你们能不能把这么可爱的小青蛙小松鼠表演出来呀?”学生的表演欲望被激起来了,情不自禁地按自己表演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去表白,去操作,去裁决,合情合理的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在指导对话中我经常试着把学生推向文中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表现。如一个学生在扮演青蛙时很高兴地读:“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我没有先指出他的缺点,而是说:“小朋友听了他的朗读,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一个学生就问道:“你刚才看见大山还害怕得‘吸了口凉气’,现在你这只小青蛙怎么会这么高兴?”这样,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激发起每个学生潜在的问问题的能动性,通过提问题又很容易地知道了该怎么读好、演好小青蛙。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莲山课件)地址 www.ttzyw.com)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什么是语感?叶圣陶曾经作过明确的解说: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叶圣陶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其次,还要善于把握训练语感的方法和途径。我在教学《青蛙看海》时,就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对课文的理解上抓住了文章关键的词语反复进行吟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深入生活,培养语感 叶圣陶说过:“字词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接触,让学生在联想中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唤起相似记忆,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一些字词给学生留下各自鲜明的烙印。” 在教学《青蛙看海》第二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让学生体会登山的“累”的。(1)、我让学生先看看图上那高耸入云的大山,让学生想一想现在如果让你去爬这座山,你会怎么样?学生回答:“很累。” (2)、教师继续引导:“要是你像小青蛙、小松鼠那样一级一级的往上跳,会怎么样?”学生回答:“累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跳上山顶!” (3)、此时教师再引导他们:“你们能把这种累的样子读出来吗?边读要边想象当时的情境,像放电影一样。”学生就声情并茂的读了起来。 中国的语言文字,许多都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这时就更需要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接触了。例如在理解“不知不觉”这个词语时,我就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想想平时你最喜欢干什么?学生很快举出:看电视,打篮球,写字,画画等例子。我再引导他们说说做这些事情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我最爱动画片,看着看着,不一会就过了很长时间。”等学生理解了什么是“不知不觉”后,再请他们试着把自己的体会用“不知不觉”来说一句话。学生就回答:“我最爱动画片,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过了很长时间。”这样联系生活,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词意,通过多种感觉,使符号、语言、意义、表象有机结构,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体会了语感,也使这些词语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鲜明的烙印。 2、引导吟咏,培养语感。 吟咏是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叶圣陶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教学《青蛙看海》第二小节时,我是这样指导吟咏出小青蛙害怕的样子的。(1)首先教师在刚才板画的大山上添画两朵云彩,让学生们看一看这么高的山,如果现在让你去爬,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2)学生回答:“看见那么高的山心里会很害怕,不知道是否能爬上去。”教师趁机出示句子:“天哪,那么高的山!”指导学生读出害怕的样子。 (3)再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平时害怕的时候会怎么做?出示词语“吸了口凉气”,理解小青蛙是因为害怕才“吸了口凉气”。 (4)指导学生加上动作通过朗读来表现小青蛙心里上午害怕。这时,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体验到了语文的语感,读出了感情。 3、抓住关键词来培养语感分析能力 叶老曾说过:“教语文不仅要使学生熟读课本,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生活中扩大词汇,掌握语言的规律,增长表达的能力,从文学作品的阅读里提高思想的培养。”例如我在教《青蛙看海》时解释“善跑”一词时,我首先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哪些动物很善跑,学生很快地说出:“小马、小鹿、豹子。”等,再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说他们很善跑?善跑就是什么意思?从而理解“善跑”就是跑得快的意思。再让学生结合实际来想一想:画画画得好叫做什么?写字写得好又叫什么?这样学生既理解了什么是“善跑”,又扩大了他们的词汇。又如在教“失望”这个词语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失望”,我联系学生的实际说:“今天如果是你们的生日,你们一定想在放学回家时干什么?”学生高兴地说:“吃生日蛋糕,还有生日礼物。”教师又引导说:“如果,爸爸妈妈很忙,忘了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心里一定会很——。”学生脱口而出:“很失望。” 教师接下去说:“是啊,你能用失望这个词把这件事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个词语,而且通过用“失望”说话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表扬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如果学生进入了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因此,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表扬和激励,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而每个孩子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宽容和鼓励,这能使孩子们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面对孩子的不理想的朗读或错误的回答,教师可以中肯的提出所存在的问题,切不可说出“你读得太难听了。”或“你的声音怎么那么低。”之类的挫伤学生积极性、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过分的批评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一句“你读得真认真,能再响亮一些吗?”,“再试一下,你一定能读好!”,却可燃烧起学生对读书的希望之火,使他们终身受益。    在教学《青蛙看海》一课时,我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评价和鼓励,从而减少他们的挫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情感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一个后进学生在读松鼠的话时很随意的读道:“你想看海吗?”我没有急于指出他的缺点,而是说:“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让我们这些害怕胆小的青蛙听后能有勇气登上大山。”结果读第二遍时他不仅读得很响亮,而且还有创造性地伸出右手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 又如,在教《青蛙看海》一课中小松鼠和青蛙的对话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放了一段动画。学生看完后,一个后进生情不自禁地叫到“老师,再放一遍吧。”我没因为赶进度而不理他,而是问他为什么要再看一遍?那个学生回答:“我想看看小青蛙在爬山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蛇。蛇最喜欢吃青蛙了。刚才动画放得太快,我没看清。”我听完,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这位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于是我又放了一遍动画,让学生边看边想小青蛙在爬山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危险?看完动画,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小青蛙和小松鼠路上遇到了大蟒蛇,小青蛙在小松鼠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逃走了。”还有的学生说:“他们就这样跳着跳着,忽然下起大雨,山路很滑,小青蛙和小松鼠摔了一大跤,弄得一身泥。”这样,通过自己去探索、辨析,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了小青蛙登山的困难,知道了该怎么读好、演好小青蛙,又减少了他们的挫折感,从而激发起每个学生潜在的创新精神,在情境中充分发展他们各自的丰富多彩的个性(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莲山课件)地址 www.ttzyw.com)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莲山课件)地址 www.ttzyw.com) 本文转载自 浙江云和县实验小学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