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后记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9
《螳螂捕蝉》教后记 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我把课文最后一节中吴王连声夸奖少年的那句话作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切入口,起到了较好的“纲举目张”的教学效果。那句话是这样的:“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有道理的是哪句话。从吴王最后的那句话切入以后,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吴王所说的“太有道理”的话是哪句。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很快找到了少年的那句话:“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有道理的话是怎么来的。学生找到那句有道理的话以后,要深入地理解这句话,必须清楚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再引导体会吴王为什么觉得这话有道理。通过以上教学,再次引着学生回到课文最后,抓住“恍然大悟”及“太有道理了”组织学生讨论,吴王“恍然大悟”,他明白了什么?他为什么觉得少年的话“太有道理了”?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明白“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句话中双关意思的两个短语:眼前的利益、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即让学生明白在“螳螂捕蝉”那个故事中这两个短语指什么?吴王“恍然大悟”,这两个短语对于他来说是什么意思?这样,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就比较到位了。 你觉得这话是否有道理。阅读教学除了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和“受到情感熏陶”外,还要使学生能从文本中“获得思想启迪”。因此,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之后,我还适当延伸,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在思想上有所收获。我问学生:“你觉得少年的话有道理吗?你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吗?”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例举了很多具有生活气息的活生生的例子:“看见妈妈写字台上放着零花钱,我偷偷地拿了买零食吃,没有想到结果将被妈妈臭骂甚至臭打了一顿。我只想到了眼前利益,而没有想到身后的祸患。”“以前我不会做的作业总是去偷看同学的,考试的时候就惨了。偷看作业是眼前利益,考试成绩差,一直都不会做题目就是这样做的祸患。以后我不会再做这样的蝉、螳螂、黄雀了。”…… 抓住“太有道理”进行本课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路始终是清晰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正因为这样,沿着这条主线进行教学,也不会过多地在课堂教学中欣赏文本中其他不必要欣赏的“风景”,课堂教学也始终是紧凑的。
周见孙 发表
http://www.zjgdlxx.com/jyblog/user1/111/archives/2007/3556.html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