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学设计六
作者:方明珠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17
《夹竹桃》教学设计六作者:方明珠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纪传体的喜爱之情。 第四、五自然段写纪传体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是课文的重点,而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是文章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有关夹竹桃的资料,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 1、板书课题:17、夹竹桃,齐读 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 (2)说说词语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 (3)指名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四、作业 1、课作: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 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 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2、讨论,交流: (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 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 学习第5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 3、默读,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 ()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5、小结: 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6、练习朗读。 学习第4、3自然段 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 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 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自由读,交流,出示: (1)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①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 ②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 ③练习用“无……不……”、“无不”造句。 4、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5、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反衬) 6、指导朗读 7、小结: 这两个自然段通过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衬托和夹竹桃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8、练习背诵 学习第1、6自然段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2、课文的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前后呼应,总结全文)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造句: 无……不……(无时不……,无日不……,无人不……,无法不……) 无不—— 附板书: 韧性 17、夹竹桃 值得留恋和回忆 爱上了夹竹桃 幻想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