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谁来解——《我不是最弱小的》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9
这个问题谁来解——《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堂课下来,总习惯让学生提问题。教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后,我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在以往的课堂上,学生一般急于做练习,很少有人提出问题。可今天不同了。首先是学生张梦菊举起了手。我示意她站起来说。张梦菊问:“课文中讲这是个闷热的夏天,为什么萨沙的父亲还穿着马甲、西装,带着领带呢?”嗨,好不容易有人提问,竟提出了这么一个没有价值的问题。但为了不打消他们提问的积极性,我还是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给了她一个满意的答复。正当我准备宣布做作业时,学生何雪妮举起了手。我一看,心头一亮,这孩子提的问题一般都有研究的价值。我连忙打住想说的话,叫她起来说。何雪妮站起来鼓着胖腮问:“老师,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讲到这次去森林的是他们一家,其中有萨沙的姐姐托利,可后面的文章中一个字也没有提到她,这不是多余写的吗?”还没等我开口,学生胡斌抢着说:“是呀,萨沙的母亲为什么不把雨衣让给托利,再由托利把雨衣让给萨沙,这样不更能体现他们一家对弱小的关心吗?”我一听,诶,表面上看学生的问题有点幼稚,但细想学生问得有道理呀,似乎这样倒显得更合乎常理。但我并没有急着回答,我让学生再读读课文,自己想想看,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后文中为什么没有提到托利?通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学生杨峻峰站起来说:“因为萨沙是他们一家中最弱小的,所以他妈妈把雨衣让给萨沙是正常的。”没等杨峻峰坐下,学生邓秋豪马上站起来反驳说:“既然萨沙是他们一家中最弱小的,那他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雨衣给萨沙?”这倒又是一个问题。下面有不少学生附和邓秋豪。看着学生争得不可开交,我只能一锤定音:“因为本文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保护弱小。文章这样叙述就是为了揭示这一主题。”尽管我这样下了结论,但自己感到不是很有说服力。
http://www.qsg.cn/blog/user1/148/archives/2006/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