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弱小”到底是什么
作者: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小学 宣丽蓉 转贴自: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小学 点击数:72
《我不是最弱小的》“弱小”到底是什么 (宣丽蓉)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新教材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课题是主人公萨沙说的一句话,同时也是作者激励我们每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想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课文所要叙述的故事角落脚在这句话上: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课题中“弱小”一词的理解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应仅拘泥在课文内容的分析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还应注重孩子良好情感的培养,同时也是尊重孩子的独特体念。
一、 激趣导入,畅谈“弱小”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推动整个课堂进程的兴奋剂,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影响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学习起来最感兴趣,因而只有将学生的已有知识充分调动起来,才能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师生相互问好之后,我在全班41双眼睛的注视下在黑板上写上了“弱小”两个字,并提出了我的问题:“同学们,大家都很熟悉自己的同学,你们觉得我们班哪些同学最弱小?”问题一提出,平静的教室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都睁着大大的眼睛,在教室里认真搜寻着他们认为最符合“弱小”的人选。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胖乎乎的李璐琪站起来说:“我认为程沁玥是最弱小的,因为全班就她的个头最矮。”“不对,不对。”聪明伶俐的陶毅尧急忙抢过话题说:“我认为杨阳最弱小,因为他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最差的。”“我认为马文宇是最弱小的,因为她的年龄最小而且每次跑步总是跑得最慢。”“我认为……” “我认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抢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极为热烈。这时我在悄悄观察那些被认为“弱小”的同学,他们每个人都涨红了笑脸努力同周围的人争辩着自己不 是最“弱小”的。看来每个人心里对弱小的含义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见争论了半天也没有得到什么明确的答案,这时邬浩翔疑惑地问:“老师,‘弱小’到底指什么?”看着大家满腔热情和眼中透出的强烈的求知欲,我知道教授新课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我迅速地在黑板上讲课题补充完整,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在课文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二、 朗读感悟,体味“弱小”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反对教师整堂课的串问串讲死扣字词讲解,提倡让学生多读课文,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的目的,并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爱”的教育贯穿其中,我想在朗读时应当将重点放在“感”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的心弦有所触动,心志受到启迪。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时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适当的表情。“同学们,请你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等一下请你来评评老师读得好不好。”我配合着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读整篇课文,我的声音刚停,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学生们又开始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谁有信心向老师挑战,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大家做做小听众听听谁读得好。”许多同学都跃跃欲试,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全情投入地读着课文,时而微笑,时而皱眉,学生们又纷纷评价其他同学的朗读,我又通过分组读,分角色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感情,深刻体会“弱小”的含义。
三、 说说写写,理解“弱小”
课文学完了,我想这时每个学生对“弱小”一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在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理解。同学们说:“我们知道了,如果你谁也帮助不了谁,那你就是最弱小的。”我还让学生将自己心中的感想写下来。学生们的想象很丰富,我觉得,我们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正确的引导,使他们都能学得开心快乐的同时,得到知识并深化情感体验。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