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整体把握细节感悟 课外延伸
作者:韩 霞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3
《三顾茅庐》整体把握细节感悟 课外延伸
韩 霞 一、认真预习,搜集信息
1.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了解与《三顾茅庐》有关的,但课文中没有的内容,如故事作者、故事背景,故事的前因、后果,文中人物的其他故事等。
2.学生介绍:
本文作者罗贯中,内容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
3.故事的背景了解: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刘表割荆州给刘备镇守,曹操有意攻打荆州,派曹仁设下乌龙八卦阵,刘备派关羽前去攻破,结果失败。回来后经徐庶指点,识破阵法缺陷。关羽带一百精兵前去,不伤一兵一卒,得胜归来。曹操闻得徐庶的才智,又知他是出名的孝子,于是设计把徐庶拉拢到身边为自己谋事。徐庶无奈母亲被曹操所挟,在去曹营之前,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接下来便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
4.了解古今词义有一定距离的词语:三顾茅庐、行踪不定、谒见、行礼、草舍等。
二、看读评议,整体把握
1.看《东方小故事》中的《三顾茅庐》,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启发学生按一顾、二顾、三顾茅庐的顺序口述故事内容。
2.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顺序 准备 刘备的态度
(关键词语)
关羽、张飞的态度
(关键词语) 结果
一顾
二顾
三顾
总的说明什么
(通过看电视、读课文,讨论、填表让学生大致了解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个性,总的说明刘备是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就大业的。)
三、对比研读,细节感悟
1.默读课文找出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词句,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
2.交流点拨,对比研读:
A:三顾茅庐时环境描写的句子:
第二次拜访时: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
(借助这些环境描写的衬托,反映出刘备请诸葛亮决心大,心意诚。)
B:刘备的语言与关羽、张飞的对比。
刘备a.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
b.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c.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张飞a.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
b.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
c.张飞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张飞的粗鲁、莽撞反衬出刘备的谦恭态度。)
C:刘备的行为与关羽、张飞的对比。
刘备:a.刘备叫人立即备马。
b.刘备轻叩柴门……
c.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口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寺站在房门台阶下午等孔明醒来。
d.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大业。
张飞:a.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
b.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
(正是刘备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感动了诸葛亮,才使退隐山林的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D:指导感情朗读。
a.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b.分角色表演性朗读。(读得好的,及时表扬)
3.学生小结:刘备是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之人,结果他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从此下山辅佐刘备。
四、课外延伸,引导阅读
1.出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名句。
a.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b.这句话是谁说的?
2.出示诸葛亮的名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此文中的名句。
3.教师讲解《出师表》的大致意思。学生小结:《出师表》最终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4.从诸葛亮下山到诸葛亮最后写出名作《出师表》以表对刘备的耿耿忠心,是什么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难道仅仅是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吗?课余阅读《三国演义》通俗读物,了解刘备其人、其事。重点评价刘备性格特点。
评:
1.本设计紧紧围绕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形成了“课前引导——课中指导——课后延伸”的整体探究教学模式,突出了以课本为凭借,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现代教学理论。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搜集信息、整体把握、对比研读、引导阅读,各个环节都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结构紧凑、扎实、有效。
3.以读代讲。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读,而且读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在读中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课文语言,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