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鹅的故事》看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脱节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5
从《天鹅的故事》看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脱节
作为语文老师,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讲读感人叙事课文时教师激情似火,可学生们则是无动于衷,教师和学生出现明显的情绪不同步。例如:我在教学《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第5自然段,讲一只老天鹅破冰时情景,这应该是课文的精彩高潮部分,文中这样写:“突然,一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不过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着冰面。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2次,第3次……”这段话的描写看似破冰求生却是很振人心魄的,上课时我这样引导学生理解:
1、老天鹅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与坚硬的冰面相撞击,不疼吗?(疼)它怕不怕?(不怕)这叫什么?(勇敢)
2、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撞击着冰面,可是冰并没有碎,它又是怎么做的?(学生接读)
3、镜子般的冰面仅仅被撞得颤动起来,可是仍然没有碎,它又是怎样做的?(学生接读)
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反复的阅读中,学生似乎有些感觉到了老天鹅在“破冰”中表现的勇敢和顽强,可是学生的情绪并没有被调动起来。这时我高涨的情绪和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很困惑,为什么呢?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深入的理解课文,理解老天鹅的举动的伟大呢……
课后一位老师的评课对我的启发不小,是呀,问题就出在学生没有走进情节,走进这个故事,没有“亲眼看见”老天鹅的举动。教师是在读懂读透的情况下教给学生的,教师理解了情感不代表学生理解,教师挖掘到了不说明学生也挖掘到了,关键是怎样把你挖掘到的情感让学生也有共鸣,诸如此类的问题怎样来解决呢?
1、教师要会导引情绪,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回头看我所提出的引导问题是肤浅的。天鹅为什么不像其他鸟一样飞回去?为什么老天鹅首先想到破冰?也许天鹅作为较大的迁徙候鸟已经精疲力竭,飞回去意味死亡,为了求生不得不如此;也许老天鹅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它就是从前类似这样磨难的受益者,今天为了整个天鹅群它也要献出自己的身躯。所有这些挖掘到的深层感知学生知道么?如果没有理解,情感共鸣何来?当然这样一段精彩的高潮部分不要老师太多啰嗦,可渗透意境和情感,肯定会有助于学生真正投入理解文章。
反复阅读、分析重点的字词、抓住精彩的句子无可厚非,可要在什么情况下读;要在什么时候分析;要在什么时间体会;不得不承认这才是教师会教的艺术体现!
2、水到渠成,巧妙实施“换位”感知。
众所周知,教学中老师都会做一些分组、合作、讨论、换位思考,流于形式还是占了大多数的,因为效果不好,学生被动没有兴趣。那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该做呢,怎样就有必要呢?在这一段的教学中,实施换位感知是很有必要的。假如有了以上的良好铺垫,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尝试:冰面这样坚硬,老天鹅一次又一次“沉重”撞击,身体会怎样?你试过用身体快速撞击坚硬的物体么,什么感受?那么作为年老体衰的老天鹅这样做说明什么?它为什么一次又一次这样做?这时候学生也就会自然有了敬佩的情感。再追下去,假如是你作为一只年轻的天鹅此时会怎样想、怎样做?学生也就不难理解这一震撼人心的感人场景了,阅读课文也就声情并茂了,同时也达到对孩子渗透人性教育的目的了。老师也绝不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了。
http://yiqingshanzhuang.bokee.com/viewdiary.14426438.html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