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学模式
作者:徐秀芹 转贴自:课程网 点击数:83
《七颗钻石》教学模式
徐秀芹
一、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设计思路:
本课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写的是在一次大旱灾之年,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由于她的爱心水罐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赞扬了小姑娘的美好的心灵,教学重点是“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感受小姑娘的美好心灵,难点是“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设计思路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环节:
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 重点探究 回归整体 课外延伸
1、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随着真实的画面、凄凉的音乐、动人的描述走进这场大旱灾,去感受旱灾的严重。
2、整体感知
然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抓住主线,在学生通读课文后问学生: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什么在不断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
3、重点探究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围绕主线深入理解课文:小姑娘的水罐在什么情况发生了这些变化,在默读、讨论、有感情的朗读、想象中感受小姑娘的美好心灵,落实重点。
4、回归整体
最后再让学生完整的读一遍课文,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这些变化,随着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落实难点:这钻石、这星星象征着小姑娘的美好心灵在闪闪发光,永远温暖着人们,照耀着人们……
5、课外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搜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读一读。
再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次大旱灾之中,所以说大旱灾就是这个故事的大背景,我在设计每一个环节时都紧紧围绕这个大背景,只有在这个大背景中才更能突出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转载课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