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木兰从军》教学案例与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年级语文《木兰从军》教学案例与思考

ID:19735

大小:25.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二年级语文《木兰从军》教学案例与思考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4 二年级语文《木兰从军》教学案例与思考 教学案例:  【感谢您浏览莲山课件!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5ykj.com】   张广平老师把收录机放在讲桌上,然后喜气洋洋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现在要了解一件事,喜欢听河南戏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曲沃县离河南很近,同学们熟悉河南戏,机灵的孩子们知道老师要放戏曲录音,便不约而同地举起手,随后便是你一句我一句的“我喜欢”、“我喜欢”。   老师说:“好!老师也很喜欢,不过河南戏很多,昨天老师选了一段精彩的,请大家欣赏欣赏。”   老师放豫剧《花木兰从军》中的《谁说女子不如儿男》。   有的学生如痴如迷地听着,有的学生竟跟着手舞足蹈地唱起来。   老师说:“请小朋友再认真听一遍,然后试着唱唱你最喜欢的一句。”老师重放。   这一下学生可得意了,教室里热闹起来,七嘴八舌地唱起来,有的唱:“白天去耕地,夜晚来织棉”。有的唱:“谁说女子不如儿男。”有的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有的竟能整段唱下来。学生还真是都积极地参与着。   当学生渐渐静下来的时候。老师说:“咱们齐唱一句‘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吧!”师生们有滋有味地重复唱着这一句。   老师说:“同学们看课本63页,带上感情自由读《木兰从军》,反复熟读课文,一直读到能看到花木兰站在了你的面前为止。今后我们再唱‘谁说女子不如儿男’时就更有感情了。”   我们看到学生十分投入地自由读课文,用探究的眼光,用真诚的口气,在呼唤着花木兰快点走到自己面前。   熟读课文大约15分钟。   老师说:“在刚才熟读课文的过程中,谁看到了花木兰站在了你的面前?”   学生纷纷抢着回答:“我!”“我!”“我!”   有一个淘气的小男孩说:“老师,我看到了,花木兰是一个好好漂亮的姑娘呢!”   教室里一阵笑声。   老师也笑着说:“是吗?我也看到了花木兰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姑娘,还是十分勇敢的姑娘,大家想一想,这么漂亮的勇敢的姑娘是怎么说服家里人替父从军的?”   学生沉默片刻后说话了:   有的说:“她肯定说,父亲,你年龄大了,跑不快,让我替你去当兵吧!我会打胜仗的”。   有的说:“她肯定是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不会给你们丢脸的。你等我的好消息吧”。   有的说:“她肯定说,爸爸、妈妈,我才不怕吃苦呢!我女扮男装,照样会打仗”。   还有的说:“她肯定迸会说,小弟弟,你照顾好爸爸、妈妈,我给你拿奖杯回来”。   学生的思维在互相碰撞中不断进发出耀眼的火花。   老师说:“小朋友想象得真好,把老师都说服了。那么大家一定会抄写好这三个生词吧!抄一抄,再各写一句话。”老师边说边把“胜利”、“将士”、“征兵”三个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写生字词,写句子,时时鼓励着学生。   课堂小结时,老师兴奋地说:“今天同学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名字叫……”   “花木兰”!学生也兴奋地抢答着。   “好!让我们再齐唱三遍‘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吧”。   师生在昂扬和谐的氛围中走出了教室。有的学生还边唱边比比划划地跑在操场上玩耍。有的听课老师也小声哼着走出了教室。   案例分析:   课后我们和授课老师一番对话:   问:“这节课你自我感觉如何?”   答:“我本人自我感觉还是良好的。还是听听各位老师的意见吧”。   问:“这节课的目标你觉得把握的怎样?”   答:“这节课的目标是反复熟读背诵课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学习6个生字,我觉得今天在我设置的“笼罩”里,学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努力做一个发展的人。”   问:“你说的‘笼罩’是什么意思?”   答:“我先放一整段戏曲,然后重点学会唱‘谁说女子不如儿男’一句,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利于学习本文的环境,使这个环境紧紧地‘笼罩’着学生的身心,学生在这个‘笼’里面不知不觉地就‘熟’了”。   问:“我们觉得你在语文的人文性方面做得很巧妙,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答:“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想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对花木兰的崇拜之情,花木兰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是有益的。这里我不强调让学生学习花木兰的什么什么精神,而是让他自己去感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嘛”。   新课程倡导师生共同成长。从这节课里,我们确实看到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老师同时也大有收获,我们这些教研员也大有收获。张老师在这里用一种环境“笼罩”学生的身心,使我们很受启迪,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尽管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没有强制性的约束是不行的,这个“笼罩”既有开放性又有强制性,还有艺术性,学生在这个“笼罩”里确实是不知不觉地“熟”了。   反过来,我们设想一下学生,这节课一定能给他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如果在此节课前会唱“谁说女子不如儿男”,那么他(她)在这节课上得到了深一层的感悟;如果在此节课前不会唱“谁说女子不如儿男”,那么他(她)会为这节课学会了唱而自豪。 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记忆里,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学生乐于学生字词,敢于想象,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江苏仪征市大巷中心小学论坛 【感谢您浏览莲山课件!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5ykj.co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