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蝴蝶谷》教学随思--陈燕萍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台湾的蝴蝶谷》一课语言优美,富有韵律;还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在精读感悟阶段,抓住关键词句让生品读、理解,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融入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从而使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发现美,寓美育于课堂教学。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动名搭配,发现文字美。 课堂伊始,由动词配对名词的形式导入,渗透动名搭配要恰当的知识点,再而放入句子中读一读,体会词组搭配是有讲究的:如:“飞过花丛”“越过小溪”,交换顺序句意是不变的,但细细品味,“越过”一般指两物之间距离比较小,如“越过小沟“”越过战壕“,如此想来,”越过小溪“更显得恰当。在品味中感受恰当使用语言文字的美。这一环节通过字—词—句的形式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受到了文字美的熏陶。 二、导读文字,品味文本美 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然而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学生没有可以相通的生活经验。这时教师的课堂语言非常重要,他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紧密相连。在课堂上我通过语言的描述创设情境,描绘出台湾的山谷,把学生带入谷中,边读边想: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再配以教师的导:“你看见谷底一大片一大片的蝴蝶聚集在山谷顶呢?黄蝴蝶一只挨着一只,一片连着一片象——。”采用扩充说话,体会“壮观”。再通过朗读来表达,让学生入情入景,品味语言文字蕴藏的美感。学生通过读、想、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拓展了学生广阔的心灵,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蝴蝶谷景象的迷人。 三、品读文字,展现语言美 在学生走进谷内,看到了、体会到了语言文字描写的美,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将文本中没有出现的语言表达出来。师引问:“你看到一大片的黄蝴蝶像——”有学生接着说:“像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又如,师问:“五彩缤纷的蝴蝶在一起——”学生答:“尽情地跳舞,玩耍。”多美的画面。这是学生在品赏文字之后产生的个性体验,补充了文本描写的内容。最后,创设“我是小导游”的情境,引导学生向伙伴介绍台湾的蝴蝶谷。实是学生撇开文本,把文本语言内化吸收,成为自己的语言。可惜课堂上来不及,没有让学生畅说,缺少反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