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伙伴》听课随感--日悦心辰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
《三个小伙伴》听课随感 这次我们一年级的上的教研课是《三个小伙伴》。王老师第一次试上,我发现她已经把《三个小伙伴》的核心、课文的重点词抓住了,但由于因为课文的二、三、五自然段结构基本一致,她是一段一段进行教学,教学方法类似,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非常零碎,并且课文的朗读也不是很到位。而我最初听王老师说上《三个小伙伴》,我觉得这篇课文上起来没有什么意思,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就明白。把课文中提的三个问题拎出来,理一理文章内容,把重点句子读一读,再把这篇课文演一演就可以了。但,通过试上下来后的讨论,特别是严老师的引领,我深感自己没有好好地研读文本,因为从中我是清晰地认识到这这篇文章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他们团结一致,利用自己的特长栽好了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这三种动物的特点,小野猪硬硬的嘴巴,袋鼠大大的皮口袋,小象长长的鼻子来教学。(www.ywkt.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王老师根据讨论的思路,设计的方案进行了重新备课,第二次上下来,进步非常大,上课伊始,王老师就直接让学生说出是哪三个小伙伴?然后让学生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这里王老师就抓住了动物的特点进行铺垫教学。美中不足的是,提的问题“它们有什么特点?”问题提得有点成熟。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文章的2—5自然段连起来进行了教学,她首先让学生找出小动物栽树过程遇到的困难,“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读好这三句话。然后让学生读读2—5小节课文,看看是谁来解决困难?学生读后,老师再来逐段指导好小动物说的话,让学生通过表演理解一些动词,如:“拱”。文章的第4小节“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通过简笔画的教学手段形象地展示了栽树的过程,使学生头脑里有栽树的画面。课文内容上完后学生进行了表演,进行了语言的内话。最后是提升文本价值的问题。这节课王老师从动物的特点入手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读、演等各种教学手段逐步落实教学目标,学生读得也到位。但是有一些小问题,如学生表演时,老师没有下去指导一下,以致于学生后来表演时,把小动物说的和做的都从小动物的口中说出来了。 王老师非常的好学,不光认真倾听了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还去听别人的课,与自己课堂上的教学环节进行对比,选择好的教学方式。 真的上教研课了,我觉得那堂课上得很成功,把前面讲到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如第一环节,王老师让学生说出三个小伙伴后,直接出示三幅可爱的动物图片,并且旁边分别出示“我有( )的嘴巴。 我有( )的皮口袋 。 我有( )的鼻子。”的句子,这样的句子,让学生说说,并且读好。这种方式教学,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很简单地就能把动物的特点说出来,印象非常深刻。在第二个环节,学习2—5自然段的时候,老师把小动物怎么说和怎么做分步指导,然后合起来教学,这样学生后面的表演就没有出现动物说的和做的都用嘴说了。在最后的环节,王老师采用填空的形式把文章内容说一说,写一写,进行了写话教学的训练。这堂课内容充实,层次清晰,学生学得有趣味。这是在一次一次的试上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