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贵在一个“新”字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谚语 yàn 出类拔萃cuì 钝汉dùn
B.炽热 chì 百战不殆 dài 疑窦 dòu
C.可恶 wù 金石可镂 lòu 唐甄 zhēn
D.黯然 dǎn 否极泰来 fǒu 史乘 shèng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真知灼见 彷徨 精练 一概而论
B、大彻大悟 遗漏 提炼 跟踪追迹
C、按部就班 借鉴 余暇 锲而不舍
D、惑人耳目 蝉联 辩证 陈词滥调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说“独立思考”,好像必须想入非非,越稀奇古怪越好。
B、 他的学习热情很高,成绩优秀,数学尤其出类拔萃。
C、 有秩序地进行思维,首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循序渐进地往前进。以达到最复杂的问题。
D、 善于思考的人,既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又能超越前人的思想,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
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笛卡儿是法国 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和哲学家。
⑵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思考比较 ,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常有远见,预测也比较正确。
⑶爱因斯坦抓住“质量”、“同时性”等概念,哥白尼批判“地球中心论”,都取得了辉煌的 。
A、卓著 周密 成就 B、卓越 细密 成绩
C、卓越 周密 成就 D、卓著 细密 成就
5、下列旧子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代王充(27—约97),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批判家,他写的“论衡”,专门批判古书和传说中的错误,立论有据,言之成理,表现了很高的独立思考的才华。
B、 碰到这类事,就得采取科学态度,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的知识,多问几次“可能吗?”“合乎自然规律吗?”“合乎情理吗?”
C、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他的成就:“数学本身由于研究变数而进入辩证法的领域,而且很明显,正是辩证法哲学家笛卡儿使数学有了这种进步。《反杜林论》”
D、他说,他所得到的最好教训是“决不可过分地相信自己单单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的东西。”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当地华侨组织都将在比赛结束后,为中国队举办盛大的宴会。
B、 民工的2亿双眼睛,在城市角落里默默地倾听它的心跳;2亿双脚板,一步步丈量出中国2003年发展之路的厚重。
C、 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D、 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7、从句式选用看,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所填的句子是( )
的确,作为国家教委首批派出的中德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孙逢春最让他的导师著名的柏林大学汽车研究所专家魏鲁特吃惊的是,
A、 孙逢春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干完了别人五年的研究。
B、 这个中国青年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把别人五年的研究工作都完成了。
C、 别人五年的研究工作孙逢春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干完了。
D、 别人五年的研究工作被这个中国青年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干完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0题
笛卡儿(1596一1650)是法国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和哲学家,是解析几何的首创人。他可以算是历史上最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一了。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他的成就:“数学本身由于研究变数而进入辩证法的领域,而且很明显,正是辩证法哲学家笛卡儿使数学有了这种进步。”(《反杜林论》)还在少年时代,笛卡儿就有强烈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他的学习热情很高,成绩优秀,数学尤其出类拔萃。除了学校中的功课外,他还阅读了许多课外书籍。可是,在总结学习成绩时,他毫不自满,甚至犹豫了,以致怀疑自己学得的东西是否可靠。他说:“当我完成了一般的学习过程之后,就发现自己被许多疑难和错误困住了。从这些疑难和错误里,除开日甚一日地看清自己的无知以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其他任何收获。”例如,“在哲学领域里,没有一条真理是能够不引起争论和怀疑的;而其他的科学又都从哲学里取得原理。(《方法论》)因此,在笛卡儿看来,疑问是无处不在的。这说明在他的脑海里,独立思考的火焰正在炽热地燃烧。在一度彷徨之后,他忽然大彻大悟了。他说,他所得到的最好教训是“决不可过分地相信自己单单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得的东西”。那么,怎么办呢?他提出了四条思维的法则:
8、用自己的话概括笛卡儿为什么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答:
9、青年时代的笛卡儿学习成绩优秀,可是他总结成绩时,反而犹豫了,为什么?
答:
10、结合全文,谈谈“独立思考”、“质疑”和“创新”之间的关系,请用一句子话表述。
答:
三、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高悬的瓦片 蒋 平
生命就像那枚高悬着的瓦片,随时有可能坠落到命运的谷底。有了这样一种心境,我们也许才能学会珍惜命运、爱情、亲人、青春。
年少时看到的一幕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阵大风刮落了屋檐上的一枚瓦片,只一瞬间,瓦片坠落地面,粉身碎骨……
也许是行年渐长,后来的生活中,历经了种种险象环生的处境,愈加感觉生命就像那枚高悬着的瓦片,随时有可能坠落到命运的谷底;生与死,原是瞬间之隔,而相对而言,活着,便多了几分幸运,几分不易。
几年前看过这样一条“焦点访谈”新闻,西安九名久治不愈的尿毒症患者,联名提出“安乐死”的请求。当然,由于悖于人道,他们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但让我深感震撼的是,疾病对肉体的折磨,何以竟能让人对死亡产生渴望?看来,人生真的是苦短,从生到死,每一步我们都没有理由不加以珍惜了。可事实上,与生俱来“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性劣根,又往往使得所谓的“珍惜”多半只停留在口头。
人活一辈子,长短二字哪里能丈量?生命的质量和艺术,其实是超越了生命时光本身的。正如瓦片,栖上屋檐之前,生于大地,长于瓦窑,修成于搬运,期间要接受风的沐浴、火的锻炼、雨的洗礼;即便后来居庙堂之高,也不是一劳永逸,还要提防自然的破坏、人为的偷袭……我想,对于人生而言,那些高悬着的瓦片真的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在成为历史的见证之前,所有的一切,随时都在接受命运的重新洗牌。
而这接受命运洗牌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无数生命的质量和艺术——
譬如爱情如花。从某种意义上讲,因为没有永远的花前月下,所以注定喜新厌旧之不可避免;因为好景不长在,情窦初开的心境、清纯如水的眼神,常常只是那么一两年的光景,所以,那些名副其实但转瞬即逝的人间至美,足以让幸运者一世受用,糊涂者遗恨终生。如是,我的问题是:在人生最好的年龄里,爱情之美——你珍惜了吗?
又譬如,抚子孙成大器,送父母归大地,是上苍赋予每一个人的义务。世事沧桑轮回,有缘千里相聚,当相濡以沫,同舟共济。矛盾和口角,不过是岁月长夜的星光点缀。责任在教导,尽孝要趁早,追求苦尽甘来,静侯否极泰来,活出有滋有味的天伦。所以,我又要问了:亲人,你珍惜了吗?
鲁迅有一句名言:节省时间等于延长生命,而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有人算过一笔账:除去懵懂孩提,黄昏迟暮,扣掉吃饭睡觉, 有效的创造年华不过十来年。如何把握这十来年光阴,决定了一个人的最终命运走向。还有人做过如是调查:老年人回首往事,最后悔的一条就是“没有趁年轻闯一番事业”。青春是无形的资本,是去而不返的机遇,挥霍它时产生的表象快意,实则是多年以后的痛悔之源。扪心自问吧:青春我珍惜了吗?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这样闲适的人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恐怕只是憧憬。实际上,我们更需要将目光变得更现实一点,更应该盯紧那些高悬的瓦片。
有了这样一种心境,我们也许才能渐渐理解生命中那些机缘影随,集精聚华,才能学会珍惜命运、爱情、亲人、青春。
——虽然,珍惜类似一道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应用题。难就难在它需要时时用心,就像要求一个人一辈子故好事。
(违自2004年《阅读与作文》)
11、作者说“与生俱来‘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性劣根,又往往使得所谓的‘珍惜’多半只停留在口头”。请根据文意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答:
12、“这样闲适的人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恐怕只是憧憬”,请说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13、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可概括为哪几点?请分条扼要陈述。
答:(1)
(2)
(3)
14、下列对这篇当代散文的赏析、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有错误的两项是( )
A、高悬的瓦片,对于人生而言是一种善意的提醒,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危难。从而警示我们要更加珍视和把握我们的生命。
B、文中写瓦片“接受风的沐浴、火的锻炼、雨的洗礼”“提防自然的破坏、人为的偷袭……”,阐明了瓦片生命的来之不易,意在说明人类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
C、文章由瓦片到生命,自然贴切,作者巧妙运用了类比手法。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了生命的内涵。
D、“爱情之美——你珍惜了吗?”“亲人,你珍惜了吗?”“青春我珍惜了吗?”这种句式的反复运用使文章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娓娓道来之语,意味深长,叩人心扉。
E、文章虽少见华丽辞藻,但唠家常式的设置、促膝谈心式的语言,却产生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
1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⑴诗的首句用“尝闻”写什么?第二句用“为问”,提出了什么?
答:
⑵第三、四句“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描写了一个什么人的现象,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
答:
12.贵在一个“新”字
1、D. 否及泰来pǐ.
2、D. “陈词烂调”的烂应为“滥”。
3、C. 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句中“循序渐进”和“往前进”语义重复,应改为“按部就班”。
4、C. (卓越:非常优秀,常作定语。卓著:突出地好,常作谓语。周密:周到而细密,程度比“细密”深。成就:事业上的成绩,一般指取得的较伟大的成绩。)
5、B. A中的“论衡”应为《论衡》。C中的后引号,应在括号前。D中的句末句号应在引号外。
6、D. A中“输赢与否”语文重复累赘,删去“与否”。 B中的“眼睛,在城市角落里默默地倾听”和“丈量出中国2003年发展之路的厚重”均搭配不当,可把“眼睛”改为“耳朵”,“厚重” 改为“长度”。 C中缺宾语,动词“有”后面缺少了与之搭配的宾语,应在“经验”的后面补上“球员”。
7、B. 这个语段的主干是“孙逢春让他的导师吃惊的是……”所填部分是这个主干的宾语。如果是A项和C项,“孙逢春”在句中出现两次,显得不太协调,可以排除。D项是个被动句,如果选该句,主语发生了变化,应排除。
8、答:因为他通过独立思考,发现疑问无处不在,他对自己的现状也有批判意识,不满足自己的成就。
9、答:因为他发现“自己被许多疑难和错误困住了”,而他之所以能发出疑问,和他的大量阅读、积累知识是有关系的。
10、答: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就不会质疑,就不会有发现,也就很难有创新。
11、人们往往把珍惜生命当作口号而流行于形式,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这是基于人性的劣根——不到碰壁不回头、不到绝境不惊醒、不到失败不痛悔等等的狭隘的思想意识。
12、我们是生命的主宰,应该珍惜时光,抓住现实,付出努力,把握自己命运的走向。
13、(1)要事实用心去关注生命,珍惜生命。 (2)要认真对待生命,把握生命。 (3)提高生命的要质量,创造生命的艺术
14、B、C (B并非阐明来之不易,而是为了揭示“所有的一切,随时都在接受命运的重新洗牌”这个意思;C并非类比手法,而是比喻。)
15、答:⑴用“尝闻”写“西风雨”;第二句“为问”提出 “西风早晚回”。 ⑵描写了一位老农像白鹤一样站在麦场高处的现象,表达了他盼望天晴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