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语文月考(三月份)试卷(附答案)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在如歌的岁月里,我们曾学海泛舟,漫步语文世界;我们曾走上辩论台,漫步古诗苑;我们曾背起行囊,到民间采风;我们曾乘着音乐的翅膀,去寻觅春的踪迹……愿你在这张试卷上,尽情挥洒,展示你的靓丽风采,谱写你青春的随想!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为加点的字注音。(4分)
土地贫ji( ) 心无旁wu( )
不屈不挠( ) 轻慢亵渎( )
二.根据原诗文填空。(6分)
1.但是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池鹤》一诗中表现诗人对仕途生活厌倦和无奈的两句诗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迎燕》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作者将燕子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
5.同学们:大家曾经学过专题“鸟”,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鸟的传说、故事或诗歌吧!那么,你能否写出除了专题之外的关于鸟的诗句和成语吗?(各写一个)相信你自己,试试看: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成语________________
三.请运用你学过的知识,修改下面的病句。(2分)
近日,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请仿造例句的句式和所用的修辞仿句(4分)
例句: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材料,按照后面的要求答题。(4分)
材料一:某一小学课堂。老师提问:“雪融化了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春天。”老师摇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水”字,并要求学生记住这个标准答案。
材料二:某一中学课堂。老师讲“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茶花”,一学生举手发言,称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花,并解释了花朵呈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但教师不认同。
(1) 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相同的问题?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你对材料中师生的说法作出评判,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50分)
一.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完成试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_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______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分)
2. 请概括本段的中心论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否以身边的人为例,写一段带有议论性的文字,揭示其品质。(80字左右,不得出现人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文中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段文字中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阐述,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肯定句,并说说两个句子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
精神所感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说“生命,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除却文中的观点外,请你结合现实,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马说》,然后答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 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_____
(2) 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
(3) 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_______
(4) 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中有多个通假字,试从文中找出两个,并加以解释。(2分)
(1)“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任选一句)(2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请回答“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自
的寓意。(3分)
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文章最后两句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及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而大家不了解你,你很希望别人能欣赏你,那么你会怎么做?(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并写出你的解说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然后答题。
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冷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淡黄的花朵时,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冷冽透骨的空气。
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雅的磬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①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绽放的拘谨的小花,这束在清晨的寒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上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昨夜的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些在漫天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天却如此结实地来到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
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一次次艰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地放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起来行走时的耀眼的明灯。……②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样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首先来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算不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江后,才会让人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人注目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
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③而那峰顶,也只有经历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1. 文中哪两个词表达了作者看见春天第一朵鲜花时的心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第一朵鲜花”的经历引发了作者对往事的回想,请概括“回想”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再从你的积累里,写出一句与主旨句含义相同或相近的名言名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并表达出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或先谈感悟理解,后生发联想;或赏析表达特色;或质疑问难。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参照示例,任选文中一画线句(标有序号)作批注。(3分)
示例: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批注]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选语句(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春天的绿意和生机让人兴奋,而更让作者深思,动容的却是春天穿越寒冷抵达的过程。就这一点,联系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手写我心 (30分)
亲爱的同学,你的书架上或同学的课桌里可能有这些书籍:林清玄的《水终有澄清的一天》、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这些书籍有的也许曾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有的也许我们没有读过,但它们别具一格的书名一定能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意。? 今天,让我们借用以上三个书名中的一个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