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一、(论述题)广东河源、博罗两当县山多地少,山体陡峻,沟壑密布,人们种粮要烧荒,吃饭要砍树,水土流失严重。为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从2000年开始,两当县把生态修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途径来改善生态。为有效地保护林地,对不同的林带实行了有针对性的围栏和分类封禁管护。对白皮松和幼林等脆弱林带实行全封,禁止人畜进入。对乔木和杂灌木轮封,对自然更新产生的次生林半封。既有效地保护了山林,又实现了人可拾柴,畜可吃草。同时,两当县还在项目区为群众修造节柴灶,每户每年可节柴6200公斤,每年就可以有2.9万亩薪炭林免遭砍伐。
如今,两当县的山岭一片郁郁葱葱,植被覆盖率恢复到96%以上,200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100元增加到了3000元。
试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
二、(简答题)2007年9月5日的新华社报道,十六大以来,中国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条件更加坚实。据统计,中国目前财政收入增长量的70%用于义务教育。从1991年到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7倍多。 2006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将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三、(论述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暴雪、冻雨、低温……2008年1月10日以来,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大半个中国。断电、停水、交通堵塞……长时间的极端天气,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材料一:灾情牵动中南海,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铁路工人、电力工人、公安干警、医务人员、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不顾个人安危战斗在一线。他们铲除冰,转移受灾群众,运送救灾物资,几天几夜不能合眼。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抗灾英雄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着人民的利益,树立起一座座时代的丰碑。
材料二:灾后,为使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国务院召开会议,强调抗灾救灾应立足全局,关注交通、供电、民生等重要环节。财政部门累计投入救灾资金54.83亿元,用于供水设施、地方电网的应急抢修,同时对重灾省区的低保对象给予一次性的生活补助。
(1)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抗冰救灾工作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定位?
(2) 材料二是如何体现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
(3)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灾后重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市一中08届高三政治考前限时练习(八)参考答案:
一、(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与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这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必须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两当县为改变落后面貌,把生态修复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6分)
(2)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两当县对不同的林带实行有针对性的围栏和分类封禁管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分)
(3)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昔日,山体陡峻,沟壑密布,水土流失严重的两当县,通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换来了山岭一片郁郁葱葱。(6分)
二、(1)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教育在文化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1)冰雪灾害见证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强烈民生情怀,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了我国政府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
(2)①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立足抗灾救灾全局,就是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的体现;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强调关注交通、供电、民生等重要环节就是重视部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的体现。
(3)灾后重建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注重量的积累,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