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3
哲学常识综合练习(唯物论、辩证法)(一)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中共中央最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据此回答l~2题。
1.哲学是 ( )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2.之所以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 )
A.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哲学社会科学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D.哲学社会科学只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据此回答3~4题。
3.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 ( )
A.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B.人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D.肯定自然的客观存在,H枞自然的属性与规律
4.材料中人们对自然的逐步认识过程表明 ( )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正确的 D.由于阶级立场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不同
5.“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这种观点 ( )
A.是神创论的典型观点 B.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
C.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D.肯定了人的意志的能动作用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对 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 )
A.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 B.意识是否反作用于物质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D.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
7.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 )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8.“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9.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 )
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
10.1吨废报纸=850公斤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 )
A.复杂多样的 B.不可捉摸的 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
11.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产品开发不断创新。但也有的企业想长期依靠某一品牌优势,不思进取。其错误在于 ( )
A.违背发展观点,缺乏创新意识 B.违背矛盾观点,忽视外因作用
C.违背客观规律,缺乏科学态度 D.违背集体主义观点,忽视国家利益
12.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13.“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表明 ( )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外部条件影响事物的发展
C.内在因素决定事物的发展 D.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1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 B.事物性质的变化
C.按客观规律办事 D.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15.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是 ( )
A.承认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B.承认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C.承认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
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16.人们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 ( )
A.矛盾分析的方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C.抽象思维的方法 D.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17.下列观点或做法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 )
A.万事万物在概念中运动 B.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18.下列成语、俗语与有关哲理的对应中,正确的是( )
①量体裁衣——矛盾特殊性 ②严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好事多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恩格斯说:“—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 )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除了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的观点之外,更多的人主张全面地看待这两方面的关系。据此回答20~2l题。
20.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叙述有 ( )①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半比例 ②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③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④互联网和其他事物一样在统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是由于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发生了转化 ②外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特殊性决定的 ④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发生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05年7月4日,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号飞船发出的撞击器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从而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据此回答22~23题。
22.“深度撞击”号释放的撞击器,以撞击爆破的方式成功冲撞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这体现了 ( )
A.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认识推动了客观事物的发展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D.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3.传统的观点认为,彗星的成分是来自早期太阳系的尘埃和岩石碎片,它们裹在蓬松的冰团中。最近,美国天文学家威廉·里奇提出一个惊人的新观点,认为彗星可能主要是由岩石组成的,而不是冰块。由此可见 ( )
A.传统的观点是错误的,新的观点是正确的
B.新产生的事物必然要战胜先前的事物
C.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
D.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变化就是发展
24.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有了量变就有质变
C.中国的改革、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
25.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讲,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有着多方面的意义。表现在 ( )
A.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B.能够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C.有助于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D.有助于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26.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 )
A.运动决定静止,静止反作用于运动
B.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7.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 ( )
A.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B.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 D.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2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 ( )
A.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C.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D.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9.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而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
A.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B.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