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06年文科综合北京卷,32)例1. 当今世界,一国的安全问题不完全局于一国之内。
随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正成业务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能惠及别国,反之,则可能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事实上程度上显现出“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以下选项中一上述特点无关的哲道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答案 A
解析 抓住题中的关键词“无关”。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一国安全问题的解决会影响其他国家,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外因对事物的影响,因此B、C、D三项都是题目体现的哲学道理,而A与题目无关。应选A项。
例2. (2006文科综合全国Ⅰ,39.7)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代以来, 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 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 9 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 中国从实际出发, 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加。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简述其中的哲学依据。
解析题目要求回答既要对外开放,又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哲学依据,很明显应是内外因关系原理。表述时要注意既要有原理又要联系题目。通过该题考生要注意重视书本基础知识的把握。
答案:①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构成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所以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③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对外开放要和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自力更生是更好利用外部条件的前提;中国的发展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能力提升:
1.(2005江苏,29,不定项)“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这句话说明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是可有可无的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 (2005广东,38)[材料一] 世界银行2004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贫困人口已从1981年的4.9亿
减少到目前的8800万,中国脱贫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
[材料二] 通过反贫困战略的实施,使极端贫困人口和刚脱贫易返贫人口分别减少到
2900万和约6000万。我国经历了从最初的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
的过程,即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
持等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通过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
入,引导农民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大量事实表明,在反贫困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为我国在21世纪走向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反贫困战略的转变蕴涵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 AC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原因的基本观点的知识,考查推理能力.材料中的观点主要说明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B项本身错误,因此选ACD
2. 答案要点
(1)从材料可见,我国反贫困战略从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就是注重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与外衣的辩证关系”、“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理的表现。(考生回答出其中任何一个原理都可以得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扶贫的战略上,把“输血”与贫困地区干群启动内在机制“造血”结合起来,是外因通过内因而发挥作用的表现。(注:考生可以从“内因与外衣的辩证关系”、“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角度回答,只要原理把握准确,并结合材料分析就可以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