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内容: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本课内容既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创立后和工人运动的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由俄国一国发展到世界多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的开端,在第八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通过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3、通过对十月革命的爆发、新政权的建设等基本史实学习,理解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代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方向,对于有效掌握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等知识点,将有很大的帮助。
【知识网络构建】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二、革命的进程
三、革命的意义
【重难点导析】
1、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的根本原因、特点及胜利的原因
根本原因:当时在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既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战败而激化了的各种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这使得发生一场政治变革的条件日益成熟。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尽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但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没有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原因在于“二月革命”后,掌握实际权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原有的国内政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俄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俄国的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胜利原因:
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③利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的革命时机,俄国反动军队集中前线后方薄弱。
主观原因:①事业的正义性,得到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例证】(2001年春季高考)《四月提纲》提出( )
A、把大型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推翻沙皇专制政权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D、立刻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
【解析】本题答案为C。本题考查对《四月提纲》内容的再现能力,可从背景上分析,《四月提纲》发表时,沙皇专制政权已经被推翻,此时需要解决的是革命的方向问题,还不会涉及斗争的方式及胜利后的措施问题,所以A、B、D三项排除。
2、俄国革命的道路
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是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这是由当时俄国特有的国情决定的:
①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比较成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革命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而革命的主观条件则是指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有指导革命的正确方针,俄国的无产阶级力量比较集中以及它拥有革命的同盟军──贫苦农民;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力量,致使革命不可能和平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只能采取武装夺权的方式;
③彼得格勒的革命武装力量强于反革命的武装力量;
④在组织和发动起义方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抓住了起义的有利时机。
因此,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比较顺利地取得胜利,布尔什维克迅速掌握国家政权。而且这一行动很快辐射到莫斯科等其他中心城市,布尔什维克党人和革命力量很快掌握了各地政权。
【例证】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解析】本题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外问题的比较分析能力,A、B项构不成革命道路的选择,俄国在1861年改革后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样D项不可能是正确答案。在1927年,中共领导的几次城市暴动都失败了,说明了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因此选C。
【同步试题导练】
一、选择题
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2、十月革命前,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具有优越的发生革命的成熟条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 B.沙皇君主制在政治上十分落后
C.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革命相结合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3.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的功绩是
A.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D.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十月革命最本质的特征是
A.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无产阶级从城市到农村夺取政权 D.无产阶级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5、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革命任务是
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掌握
C.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D.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6、将下列两幅图结合起来,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D.俄国取得十月革命
7、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属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的背景下发生的
C.都建立过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8、关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
B.有巩固的工农联盟
C.有1917年“二月革命”的“总演习”
D.无产阶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强
9、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所定的各项措施最能反映各阶层民众普遍愿望的是( )
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B、没收地主土地
C、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实行土地国有化
10、十月革命能体现出的特点是
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②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③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④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1、劳动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开始于( )
A.巴黎公社革命胜利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东欧各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12、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向俄国学习
C、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 D、《中俄声明》签订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7年间,俄国有一千五百多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材料二、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同时,俄国人民所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这场革命的性质如何?
三、问答题
14.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尝试”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依据是什么?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3)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是如何正确反思并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B4、A5、D6、D7、B8、C9、C10、B
11、B12、B
二、材料分析题:
13.(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二月革命的爆发。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是: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的权力。俄国人民关心的基本问题:和平、土地、面包没有得到解决。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三、问答题:
14.(1)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是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
(2)答案提示:从领导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和以建立公平、公正、平等社会制度为目标进行分析。
启示:资本主义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3)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发生在城市或以进攻城市为目标,就是借鉴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夺取政权的革命模式。但起义遭受失败或挫折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形势,认识了国情,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
(备注:导学教程总策划、主编 湖北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