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人体内的几种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
A.DNA的结构不同 B.信使RNA不同 C.遗传物质不同 D.线粒体结构不同
2.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C.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玉米幼苗——观察植物的向光性
3.人体肝细胞内,由DNA控制合成的一组物质是( )
A.过氧化氢酶、转运RNA、信使RNA B.胰岛素、消化酶、信使RNA
C.有氧呼吸酶、脂肪酶、转运RNA D.氨基酸、胰岛素、信使RNA
4.下列对各曲线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可表示人的成熟的红细胞ATP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②乙图可表示夏季稻田生态系统中一天内CO2的浓度变化
③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呼吸时O2浓度和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ATP产生量最大
④丁图可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5.下图中甲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乙为物质A的某一片断,丙为乙指导合成的C物质的片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丙:—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可能用到的密码子: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U、CCA、CCC、CCG 苏氨酸ACU、ACC、ACA、ACG 甘氨酸 GGU、GGA、GGG、GGC 缬氨酸 GUU、GUC、GUA、GUG)
A.若用含有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细菌,一段时间后,32P将会出现在甲图的B物质中
B.亲子代细胞间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甲图中①过程实现的,这一过程发生于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
C.在叶肉细胞中,能发生①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
D.丙是以乙的β链为模板指导合成的,最终使乙中的遗传信息体现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
6.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四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如果处于这四种分裂期的细胞在同一器官中出现,则该器官应是卵巢,乙图表示的细胞名称是极体
C.若该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在甲图中如果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2号染色体上有B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是4和8
D.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乙、丙
7.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
A.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某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C.x轴为氧气浓度,y轴为小麦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在c点中耕松土,将改变K值
D.x轴为温度,y轴为果胶酶催化苹果泥产生果汁的量,则对应的c点时的温度为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C.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二 非选择题(33分)
9.(17分)在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中,许多化学物质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对于生物体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中甲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的来路和去路,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如果甲表示大豆叶肉细胞中的C3,A过程表示获得还原C3所需要的物质的过程,则完成A的场所是 。光照条件下,当外界CO2含量突然降低时,甲物质的含量将 。
⑵如果甲表示人体内的血糖,则A过程中甲的来源主要包括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非糖物质的转化及 。当人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 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了B过程的进行。
⑶若甲表示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则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 。
⑷若甲为体温调节中枢,为了探究甲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甲鼠用一定的方法破坏其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①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把它指出来。
A: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0.(16分) 我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前往市郊调查农业生态系统,经过交流和修改后绘制出了右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流入这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是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2)图示的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则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是 ,其优点是 ,与此密切相关的生物为 。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家禽、家畜中大部分能量流动的去向是 。牛虻能根据牛的气味寻找到牛,而牛能根据感觉用尾巴及时赶走或打死牛虻,这说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4)如果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例如 ,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三 选做部分
11.(8分)【生物技术实践】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虽然有些微生物能使动植物患病,但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回答:
(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培养基中加的唯一氮源为 ,这种培养基称为 培养基。
(2)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3)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 法。在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12.(8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医学上常用器官移植来治疗人类的某些疾病,而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很多问题。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各种器官能够通过培养胚胎干细胞而获得的根本原因是 。
(2)过程X称为 _____。
(3)③阶段的细胞来自于囊胚中的[ ] 。在对囊胚进行分割时,应该注意 。
(4)在胚胎移植的过程中,供体和受体动物选择好后,一般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主要目的是 ,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胚胎移植的实质是 。
(5)在胚胎早期培养的过程中,一般用发育培养液进行培养,其成分一般有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 等物质。
(6)请说出一种胚胎干细胞的应用: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甲、乙、丙、丁分别是肌肉细胞、白细胞、组织细胞和神经细胞,都属于体细胞。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故遗传物质都是DNA,其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线粒体的结构也是相同的。它们的形态结构不同,是由于发生了细胞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形成的信使RNA是不相同的。
2.C 解析:主要考查一些基础的实验。C选项中,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好材料,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用洋葱的根尖作材料的。
3.A 解析:由DNA控制合成的物质,主要有蛋白质、RNA等。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人体肝细胞内不能合成消化酶、胰岛素等物质,而氨基酸属于小分子物质,一般来源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自身蛋白质的分解和其他物质的转化。在血糖浓度较高时,肝脏细胞不分泌脂肪酶。
4.A 解析: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故甲图是正确的。乙图中横坐标的时间不符合实际情况。丙图中,在a点是呼吸作用最弱,消耗的有机物最少,但产生的ATP并不少。产生ATP最少的是在氧气为零时,只有无氧呼吸进行时。丁图中脱离了小鼠的离体的细胞不在保持恒温的环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5.A 解析:主要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转录和翻译)过程等知识点。甲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其中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是通过有性生殖来实现的,即①发生在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所以在这三者都能发生①。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丙应该是以乙的α链为模板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单体之一,若用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细菌,一段时间后,会在含有RNA的地方找到。故A是正确的。
6.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高等动物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甲、乙、丙、丁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乙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甲、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也含有等位基因。丙图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该是一个初级卵母细胞,该动物属于雌性。
7.C 解析:小麦根细胞吸收K+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受能量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质两个方面的影响。在c点若中耕松土,可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这可以增强根细胞的呼吸作用而能提供更多的能量,但细胞膜上运载K+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所以K值不会改变。
8.C 解析:正确判断碳循环(乙)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甲)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解此题的关键。甲图中,A是组织液,D是细胞内液,C是血浆,B是淋巴。乙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D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在A选项中,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B选项中,氧气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的,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所以浓度最高的是血浆,最低的是细胞内液;乙图中的食物链是A→C,只涉及到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不参与其中,并且消费者中有很多不同的营养级;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会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而导致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
9.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运用建立的“模型“来分析具体的问题。这是新课改中突出体现的一种思维方法,即从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规律,然后运用规律去分析问题。主要涉及到光合作用的过程、血糖的调节、神经调节及有关实验设计的问题等等。⑴A过程表示光反应过程,是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的,B是暗反应过程,当CO2含量突然降低时,甲物质(C3)的含量将减少;⑵血糖的来源途径有共有3条,还有一条是:在血糖浓度比较低时,在胰岛素分泌量增加的调节作用下,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若甲为体温调节神经中枢,则A、B分别表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在神经中枢中有一些突触,当兴奋穿过突触时,电信号会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⑷为一改错题,难度较大。主要涉及到实验设计有关对照原则、重复性原则等问题。
参考答案:⑴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减少⑵肝糖原分解 胰岛素 ⑶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⑷A: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B:实验要有重复性,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易受偶然性误差影响。②赞同。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后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10.解析:此题是一道有关生态农业综合性题。在该系统中,食物链有:农作物→人,农作物→家畜(家禽)→人,食用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属于分解者。流进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作为某一个营养级来说,能量流动的途径一般有:①大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②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③随着残枝落叶或尸体等被分解者分解。
参考答案:(1)农作物(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食用菌)(3)自身的呼吸作用所消耗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施肥、灌溉和控制病虫害(答1点即可)
11.(8分)解析: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需用选择性培养基,唯一的氮源是尿素。接种过程中,最常用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方法。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上次接种时留下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通过多次划线后,得到单个的菌落。操作的第一步和最后一步需灼烧接种环的目的分别是防止接种环上有其它微生物而污染培养基、以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答案:(1)尿素 选择(2)皿盖上会凝有水珠,防止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还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挥发(2分) (3)稀释涂布平板 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防止接种环上有其它微生物而污染培养基(1分)。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接种时留下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通过多次划线后,得到单个的菌落(2分) 划线结束后仍要灼烧接种环(1分),以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1分)。
12.(8分)解析:主要涉及到细胞分化、细胞核移植、胚胎工程等知识点。其中,胚胎移植的实质和进行发情期同步处理的目的是识记的难点。
参考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核移植 (3)[1]内细胞团 将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胚胎分割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4)使供、受体的生理状态同步 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5)血清(6)用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用于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