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六中2008届高三语文12月考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每小题3分)
①关帝,原名关羽,三国时期刘备麾下大将,名羽,字云长,山西解州人,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因其忠、义、勇而受后人崇拜。陈寿《三国志》中有一篇《关羽传》,是现存记载关羽最早的历史资料。关羽事迹一直广为流传,至元朝,罗贯中写成《三国演义》,关羽事迹被描写得栩栩如生而深入民间。明清以来关羽渐成各教供奉的神祇,道教封其为“关圣帝君”,佛教奉其为“伽蓝神”,儒家称之为“关夫子”、“武圣人”。历朝皆有加封,宋时封为“武安王”,明封“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亦称为“关圣”、“关圣帝君”、“武圣”。
②福建东山关帝庙是闽中有记载的第一座关帝庙,位于铜山古城中岵嵝山下,也称为武庙,与山西运城关帝庙、河南洛阳关帝庙、湖北当阳关帝庙并称中国四大关帝庙,是众多关帝庙的祖庙。明代关帝崇拜开始在福建兴盛,清朝时期政府推动各地关帝崇拜的发展。清代学者梁章矩在其《退庵随笔》中写到“今吾乡街巷,皆有关帝祠”。泉州一地,明代时7个城门都建有关帝庙,清代城内庙宇数量最多时曾达100多所。在台湾关帝文化也很兴盛。台湾主祀关帝的庙宇据统计有192所。还有许多庙宇是另有主神,而以关帝作陪祀之神的。
③关帝在闽台是职掌人间事务最多的一位神灵,既是战神,又是商界守护神,还是医药神。福建漳泉一带,自古商业繁荣,明清之时又常有倭寇骚扰,关帝祭祀颇受民间重视。各地关帝庙,每逢关帝诞辰都有巡游活动。关帝因被视为“武财神”,故台湾的各行各业都以关帝为奉祀之主神,以求财源滚滚。对于关帝的诞辰,台湾人尊称“圣诞”,因对关公生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祭祀的日期有的是在农历的正月十三日,有的是五月十三日,也有的在六月二十日,更有定在元月二十四日的。南北西东,各在其中的一天,举行盛大的祭典。有些地方,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还有例行的祭祀。各地区的关帝庙,一般都是善男信女众多,常年香火鼎盛,每逢关帝圣诞祭典,香客更是络绎不绝,场面热闹非凡。台湾关帝庙大多从东山关帝庙和通淮关帝庙分香而来,因此每年也有大量的台湾香客回乡拜谒。
1.“今吾乡街巷,皆有关帝祠”下列不属于造成福建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关羽事迹一直广为流传,因其忠、义、勇而受后人崇拜。
B.福建东山关帝庙是中国四大关帝庙之一,是众多关帝庙的祖庙。
C.明代关帝崇拜开始在福建兴盛,清朝时期政府推动各地关帝崇拜的发展。
D.福建漳泉一带,自古商业繁荣,明清之时又常有倭寇骚扰,关帝祭祀颇受民间重视。
2.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符合台湾实际的一项是 ( )
A.在台湾关帝文化也很兴盛,庙宇主祀关帝,但也有许多是作为关帝的陪祀之神。
B.台湾的各行各业都以关帝为奉祀之神,以求财源滚滚,可见关帝在台湾只是被视为“武财神”。
C.对于关帝的“圣诞”,台湾南北西东,各择一日,因而盛大的祭典常年不绝,热闹非凡。
D.台湾关帝庙大多从大陆分香出来,因此每年也有大量的台湾香客回乡拜谒,这有利于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3—5题。(每题2分,共6分)
(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曰弟子云者,则辞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乙)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向(柳宗元当时谪居永州),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孤独的样子)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小学而大遗 遗:丢弃 B.辱书云,欲相师 相:互相
C.仆道不笃 笃:深厚 D.如是者数矣 数:多次
4.下列各项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相与枕藉乎舟中。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D.时不我待也。
5.对甲、乙两文在阐述“师道”时的侧重点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
A.两文都着眼于对“耻于从师”的社会陋习的批判。
B.两文都侧重于抨击“人不事师”的弊端。
C.甲文偏重于批判士大夫耻学于师,乙文着眼于颂扬韩愈抗颜为师。
D.甲文通过对比,分析阐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原因;乙文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每题3分,共9分)
范 增 论(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②。”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③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④。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①几:事物发生变化的细微迹象。②意思是说,看那下大雪之前,先聚集的是雪珠。③卿子冠军:即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就杀了他。④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破秦后,项羽尊他为义帝,后来又把他杀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稍:悄悄
B.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恨:痛恨
C.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本:本领
D.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 堪:忍受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苏子曰:增之去善矣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①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①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D.①增,高帝之所畏也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8.下面各项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以《周易》中的话为论据,暗示范增如果能见微知著的话,他早就该离项羽而去了。
B.文中引《诗经》中的话,意在说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项羽的性格也在不断变化中,范增应该因事制宜。
C.作者将范增的命运与义帝的存亡联系起来,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与此相关,而与陈平的离间并没有必然和根本的联系。
D.本文结构上很有特色。从“增之去”这一点铺开,反复设想推测,多方推理证明,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29分)
二.经典阅读: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9.翻译上面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⑴
⑵
10.孔子以为君子应当具有哪些品格?为什么孔子认为“知和而和”“亦不可行”?
-
三、诗歌鉴赏:
清 平 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 平 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1.(1)两首词都写到了春,可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请分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好在何处?黄词构思巧妙,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四.名著阅读
12.(以下三题任选二题完成,每题字数在100字左右,每题5分,共10分)
⑴.“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红楼梦》中这对些晴雯的判词很好地写尽了这一玲珑女子的一生,请简述“晴雯之死”的情节。
⑵.鸳鸯作为贾母的心腹大丫鬟,在贾府的众丫鬟中有很高的地位,但她一直都自重自爱,深得人敬重。请简述“鸳鸯拒婚”的情节。
⑶.简述王熙凤在抄检大观园中的表现与态度,并简要评价其用意。
13:根据提示填空或补出上下句(每空1分,共6分):
①《兰亭集序》作者用来发表自己对生死的看法的两句话是 , 。
②《过秦论》通过对秦的兴亡历史的叙述,得出了“ ”结论。
③ ,知来者之可追。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
五.现代文阅读:
鼓浪飞花
韩作荣
(1)在我多年前的印象里,厦门只是个蕞尔小岛、弹丸之地。在常人眼里,小大抵是难以入眼的称谓,可以忽略不计、零头碎脑之类。鼓浪屿更小,可为小中之微。可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精微,事物恐难以大小来体现其价值的。而厦门最引人入胜处恰恰是鼓浪屿。
(2)这是个绿阴、藤萝与花树遮覆的岛屿,日光岩于岛上突兀而起,像钢琴的高音,在珠子般滚动的清亮的声音里攀升到极致,超拔且明丽。绿阴丛中,在随岛势起伏蜿蜒的小路漫步,你会看到高大的榕树垂下的丝丝缕缕的气根,路边的老藤盘络纠结,如同这小岛数不清、理还乱的历史。是啊,那白色的教堂,八瓣花朵般的圆形窗和三角状尖顶上的十字架,那桔红色的洋葱头般的屋顶,那雕刻着狮头和卷形花叶的大门,那铁锈红色的撑开的伞状的瓦盖,形形色色,鳞次栉比,曾是十二国的领事馆,以及商人、华侨以及官人名流所建造的楼房别墅,里面,曾藏着多么动人心魄抑或令人心酸的故事。这些凝固的音乐,华美、斑驳,颇具沧桑之感。这让我想起那些等待下南洋的丈夫归来的女人,纵然锦衣玉食,处于雕梁画栋之间,可如同蒙尘的钢琴,即使有满腹妙曼的音乐,也只能空守着孤独与落寞。想及此,我已失去观赏别墅的兴致,倒是风中翻卷的几片落叶触动了我抑郁的萧疏感。
(3)可鼓浪屿实在是个令人神清气爽的地方。明亮的阳光下,海上的风吹过来,让人有一种强劲和阔大来临的感觉,让你吐出胸中的沉郁污浊之气,尽情吸纳澄澈而又新鲜的气息。天是蓝的,海水是蓝的,沙滩是黄的,屋顶是红的,而葱郁且浓密的树是碧绿的,油亮并有一种通透感,漾着水意,这小岛,简直就是一块极品的翡翠,令人赞叹,令人心仪。
(4)说起岛上的花树,确令人大开眼界。元月,正是北方滴水成冰的季节,而这里,仍旧有鲜花开放,绿浪接天。棕榈、槟榔的阔叶如张开的手掌,轻抚着微风;相思树细窄穗状的叶片在轻轻摇摆;扶桑清瘦,榕树强壮,三角梅柔美;而爆竹花一挂一挂地悬在篱墙上带着除旧布新的喜气。这些著名或我尚不知名的花树,令人惊异的是其萌生的新叶,淡绿中含着娇嫩。看来这里没有冬天,叶芽一年四季都在萌发,树叶则时时更新,花树没有冬眠,充满了活力。
(5)鼓浪屿尤可称道的是它的钢琴博物馆、管风琴博物馆。博物馆收藏的70台世界名古钢琴和百盏古钢琴灯台,让人领略了这些罕见的稀世珍品。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架无人弹奏的钢琴,说是由一张纸卡上的孔控制风的大小使琴键起落而奏响音乐,没有手指,没有弹琴人,好像有个幽灵在演奏。还有让我略感震撼的就是那架巨大的管风琴了,这古老的庞然大物矗立在博物馆入门的厅堂,直抵高大屋顶的横梁,简直就是一座小山。站在这架琴前,突然会觉得自己矮了许多。厚重的木制的琴箱,那一排排竖立的金属管呈新月形由一端凹下又从另一端升起,那金属的清亮该是由此生成,而那浑厚、低沉的声音当是木制的音箱所给予的。当金属、木材与踏动的脚及弹动的手指相遇,不知奏出的是人籁之音呢还是天籁之音?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吧。听那声音,让人顿感庄严、肃穆,仿佛置身于教堂之中,让我感知出音乐的力量。
(6)在我看来,厦门的美是以鼓浪屿为核心的。音乐是鼓浪屿的灵魂,而白鹭则是其跃动的音符。这鼓浪屿之波越过海水,起伏跌宕的旋律在升腾、伸延,凝固成厦门的环岛公路和跨岛大桥,以及无数新笋般飞长的楼群,这旋律跨海而过,又激越于海沧、集美、同安和翔安,于是,一片又一片新区又在崛起。这古典的、印象式的继而走向现代的音乐,已合成宏大、雄浑且激荡回环的交响的旋律,奏响在如今已是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
(7)是的,音乐已浸透了这座城市的总体和细部。它优雅、干净而又纯粹。它的白鹭洲是小夜曲,它的大桥是咏叹调,它的楼群和厂房是交响乐,它的园林是民谣,而它隆隆轰响的马达是进行曲。当几只白鹭落在伞尾葵的浓绿之上,多像大海在鼓浪飞花。而一栋栋竖起的新楼,多为白色、淡色的,甚至路旁的护栏,立交桥的背底,也是白色的,那是鹭的颜色。而所有的建筑物多有弧线,委婉而亮丽,如同旋律的延展。即使是一家小店,也称“嘀哒嘀”,带着音响……
(8)我知道,厦门的沧桑之变是厦门人创造的,真正了解厦门的,该是他们自己。
(9)在归程的路上,我又回头望了望那把钥匙的雕塑。是的,厦门称“门”,必有一把打开门锁的钥匙。这把钥匙将厦门打开,使之成为开放的特区,并使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我知道,这把钥匙真正开启的,该是心智之门。 (人民日报2007-02-02)
14.文章以“鼓浪飞花”为题,“飞花”二字含意何在?(4分) 答:
15.“日光岩于岛上突兀而起,像钢琴的高音,在珠子般滚动的清亮的声音里攀升到极致,超拔且明丽”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6.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围绕着哪两字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在点与面上,作者是如何处理的?(5分) 答:
17.文章结尾一段写“那把钥匙的雕塑”,有何深意?(4分) 答:
六.语言表达与应用
18.下面这一段话,在用词、语序等方面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反映孔子言行的《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伦理著作。②以后从孟子、荀子、董仲舒直到近代许多文人、学者,③都把自己的毕生精神倾注在社会伦理问题的研究上,④以致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封建思想体系,⑤使中国成为历史上世界最富有伦理研究传统的国家,⑥一个伦理道德观念最为深厚的国家。⑦尽管其中的愚昧与保守是深刻的,⑧但是有其可供吸取的因素。
序号
改 正
19.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各4个字)。(4分)
温家宝说,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重点搞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三峡库区、松花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建设。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农业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继续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执法检查,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① ② ③ ④
20.从下面课文中任选一篇,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一则课文评介语。评介语的上下句字数必须相同,但总字数不限。(2分)
示例:《边城》:湘西景美,边城情深。 《我的空中楼阁》:精神的憩园,心灵的禅房。 ⑴《雷雨》 ⑵《赤壁赋》 七.作文(70分)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请以“我心有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答案
一、选择题1.B (B是福建这一文化现象的现状,而不是原因。A、C、D均为原因。)
2.D (A、与“还有许多庙宇另有主神,而认关帝作陪祀之神的”不符;B、因果关系颠倒;C、不是“各择一日”“常年不绝”,而是上种说法其中的一天。)
3、答案:B
解析:项中“欲相师”的“相”是副词(一说代词),有称代作用,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讲为“我”。全句翻译为:想要拜我为师。这种用法在初中课文中也有:“杂然相许”(代“他”)(《愚公移山》)。高中课文《孔雀东南飞》中有:及时相遣归。(代、、我”)
4答案:D
解析: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为宾语前置句。D项“时不我待也”,宾语前置。A项状语后置。B项定语后置。C项“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为定语后置,即‘‘州之有异态者山水”:“皆我有也”判断句。
5、答案:D
解析:甲文(《师说》)主要通过三组对比,分析阐明“耻学于师”的原因;乙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从先秦孟子的话,到魏晋以来的世风,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
6.D (A、渐渐;B、遗憾;C、本源)
7.A(A、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①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②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C、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递进。D、①语助词,表判断;②语助词,表感叹)
8.B(引《诗经》中的话,意在证明范增应当见微知著,在项羽杀害卿子冠军的时候离开。杀卿子冠军就是杀义帝的征兆,杀义帝又是疑范增的本源,可范增却看不到这一点)
参考译文:
汉王用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于是)项羽怀疑范增和汉王有秘密勾结,渐渐剥夺范增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基本定局了,君王自己去办理吧。请将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范增还没有回到彭城,就因背上生毒疮死了。
苏轼说:范增离开是对的。(如果)不离开,项羽必定要杀死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早一点离开罢了。既然这样,那么范增应当借什么事情离开呢?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于因为这事失掉了天下,应当在这时候离开么?回答说:不对。范增(当时)要杀沛公,是做臣子的本分;项羽不杀沛公,还有君王的度量。范增为什么要借这件事离开呢?《周易》上说:“知道事物变化的细微迹象,大概算是神明吧!”《诗经》上说:“看那下大雪之前,先聚集的是雪珠。”范增离开,应当在项羽杀害卿子冠军的时候啊。
陈涉得民心,是因为(凭借了)楚将项燕、秦太子扶苏的名义。项羽会兴盛,是因为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而诸侯背叛项羽,是因为他杀了义帝。再说,义帝被拥立,范增是主谋;义帝的存亡,哪里只是楚国的盛衰,也是范增与之同祸福的关键所在啊。不会有义帝死了,范增(还)能独自长久生存的情况出现。项羽杀害卿子冠军,是他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便是怀疑范增的本源,哪里一定(要)等待陈平去离间呢?物体必定是先腐烂了,然后虫子才产生出来;人必定是先有了猜疑,然后谗言才能进入耳朵。陈平虽然聪明,(又)怎么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过)义帝,(认为他)是天下的贤君。单派沛公进入关中,不派项羽;在众人之中发现卿子冠军,并提拔他为上将,如果不是贤明的君主能像这样做吗?项羽既然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了卿子冠军,义帝必定不能容忍项羽。不是项羽杀死义帝,就是义帝杀死项羽,(这是)不要等待聪明人(指点)然后才知道的。范增起初劝项梁立义帝,诸侯因此服从;半路上却杀死义帝,这不是范增的主意。岂只不是他的主意,他还必定竭力谏争,而不会听从项羽的主张。不采用范增的意见,反而杀了他拥立的人,项羽怀疑范增必定是从这时候就开始了。
当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范增与项羽并肩服事义帝,君臣的名分还没有确定。替范增着想,(如果当时)有力量杀项羽就杀掉他,(如果)没力量就离开他,(这)难道不是很坚毅的大丈夫么?(那时)范增的年龄已经七十岁了,合得来就留下,合不来就离开,不在这时弄清离开与留下的原则界线,却想依靠项羽来成就自己的功业名声,真是浅陋得很啊!
虽然这样,范增(仍)是高帝刘邦所畏惧的人;范增不离开,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啊!
二.经典阅读:【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就是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做人)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做到恰当为可贵。古代那些圣明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做得恰当。但是,若有行不通的地方,还一味地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答案】 君子应当具有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品格。 因为孔子以为“和”是有原则的,凡事都讲“和”,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是行不通的。
三诗歌鉴赏11.
(1)李词表达了离愁别恨之情,黄词表达了爱春惜春之情。(大意相同即可)
(2)李词的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物喻情,用春草喻离愁别恨,生动而贴切,意蕴丰富,充分传情。春草一望无际,如同离愁之绵远;春草之细密,如同离愁之盘曲郁结。
黄词在构思上新颖、曲折。作品中写春天消逝,作者如失去亲人,各处找寻,把春拟人化,希望春回与己同住,回到现实。无人知春去处,问询黄鹂,知春已去蔷薇处,暗示夏季到来,巧妙地表达了春的可爱,要珍惜春天,别让它轻易流逝的情感。
四、名著导读
12.①抄检大观园后,晴雯在重病的情况之下,被撵出大观园。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
雯深为感动,便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了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当夜,睛雯悲惨地死去。宝玉深感哀伤,特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②贾赦看上鸳鸯,欲纳其为妾,托邢夫人去讨。尽管邢夫人先称赞她针线好、又道喜并说出缘故要去回贾母,但鸳鸯一直不说话。后鸳鸯和平儿说即使作大老婆她也不愿意。并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
③王熙凤虽名为挂帅,但却是消极被动的,让王善保家的唱主角,自己隐在侧面唱配角,看笑话,不时居间调停,做好好先生。待到王善保家的出乖露丑,她则将之尽情嘲笑拿捏了一番。用意:她不真正关心贾府能支撑多久,她关心的只是自己能在权力中心维持多久。
13.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悟已往之不谏,
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⑤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五.现代文阅读
14.(4分) ①“鼓浪”是一个岛屿,“鼓浪屿之波”激起美丽的浪花;②“岛上的花树”“没有冬眠,充满了活力”;③面对鼓浪屿,作者被深深地感染了,思想的火花在闪烁,在飞升。(答对2点就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15.(4分)①这句话采用了通感的方法,即通过诉诸听觉的形象来表现视觉形象。具体说来,通过对钢琴高音的描写,来表现日光岩在岛上奇峰突起而引人注目。②这样写的好处是,使读者感官沟通,产生一种超乎寻常的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
16.(共5分)
①音乐。(1分)
②因为“鼓浪屿尤可称道的是它的钢琴博物馆、管风琴博物馆”,“音乐是鼓浪屿的灵魂”,以“音乐”为主要形象,既符合鼓浪屿的实际,又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2分)
③第2、5两段是“点”——写鼓浪屿,第6段是由“点”到“面”——由鼓浪屿写到整个厦门;第7段是“面”——写整个厦门。(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这篇文章是通过“鼓浪飞歌”来反映厦门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来自于“那把钥匙”“将厦门打开”,特别是开启了“心智之门”。这样,通过写“钥匙”,巧妙地歌颂了聪明智慧的厦门人,从而很好地深化主题。(意思对即可)
18.(4分。各1分)
序号
改 正
③
“精神”可改为“精力”
④
“以致”可改为“从而”
⑤
“历史上世界”可调整为“世界历史上”
⑦
“深刻”可改为“严重”
19.(4分)①环境友好 ②生态保护 ③清洁生产 ④执法检查
20.(2分)(任选一篇)
《雷雨》:雷雨冲刷冷酷虚伪,电火吞噬孽债情仇
《赤壁赋》:赤壁赏江月,苏子叹人生
21.以“我心有主”为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