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相关知识一、比喻: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这个“不同事物”指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它们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使本体和喻体发生相比关系的词叫比喻词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句中的“叶子”是本体,“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比喻又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三种基本类型。那么怎么区分这三种类型呢?(一)明喻,就是非常明显的比喻。打这种比喻,比喻词也都是些能够明显表示比喻的字眼。例如: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明喻一般用“正像”、“好像”、“像……一样”、“像……一般”、“仿佛……似的”、“好比”等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关联起来。(二)暗喻,就是不明显的比喻。这种比喻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字眼儿不是鲜明的比喻词,例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暗喻是用“是”、“变成”、“成了”等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关联起来,这种比喻不明显,所以才称它是暗喻。(三)借喻打这种比喻时,本体和比喻词全不出现,直接把喻体借过来代替本体。例如:只剩下直的雨道……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瀑布。这里本体没有出现,也没有用比喻词,是直接借接喻体代替的,所以叫做借喻。二、拟人。拟人属于比拟的一种,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得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把一些动植物和无生物给它一个人格化,使说话或作文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鲜明。例如: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除了拟人还包括拟物。例如:1、(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2、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莫把比拟和比喻混起来。三、夸张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张有两种;一是尽量地把事情向高、大、壮、强、重……等方面伸张扩大;二是尽量地把它向低、小、坏、弱、轻、……等方面收敛缩小。例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扩大)这个房间小得连转身也不可以。(缩小)四、排比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排比的语法结构基本一致,作用是可以加强语势使说话的语势贯通,把意思突出、深刻、有力地表达出来。用来说理,能收到条理清楚,阐发透彻的效果。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美丽和宽广!五、设问设问,是自问自答,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设问法能够使得要强调的主要意思表达得明确、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六、反问反问,又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是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寓于问句之中。例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设问VS反问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七、引用引用,是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运用引用修辞法,把名人锤炼成功了语言和确凿的史实,资料引用来说明问题,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八、对偶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运用对偶写出来的语句形式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鲜明,音调铿锵,上口悦耳。作用是突出地表现思想,自然地抒发情感,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对偶和排比有一些相似之处,各个分句的结构相似,但是两者还是不同的。A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B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偶)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排比)
修辞练习题(一)指出下列一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方法1、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4、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5、我想:翻身农奴索朗阿爸,不正是一颗亮闪闪的夜明星吗?()6、这种感情象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7、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回环兼拟人、排比套比喻)8、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9、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10、足以纪念鲁迅的,是鲁迅自己的文章,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对于仇敌的认识与战斗。()11、在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土里的竹根。()12、风失去了雨前的野性,轻轻地抚摸着草根;水珠在草尖上闪光,象粒粒珍珠在闪耀;朵朵野花开得那么娇丽,红的似火,黄的似金……()13、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兄弟之间,不就要长命相知,天长地久吗?()14、他品味着香醇的酒味,品味着众人的甜蜜的笑声,品味着新的生活。()15、总理的轿车开动了,我们的心哪,跟着总理向前,向前,……忘记了卸装,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春寒……许久许久,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在我脑际萦绕;周总理的谆谆教诲,在我心中回响。()16、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17、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二)、下面的句段中都使用了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你知道吗?1、(1)湖里的睡莲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睁开眼睛,欣喜地开放着。()(2)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3)这种像棉团似的云是什么?哦,原来是积雨云。()(4)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海边的浪花吗?()(5)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6)每当秋末冬初,柿树叶渐渐落光,一眼望去,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了枝头,你想,老枫树哪有这一手呢?()2、非比喻的是()A、石拱桥的桥洞象虹。B、小李象过去那样尊敬老师。C、他象要发火了。D、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3、拟人的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5、选出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A、夸张、设问B、比喻、设问C、夸张、反问D、比喻、反问6、选出下边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衔远山,吞长江D、日星隐耀,山岳潜形7、下面的诗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内。()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A夸张、对偶、比喻B对偶、比喻、拟人C夸张、对偶、拟人D对偶、比喻、排比8、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9、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③当而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④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A明喻设问对比对偶 B对比设问对偶明喻C对偶设问对比明喻 D对偶对比设问明喻10、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B黄家就是鬼门关。()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