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复习建议与策略浅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高考复习建议与策略浅谈

ID:298671

大小:1.05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浅谈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适应新高考?三轮复习法是高三历史复习的一种好模式,我们应该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关键词】新高考 三轮复习法 更新观念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高考正向我们走来。面对新高考新的科目设置、新的测量目标、新的试卷结构、新的题型探索,我们将应如何应对?心若在,梦就在,一切将重头再来。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高考复习,根据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备考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构建三轮复习模式 1、“基于教材、立足考纲”复习法 2、“基于考纲,重整教材”复习法 二、更新观念迎接新高考 1、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 2、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三、洞察高考 分析总结 一、构建三轮复习模式 三轮复习法是经过长期探讨形成的科学有效的复习方略,符合当年高考和教材实际。在新课程下,教材体系变了、考纲体系变了,如果固守过去三轮复习的程式,是刻舟求剑行为;反之,完全抛开三轮复习方式,抛弃长期形成的有效做法,不切实际地追求新花样,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面对新课标实际,按照新课标要求,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新三轮复习模式和运行程式。一轮重基础、二轮重综合、三轮重训练,已成大家共识。但如何操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着重介绍二种做法。 1、“基于教材、立足考纲”复习法 2、“基于考纲,重整教材”复习法 1、“基于教材、立足考纲”复习法 ⑴复习内容及总体时间安排 轮次 时间 复习内容 命题范围 验收方式 第 一 轮 复 习 暑期-9月末 必修一 必修一 单元测试 10月初至10月末 必修二 必修一二 半期考 11月初至12月末 必修三 必修一二三 单元测试 1月初至09年1月下旬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高考内容 单元测试 09年2月初至2月下旬 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内容 单元测试 第 二 轮 09年2月下旬至 09年5月中旬 古代史 高考内容 单元测试 近代史 高考内容 模拟考(一) 现代史 高考内容 模拟考(二) 选修模块 高考内容 单元测试 第 三 轮 09年5月中旬以后 回归考点 关注热点 模拟训练 高考内容 模拟考(三) 模拟考(四) ⑵具体操作 第一轮复习 仍是单元复习,其要求是紧扣课标和考纲,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通过知识落实和能力培养,达到课标和考纲要求。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地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合理、有序地培养通识能力,力求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综合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新课标的单元安排有相对独立性,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及时梳理知识,进行知识整合。本轮复习的重点是抓基础,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全,不留死角;将基础知识落实砸牢,使之步步到位。 第二轮复习 是按考纲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古代史包括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史包括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等专题。因为学生通史知识缺乏,可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本轮复习时,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配练习,要有针对性进行测试、反馈。这样,学生就可以打好基础,提高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取得高考的良好成绩。 古 代 东 西 政 治 文 明 夏商周 秦朝 从汉到元 明清 王位世袭制 宗法制 分封制 中央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西汉中外朝 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元行省制 明废 丞相 增设 内阁 清增 设军 机处 地 方 郡县制 汉初郡国 并行制和 后期的刺 史制 唐节度使 宋文官制 元行省制 雅典 罗马 政体演变:君主制 贵族制 民主制,开民主政治的先河 梭伦改革:走上 民主制轨道 克里斯提尼改革: 最终确立民主制 伯利克里改革:民主制的鼎盛时期 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十二铜表法》 成文法的标志 公民法 万民法 《查士丁尼民法大 全》:罗马法的总结 第三轮复习 要紧扣教材,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高考的热点、难点,适当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联系和复习。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对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并注意调节学生考前心理。 ⑶ 特 点 该复习方法的特点: 一是比较平稳,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是按照教材顺序,即必修一、必修 二、 必修三和选修模块,循序渐进地复习,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复习状态。 二是重在打基础,围绕着考试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温故知新,这对历史基础知识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讲,更为有利。 采用该复习法,特别要注意一个难题,即如何做到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尤其是要处理好第一轮与以前历史教学的关系,第二轮与第一轮的关系。有人把平时的学习比作在显微镜下观察部分事物,而把复习比作在望远镜下观察事物的整体。所以复习时应把教材重新组织,把它再加深提高,以促进消化和吸收。 2、“基于考纲,重整教材”复习法 ⑴复习内容及总体时间安排 轮次 时间 复习内容 命题范围 验收方式 第 一 轮 复 习 2008年暑假开始至 2009年1月底2月下旬 中国历史(古代—近代—现代)世界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阶段测试 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半期考 世界历史 阶段测试 选修三、选修四模块 必修一、二、三 选修三或选修四 期末考试 第 二 轮 09年2月 下旬至 09年5月 中旬 中国历史(古代—近代—现代)世界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高考内容 模拟考(一) 模拟考(二) 选修模块 第 三 轮 09年5月 中旬以后 回归考点 关注热点 模拟训练 高考内容 模拟考(三) 模拟考(四) ⑵具体操作 第一轮复习 建立基于考纲和课标的整体搬家式的通史复习架构。即按考纲的内容时序体系,将按课程标准所设专题编写的教材知识整体分配到这一复习体系中,不作大的改动,保证原有教材的完整性,但又使学生能够有一些通史感。如中国古代史包括: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近代史包括:专题五“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八“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现代史包括:专题九“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十“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专题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专题十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十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十四“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世界古代史包括:专题十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世界近代史包括:专题十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十八“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专题十九“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世界现代史包括:专题二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二十一“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专题二十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二十三“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二十四“近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和考纲进行全面复习、扎扎实实、逐专题逐课地复习;知识求面、求广暂不求深;求基础暂不求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线索求大暂不求细;同时注重学生识记、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第二轮复习 立足考纲、重整教材,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通史”,注重史实归类整合、注重阶段特征。第二轮复习要求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将散见于必修教材各专题、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具体操作:组建14个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单元,如中国古代史包括:单元1“先秦”、单元2“秦汉”、单元3“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单元4“宋元”、单元5“明清(1840年前)”;中国近代史包括:单元6“晚清时期(1840-1912)”、单元7“民国时期(1912-1949)”;中国现代史包括:单元8“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1949-1976)”、单元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世界古代史包括:单元1“古代希腊、罗马”;世界近代史包括:单元2“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单元3“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7-20世纪初)”;世界现代史包括:单元4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18-1939)、单元5“二战以来的世界(1945年至今)”。 每一单元下设以下内容:建立时序、阶段特征、知识结构、同步训练。第二轮复习要求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把学过的知识简单化、规律化、系统化。学习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复习则是由厚到薄的过程。通过第二轮复习,引导学生借助比较、组合、删减、抽象等思维过程,获得一个更核心更简单的规律性知识框架,将学科知识变成学习者的知识。 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 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抗争(政治) 鸦片 战争 《南京条约》 民族危机 阶级矛盾 农民 阶级 太平天 国运动 第二 次鸦 片战 争 外国侵略 (外患)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太平天国 运动(内忧) 地主 阶级 洋务 运动 甲午中 日战争 马关 条约 农民 阶级 义和团 运动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资产 阶级 辛亥 革命 一战 日本 独霸 中国 “二十 一条” 巴黎 和会 外交 失败 无产阶级 (或国共合 作) 五四运动(开端) 中共成立 国民革命 井冈山道路 全民族抗战 解放战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业文明的崛起(经济、社会生活) 经济结 构的变 化 社会结 构的变 化 社会生 活变迁 (近现 代)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无产阶级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变化史实、因素)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发展 (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 的巨大变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原因 外国资本 主义入侵 洋务运动诱导 外企的刺激 历程 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曲折发展 萎缩 自然经济 的进一步 解体 清政府放 宽对民间 办厂的限 制 辛亥革命 的推动 群众性的 反帝爱国 运动 一战机遇 国民政府 的推动 日本侵华 战争 战时政策 影响 国民政府 发动内战 美国经济 侵略 影响 经济结构 开始变动 资产阶级 诞生 资产 阶级 登上 历史 舞台 (戊戌 变法、 辛亥 革命) 新文 化运 动, 无产 阶级 登上 政治 舞台 民族工业 由较快发 展到萧条 民族 工业 陷入 绝境 近年来各地的试题,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及要求为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考查全面,“考核能力要求”层次性强。试题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新情景,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突出了试题的选拔性。调动和运用知识中的识记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在试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呈现多种能力综合考查的趋势。 在二轮专题试题训练中,我们要精做各地高考试题和各地统考试题,强化对高考四种能力的针对性训练,通过训练总结出应对各种能力的方法和规律。 第三轮复习 主要任务是重新回归考点,巩固考点,并进行模拟训练。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根据考纲,我们必须再回到考点上,根据考点深度与难度,同考点进行一次对话与交谈,在对话中进一步加深对史实的了解。最后阶段的训练,要注意试题的质量,强调等时等量训练,应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答题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答题的最佳路径。 ⑶特点 该复习方法的特点:一是比较灵活,根据课标和考纲,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使各轮次学习和复习有了明显区别,从技术上避免了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历史基础较好的学生,教材经过重新整合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提高。 采用该复习法,特别要注意一个难题,即如何重新整合教材?尤其是第二轮复习,要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将散见于必修教材各专题、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每一单元下设以下内容:建立时序、阶段特征、知识结构、同步训练。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备课量,也对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 二、更新观念迎接新高考 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我们改变落后的观念。只有改变旧的观念,才能经得起新高考的检验。 1、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 通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较突出地体现了三种史学观念—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对这三种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新课程高考的基础”。 ⑴唯物史观 建国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是依照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建立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唯物史观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要关注以下几个现代化史观的观点。 ①现代化定义: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阶段进程。从广义来看,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进而引发了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系列领域的深刻变化。而从狭义来看,则可以理解为第三世界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但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现代史观认为,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无非是经历了三次大的跃进——工具制作和火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而同一生产力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生产关系。例如农业生产力可能导致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也有可能导致封建制的生产关系,还有可能导致既包括奴隶制因素、又包括封建制因素的生产关系。同样,工业生产力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有可能导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有可能导致既包括社会主义因素,又包括资本主义因素的生产关系。中国1978年以后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实就是同时包含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因素,而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其实也是承认在工业化的生产力水平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在一个国家里并存。 ③非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过去我们对非经济因素的评价,仅局限于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但现代史观认为,事情绝非如此简单。亲缘关系、宗教观念、政治权力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时是非常致命的。 对现代化史观运用最明显的是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请看下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提示: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⑵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提示: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 提示: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这道试题在高考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第一次明确告诉学生—你们可以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看待历史事件。 近代化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内容包括政治民主化进程,经济上工业化进程,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如2007年文综全国卷Ⅰ第16题,此题考查清末新军的主要特点,新军是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仿效近代西方军制编练的,是近代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如对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考查,2008年全国卷Ⅱ第13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第15题考查中国近代化运动中革命派和维新派对于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和目标的根本分歧,第22题考查韩国民主体制确立的经济基础。对经济工业化进程的考查,2008年全国卷Ⅰ第14题考查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第19题考查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江苏卷第23题、广东单科卷第30题体现了现代化史观 ⑵文明史观 下面简要归纳文明史观对新课程教学的影响。 ①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在旧课程中,我们的教学体系是以五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而文明史观有更多样的分类方法。例如,根据文明形态,可以分为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等;根据地域特点,可以分为古代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等;根据宗教特点,可以分为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中国儒家文明等。 ②文明史观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时,就不可能一一照顾到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的变迁线索,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的时间和地域来把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特征,即以更广阔的视野,突破国别史、朝代史的界限,才能更好地挖掘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我们把“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为一个专题,其立足点就是把它视为人类近代政治文明的一个进步。在讲述这一制度文明时,涉及英、美、法、德等多个国家,正是这些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才显示出代议制的特征。 ③文明史观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虽然都属于文明的不同剖面,但它们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未存在教条化的谁决定谁的的问题。例如,建国后毛泽东极其强硬的对外政策成为了新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不是单纯由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所能够解释得通的,这需要从毛泽东的个人性格和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④文明史观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中学历史课程存在的理由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社会,而非进行历史专业教育。例如,我们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完整的古希腊罗马的内容,只强调当中的民主精神和法律精神,因为这是古代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而且这些精神产品至今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社会。 ⑤文明史观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历史最激动人心的一面倒不是英雄们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传奇故事,而是老百姓的桌上餐、身上服如何静悄悄地改革。例如,隋唐的均田制不只是一项国家政策,它直接关系到每个农民有多少田可耕;哥伦布到达美洲不只是他个人的伟业,还影响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⑥文明史观的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史学与各学科联姻成为了大趋势。 例如;08年天津高考题21题: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 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C) 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 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 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的经济联系 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 该题考查地理分析能力,欧美之间隔大西洋相望,无法通过铁路加强经济联系 年份 世界总里程 欧洲 美国 1970 210000 105000 85277 1880 373000 169000 144000 1890 617000 224000 269010 1900 790000 284000 320133 例如:“从近年的研讨题目看,经济—社会史的探讨范围涉及经济发展、农业、工业、贸易与金融的变化,人口、国家社会政策、家庭及社会关系、女性问题、科学及生态、习俗与信仰等各个方面。” 这样的观念变化,在近年的高考命题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体现。 例如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第24题。 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D)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例如:08天津高考16题 :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导致了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 生活方面的表现是(C) ①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③喜吃胡瓜、胡桃、甘薯 ④妇女盛行穿男装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该题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甘薯是明朝中期传入中国的,时间不符。考查的角度是民族大融合导致的变化,饮茶习惯不属于这一范畴。故排除②③ 08年山东文综卷第27题以“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引入考查主干知识,体现了文明史观 2008年全国卷Ⅰ第20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中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全国卷Ⅱ第23题考查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的研究方法,第37题考查工业革命后中国封建文明和英国工业文明的碰撞。 ⑶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全球史观对我们教学和命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特征之一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例题(2007年全国文综二)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D )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②全球史观的兴起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全球历史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科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但它首先是时代的产物,即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所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延续至今,在20世纪下半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今天,人类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播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的确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也是人类所面临的巨大课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全球史观的兴起是为了解释这全新的历史现象而产生的。 ③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如果说唯物史观以生产力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文明史观以文明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那么全球史观是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所谓的“社会空间”,是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可大可小,但当中的内容却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每一个个体。例如,一种疾病可能在一个人、一个家庭中存在,同样,也可以在一个国家、一个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传播,理论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受传染的可能性。在此思路下,移民史、疾病传播史、宗教传播史、植物传播史、气候变迁史、生态演变史、风俗流变史、语言演变史等应运而生 ④人类的主观行为在社会规律的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全球史观并不太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中性的,它并不注定要进步,也不注定要倒退,它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干了些什么,如果他们干了聪明的事情,这个社会就会进步,如果干了愚蠢的事情,这个社会就会倒退。因此,个人对历史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一些偶然的因素也会极大地改变历史的面貌。例如,18世纪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并非必然的,它是由很多偶然的因素导致的,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薯的全球种植。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在二轮专题复习中要重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如2007年文综全国卷Ⅱ中第40题对玉米在世界的传播的历史背景及影响的考查,体现了从物质文明考查全球史观的视角。2008年文综全国卷Ⅰ37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和“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体现了从政治文明交往的角度考查全球史观。 宁夏文综卷第35题、海南卷第11题和12题、江苏卷第14题考查了全球史观的知识; ⑤全球史观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例如,我们讲郑和下西洋的盛举时,强调明朝国力强盛,而全球史观学者却认为当时印度洋上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海上霸权真空——阿拉伯人势力衰落,土耳其人忙于中东事务,欧洲基督教徒尚未称霸,这才给了郑和下西洋千载难逢的机遇。 2、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传递了许多新的观念,如“新课程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2]从新高考命题原则来看,倡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全面、牢固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掌握基础、提高素质、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基于高中新课程的高考历史复习在观念上也关注以下几个个方面。 ⑴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本” 作为教师,我们习惯于从“教”的角度去设计教学。以“教师为本”的复习课,实际是剥夺了学生作为复习和考试的主体应有的自主活动的权利,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难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要特征的高考改革。我认为,高三历史教学要牢固确立“学生为本”、“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的备考观。面对新高考,历史教学必须从关注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到“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上来;从关注“这道题我布置学生做了没有”转变到“这道题学生能从中悟出多少”上来,使历史复习备考实现从勤奋型向效益型的转变。 37 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教学设计的侧重点应放在导读、导学、导练、导评上。导读,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本上圈、划、注、摘、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提纲、提炼学习要点等,在做导读设计时可多通过一些提示性设问来引导学生阅读。导学,强调的是教师的释疑解惑,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导练,强调的是教师对训练试题选择的把握和监控,试题应有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切忌沦为题海战术。导评,关注的是试卷讲评课,有练必改,有改必评,评要到位,查找问题,不断提高。 ⑵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材” “以本为本”曾长期左右着我们的教、学、考。在“一本教科书”下,死教、死背、死考,弄得历史教学死气沉沉。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共有四种版本,其史实鳞选、图片择取、观点运用、切入角度、语言陈述等有较大的不同,课程改革推动着高考命题必须超越教材命题。超越教材命题,为此,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整合意识,重构复习教材。应以课标为依据,以人教版教材为平台,着力整合各种资源,剔除其中远离课标的知识点,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从而搭建一个适合全体学生展开高效历史复习的新舞台。另外,审慎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一般说来,必修内容可以体现在选修部分的命题中,必须适当注意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我认为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应注意整合下列三类资源:资源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天津市历史科高考考试大纲》。资源2: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3,选修3、4;资源3:2007年和2008年新课程省份高考历史试卷 ⑶从“注重强度”到“注重效率” 实践证明,单靠延长学生滞留学校的时间、加班加点、加大学生学习强度,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科学备考、注重实效才是取胜之道。如何提高效率?一是要通过对课标、考试大纲和教材的研究,从中发现、提炼核心知识点、主干知识。二是要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复习课要注意精讲多练,“精讲”要讲得必要、讲得明白、讲得精彩,“多练”要强调用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三是要加强学生考试技能的培训,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答卷规范化的训练。为此,要求学生做到:其一、要严格按照答题纸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答,特别是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对应好答案与设问的顺序,以防颠倒错位。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①②之类序号分隔,使要点突出,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整齐洁净。书写字体要大小适中,防止过小或过大。其二,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用史实说话,避免文学化语言。 ⑷从“浮于表面”到“细节落实” 有的学生,平时说起历史,好像什么都知道,可是考试成绩却令人失望。究其原因:平时学习历史喜欢夸夸其谈,浮于表面,学习不踏实、不落实,历史基础知识薄弱,所以,经不起历史考验。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上课+不落实=0;布置作业+不检查=0;100-1≠99=0;抓住不落实的内容+追究不落实的学生=落实。细节决定成败。 在此,着重谈谈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最基础的东西最有生命力,最基础的东西最具有迁移力。历史复习如何落实基础知识?一是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去落实,对教材中的考点内容既要理解更要准确记忆;二是通过迁移去落实,借助图片资料、文献资料去深化,通过不断变换学习材料,使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能提高效率;三是通过训练去落实,围绕着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答,从而检验学习效果;四是通过联系去落实,即通过联系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考点内容予以纵横联系,使学生理清了头绪,减少了相互混淆,加深了理解记忆。 ⑸从“闭目塞听”到“关注热点” 以往,我们经常以“不变应万变”、“以本为本”的态度对待各种热点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照样能指导学生参加高考。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对的。热点问题是历史命题不可回避的兴奋点,热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桥梁”。它能充分体现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寻找热点要注意把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结点(切入点)。具地说,要求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就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其可能从哪些角度设问,涉及到哪些知识点,怎样规范答题,切忌泛泛而谈、过于空洞抽象。要把热点问题考点化,并设计成具体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热点问题为背景的试题,其设问的角度大都很小、很具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 热点问题除了我们平常所讲的“社会热点”,还应包括“学科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要结合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当今世界各个方面。关注“学科热点”,要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课程改革动态、高考试题研究等方面。关注“学科热点”时要注意:一是学术动态要与历史教学实际适当联系;二是课改动态要与教育法规相结合;三是试题研究要与新课程改革省份高考试题特点相结合。 文科综合的命题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 热点试题设计体现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隐性考查学科知识”的特点,充分凸显出历史试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历史学科的社会功用,要求考生用历史知识来透视和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具有明显的导向性。 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考查的热点问题包括三类:一是时政热点,“藏独”暴乱和民族团结问题是2008年的时事热点,如果直接出题感觉过于直白,全国卷Ⅰ第39题从土尓扈特部回归祖国入手,把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和民族团结都作为考查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漠西蒙古回归祖国的事实,说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历史责任。二是周年大事,今年全国卷Ⅰ有两道题涉及周年大事,如选择题第18题考新中国成立问题,明年是建国60周年,所以考查了开国大典这个知识点。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虽然没有直接考改革开放,但却从选官制度的改革这个角度,考查改革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三是长效热点,历史备考每年都会关注长效热点,如近代化、科技发展观、民主进程、统一国家关系、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等,这些热点在今年考题中也有所反映。 如08广东历史卷:26、题揭示揭示了西汉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这实际上是考查“三农”问题,具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 08山东文综29题以“近现代经济发展历程”切入,旨在通过近现代中国经济的曲折发展来展示改革开放30周年的辉煌成就等 中 国 主题 2008年高考 古代中国 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江苏单科);宗法制、分封制、内阁制、三省六部制,反对专制主义制度的思想(广东单科);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行政效率的主要原因(山东文综)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宋朝的农业生产分布状况、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判断)、农民负担、耿直经济形势、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等(广东单科),手工业、商业,如彩瓷作坊、瓦子等、小农经济(山东文综卷),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海南卷),丝绸之路、商帮、唐三彩等、瓦子、商品经济等(江苏卷) 古代的 思想文化 宋明理学(广东);古代书法、戏曲与史学(江苏);李贽、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宁夏);京剧的产生、《农政全书》、法家思想(海南) 三、洞察高考 分析总结 1、考查主干知识的立意不变 中 国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全民族抗战、1972年中日正常化的原因(江苏单科),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主义、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期间宣传的民主思想、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广东单科),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的政策、民族独立(山东文综) 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 生活 洋务运功、近代中国人们的思想、中西经济对比,“外货盛行,土布渐归淘汰”(江苏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的现象(山东文综卷);外国商品输入造成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广东单科卷)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1870-1910年近代中国工矿企业的发展、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宁夏文综卷) 近代思想文化 中国的形象(广东);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近代维新思想(江苏);新文化运动(海南) 中 国 现代中国 的政治建 设与祖国 统一 《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颁布的时间、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时间(江苏单科),1954年宪法区别于《共同纲领》的特点(广东单科) 现代中国的 对外关系 通过《中苏友好同互助条约)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的签署考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江苏单科)、新中国成立时外国对中国的敌视(广东单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江苏卷);1960年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政策扶持与珠海的快速发展(宁夏文综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广东单科卷) 现代思想文化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广东);中国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山东);公历和农历(宁夏);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海南); 世界古代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十二铜表法》(江苏单科);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宁夏文综、广东、海南)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孔子和苏格拉底(江苏) 世界 近现代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英德两国政治制度的比较(江苏单科)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巴黎公社、第一国际(广东单科) 世界政治的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欧共体的建立与美国重视欧洲的地位(江苏单科);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广东单科);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山东文综)) 世界近现代 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 新航路的开辟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山东文综卷)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的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区域组织,如东盟、欧盟(海南卷)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经一部加强(宁夏文综卷);贩卖黑奴、西欧国家的复兴、布雷顿深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广东单科);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欧共体的建立(江苏卷)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调整与改革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广东单科)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涨(山东文综卷);罗斯福新政(宁夏文综卷);中、苏、美、英经济发展模式(江苏卷) 近现代思想文化 宗教改革、启蒙思想家、爱因斯坦与毕加索(广东);人文主义的内涵(山东);牛顿、近代绘画((江苏);人文主义思想、拜伦、现代主义绘画(海南) 就历史学科来说,主干知识就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东西,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 中国古代史可将“统一的多民族的发展”作为主体内容; 中国近代史前期可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为主体内容; 中国近代史后期可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作为主体内容; 中国现代史可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如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为主体内容; 世界近代史可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作为主体内容; 世界现代史可将“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作为主体内容。 在进行主干知识专题复习时要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加以总结。所谓深度,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跨度是指它形成、确立、巩固、强化、灭亡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可见,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重探索规律。 提醒:复习中应注意: 一、小处着眼,夯实主干知识,高考考查的知识比较集中, 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主干知识; 二、注意转折性的史实和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史实 2、继续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 历史与时事结合 以08年天津题为例: 13-15题 本组试题以“制度创新”为主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掌握的准确程度,一定程度折射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6-17题 本组试题以“观念创新”为主题,着重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一定程度上折射思想观念在社会进步中的历史作用。 18-19题 本组试题以“城市发展”为主题,着重考查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间接考查中国近代化和世界近代化(工业化)的相关史实。 20-21题 本组试题以“交通建设”为主题,着重考查材料信息解读和历史问题的分析论证能力,折射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 22-24题 本组试题以“国际关系”为主题,着重考查概念理解、材料信息解读、历史现象阐释等能力,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着重强调历史能力的考查。 37题 本题以“教育创新”为主题,结合古今中外的有关教育改革的史实,着重考查信息解读、知识迁移、归纳论证能力,强调教育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9题 本题以“粮食安全”为主题,结合古今中外的粮食生产的有关史实,着重考查材料信息的解读、历史知识的认知和历史问题的阐释和论证能力,折射当今全球粮食危机,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题材料广泛,设问细致,会消耗考生不少的时间。 3、适当关注地方特色 从2008年高考卷看,历史试题体现了依据《考试说明》、注重主干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学生答题时可能上手容易,但下手需思量,得高分较难。新课程高考对2009年的备考启示是关注生活、夯实主干知识、提高能力、拓展思维。 07年、08年山东、广东、天津高考均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地方史内容,因此在09年备考时要适当关注。 如08天津卷18题: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C)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的半封建性 D、建设的混乱随意性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