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与创新--五代、辽、宋、夏、金、元
一、知识梳理
10至14世纪中期,是我国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相对于欧洲、日本尚处于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庄园制的确立)时期而言,中国封建制度文明进入高度成熟期;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封建思想文化成就突出,在世界上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1、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与扩展
(1)小农经济的蓬勃发展。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从历史的眼光看,是小农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现象,传统农业正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创造出骄人业绩来的。
(2)封建农耕经济的扩展。宋与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先后并立及蒙古政权的崛起、统一,都伴随着这些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如自唐末以来,汉族农民迁到长城以北,同契丹族杂居相处,促使部分契丹人开始农耕生活;金实行猛安谋克制以后,一些猛安谋克户役使汉人种地,他们成为地主,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元大一统出现,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
(3)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多个民族政权的并立、和战,推动民族间的互通有无。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边境安定,双方贸易兴旺;1044年,宋夏和议,协定重开边境贸易。
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两宋时期,丝路中断,海上交通发展起来;蒙古军队长期征战,向西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庞大的帝国带动了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流,因此宋元时期对外经济交流很频繁。
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发展的世俗文学的迅速兴起等都证明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2、传承、融合中的制度完善与创新
(1)中央集权及专制统治的强化。
在吸收晚唐、五代弊政的历史教训的前提下,北宋制订出一整套集中军权、财权、立法与司法权的政治体制。宋王朝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分相权,通过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等把宰相职权一分为三,地方实行文官制度以削藩镇权力,各州通过设置知州、通判并相互制衡以达到加强中央控制地方的目的;北宋在各路设转运使,大部分地方赋税收交中央以削弱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实行更戍法、设枢密院等一系列方法集中兵权。此外,北宋完善了科举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政权基础,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宋王朝也因此产生三冗及积贫积弱的问题。
元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废三省制行一省(中书省)制;另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改革与创新
面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尖锐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进行了旨在巩固封建统治的改革,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范仲淹"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王安石变法围绕理财(富国)、整顿军队(强兵)和科举(选才)等方面全面系统展开,从改革方案到改革者的精神都影响深远。
少数民族统治者结合民族特点,吸取汉族先进制度文化,也有推动民族封建化进程的制度创新。如辽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女真领袖阿骨打为加强统治力量,推行猛安谋克制;元统治者为有效控制地方实行的行省制度及为有效管理宗教事物和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等等。
3、科技文化的高峰
(1)科技。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用于军事,并出现管形火器,开创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沈括的《梦溪笔谈》涉及领域宽阔,总结了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果,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元代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
(2)思想。在宋元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完善,迫切需要产生一种新的哲学政治理论,作为社会纲常秩序以及王朝官僚体系的维系力量,理学应运而生。它是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3)文学。词是宋代文学发展的标志苏轼创立豪放派,南宋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词风,柳永和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主要代表,陆游是宋诗的代表。随着城市的发展,世俗文学也迅速兴起。宋代的话本对后世小说和戏剧很有影响,元曲则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
4、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宋元时期是继魏晋时期后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战争最频繁、民族融合也最深入的时期。在与宋先后并立、和战中,少数民族地区从政治制度、经济方式、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不断吸收中原汉族先进的因素,加速了边疆地区封建化进程,为元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元代大一统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突出的表现(成果)是回族的形成。
二、重点精析
1、宋代的历史地位
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而我们通常说唐代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灿烂,是封建社会的高峰。如何理解?如何看待宋代的历史特征和历史地位?
宋朝确实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经济迅猛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反映在政治上,文官政治取代了唐代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封建文化高度繁荣,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颠峰状态,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等等。宋代文明是唐代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两朝在许多方面是相接续的。宋代文明的新变可以追溯到中唐,在以后一千年里中国最典型的、影响最深厚的东西,至少在唐代后期开始萌芽。而在宋代开始繁荣。
(1)唐代所建立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等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宋代在此基础上有发展与创新,为彻底割掉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武人专权的政治恶瘤,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皇帝和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这种发展不仅顺应了自门阀士族逐渐衰落,庶族地主到唐后期逐渐居于主体地位的趋势,扩大了统治基础,还在此后封建王朝更替中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问题。
(2)唐朝两税法的改革,标志着从按人头为基础的税收制度转变为以土地面积为基础的税收制度,产业不再是国家财政基础的威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得很灵活且极具弹性,宋朝不抑兼并,客观上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也从经济上遏止了藩镇割据的可能。
(3)继承隋唐南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繁荣,尤其是南宋政治中心的南移,经济重心也最终实现南移。
(4)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封建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成熟,反映在思想领域则表现为理学的兴盛等。程朱理学的形成是继董仲舒之后儒学的一次重大的革命性发展。其共性是吸收其他学说,发展充实儒学,使之成为此后封建王朝维持统治的理论依据,且成为知识分子的价值标准体系。
宋代文明确实呈现了不同于唐代的带有标志性的新面貌,其所达到的成就丝毫不亚于唐代。学者以为,唐代文明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外拓的、粗犷的、甚至是原始的创造力,到了宋代趋向内敛、细腻、稳健、成熟。
2、宋元时期文化特征及因素
(1)唐、宋是整个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所谓整合,主要是民族的融合、南北文化的交融、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儒道释各种思想的融合。整合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整合的积极成果。
(2)民族和战在文化上的反映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方面,少数民族对宋王朝长期包围与冲击,使两宋时期的文化带有一种深重的忧患意识,如两宋词坛和诗坛不乏忧患之作和悲愤之唱,如范仲淹、王安石等改革派因忧患而提出旨在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另一方面,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在入主汉地甚至整个中国后,在保留本民族的特性基础上,自觉不自觉地逐渐被先进的汉文化所征服。如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接受农耕和定居;文化教育的仿效,契丹、西夏都仿汉字创民族文字;行政管理手段的沿袭,,元昊推行科举制等等。
(3)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因素概括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外文化交流的发达;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哲学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科举制度的发展带动文化教育的兴盛;蒙古帝国打通东西交通;唐代繁荣文化的遗产等等。
(4)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及市民阶层的扩大、活字印刷的发明推动文化知识的普及,为曲艺、戏曲等通俗文学的迅速成长提供了温床,话本、元曲的发展即是证明。
3、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政治危机、内外交困下的封建制度的一次自我调节。值得肯定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改革的精神。其"三不足"之说反映了他所倡导、所追求的精神,虽然与司马光等人在变法运动中的态度、主张非常不一致,但士大夫表现出来的对国家的责任感、对道德的追求、对学术的探讨,却是极有共同之处的。二是改革的进步性。变法中有不少创举,如方田均税法,是唐两税法之后税制的重要发展;青苗法所设计的低息贷款制度和募役法试图纳钱免役的作法,都是经济和行政上向前迈进的体现。"虽还远远谈不上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
但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运动,如果把当权者及其既得利益作为打击对象,那么无有不遭惨败的。王安石变法带有明显的激进理想主义色彩,同时用人不当等因素决定了系统变法的最终失败,甚至变质。
三、巩固演练
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据学者统计,唐代290年,共取进士6603人,而两宋310年,仅正奏名进士即达43000人之多,当时的135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以及太学三舍考选等途径获得出身的。
材料二 宋太宗说:"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材料三 王安石认为,要想"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必须培养出"为天下国家之用"的人才。
回答:
①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 、省试、 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 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实行 法,防止官僚舞弊。
②王安石在教育改革中整顿太学,主持编纂了《三经新义》作为太学的主要教科书的目的是
A确立个人崇拜 B统一变革思想 C抬高儒学地位 D改革科举制度
③根据材料一,简述宋代科举制较之唐代对国家政治生活影响产生了哪些变化?并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原因。
④结合材料一、三说明宋代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王安石变法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措施。⑤简述从宋代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中的启示。
参考答案:
①乡试 殿试 进士 糊名
②B 解析:王安石变法有托古改制的特点,在对经书的解读中寻求理论依据,即产生了《三经新义》。以此为教材,旨在培养变法人才,统一变法思想。
③变化:科举考试成为国家选才最重要的途径;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越来越受到重用;科举考试录用的人大幅度增加。原因:宋初统治者为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文化教育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发展。
解析:本题难在后一问,关键在考虑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注意学习问题选析1。
④问题:考试内容不切实际;录取太多,形成冗官的局面,给国家财政增加负担。措施:一系列理财措施以提高国家收入;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⑤尊重文化教育;完善选材制度;培养实用型、专业型人才。
解析:近年高考题中多见类似开放式的问题,可理解为对命题人意图的把握,也可理解为对一种历史规律或历史价值观念的考察,还可以看作借历史现象帮助解答现实问题或对现实现象形成正确认识。
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图1 西夏文字 图2 契丹文字
材料二 宋朝朱彧《萍洲可谈》中说:"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元史》载至元十五年(1278)诏谕福建行省:"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藩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材料三 南宋与金对峙期间,双方竞相改进火药性能研制爆炸火器,都取得了较大成就。理宗时,出现一种火器"以钜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回答:
①材料一中所示契丹文字是契丹人仿照汉字 创制的,西夏文字则是汉文 字体创制的。材料三中描述的火器应该是管形火器 。
②除仿效汉字外,契丹统治者还仿汉制实行统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行君主世袭制 B设枢密院掌军权
C采取"蕃汉分治" D局部沿用唐管制
③材料二表明元代对外交流的什么特点,结合史实说明丝绸之路自五代以来地位逐渐没落而在元代又有所起色的政治原因。
④依据以上材料,结合元代史实说明科技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
①偏旁;楷书;突火枪。
②B 解析:契丹接受汉族封建文化,迅速实现封建化,最有意思的制度是"蕃汉分治",但本题容易在时间上出错,契丹建国,宋朝尚未建立,应该注意。
③特点:元代对外交流主动、频繁、范围广,海上交流为主。原因:宋王朝始终与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西北西夏的存在阻隔了丝路;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陆上交流越来越不方便;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为东西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活字印刷的推广,推动文化传播,利于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火器的应用,推动民族战争,长期民族战争促进融合,也促进人民对统一的渴求,客观上为元的统一了有利条件,辽金时期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在元代已被为"汉人";指南针的运用,推进元朝对外交流,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解析:以上两问,主要考察知识间联系的掌握和运用,陆上丝路及海上丝路的发展、变迁,包含了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交通条件等等很多因素,建议认真总结归纳。科技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与反作用,也是很能启导人们思考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