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目标测试B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目标测试B卷

ID:298702

大小:26.4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目标测试B卷 本试卷分为I卷和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30分) 一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纤夫(qiàn)  琴弦(xián)   霎时(shà)   河畔(bàn) B 浮藻(zǎo)   沉淀(diàn)  追溯(shuò)  彳亍(chí) C 颓圮(pǐ)    决堤(dī)   缀满(zhuì)  眷属(juàn) D 跫音(gǒng)  窗扉(fēi)   蜀黍(shǔ)   奇崛(jué)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一项是                                         (  ) A 蒙蔽 赐予 贬低  入不付出 B 企望 恶运 战栗  战战兢兢 C 遏制 祈祷 决择  怨天忧人 D 峥嵘 翱翔 怪僻  汗流浃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 许是我的一番诚恳的答复得到你的信服吧,你的话匣子一经打开,竟不可收拾,你滔滔不绝地谈论你的感想。 B 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对此熟视无睹。 C 一整天,我都躲在电影院的花园内,百无聊赖地玩蚂蚁,想静观事态的发展,看看她如何对待一个逃课的孩子。 D 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七十一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这正可以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八岁的心情。 B 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 C 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D 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空气、水、阳光、气管、心脏------哈!充满了严谨的科学意识,飘着药品的味道。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_______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_______。 A 聚集  品位  赞扬       B 聚集  品位   赞叹 C 云集  品味  赞叹       D 云集  品味   赞扬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察。 B 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 C 建设部要求,各地要把风景名胜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D 地铁紧张施工时,随着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于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7—10题。 密州常山雩泉记 苏 轼       常山①在东武郡治之南二十里,不甚高大,而下临城中,如在山下,雉堞楼观,仿佛可数。自城中望之,如在城上,起居寝食,无往而不见山者。其神食于斯民,固宜也。东武滨海多风,而沟渎不留,故率常苦旱。祷于兹山,未尝不应。民以其可信而恃,盖有常德者,故谓之常山。熙宁八年春夏旱,轼再祷焉,皆应如响。乃新其庙。庙门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兹山之所以能常其德,出云为雨,以信于斯民者,意其在此。而号称不立,除治不严,农民易之。乃琢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雩泉。       古者谓吁嗟而求雨曰雩。今民吁嗟其所不获,而呻吟其所疾痛,亦多矣。吏有能闻而哀之,答其所求,如常山雩泉之可信而恃者乎!轼以是愧于神,乃作《吁嗟》之诗,以遗东武之民,使歌以祀神而勉吏云。       ①常山位于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南10公里处。 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神食于斯民,固宜也                     食:祭祀       B.皆应如响                                           响:回声       C.吏有能闻而哀之                                哀:痛苦       D.如常山雩泉之可信而恃者乎              恃:依靠,依仗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轼再祷焉,皆应如响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乃琢石为井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                                                        B.     乃新其庙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秒也 民以其可信而恃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                                                        D.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雩泉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齐彭殇为妄作                                   D.舞幽壑之潜蛟     2,4,6 10.下列有关《密州常山雩泉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常山与东武郡相邻而居,从山上看城,城好像就在山脚下;从城中看山,山好像是在城的上面一般,百姓日常起居时都会看到它。 B.常山因为每当大旱之年应验百姓祈祷之事而被百姓信服并依赖,故而谓之有常德,命名为常山。 C.苏轼写作《雩泉记》的目的是记叙常山雩泉命名筑亭始末事,慨叹官不为民所用所依的现实,勉励地方官吏应当为民办实事。 D.苏轼的游记散文以捕捉景物特色和寄寓理趣见长,本文即是一例。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边斜事边抒发感慨,与《兰亭集序》手法相同。   第II卷(共70分) 三、(12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兹山之所以能常其德,出云为雨,以信于斯民者,意其在此。(3分)     ②轼以是愧于神,乃作《吁嗟》之诗,以遗东武之民,使歌以祀神而勉吏云。(3分)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 湘 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①,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释:①窜:指流放。 ①    诗人这年春天遭贬,被迫离开京城,流放到南方偏远的边疆去,离愁别恨,心中自然凄苦。说说作者是怎样抒发内心的情感的。(3分)       ②诗中“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为后人称道,据说杜甫有两句诗就是受了它的影响而化出来的。请说出这两句诗,并说说这两句诗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感情。(3分)           四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节选) 冯 至    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他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我们刚到这里来时,对于这座山林,也是那样感想,绝不会问到: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    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它像是一个民族在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    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其次就是鼠曲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值得夸耀的事迹。    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那是些从五六里外趁早上山来采菌子的人。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眼前的世界。这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    这中间,高高耸立起来那植物界里最高的树木,有加利树。有时在月夜里,月光把被微风摇摆的叶子镀成银色,我们望着它每瞬间都在生长,仿佛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周围,甚至全山都带着生长起来。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感到悚然,好像对着一个崇高的严峻的圣者,你不随着他走,就得和他离开,中间不容有妥协。——但是,这种树本来是异乡的,移植到这里来并不久,那个山村恐怕不会梦想到它,正如一个人不会想到他死后的坟旁要栽什么树木。    秋后,树林显出萧疏。刚过黄昏,野狗便四出寻食,有时远远在山沟里,有时近到墙外,作出种种求群求食的嗥叫的声音。更加上夜夜常起的狂风,好像要把一切都给刮走。这时有如身在荒原,所有精神方面所体验的,物质方面所获得的,都失却了功用。使人想到海上的飓风,寒带的雪潮,自己一点也不能做主。风声稍息,是野狗的嗥声,野狗声音刚过去,松林里又起了涛浪。这风夜中的嗥声对于当时的那个村落,一定也是一种威胁——尤其是对于无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    在比较平静的夜里,野狗的野性似乎也被夜的温柔驯服了不少。代替野狗的是麂子的嘶声。这温良而机警的兽,自然要时时躲避野狗,但是逃不开人的诡计。月色朦胧的夜半,有一二猎夫,会效仿麂子的嘶声,往往登高一呼,麂子便成群地走来。……据说,前些年,在人迹罕到的树丛里还往往有一只鹿出现。不知是这里曾经有过一个繁盛的鹿群,最后只剩下了一只,还是根本是从外边偶然走来而迷失在这里不能回去呢?反正这是近乎传说了。这美丽的兽,如果我们在庄严的松林里散步,它不期然地在我们对面出现,我们真会在它的两角之间看见幻境。    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连。                           1942年,写于昆明。 13.文章第一段说“我们刚到这里来时,对于这座山林,也是那样感想”。请用一句话准确概括作者的感想。(3分)       14.文章中,作者描绘了一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①请指出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②并选择其中两种说说作者据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怀。(6分) ①       ②         15.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对自然、人类、生命的思考。(6分)         16.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全文的结构方式相似:眼前的自然景象加上作者丰富的想像,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 B 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的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本指空间距离,在文章里被巧妙借用,用以表明时间的间隔。 C 关于加利树,作者先是表达了对它的敬畏,但因为它来自异乡,继而作者表达了对它的 厌恶。 D 这篇散文清新明澈,有诗一般的语言,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并包含着深刻的生命体验。     五 作文(40分) 17.任选一题作文。 1、学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以“春天的气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2、《十八岁和其他》中,杨子真诚表达了长辈的渴盼,希望孩子“把父母看成可以谈心的知己”。提笔给你的父母写封信吧,把他们看成你的人生知己,说说你的喜乐,聊聊你的烦恼。不少于700字。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