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各种花次第开放。
2、第1、2段的介绍对象分别是: 、 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说明方法是: 、
3、第1段中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4、“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用的修辞为:
5、第一段描写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A、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沉睡”、“苏醒”用什么修辞,给你什么联想?)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了一幅 图,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
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
的生动画面。
C、“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用“翩然”修饰燕子归来,写出燕子 的身体, 的姿态,十分形象贴切。
D、“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簌簌”写 ,写出了秋天的 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 、
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
6、文中的“传语”“暗示”“唱歌”有什么作用?
7、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说明顺序说明的?
8、从说明文语言准确的角度分析下列加点词语:
A、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B、“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了,燕子来了等自然现象。”加点的词语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9、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0、从第5段找一个举例子说明举例子的好处或作用。
11、文章第一段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这是否游离于题旨外呢?为什么?
12、“几千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卧看牵牛织女星》
1、杜牧的《秋夕》是什么意思?表达怎样的感情?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
2、这是一篇以介绍天文知识为主的科普文章,文中不仅有杜牧的诗,还有西方关于织女星的美丽传说,这样写是否脱离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使认产生本末倒置之嫌?为什么?
3、从整体看,文章按什么顺序写作的?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它们有什么作用?
4、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却包含了作者一定的人生哲理思考,“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这一句与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5、第四五段介绍了牵牛星的哪些知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牵牛星的特点: B、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关系:
C、二星的光辉: D、二星距地球的距离:
说明方法:
6、关于织女星的传说,你还听过另一种传说吗?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主题?
7、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什么叫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 )
②太阳光的太阳射到地球上才尽其用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 )
③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 亿2000万公里,这长度的365倍,就是光年( )
④这银河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十成光年,而且像车轮一样在旋转着。( )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几只狮子俯首贴耳地伏在他面前。
②再看织女星,一定更觉耐人寻味。
③可是这个笑话给天文学家听见了,一定要笑我少见多怪。
④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
《莺》
1、作者 , 国 家, 家,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巨册的《 》
2、文句理解:
①如何理解“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②“春天的唱诗班”是什么意思?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①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 )
②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 )
③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虫青虫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 )
④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 )
4、“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属于什么句式?表达了什么作用?改为肯定句后意思上语气上有什么变化吗?
5、根据全文内容,概括莺的特性:
6、文中怎样体现冬天的萧条冷落的?采用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7、文中第①段连用七个动词“唤醒、焕发、吐出、披上、引来、嬉笑打闹、唱歌传情”有什么作用?
8、文章第三段作者为何要写莺不让人喜爱的毛色?
9、“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分析加线词的作用。
10、文章的开头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11、文章通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介绍莺的知识时多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月亮上的足迹》
1、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很多数学,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2、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怎么理解?
附资料: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差异(chā)差遣(chā)差劲(chà)参差(chā) B农谚(yàn)簌簌(sù)连翘(qiào)怠惰(duò)
C白蒙蒙(méng)崩毁(huǐ)阴霾(mái)涵养(hán)D藐小(miǎo)畅谈(chàng)休眠(míng)栖息(qī)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翩然 孕育 描摹 风雪载途 B恬静 次弟 褐色 无忧无虑
C遗憾 孤寂 玩耍 雅俗共赏 D茂密 藐小 陶醉 耐人寻味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销声匿迹(隐藏) 无忧无虑(思考) B千呵万护(爱护) 不计其数(数目,数量)
C俯首贴耳(低下) 少见多怪(感到奇怪)
D 凝神静听(注意力集中) 可望而不可即(靠近,接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B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此呢?首先是纬度……
C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
D数字在我国却有着独特而悠久的发展史。
5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领先,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
B居然发生了不应该发生的事,真令人拍案叫绝。
C我们如果看过这张画,知道了这个故事,再看那织女星,一定会觉得耐人寻味了。
D可是从另一方面想,那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都不能逃出自己法则的支持。
6选词填空:
A鸟类的回归带来的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 (叫醒、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
B这歌声仿佛 (涵养、包含)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
C大部分陆地动物被 (关押、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萧条冷落的景象。
7、对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要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作比较)
B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做天平星,我们也把它们叫做挑担星。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下定义)
C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仅是,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公里。(列数字)
D这银河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为十万光年而且像车轮一样在旋转着(打比方)
8、给下列句子排序:
①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②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③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④则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届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⑤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三、阅读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二三段分析
1、概括各段的段意,并指出这些段落使用的说明方法。
2、按要求作题:
A、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用在此有什么作用?
B燕子翩然归来。如何理解?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文中使用的成语展示了一幅什么图景?对下文的说明有什么作用?
4、第二段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在本段有什么作用?
5、用“草长莺飞”描绘了什么情景?
6、第二段第2句话与第3句话能否交换,为什么?
7、第三段用的说明顺序有: 、 、
8、这三段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征?这样写在说明文中有什么作用?
《莺》第五六段阅读分析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 第二段
2、“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常常躲避”加点的“常常”能否去掉,为什么?
3、写莺生性胆小,为什么还要详细描写危险过后它们的表现?
4、第五段中“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淋浴。”这一句表现出莺的什么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A胆小怕事 B喜爱歌唱 C活泼可爱 D勤劳勇敢
5、第六段中“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6、请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黑头莺歌唱的特点。
《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六七十段阅读分析
1、选段中介绍了天文学的哪些知识?
2、本文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各举一例。
相关链接www.beijingzhongkaow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