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基础知识]
1.名句默写。
(1)臣闻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
(2)不念 ,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3)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 。
(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
(5) ,择善而从之,则 ,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 。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 B、则思正身以黜恶(斥退)
C、简能而任之(精简) D、宏兹九德(此)
3.下列句子断句停顿的切分,恰当的一项是( )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B、虽董\之\以严刑
C、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D、代\百司\之职役哉
4.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
A
善始者实繁 则思慎始而敬终
B
臣虽下愚 虽董之以严刑
C
不念居安思危 总此十思
D
5. 加点的词词类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乐盘游 B、则思正身以黜恶
C、宏此九德 D、何必劳神苦思
6.对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泉不深却希望水流得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
B、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
C、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最终只能使人们苟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怀有仁慈之心,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并不心里佩服
D、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
[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7—14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当然) B、承天景命(大)
C、盖在殷忧(深) D、克终者盖寡(能够)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善始者实繁 择善而从之
A
居域中之大 怨不在大
B
臣闻求木之长者 塞源而欲流长也
C
不念居安思危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D
9. 加点的词有活用的一项是( )
A、戒奢以俭 B、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C、勇者竭其力 D、仁者播其惠
10.“下”字用法相同的一对是( )
①臣虽下愚
②必竭诚以待下
③则思江海下百川
④则思虚心以纳下
( )和( )
11.理解时,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 )
A、戒奢以俭 B、振之以威怒
C、则纵情以傲物 D、则思知止以安人
12.下列句子所包含的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B、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C、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13.翻译横线上的的句子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4.对《谏太宗十思疏》文意的理解,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以“固木”、“浚泉”为喻,提出全文主旨:“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接着,在原来比喻的基础上从反面设喻,一正一反,对比鲜明。
B、第二段指出历代帝王能有好的开始却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是“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劝说唐太宗要竭诚以待下。这给当时骄奢忘本的唐太宗当头棒喝。
C、文章第三段提出“十思”的内容,是“积其德义”的具体化。并诚挚地指出,若照其行事就可以不必“劳神苦思”了。
D、进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直言不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效果强烈,而有时是最冒险的;另一种就是婉转进谏,更像是在讲故事,却不乏趣味,魏征用的正是第二种。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帝宴群臣积翠池,酣乐赋诗。徵赋《西汉》,其卒章曰:“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帝曰:“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它日,从容问曰:“比政治若何?”徵见久承平,帝意有所忽,因对曰:“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三年以后,见谏者悦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也。”帝惊曰:“公何物验之?”对曰:“陛下初即位,论元律师死,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死,戴胄奏罪当徒,执之四五然后赦。谓胄曰‘弟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陛下恚曰:‘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发,乃称其意。’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时,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于受谏也。”帝悟曰:“非公,无能道此者。人苦不自觉耳!”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二·魏徵》 )
1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卒章曰(最后) ②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约束) ③直百万(只) ④徵见久承平(太平) ⑤劾其伪(核对) ⑥执之四五然后赦(争执) ⑦宫中所化也(影响感化) ⑧陛下恚曰 (发誓)
A、③⑤⑧ B、①⑥⑦
C、②④⑥ D、①④⑧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戴胄奏罪当徒
人君当神器之重A
比政治若何
比一二年
B
见谏者悦而从之 陛下虽从臣言
C
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
意终不平
D
17.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凡百元首 B、比政治若何
C、勉强受谏 D、人苦不自觉耳
18.不属于介宾结构后置的一项是( )
A、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 B、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
C、导人使谏 D、帝宴群臣积翠池
19.翻译:
(1)见谏者悦而从之
(2)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发,乃称其意
20.对语段透露出来的信息的筛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魏徵指唐太宗纳谏三阶段的表现分别是:“导人使谏”、“见谏者悦而从之”和“勉强受谏”,与此相关的人物分别是:孙伏伽、戴胄、皇甫德参与魏徵。
B、唐太宗虽为明君,但文中也提到,他因国势承平已久而心生过怠惰忽慢。
C、魏徵在积翠池宴上借赋《西汉》寄讽谏之意,当时唐太宗没有领会,所以后来又追问此事,才有君臣一番论谏的对话。
D、魏徵言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条分缕析,不仅达到进谏的目的,而且使唐太宗番然省悟。
【参考答案】
1.(1)必固其根本 必浚其泉源 (2)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3)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4)载舟复舟 所宜深慎 (5)简能而任之 智者尽其谋 垂拱而治 2.C 3.D 4.B 5.A 6.C 7.A 8.D 9.C 10.②和④ 11.B 12.D 13.(1) 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 (2) 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 14.D 15.A 16.C 17.C 18.C 19.(1)见到进谏的人就感到高兴并听从他们的意见 (2)这是你想要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一份租,宫里的人不出一个念头,才合符你的心意 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