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2)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2)

ID:299628

大小:109.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   十一、(十堰) 完美的眼睛 李东晓 我在一所学校教美术。一个叫山子的同学悟性高,进步很快。    一天,我布置了一道作业——给父母画幅肖像素描。放学后,山子磨磨蹭蹭走在后面,吞吞吐吐问我:“老师,作业我可不可以不做?”我笑着摇摇头:“那怎么可以?你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还等着明天拿你的作业当范本呢。” 第二天,同学们交上素描,山子却红着脸说:“老师,我还没准备好,想画一幅最好的给您。”我答应了。 过了几天,山子把父母的肖像交给我。果然不错,画面结构、光的明暗处理都恰到好处。我非常满意,把画挂在墙上,供同学们观摩。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对同学们说:“这幅画的成功,得益于山子平时的刻苦训练和仔细观察。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把他父母请来,对照一下怎么样?” 同学们大声赞同,山子却突然变了脸色,紧咬着嘴唇不作声。 我奇怪地问他:“你不同意?”山子摇摇头。我又问:“那你同意了?”山子还是摇头。 我终于按捺不住:“山子同学,老师让你请父母来,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难道你连这点儿事也想不明白?” 山子终于点点头。我说:“那好,今天晚上,我们开个美术沙龙,请你父母来。”     晚上,美术沙龙的气氛非常热烈,不少同学的父母都来了,却迟迟不见山子和他父母的身影。他们不会不来吧?我正焦急万分,山子走进教室,手里牵着一根竹竿。一男一女相互搀扶着,男人握着竹竿,女人挽着男人的胳膊。两人竟然都是盲人,没戴墨镜,眼窝深陷!     山子涩涩地说:“这就是我爸妈。”说完,他低下头,一声不吭。     我看看墙上挂的画,又看看山子:“那这画上的人……”山子低声说:“我是求别人让我画的。我不能画我爸妈……”我明白过来,鼻子一阵发酸。     山子父亲大大方方地说:“老师、同学们,山子把事情都告诉我了。既然老师请,我就不能不来,不能不守信用。山子,来,给爸妈再画一张。”     我忙搬凳子请两位老人坐下,对山子说:“画吧,这次全班同学可要看看你的水平。”迎着我鼓励的眼神,山子用力点点头,支起画板。     班里静悄悄的,山子的画笔“沙沙”作响。他父母端坐着,满脸笑容。山子母亲轻声念叨:“把你爸画漂亮点。这辈子,我还没有他的画像呢。”     两个小时后,山子长吁一口气站起来。我走到画板前一看,忍不住问:“山子,你怎么没画……”山子父亲也站起来:“老师,山子没画俺的眼睛吧?”我很惊讶:“您怎么知道?” 山子父亲微微一笑:“自己的孩子,当然清楚。他最不愿面对的,就是我们的眼睛啊。” 两人搀扶着站起来。山子父亲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对山子母亲说:“来,把咱的眼睛画上。老师,麻烦你来粘胶水。”他走向画板。我忙扶住他,却见他走过去,用手搽了搽画板。奇迹发生了:他把那张纸片不偏不倚贴在眉毛下!全班一片惊呼,那竟然是一张红色心形纸片。父亲拍拍山子,说:“这是你妈专门剪的。这次,你看到爸妈的眼睛了吧?爸妈是成天用‘心’在看着你成长啊。” 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感慨万分地说:“同学们,今天,山子的父母给我们上了一课。记住,不管绘画技巧多高明,心中没有爱,你们的作品将一钱不值。” 山子双眼噙泪,扶着父母: “爸、妈,我懂了。我这就把你们的眼睛画上,以后再也不怕让别人看见。” 山子仔细地把父母的眼睛画上。我明白,山子今后将永远相信,父母的眼睛是最完美的,因为他们一直用“心”支撑着他。 7.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8. “同学们大声赞同,山子却突然变了脸色,紧咬着嘴唇不作声。”请你发挥想像,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绘一下当时山子的心理活动。                                                                                                                                                              9.本文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上,使用了铺垫的表现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例写下来。                                                                                                                                                              10.山子父母的眼睛并不完美,为什么作者却以“完善的眼睛”为标题,还在文章结尾说“父母的眼睛是最完美的”?                                                                                                                                                              11.作者说:“不管绘画技巧多高明,心中没有爱,你们的作品将一钱不值。”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十二、(江西) 闲读梧桐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它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橡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朝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队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在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从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天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亲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落漠。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6、我三次“临窗读树”,“梧桐”的外形以及我对梧桐的印象各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梧桐”的外形   我对梧桐的印象   17、同样是遭遇风雨,外祖父和梧桐的抉择有什么不同?作者对他们的情感各是怎样的?(6分) (1)外祖父的抉择: 梧桐的抉择:   (2)对外祖父的情感 对梧桐的情感:                                                                            18、写一段包含下列关键词的优美文字,表达你对文章结尾自然段的理解(3分) 自然    生命     青春    阳光                                                                                     19、大量运用短句,恰当运用修辞是这篇文章语言运用上较突出的特点,试举例分析其语言表达效果(2分)           十三、(湖南衡阳) 夏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则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7.“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一句中“主宰”的含义是         。(2分) 8.将选文中第三段画线句中的“挑、举着、匍匐前进”三个词语分别换成“长、像、慢慢生长”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9.历代文人多写春花秋月,而作者为什么要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2分) 10.结合选文中夏天的特点,联系自己的人生历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十四、(赤峰) 温暖城市的细节                                   师  闻    (1)我有一位同乡朋友在香港工作,今夏因为患了严重的胃病,他的父亲从杭州赶到香港来看望他。香港的天气很热,而他家的旧空调坏了,于是从商场订购了一台,让安装工人来安装。朋友的父亲到香港时,正赶上工人到家。 (2)朋友住在十二楼,这是一座老旧的楼房。他的父亲发现,工人们背上许多铜管,足足有五六十米长。老人家不知道这些铜管是干什么用的。朋友说,使用空调的时候,会产生滴水现象,有时候空调滴水还流到了楼道上。为了防止空调水再流到楼道上,他决定引水到楼下的排污管里。    (3)老父亲听了,大惑不解。空调完全可以用胶管,为何要选用价格昂贵的铜管?再说,这房子只是租住的。朋友说,如果选用铜管,那么短短几年就需要更换,而选用铜管,却可以几年至十几年不需要进行更换了。这样,以后住进来的人,就不会因为空调水的问题烦恼了。 (4)朋友的父亲回杭之后,说他的儿子买空调配件的钱,可以购两台空调主机,大家听了,觉得不可思议。 (5)朋友在香港才住了六年,但他的行为习惯却被香港这座城市影响了。虽然朋友仍然是一个打工仔,但他身上,却看不到一个小市民的任何影子。 (6)几年前,一个朋友到香港游玩,入住在一家宾馆。她想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但手机没电了。她从宾馆出来寻找投币电话,但不知哪里才有。宾馆大门口的门僮向她指了路,但投币电话就是不通。她无奈往回走,到了门口,那门僮问她电话有没有打通。她摇摇头。门僮拿出了自己的手机,借给她使用。她有些不好意思,另外有一些担心,这门僮会不会借机向她收取费用。门僮似乎看出了她的担心,解释说,他的手机的费用是包月的,他每个月费用都有余。她于是放心地拿过来打了一个电话,当她把手机还给门僮,准备走的时候,门僮突然说:“小姐,请等一下。”她心里想,难道这门僮食言了?她有了挨宰的心理准备。只见门僮把手机拿到她的眼前,指着上面一个号码,说:“你看,这是你刚才拨打的号码,我把它删了。”说完,门僮按下删除键。 (7)她大感意外,没想到一个门僮竟然这样善解人意,尊重别人。 (8)细节是魔鬼,认识一座城市是困难的,但有了细节,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                                          (摘自《中外文摘》2009年第7期) ­ 4.根据语言环境,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善解人意: 食    言: 5.用一句话概括第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6.第5段对前面的叙事有怎样的作用?(3分) 7.写出第二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 起因: 经过: 结果: 8.你认为第6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对后文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4分)   9.文章结尾说:“认识一座城市是困难的,但有了细节,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联系题目,说说作者凭借细节,对香港有了怎样的认识。(3分)     十五、(湖北仙桃、天门) 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 伟 ①我养在阳台上的朱顶红开花了,君子兰也开花了。 ②花虽然不多,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自从发现碧绿的叶子中间挺出来亭亭的花茎,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我的心里就溢满了渴望。每天都要去细细地观察花茎长高了多少,花苞长大了多少。有时禁不住抱怨长得太慢,让我等得太心焦。可也给了我足够的时间,让我想象花开的样子。朱顶红去年春天已开过一次,那六瓣的花形、艳艳的朱红,至今仍开在心窗之下;那馥郁的甜香似乎依旧留在唇吻之间,让我盼望重温旧岁的欣喜。君子兰却是第一次开花,以前又从未见过君子兰花,这几个花苞留给我太多的悬念,太多的想象与向往。 ③在我的期盼之中,朱顶红和君子兰同时开放了,于是我也有了双重的快乐。朱顶红好似故友,未负佳期,如约相访,让我深感花的多情。体味着浓郁的花香,我心旷神怡。君子兰就是新交的知己,让我顿生相见恨晚之慨,它的花形有似朱顶红,但要玲珑得多,小巧得多,花色橘红,花香幽微,恰如“讷①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称它为花中君子的确名副其实了。故友重逢的喜悦、心仪知己的快乐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心醉,让我醺醺然②,陶然忘忧。 ④沉浸在喜悦中的我,又常常害怕花期过后的萧条与寂寞,于是格外地珍惜花开的日子。李清照于海棠花开之时,在《如梦令》词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多情善感的女词人惜花的心情我也一样有,于是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上去看望故友与新知,轻嗅她们临风的花香,近观她们静处的娇姿。东坡亦有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豁达、粗犷如东坡尚且对花如此爱惜,害怕娇艳的花一朝零落,就是在夜晚也要点上蜡烛,欣赏盛开的花朵。更何况我也觉得灯下观花如灯下观美人,自当别有情调、别有韵味。于是在花开的夜晚,我也打开阳台上的灯,在幽幽的灯光下看花,花色似乎多了层次,花朵上仿佛也有点点珠粉映射出珠光。花更像戴了一层面纱的美人,多了一分朦胧,一分深邃。于是我深深地沉醉,深深地感叹古人的多情和浪漫。 ⑤花开花谢是自然的规律,我们谁都无法让花永开不败。但一年里有了这几日的盛开,这几日的沉醉,就酬报了我三百多个日子的浇灌,三百多个日子的期盼。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也足以为我抵挡人生夏日的骄阳、人生冬季的严寒,让我的心拥有人生夏日的清凉、人生冬季的温暖。 (选自《思维与智慧》2009年第16期) 【注释】①〔讷(nè)〕(说话)迟钝。②〔醺(xūn)醺然〕酒醉的样子。 18.本文行文思路清晰。请结合各段内容填空,理清本文的思路。(每空只填一字)(2分) ①开花→ ②(    )花→ ③赏花→ ④(    )花→ ⑤议花 19.朱顶红和君子兰虽在“我”的期盼中同时开放了,但她们带给“我”的感受不完全相同。其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4分)                                                                                                                                                                                                                                                           20.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其语言极富有特色。试完成以下小题。(4分) (1)文中运用了许多形式上两两成对的句子,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请按照示例从文中另举两例(引用的古诗词除外)。(2分) 示例:“花色橘红,花香幽微”、“轻嗅她们临风的花香,近观她们静处的娇姿”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边的句子写得很精妙,请揣摩并品析。(2分) 自从发现碧绿的叶子中间挺出来亭亭的花茎,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我的心里就溢满了渴望。                                                                                                                                                                       21.文中李清照和苏轼的有关诗词,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22.本文最后一段话很富有哲理,其中“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包含了哪些深层含义?(3分)                                                                                                                                                                        十六、(聊城)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尤今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⑾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⑿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本文原题为《书》) 15.“我”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用原文回答)(3分) 16.读选文简述:书对“我”一家三代人有怎样的影响?(3分) 17.简要回答第②段画线句为什么优美。(4分) 18.概括第⑧段内容,并谈谈你的理解。(4分) 19.为什么“我” 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永不枯萎的树?(4分) 20.请推介对你影响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部书(中小学教材中的篇目除外),并简述推介的理由。(4分)   十七、(新疆) 沙漠之心 艾准 ①在加州的沙漠里有一个小镇叫巴格达,和那个战火纷飞的巴格达同名,但这里没有硝烟和战场,只有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极美的天空。 ②巴格达有一个传说,价值连城的珠宝“沙漠之心”就藏在小镇里,谁找到了它就能获得幸福,这让巴格达倍添神秘。 ③巴格达小镇有一家咖啡馆,老板叫安德鲁,是个有着结实身板和憨厚笑容的男人,他把这家沙漠小镇里的咖啡馆打理得温暖而富有生气,人们都爱来这里坐坐,咖啡馆渐渐变成了小镇人们的休闲中心。一个夏日,小镇的平静生活突然被打破了,一名衣衫褴褛的女子敲开了咖啡馆的大门。 ④她告诉人们她叫凯特,是纽约大学考古系的学生,参加考古活动的时候和老师走散了。她的脸上带着疲倦,一双祈求的大眼睛让安德鲁收留了她,从此留在咖啡馆打工,赚回校的路费。 ⑤年轻姑娘凯特成了安德鲁的新帮手,她热爱生活、待人热情,很快就赢得了小镇居民的喜爱。他们每天像小夫妻一样九点准时开店,在落日的黄昏里分享黑咖啡,晚上打烊后一起盘点当天的账目,生活琐碎而温馨。 ⑥巴格达咖啡馆也在悄悄起着变化:灰暗的火炉被擦亮,老旧的调酒柜旁放上了绿色的植物。而凯特每天晚上都会亲手给安德鲁调好一杯热牛奶,让安德鲁每晚都睡得特别香甜。 ⑦凯特的细心和开朗不知不觉打动了安德鲁,有时候他甚至会想,如果凯特一直在这里该多好,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凯特是年轻貌美的大学生,而他只是一个在沙漠里守着一家旧咖啡馆的中年男人。 ⑧一天晚上,进入了梦乡的安德鲁突然被一阵嘈杂的声音惊醒了,他赶紧出了房门查看,却看见凯特神色慌张地关上大门。安德鲁没有追问什么,生活教会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巴格达咖啡馆又恢复了平静。 ⑨两个月时间很快过去,安德鲁催促凯特该回学校继续学业。凯特不愿意离开,在朦胧的月光下,凯特从背后偷偷抱住安德鲁:“我喜欢你,我知道你也喜欢我,让我留下来好不好?”凯特期待的眼神温柔而清澈。 ⑩安德鲁轻轻地松开了凯特的手,从房间的盒子里拿出了一根古朴的项链挂在凯特的脖子上,项链上的坠子是一颗普通的彩色石子。 11安德鲁告诉凯特,这颗石头是当年爷爷在二战的时候找到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时时带在身上,佑护着平安,战后送给了奶奶。这颗普通的石头是见证了他们爱情的信物。“送给你,希望它能带给你平安和快乐。”安德鲁把彩石项链挂在了凯特的脖子上,温柔地说。 12没想到第二天,凯特悄然离开了沙漠小镇,从此销声匿迹,仿佛从没来过,谁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13岁月如梭,三年的时间过去了。第四年的秋天,安德鲁收到了一封来自纽约的信: 亲爱的安德鲁: 很抱歉我曾经欺骗你。其实我是一个珠宝贩子,三年前在你的咖啡店一切都是走私集团安排的,只是为了盗取“沙漠之心”。 但我不知不觉爱上了你,所以我选择了离开……后来我做了很多努力来告别那段不堪的过去。如今我已经在纽约大学就读一年级了,我实现了对你的承诺,好好生活,也希望得到你的原谅,如果你肯谅解我,就在咖啡馆的门前插一束玫瑰花吧。 依然爱你的凯特。 14小镇咖啡馆一如既往地热闹,只有特别细心的人才能注意到门前放了一束玫瑰花。一天,安德鲁像往常一样准备打烊,却发现虚掩的门被推开,一个美丽时髦的女郎推门走了进来。是凯特!激动的安德鲁深呼吸一口气,轻轻地拉起她的手,眼睛里泛着泪花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15其实,凯特当初在给安德鲁每天倒的牛奶里加入了安眠药,安德鲁早发现,他没有拆穿。他希望有一天凯特能真正坦诚面对他。 16月光还是那样温柔。月光下,凯特脸上仿佛有一层幸福的光晕。凯特调皮地对安德鲁说:“我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已经找到了‘沙漠之心’。” 17凯特把头轻轻靠在安德鲁怀里,听着安德鲁温暖的心跳声——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珠宝比心爱的人那颗赤忱的心更珍贵的呢?安德鲁宠溺地轻揉凯特的卷发,她脖子上挂着安德鲁送的彩石,在月光的照耀下格外闪亮。凯特不知道,其实它除了是安德鲁爷爷奶奶的爱情信物外,还有一个名字——“沙漠之心”。 18第二天,小镇的居民看到咖啡馆门口插满了黄玫瑰和红玫瑰,娇艳的玫瑰花朵在沙漠中摇曳。黄色倾诉谅解,而红色象征希望和爱情。 19巴格达小镇里依然流传着那个传说——只有拥有一颗坦诚心灵的人,才能找到“沙漠之心”,获得幸福。 (摘自《知音·海外版》2009年第4期) 15.小说第②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6.对于这篇小说,有几种不同的理解:①写凯特寻找珠宝“沙漠之心”的过程;②写珠宝“沙漠之心”失而复得的过程;③写安德鲁有一颗珠宝一样美好的心灵。你同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4分) 17.安德鲁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举两例说说。(4分) 18.仔细揣摩文段16中的划线句子,结合文意说说你的理解。这句话表现了凯特怎样的心情?(4分) 19.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请简要谈谈。(5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