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古诗鉴赏题(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五十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古诗鉴赏题(二)

ID:299709

大小:33.0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二十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1)“潮浇夜江斜月里”中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除此之外,这一“斜”字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3分)   (2)若把“两三星火是瓜洲”中的“星火”换上“枫桥夜泊”诗的“渔火”好不好呢?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1)“斜”字与上一句“一宿”呼应,描绘出行人那一宿羁旅愁思不曾成寐的情形,表述出“愁”   的思想感情。   (2)不好。因为“江枫渔火”是近景,看得清,“两三星火”是远景,看不分明,只见星星点点,如何知是渔火?是灯光?唯其如此,却更惹人想象。另外,《枫桥夜泊》用的是重笔,此诗纯用轻笔,两者也不同。   二十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1)“山光”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悦”是___用法。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情怀。   参考答案:(1)“山光”句的意思是山中美丽的风光让鸟儿也怡然自乐。(2分)“悦”是使动用法。(1分)(2)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3分,如果不注意到诗中还有“古寺、禅房、钟磬音”,可能会填“向往大自然”或“热爱大自然”之类,此类答案给1分)   二十八、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分)   (2)第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两种)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4分)   参考答案:①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2分)②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答出两种2分)描写了江楼下如水的月光照临波光荡漾的江面那种浩渺恬静的景色。(2分)   二十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9、“地白”的意思是。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   最接近。   20、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诗句的妙处。   参考答案:19、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呈现白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0、遥望明月,诗人不禁浮想联翩: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会落在谁家?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意境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含蓄蕴藉。   三十、阅读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回答问题。(5分)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4.古人评论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作者是如何把离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的呢?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4.本是静无一人的酒家环境,诗人进店,一人独酌。离别之际,本来无心饮酒而吴姬“劝”   何等有情。紧接着,加上“金陵子弟”前来相送,更觉情意深长,主客难舍,痛饮千杯。最后引出“别   意”与“东流水”比长较短,这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同属一类。水深情更深,水长   情更长的蕴意便表露无遗了。   三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1)首句“醉里且贪欢笑”中的“欢笑”前加一“且”字,分析其好处。   (2)全词三见“醉”字,这“醉”中隐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1)、“旦”有“暂且”之意,暂且欢笑,实则流露出“欢笑”背后的愁苦。(3分)   (2)、显然是借酒浇愁,醉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3分)   三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注:霜刃: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   这首诗着力刻画了一位“剑客”的形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手持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而急欲施展才能,于一番事业的剑客形象。   三十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山中寡妇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归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1)《山中寡妇》首联明确交代了丈夫的死因之后,用白描手法从和两个方面描绘了山中寡妇的苦难形象;颈联(第三联)中又从和两个方面写出她艰难穷苦的生活。(2分)   (2)诗中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诗人是通过什么手法表达感情的?尾联(第四联)的感   慨对主题的表达起到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1)衣着鬓发吃的(食物)烧的(柴草)   (2)诗人把感情诉诸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描写之中,把山中寡妇的苦难写到了极至,造成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把人民的痛苦和诗人的同情融入生活场景的描写,就使诗人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的。   尾联的感慨指出百姓逃至深山更深处也难以逃脱赋税徭役的罗网,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的罪恶。   三十四.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3分)   杜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周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3分)   答:   [参考答案](1)杜诗: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周诗: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评分标准:本题3分,4个要点概括出1个给1分,3个便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2)杜诗要点:①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②借助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③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   想像相结合);⑤言有尽而意无穷(由“红湿”、“花重”联想到滋润万物)。   周诗要点:①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②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耕人”、“花”、“鸥”的作用);③结   构布局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评分标准:本题3分,有观   点,1分;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且能言之成理,2分。本题不要求考生将两首诗进行比较,只须就某一首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个性略作阐释即可。]   三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选自2005届重庆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性考试)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北宋)   伫倚危楼①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②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③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①危楼:高楼。②黯黯:迷蒙不明。③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问: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   答:   答题要点:共2个得分点,每点3分,共6分。   (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3分。(只有“坚贞”、“执着”、“志诚”等表述没有结合原词句具体分析只得1分,结合了原词句具体分析可得3分)   (2)从“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3分。(只有“愁绪”等表述没有结合原词句具体分析只得1分,结合了原词句具体分析可得3分)   (3)两点融合起来,并结合原词句进行了具体分析,视分析程度也可给6分。   三十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选自宜昌市200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这首诗属于体裁。表达了送别朋友时的感情。(2分)   (2)本诗都笼罩着一个“雨”字。试赏析颔联围绕“雨”来写景抒情的妙处。(4分)   答:   [参考答案](1)(2分)五言律诗(答“近体诗”也得1分);依依不舍(或感伤)。   (2)(4分)围绕“雨”字,写细雨湿帆,帆湿而重。以叠音词“漠漠”的无声来写船行的缓慢;归鸟入雨,飞行而迟,以叠音词“冥冥”写雨中归鸟的模糊迷蒙,这帆重鸟迟的客观景物全然是打上诗人主观感情烙印的物象,诗人寓情于景,抒发了送别朋友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三十七.阅读下面的组词,回答问题。(6分)(选自宜昌市2005届高三年级5月份模拟语文试题)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好,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白居易把情看作诗歌的“根”,认为作诗谱歌,应力图以浓郁的真情实感动人心魄,这是他留给   后人的最宝贵的艺术经验。这三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2)从艺术特色的角度,任选一个点作一点赏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洋溢于整组词的,是对于江南的赞美之情和忆恋(怀恋)之情。   (2)可以整组词为对象。①三首词各以问句结尾,层层深入。第一首泛忆江南,第二首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杭州景色,第三首回忆苏州往事,以三个问句结尾,形式上构成反复,内容上层层深入,从而表达了作者内心炽烈的情感。②三首词各自独立,又构成整体。各首词之间,通过句式、内容、结构的相似而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构成有机整体。在组词中,这种艺术技巧很高明。   也可以一首词为对象。①写景善于着色。春天百花盛开,经阳光照射,显得更红。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在上面,更显得波光粼粼。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色调明朗。②善于炼字。如“寻”字用得好。碧空明月,月光中的山寺,寺中的桂子,婆娑月影,一切都很美。着一“寻”字,则一切景物都通过主人公的心灵而变成有情之物,诗中有人,景中有情,情景交融。③写景动静结合。再如这一句从动态的“寻”观静态的景,下一句以静态的“看”观动态的静,动静相生,含蕴无穷。④善用比喻。如“红胜火”、“绿如蓝”这两句以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春光的明媚与活力。以“醉”字形容“芙蓉”,又以“醉芙蓉”形容“吴娃”的美丽,比喻更为贴切,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⑤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如第一首泛写江南春景,第二首描写杭州月夜之景和钱塘潮,都在写景中融注了对江南强烈的怀念之情。(其它答案能自圆其说就可给分,如扣白居易诗歌的语言风格分析等。)   三十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选自山东诸城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答: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答:   参考答案:(1)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或:这首诗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   (2)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三十九.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两个小题。(6分)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l),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2),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l)绿绮,古代著名的琴。(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⑴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________,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4分)   ⑵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⑴(4分)听者(或;作者自己)的感受上(2分);侧(2分)   ⑵(2分)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意思对即可)   四十.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参考答案: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   四十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城韦庄鹿柴王维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这两个“空”字表现的“意境”不同。“鸟空啼”的“空”是“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既衬托出梦一般的   景色,又陷含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台城历经变迁,已经面目全非,但不解情的大自然,却一年一度春色,连鸟儿也无   谓地在啼鸣。这与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于乐景中注入哀情,反衬自然无情人有情,传达出诗人心灵   深处的忧伤。《鹿柴》中的“空”是“空旷”之意,展现的是大山幽静、不闻人语的情境,表现宁静幽深的境界。(意思对即   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四十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别滁①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作者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做了两年多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滁州父老亲故为作者饯行,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有人说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具体赏析。   参考答案:认同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2分)诗一开头就写明媚的景物,渲染饯行时的热烈气氛,为全诗定下乐观开朗的基调。(2分)后来又直接抒情,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不愿弦管演奏离别的曲调,表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2分)如果不认同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相应的分数。   四十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声。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第三联的内容;   (2)自选角度对该联进行简要赏析。   [解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境: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竹径”,竹林丛中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成为历史读者赞赏的名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水。   以上四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俱”,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和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的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答案]:(1)山间风光宜人,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歌唱;潭水倒映着云影、树影、山影、人影,使人心中顿时摆脱一切烦恼。 (2)欣赏角度提示:A,山光水色,使人赏心悦目的形象美。B,“悦”“空”等关键字的语言美。C,寓意于景,融情入景的表达技巧美。D,评价该联的思想内容。 四十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在 狱 咏 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①西陆:指秋天。 ②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③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1) 诗中的“南冠客思深”一句中的“深”字,有的版本写作“侵”。你认为哪一字更妙,为什么?(2分) 答: (2)试赏析颈联在表达主旨方面的艺术技巧。(4分) 答: [答案](1)“深”字好。“深”字与上一句的“唱”构成因果关系,更能表现作者遭囚禁之后客思的程度之深,而“侵”字在表现情感方面就没有这样的表现力。或:“侵”字好。与上一句的对仗更工整,“侵”字更富有动感,令人有蝉声渐渐侵入“南冠客思”的伤痛。 (2)颈联主要采用了比喻的手法。“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恶劣,“难进”“易沉”,比喻处境的艰难(“难进”比喻政治的不得意,“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压制)。 四十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春山夜月 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借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有人说诗中三、四句是全诗精神所在,是神来之笔。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答案]第一、从结构上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 ,笔笔紧扣,自然圆到。同时为下文赏玩忘归作伏笔。第二、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既见山水清夜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第三,虚实结合,妙趣横生。“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意境鲜明。第四,精于炼字“掬”“弄”两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实又传神,确为神来之笔。(每个要点2 分,答对3个要点即可)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