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一、“1640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旧政治制度”是指什么?
答:指的是封建专制制度。
(2)“新政治制度”指什么?在英、法两国分别表现为什么形式?
答: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表现为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法国表现为资产阶级共和制。
(3)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答: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的序幕,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二、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文献》?它限制了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力?
答:①《权力法案》;②立法权、经济权、军事权。
(2)材料二出自法国的什么文献?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答:①《人权宣言》;②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
(3)村料一、材料二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点?
本质上的相同点有:①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都主张反封建;③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
三、
四、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指的是什么文件的内容?它们的制定机关分别是什么?
答:《权利法案》:英国议会;《独立宣言》:北美大陆会议;《人权宣言》:法国制宪会议。
(2)上述材料所指的文件颁布有何意义?
答:《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独立宣言》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它标志着美国诞生;《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19世纪下半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请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此同时,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同样性质的改革被称为什么?明治维新的一些重要措施对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答:(1)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
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3)启示:1)引进外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坚持对外开放;2)倡导科教兴国,努力发展教育。
二、我国近邻日本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国家,历史发展道路十分引人注目。请回答下列有关日本历史的问题:
(1)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国内矛盾重重,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是怎样向欧美列强学习的?结果怎样?
答:②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③结果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开展对外扩张活动。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战败,经济陷入崩溃;但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又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大国。说说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答:主要原因①朝鲜战争,美国在日本大量军事订货的刺激;②利用美援,引进高新科学技术;③利用当时稳定的国内环境。
(3)学习上述三次日本历史巨变后,你有何感想(要求:60字以内;不展开论述)?
答:国民经济要发展,综合国力要提高,不仅要提倡“科教兴国”战略,还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时并举。
三、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皇政府把全国分成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技师。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
答: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努力发展教育。
(2)日本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变化?
答:明治为新前,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明治为新时,日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引进西方技术:明治为新后,日本实行侵略扩张政策。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多主动和外界交往;走出国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所用。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要选择性的进行取舍,才能对我有利。
四、简答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重大变革?这些历史变革分别有何影响?
答: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英国工业革命。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五、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俄、日、美在这一时期面临的社会问题各是什么?
答:俄国面临着农奴制的严重危机;日本出现了幕府统治和民族危机;德国政治分裂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2)它们各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答:俄国和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3)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殖民争夺更加激烈;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
一、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类的生
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
请回答:
(1)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它的标志是什么?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候,得到发展和利用的新能源是什么?创制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20世界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又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答: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和石油。电车、汽车、飞机等。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
(2)试举一例科学革命的具体成果并说明它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答: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电灯,改变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克服黑暗对生活的限制。
(3)试以历史上某个国家的兴衰为例,说明科技革命对该国实力地位变化的影响。
答:英国首先开始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18-19世纪成为世界霸主。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技术装备落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被美、德赶上和超过。
二、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进步,而现在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高达80%以上。高知识含量的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已超过了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目前,跨国公司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4万多家,其子公司25万多家之多,总产值占世界生产总量的40%,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出口总额的60%。
(1)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答:标志:第一次,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第二次,电力的广泛使用。
(2)结合材料,分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哪两种新趋势?科技革命影响说明了什么?
答:新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势——知识经济或者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明:略。
(3)结合你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举出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信息传递方面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
答:第二次:电话、电报、电影等。第三次:计算机、移动通讯、电视机、DVD、VCD、传真机。
三、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三次全球性的技术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
请回答:
(1)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发展和利用的新能源是什么?创造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又在哪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答: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和石油。电车、汽车、飞机等。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
(2)试举一例科技革命的具体成果并说明它给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
答:为开放性试题。要求例举的成果是某次科技革命与生活相关的具体成就,并说明应用后改善了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例答: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改变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习惯,克服黑暗对生活的限制。
(3)试以历史上某个国家的兴衰为例,说明科技革命对该国实力地位变化的影响。
答:为开放性试题。可选一国之兴或衰(如英、法、美、德、俄国、日等国)说明。例答:英国开始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18-19世纪居世界霸主。在二次科技革命中,技术装备落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被美、德赶上和超过。还可用一些国家(如近代中国等)科技落后,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来反证说明。
四、为什么说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对你或者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好处?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答:第一问:从“通过交通工具的创制”,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等方面来分析说明。第二问:如电视机、收录机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等减轻了人们的家务劳动等等。第三问:从“围绕科技技
术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和作为学生从小应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作贡献的观念”等方面来谈感想。
五、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共产党宣言》
回答:
1)“不到一百年”内生产力迅速发展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件?工业革命
2)这一事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英国
3)这一事件重在交通运输工具方面的主要发明有什么?汽船、火车
六、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科技革命有哪些新发现?它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答:(1)三个方面: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
(2)a、促进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b、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
c、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七、请你说出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年代以及它们各自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社会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受益?为什么?
答:(1)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以电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内容,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2)世界三次科技革命,中国社会分别处于: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文字狱”盛行,闭关锁国,无从受益;第二次时,虽有“洋务运动”,但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更加反动和腐朽,半殖民地化的现实,使中国无力受益;第三次,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后,自力更生,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但受“冷战”的影响和国内“左”倾思想的干扰,
没能很快实现现代化。
国际关系史
一、(关于国际会议)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召开了许多国际会议,这些会议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请你在其中任选两次与中国有关的会议,说明它涉及到的中国问题及产生的影响。
答:①巴黎和会: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条件。②开罗会议: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为中国收回这些地区提供了保障。③雅尔塔会议:决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提高了中国的地位。④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关于国际会议)试述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中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巴黎和会上,列强在签订《凡尔赛和约》时,竟然无视中国是战胜国的一员,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利益由日本继承。华盛顿会议上,与会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从这些决议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列强召开这两次会议的目的是根据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中国虽是战胜国,但属于弱国,因为依然处于被宰割的地位,所以说“弱国无外交”。
三、(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又是如何被破坏的?如何评价这个体系?
答:建立:(1)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通过了《凡尔赛和约》,以及对奥、匈、保加
利亚、土耳其等国的条约,合称为巴黎和约。这些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和西亚的统治新秩序。
(2)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公约》、《五国公约》和《九国公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成华盛顿体系。这两次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坏: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系”彻底瓦解。
(3)评价:这一体系确立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四、(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
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为确立“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召开了哪两次重要国际会议?会议签署了哪些有损中国权益的条约或决定?
答: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侵略权益由日本继承。《九国公约》确定了帝国主义各国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
五、(关于经济危机)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如下表: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45.2%
28.4%
40.6%
16.5%
8.4%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
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的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们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场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
答:美国、德国。
(2)为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3)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答:不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4)德国是如何实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这一设想的?结局如何?
答: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侵占欧洲一系列国家。德国最后被打败。
六、(关于经济危机)阅读下列材料: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是:
(1)影响到整个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等部门的危机;
(2)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3)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请回答:
(1)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答:时间特别长,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2)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世界上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摆脱危机的道路?
答:美国为代表的实行了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政策,德、日、意走上了法西斯专政
的道路。
(3)举其中一方面说说对世界的影响。
答: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保留了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或德、日、意的法西斯化威胁世界和平,挑起了战争,导致二战的爆发)。
七、(关于经济危机)材料: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美国当时的什么社会状况?
答: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
(2)发表演说的美国总统是谁?他是哪一年就任美国总统的?
答: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3)针对材料中的困境,这位总统当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①从整顿改革危机最深的金融业开始,恢复银行的信用。②在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③新政的秩序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整顿。1933年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的调节和控制,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④新建许多公共工程,如筑路、架桥、植树、兴建水利工程等,以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
(4)如何评价这位总统的措施?(结果、影响、作用)
答:新政的实施,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八、“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语(1945年2月于雅尔塔)
(1)料中的“战时”、“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的话,请至少举出1例战后苏联于同盟互相敌对的史实。
答: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对抗;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的对抗;美苏开展军备竞赛等。
(3)战后,战时同盟分裂了,您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国家与国家间经济、政治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宗教信仰的冲突;民族冲突等。
九、(关于国际格局)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苏联中间隔着辽阔的地带……它控制着日本、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半个朝鲜和南太平洋,它早已控制着南美;它还想控制整个大英帝国和西欧……它们在世界各地区建立和准备建立的一切军事基地,都是为着反对苏联的。不错,这些军事基地是指向苏联……
材料二:“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负起这个责任。”
材料三:杜鲁门宣称美国必须援助希、土的“理由”是“自由制度”面临“极权政治”的“侵犯”,“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而强加于各国自由人民的极权政体,削弱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并危害着美国的安全。”之后他又说:“我相信,这是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有关。”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二战后国际格局有什么变化?
答: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美国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并且主要矛头指向苏联,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2)材料二中的“责任”是什么,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答:所谓“责任”就是领导世界,成为世界的霸主。不对,各国在主权上是平等的,这只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集中表现,公开地干涉别国的内政。
(3)为完成“责任”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美国在“自由制度”的口号下,扶持各国反动势力扑灭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控制广大中间带,遏制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遏制”政策,对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包围,对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军事侵略或者实行经济上的
封锁、政治上的孤立、军事上的威胁等等。
(4)举例说明世界人民能让美国完成这种“责任”吗?
答:当今世界各国人民不能答应美国推行霸权政治。第三世界的人民联合起来改变不合理不公正的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如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组织。美苏冷战结束后,第二世界一些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美国霸权主义,如欧洲联盟等。当今世界维护和平,发展本国经济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十、(关于国际格局)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答: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特点?
答: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冲突加剧。请你任举一例说明。
答:例如巴以冲突,印巴冲突,海湾战争,南斯拉夫战争等。原因: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和冲突的激化,特别是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4)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局势?
答:1、首先要搞好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积极参加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十六、一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战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一战摧挎了同盟国、协约国争霸世界的对峙格局,形成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美苏争霸世界的两极格局
③日本、西欧各国的迅速崛起;第三世界形成;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
十七、12、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西欧各国和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共同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的经济援助。影响:促使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
十八、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它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怎样的趋势?原因:二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对西欧形成很大的压力。西欧一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加强合作和联合,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
作用: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它同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合作。
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
十九、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历程,举例说明这一时期出现的文艺作品或科技成就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答:①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并于16世纪达到高潮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史上称之为文艺复兴。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最主要的思潮是人文主义。②意大利文艺复兴表现最突出的领域是文学和艺术。著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但丁的《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但丁在《神曲》中表达自己的善恶标准和对教会的厌恶,体现了反对封建教会的思想;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描写爱情,抨击教皇,抒发渴望意大利和平统一的情怀。③“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的作品中刻画的也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④15世纪文艺复兴扩大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国人才辈出,文学领域尤其活跃,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突出成就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
二十、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向东航行的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线路是怎样的?向西航行的航海家所开辟出来的新航路客观上对人类认识自然有什么意义?
答:向东:①1487年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绕过非洲最南端,进入印度洋。②1497—1498年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再穿过印度洋,航行到印度,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路线:①迪亚士的线路:从里斯本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②达·伽马的线路:从里斯本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纵穿大西洋,再向东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到非洲马林迪,再向东到印度半岛南端的卡里库特。
向西的意义:①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了美洲新大陆。②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二十一、美国一位历史学家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是“走向战争”,
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谈谈理由。
答:我认为正确。①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意、德、日先后建立和强化法西斯统治,扩军备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②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增强了实力,世界面临战争威胁。③西方大国的“不干涉”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④受侵略国家人民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没有形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联合阵线,有效抑制侵略。⑤德意日法西斯却于1937年组成“轴心国”军事政治集团,侵略气焰更加嚣张。⑥1938年英法同德意共同制造了“慕尼黑阴谋”进一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法西斯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最终使世界走向战争。
二十二、有人说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最大的受益国,因为它每次都是由中立国转变为参战国的。请问:这种说法有道理吗?美国是怎样完成这一转变的?又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两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初期,美国实行的都是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同交战双方进行贸易,大发战争横财的政策。
转变和影响:
①一战进行到1917年,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美国为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向德国宣战。这一做法加速了一战的结束,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战火烧到美国本土。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很快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美国的参战对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很大贡献。
二十三、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有人说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人说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为什么?
答:①第二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②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
义的经济危机。
二十四、知道1989年以后,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欧洲政治版图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原因的出现导致了哪一国际组织的解散?
答:变化:①1989年东欧剧变后,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②1991年底俄罗斯联邦等11国共同签署建立“独联体”文件,这样苏联解体了。
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导致了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
这一原因的出现导致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
二十五、二战前及其期间,世界历史上出现了哪些坚持反法西斯侵略的著名政治家?选择其中一位,谈谈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
答:坚持反法西斯侵略的政治家有: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戴高乐、季米特洛夫、毛泽东。
丘吉尔:丘吉尔是二战期间英国首相。德国空军对英国进行空袭期间,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进行了顽强抵抗,粉碎了德国的企图。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同中、美、苏等国为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而走向联合,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丘吉尔出席了二战期间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贡献。
罗斯福:1933年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使美国经济从经济危机中逐渐复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于1942年初联合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期,为尽快战胜德、日法西斯,分别与中、英、苏等国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协调了盟国行动。为最后战胜法西斯作出重要的贡献。
二十六、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敬佩或喜欢的正面人物是谁?为什么?
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正面历史人物有:毛泽东、周恩来、丘吉尔、戴高乐、罗斯福、斯大林等,任选一个,可以与第10题相同。
世界近现代史上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东亚太平洋地区?这些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举四例即可)
答:①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影响: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国性抗战开始。③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的规模空前扩大,美、英、苏、中等国走向联合,形成反法西斯同盟。④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影响:美军以少胜多击溃日军,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势。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影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二战结束。⑥二战后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影响:美国最终以失败告终,使美国的霸权政策严重受挫。(日本明治维新、中英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五四运动、罗斯福新政)
二十七、美国一位历史学家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是“走向战争”,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谈谈理由。
答:我认为正确。①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意、德、日先后建立和强化法西斯统治,扩军备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②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增强了实力,世界面临战争威胁。③西方大国的“不干涉”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④受侵略国家人民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没有形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联合阵线,有效抑制侵略。⑤德意日法西斯却于1937年组成“轴心国”军事政治集团,侵略气焰更加嚣张。⑥1938年英法同德意共同制造了“慕尼黑阴谋”进一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法西斯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最终使世界走向战争。
二十八、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德国的经济发展为什么能赶上并超过英国和法国?
答:因为美国和德国在电力方面领先一步。除直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外,还因为在美国方面:①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②资源丰富;③大量的欧亚移民提供了技术和劳力;④吸收了大量欧洲剩余资本。在德国方面:①实现了国家统一;②从法国得到了大量战争赔款③通过普法战争从法国夺取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重要矿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矿藏资源。
经验:发展经济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设备,扩大海外市场,引进外资。
教训:①不能固步自封,拒绝先进技术和外来资本。②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发展民族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