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生物
说明: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45小题。其中部分试题分为A题、B题(A题为较难题,B题为较易题)。分别供A组考生和B组考生使用。本试卷共8页,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依靠反射弧
D.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激素对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
2.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害虫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大山雀
C.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D.一座山上的全部毒蛇
3.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迁入率和迁出率 D.种群的增长率
4.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只有神经调节 B.体温调节只有体液调节
C.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D.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5.下列免疫活动中,只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唾液将口腔中的细菌杀死 B.抗体抵抗天花病毒
C.溶菌酶杀死细菌 D.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6.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和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主要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赤霉素能抑制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8.若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依次采用的方法是( )
A.标志重捕法、样方法 B.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C.样方法、样方法 D.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
9.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相对稳定
C.环境因素对该种群没有影响 D.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10.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构成的 B.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属于生物群落 D.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
11.下图能表示蛇和鼠相互关系的曲线是 ( )
12.艾滋病被称为“现代瘟疫”,该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以下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艾滋病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B.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C.艾滋病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D.艾滋病病毒只有蛋白质没有核酸
13.下列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
A.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 B.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C.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D.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14.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所获得的能量分别是 ( )
A.4%和0.8% B.4%和8%
C.0.8%和0.8% D.20%和4%
15.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大和最小的依次是 ( )
①温带草原 ②热带雨林 ③北方针叶林 ④北极冻原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6.下列各种信息中,不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
A.鸟类呜叫 B.哺乳动物的体温
C.昆虫的性信息素 D.紫外线
17.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通过 ( )
A.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保持动态平衡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D.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
19.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时,应设法使能量多流向 ( )
A.森林的植被中 B.森林的木材中
C.森林鸟类中 D.森林猛兽中
20.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光照、温度 D.光照、食物
21.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 (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只允许林区人民砍伐
C.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 D.砍伐热带雨林
22.科学家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可用于临床中治疗疟疾,这一事实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 )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
23.在果树栽培过程中,剪去顶端的目的是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 ( )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C.增加,以利于其生长 D.减少,以利于其生长
24.某脑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看书看报,此病人受损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 )
A.S区 B.H区 C. W区 D. V区
25.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 )
A.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B.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C.T细胞接受抗原信息刺激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2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B.种群内的个体数量不断变化
C.种群内的个体之间会发生种内竞争
D.在一个稳定型的种群内,个体数量不发生变化
27.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 )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28.下列有关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29.一个种群中幼年的个体很多,老年的个体较少,这个种群的密度就会 ( )
A基本保持稳定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D.增长很小
3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 )
31.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
A.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B.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C.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D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3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内环境稳态需要由机体内各种调节机制共同维持
C.内环境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当血液的成分相对稳定时,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均保持不变
33.一片草地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 )
A.抵抗力稳定性 B.恢复力稳定性
C.结构不可破坏性 D.功能绝对稳定性
34.对于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 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35.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是 ( )
A.空气严重污染 B.二氧化碳大量排放
C.二氧化硫大量排放 D.氟利昂大量排放
36.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 ( )
A.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B.群落在不同地段的不同种类
C.群落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优势种 D.群落在不同光照范围的数量
37.下图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38.下列因素中可导致松鼠种内竞争加剧的是 ( )
A.环境温度升高 B.捕食者数量增加
C.种群内疾病流行 D.种群繁殖率提高
39.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生态危机是 ( )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40.在过去的10年里,大气中的 浓度逐渐增加,下列哪一因素与此无关 ( )
A.砍伐热带雨林 B.燃烧化石燃料
C.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日益扩散 D.大量使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
二、非选择题
41.(14分)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人体内血糖的正常值在 范围内变化。
(2)图中①过程是 ,④过程是 ,该过程进行的主
要场所是 。
(3)图中②③⑤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
、 、 。
(4)能够调节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最主要的激素是 和 。
(5)饭后由于①过程作用加强,使血糖浓度升高,此时由 细胞分泌
的 含量也随之升高。若分泌此激素的细胞受损,人体则会患
病。
(6)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 。
42(13分)右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
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
B ;C 。
(2)a~d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 (填字母)。
(3)a—d中, 浓度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 和 ; 浓度最高和最低
的分别是 和 。
(4)用箭头和字母表示出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 。
43.(13分)右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神经兴奋传递的方向是向 (填左或右)。
(2)③的名称是 ,它的形成与细胞器
有关。③中所含的化学物质称为
,该物质经扩散与
上的 结合。
(3)②结构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
导提供 。
(4)①结构的名称是 突。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 (填
内或外)为负电位。
(5)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 或 ,
而不能向相反方向传递。
44.(A)(10分)右图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其中含能
量最多的生物是 。
(2)兔和鼠的关系是 ,蟾蜍和蜘蛛的
关系是 。
(3)在能量传递效率相同的情况下,猫头鹰获
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
,该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第 营养级。
(4)若由于某种原因鼠突然死亡,蛇和蟾蜍的
数量变化情况依次是 和 。
(5)该图只体现出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有
和 。
44.(B)(10分)右图是一个简单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其中
的初级消费者是 。
(2)蛇是 消费者,属于 营养
级。鹰同时占有 个营养级,分别
是 。
(3)该食物网中的兔和蚱蜢是 关系,蜥蜴和蚱蜢是 关系。
(4)对于鹰而言,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
(5)若此食物网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
45.(A)(10分)研究表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推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能发生在胚芽鞘尖端,也可能发生在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弯曲生长部位)。为了探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的部位,有人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一)实验材料:直立生长状态相似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蜡纸(可插入胚芽鞘)、台灯、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等
(二)实验步骤:
(1)将生长状态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分成数量相等的四组,标号为A、B、C、D。
(2)A组:将不透水的蜡纸插入胚芽鞘尖端及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B组: ;
C组: ;D组:不做处理。
(3)将A、B、C、D四组材料置于不透光的纸盒中,给以单侧光照,其它条件相同且适
宜,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根据相关信息回答:
①请参照上图并结合预测的实验结果,补充实验步骤(2)中B、C组的操作。
B组 ;
C组 ;
②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
(三)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1)若A、C组直立生长,B、D组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部位是尖端。
(2)若 组直立生长, 组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部位
是尖端下面一段。
(3)若 组直立生长, 组都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
。
45.(B)(10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人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
的是 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
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号与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
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 号(实验组)与 号(对照组)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
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