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雄·能力训练
练一练
1.给加粗字注音。
余暇( ) 阴霾( ) 疆域( )
孜孜不倦( ) 梦寐以求( )
2.你对课文了解吗?
(1)演讲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几个方面?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从写作思路来看,本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内容是什么?
3.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写: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
1.全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后两部分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3.里根总统是如何在演讲中给自己定位的?
读一读
课内阅读: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七位“挑战者”,记住他们活着的时候给熟悉他们的人们带来的生机、爱和欢乐,给祖国带来的骄傲。
1.解词。
锲而不舍:
2.“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说说理由。
课外阅读:
生命的三分之一
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义,这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提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当然很困难;但是,大体上看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看他对待劳动、工作等等的态度如何,也就不难对这个人的存在的意义作出适当的估计了。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
班固写的《汉书·食货志》上有下面的记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这几句读起来很奇怪,怎么一月能有四十五天呢?再看原文底下颜师古做了注解,他说:“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
这就很清楚了。原来我国的古人不但比西方各国的人更早地懂得科学地、合理地计算劳动日;而且我们的古人老早就知道对于日班和夜班的计算方法。
一个月本来只有三十天,古人把每个夜晚的时间算做半日,就多了十五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夜晚的时间实际上不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吗?
对于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但历代的劳动人民如此重视,而且有许多大政治家也十分重视。班固在《汉书·刑法志》里还写道:
“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
有的人一听说秦始皇就不喜欢他,其实秦始皇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班固对他也还有一些公平的评价。这里写的是秦始皇在夜间看书学习的情形。
据刘向的《说苑》所载,春秋战国时有许多国君都很注意学习。如: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在这里,师旷劝七十岁的晋平公点灯夜读,拼命抢时间,争取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至于继续浪费,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北史·吕思礼传》记载这个北周大政治家生平勤学的情形是:
“虽务兼军国,而手不释卷。昼理政事,夜即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
光是烛灰一夜就有几升之多,可见他夜读何等勤奋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为什么古人对于夜晚的时间都这样重视,不肯轻易放过呢?我认为这就是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态度,这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我之所以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同志们做这样的谈话,目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
1.给加粗字注音。
所载( ) 炳烛( )( )
2.文中的“生命的三分之一”指的是哪一部分时间?
3.第二段开头一句中的“古来”换成“古往今来”行不行?为什么?
4.作者创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5.你读了本文受到哪些启发?
写一写
《真正的英雄》表达如此丰富、感情如此强烈,请将课文中的好句子摘抄下来,并学会运用。
参考答案
练一练
1.略
2.(1)演讲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两个方面:悲痛和力量。
(2)总—分—总的写作思路。从写作思路角度来看,本文又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前四段,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第二部分,中间九段,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第三部分,最后八段,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3.略
议一议
1.从感情脉络来看,全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悲痛是因为英雄已死,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演讲者字里行间处处表达了这种悲痛、哀悼之情。但是,人类不能永远悲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应该注意的是,演讲者表达的这两种感情在课文中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水乳交融的。更恰当地说,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又不是仅停留于悲痛,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这一出航天悲剧的结果不是让人们害怕,而是鼓舞,使后继者更加奋然前行。
2.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3.这样的演讲,不是公文性的客套话,不是高高在上的领袖对他统治下的子民的居高临下的评价和盖棺定论。演讲者在演讲中有着双重身份,一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总统,二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因为是总统,所以他要代表人民说话,要赋予演讲以普遍的意义;因为是人民中的一员,所以他并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比别人高,而是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这些真正的英雄。作者抓住英雄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追忆,使人感到,这些英雄原来也是活生生的平凡人。总统对每一位宇航员都非常熟悉,正因如此,他的演讲才是感人的,平易近人的,发自内心的,而非客套的。
读一读
课内阅读:
1.略
2.只要说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就可以了。
3.略
课外阅读:
1.略
2.夜晚
3.不行。“古来”是与下文所列举的古代人物事例相照应的。而下文没有举今的事例,所以不能换成“古往今来”。
4.引起读者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应该有效地利用夜晚的时间认真学习,提高自己。能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延长了生命的三分之一。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