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含解析)

ID:306331

大小:125.3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南省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文科试题卷 时    量: 150 分钟         总    分: 150分                注意:请同学们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考后只交答题卷。  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觊觎      忌妒       稽查      赍恨而亡     叽叽嘈嘈 B.狸猫      丽水      黄鹂      不幸罹难     梨园子弟 C.车棚      抨击      膨胀      蓬门荜户     令人捧腹 D.蚊蚋      纳罕      木讷      方枘圆凿     千补百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静土、世外桃园。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 B、歌声不仅仅代表了音律的变迁,更多的是对那些岁月、那些闪耀着理想光辉的年代的留恋与思索。于是,浮躁的渴望回归,遥远的成为永远,30年来的歌曲形形色色,那一份朴实和简单的快乐却还在心里。 C、春晚起用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美总设计和灯光总设计,舞台引进先进的视频灯光设备,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卷轴,将变身为春晚舞台的视觉景观。此外,直播中还将起用无人跟拍和蜘蛛眼摄像机,全面捕捉现场的精彩。 D、生活里最美好的东西,从来不是有形的东西,财富的意义也并不只于金钱。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年代,每个人都需要停下心来想想了。显然,对美好生活而言,速度不是第一位的。一切正如甘地所说,“如果方向错了,速度快又有什么用呢?”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B.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对此不以为然,而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国家寻找丰富的矿藏。 C.北京的寒冬,似乎都是突然降临,刚刚还风和日暖,刹那间寒风狼奔豕突而来,如果再伴随雨雪,气温一下子会下降十几度。 D.《谍影重重3》所创造的完美境界,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间谍电影,不少影迷对伯恩顶礼膜拜,认为伯恩的表演比邦德更胜一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昆曲的缘起和本性,原本不属于那种大剧场商业演出的艺术形态,与园林艺术一样,更多地体现出文人的情怀和诗人的气质。 B.“激流”三部曲等作品,不但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人物的命运沉浮,更激励无数青年反抗封建压迫,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甚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C.体制上的弊端、法制上的漏洞和政策本身的不完善等导致收入差距迅速拉大,这些方面近几年来政府做了很大努力,情况有所改善。 D.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                   。   (2)在那间僻静的小屋的墙上,慢慢地贴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图和图表。他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做算术                      。                ①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②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加以补充阐发。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     ③不 但讲述了自己通晓的事物,而且还超越了自己想像力的界限,给他们讲世界上的奇迹。     ④给他们讲世界上的奇迹,不但讲述了自己通晓的事物,而且还超越了自己想像力的界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①,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寇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寇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野行者之馘②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 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 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③所相与谗君者 ,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④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 ,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选自《四库全书》本《青霞集》) 〔注〕①宰执:指严嵩                  ②馘:guó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杀敌人的耳朵 ③阃(kǔn)寄:边境将领          ④裒:póu聚集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www.z.com A.构其罪     设计陷害              B.寻且坐罪罢去   犯法 C.往往而是   常常                 D.予谨识之       记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其能遗之也乎                   B.   以泄其怀 其孰能讥之乎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C.  屈原之《骚》疑于怨            D.  而父之哭其子       不拘于时,学于余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沈青霞多次以小官身份向皇帝上奏表痛斥宰相严嵩,严嵩恨透了他,最后罗织罪名把他流放到边塞上。 B.沈青霞先生敢于直谏,受人尊重,后因反对严嵩专权误国而被陷害致死,他的讽讥时政的诗文也是他招祸的原因之一。 C.先生逝世后,他的一个姓俞的朋友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刻印成书,准备流传它。 D.这篇序文,是为沈青霞的文集而作,却从其人写起,作者成功地把握了“知人论世”的原则,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3分)                                                                              (2)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3分)                                                                              (3)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4分)                                                                               10.用斜线(/)给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NextPage] 三、古诗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 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霜。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  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1)翁卷《山雨》一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3分)                                                                                                                                                                      (2)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②、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                。(李白《蜀道难》 ③、                 ,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阅读)本大题选择题6分,简答题6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15题。 悟感——生命精美的标志 ①我们无数次地赞美生命。我们去游泳,发现水居然不会浸入我们的耳道;我们去爬山,发现我们会有一种旷达的情怀去同空灵的山色水光融为一体;热了,排汗足以降温;累了,睡眠可以克服疲劳。生命使我们的身心如此协调一致,我们处处感受到通常的生命本能。 ②此外,我们还看到了人的更高级的本能,这就是包括思维和学习的精神活动的本能。它表现为语言的或者是知识的敏感,或者说悟感,是使我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内部机制。 ③人的生命自然的神奇,加上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促使我们更聚焦于审视生命自身的性质,更深入地揭示教育与人的生命之间的关系,并回答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的生命自身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作用,这就促使我们追问感悟或思想的产生机制——悟感。 ④我们把儿童的语感、数感,以及乐感、美感、道德感、司机的方向感,游泳者的水感等统称为悟感。悟感是一种“思维的感觉”,而不是一种“知觉的感觉”,它没有具体的意识内容,却是一种前意识现象,会产生意识倾向或意识内容。悟感同感悟或思想不同,后者不仅有意识倾向,而且有意识内容。尽管某些感悟或思想不能完全地用可传达的语言叙述出来,但它可以用以悟感引感悟的方式进行交流或传输,例如,借助隐喻、事例等,人们可以意会而不需言传,从而交流感悟或思想。然而悟感的主要功能不在于传输,而在于它提供了产生感悟的基础,或者说,感悟或思想是悟感被激活的产物。这种关系,类似于情感和感情的关系,情感触生感情,而悟感产生感悟和思想。 ⑤悟感和感悟(或思想)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有区别的,前者更带“贴身性”。这里可借用奥修把头脑和心灵相区别的说法,他说:“我想要你将每一样东西都放在它正确的位置:如果头脑和心之间有任何冲突,必须先听心的。如果爱和逻辑之间有任何冲突,那么应该由爱来决定,而不应该由逻辑来决定。”沿着这样的判断,人的感悟或思想发生在头脑里,悟感却发生在心灵或“身体”里。由于悟感的存在,人的先天或内在的因素和后天或外部的刺激因素连接起来了,于是形成了感悟或思想。 ⑥在汉字里,脑和心似乎有紧密的联系。脑似乎是肉体的,而心却主思考。这表现在所有思考的和情感的字都有心字。“心之官则思”,我们开始认为这只是我国古代对人体解剖知识的欠缺所带来的不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脑之官则思”吧!可以说,奥修的脑子和心灵区别论——脑子主要是司算计,而心灵司情感,其实只是暗合了中国的古老思想。汉字是如此漫长 而大量地筛选碰撞的结果,它表情达意的深刻性,我们不能低估,这里,它再一次表现了神奇的一面。其实,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这种微妙的区别早就存在于我们的思想感情之中。比如,一位朋友在下雨天跑了老远来看望你,这时你要说的是“噢,你真有心”,你决不会说“噢,你真有脑”。前者肯定人的爱心,而后者给人一种算计着利益的感觉。这种微妙,发自我们的悟感。 ⑦实践和研究表明,悟感现象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起着我们过去难以注意但却极为重要的作用。悟感是我们解决问题、有所创造的核心因素;悟感是生命的底蕴,并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而不是靠教;悟感的培养是今天教育改革中十分值得注意的新领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它的研究,将为教育走向以学生为本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摘录自郭思乐著《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 1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3分)                               (     ) A.学习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结果就叫悟感。 B.我们根据树桩年轮的疏密粗细判断出南北方向,这是一种悟感。 C.悟感不可言传,但并不能说不可言传的感悟或思想就是悟感。 D.人的感悟或思想发生在大脑,而悟感发生在心脏。 14.下列关于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悟感会让你不假思索地说“噢,你真有心”,而不至于冒出一句“噢,你真有脑”。 B.在你为该说“噢,你真有心”还是“噢,你真有脑”而犹豫时,悟感会让你选择前者。 C.“噢,你真有心”肯定人的爱心——这个感觉可以称为悟感。 D.“噢,你真有脑”讽刺人算计着利益——这个感觉可以称为悟感。 15.从最后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悟感不靠教,又认为悟感是可以培养的。这是否矛盾呢,请联系原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青 山 行 季宇     ①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马鞍山,开始向青山进发。车窗外,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日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往的闲适。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 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       ②这都是因为李白啊!      ③这位“千古一诗人”与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据考证,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此地,埋骨青山。可以说,当涂的山山水水印满了李白的足迹,也一次次激荡起诗人奔放的情怀和灵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当涂才使我们备感不同寻常,踏上这块土地,就连我们的呼吸也充满了浓郁的诗情。      ④渐渐地,青山出现在了眼前。秋天的青山是丰盈的,也是朴素的。这是一个绿的世界,到处草木盛开,一片葱茏。据说,以前这里曾经长满了枫树和野菊,每到秋天,漫山红遍,野菊怒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一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就常来这里,登高望远,饮酒作诗,消磨他在人生的最后岁月。      ⑤今天的青山墓园掩映在一片松柏苍翠之中,显得古朴而肃穆。屹立于墓前的石碑,高五尺有余,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出自杜甫之手笔。山风轻拂着,仿佛在轻声诉说;墓园上芳草萋萋,树影婆娑;远处偶有鸟鸣传来,四周一片宁静。置身在这样的幽静中,极目远眺,李白笔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画缓缓展开──呵,山与水,水与天,紧紧相连,融为一体,迷迷蒙蒙的景色,带着些许梦幻。在这梦幻之中,历史仿佛向我们走来……      ⑥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时的诗人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到了当涂。那也是一个秋天啊,艳阳高照,或清风明月,诗人沿着长江,泛舟而下,一路上美景如画,诗酒当歌。      ⑦天宝六年,这是李白政治上最失意的时期。长安三年,他屡遭谗毁,饱受打击。离开长安后,他带着满身伤痕,再次来到了当涂。      ⑧此时的李白,内心充满了太多的苦闷!他不理解为什么“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而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难更使他忧心如焚。天宝六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前夜。李白很想为国家出力,可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山水与诗酒,并从中得到些许慰藉,以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      ⑨至德二年,李白一生中最严重的政治打击降临了。就在这一年,隐居于庐山的李白不幸卷入了永王李璘事件。他原本抱着一片救国热忱,没想到却卷入了一场宫廷之争,流放夜郎。这是李白生命中最灰暗的时期。“夜郎万里道,西去令人老”、“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⑩晚年的李白再次滞留于当涂。此时的他已是贫病交加,穷困潦倒。在致其族叔李阳冰的信中,当年“散金三十万”、一向豪放潇洒的李白只能徒唤无奈,发出“英雄气短”的哀叹:“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宝应元年,一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寓所离开了人世。      ⑾雨果在巴尔扎克追悼会上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死会给我们带来宗教上的震撼。“那不是黑夜,而是光明;那不是虚无,而是永恒;那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想李白的死也是如此。在青山凭吊时,我们的心情一直很沉重。李白一生以诗名,他的诗登峰造极,不可逾越。所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人说,有诗歌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从这一点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人生的最高理想。李白的不幸就在于时运不济,报国无门。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悲痛。在这大悲痛的深处,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人民的伟大忠诚,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不朽的伟大精神。                                                                          (选自2008年第6期《散文选刊》) 注:青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境内,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享誉中外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墓园位于景区内。16.作者为什么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6分)     17.文章第五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来源:学§科§网]     18.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这句话的理解。(6分)   19.本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突出特色?请选取一点谈谈对你写作的启示。(6分) 六、个性拓展题(两小题任选做一题,共6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有 位军人曾经写到他在军中服役时看到的戏剧性一幕。[来源:学|科|网] 一次,阿拉巴马州红色军工厂举行阅兵仪式。检阅官是位上校。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但当上校走到某位士兵面前时,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突然厉声命令道:“把口袋上的扣子扣好!”那位士兵非常慌张,结结巴巴地问道:“ 现在吗?长官?”“当然,马上!”上校回答。于是,士兵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把上校口袋上的扣子扣上了。 这则小故事,可以引发我们什么感悟?         21.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题目。 人民网 (2009年)3月9日报道  全国政协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在接受采访时说,“贫困人家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大学。我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行动,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 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陈光标此言一出,引起广泛的讨论。你如何看待?请就此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要求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6分)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 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许地山的《落花生》有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落花生这种隐而不露的品质在生活中是常见的。请以“藏与露”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 [NextPage]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8题、13-14题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3 14 答案 B B A B C C C A C  A 1.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A。 【简析】B.都读líA.“觊 忌”读jì“稽 赍 叽”读jī C.“棚 膨 蓬”读péng 抨pēng捧pěng   D.蚋 枘ruì  纳 衲nà   木讷 nè         2.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A。 【简析】A净土  桃源  C启用   D不止于 3.本题考查考生成语使用的能力;能力层级E。 【简析】3.A(A项,判若云泥:比喻差别悬殊就像云彩和泥土的距离那样大。B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根据语境,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C项,“狼奔豕突”,比喻成群的坏人到处乱撞,修饰不当。D项,感情色彩不当,“顶礼膜 拜”比喻对人无限崇拜,多用于贬义,与此语境不相合。) 4.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E。 【简析】4.B(A项,主语“昆曲的缘起和本性”和宾语“艺术形态”搭配不当;C项,根据上文,“这些方面”指代“体制上的弊端、法制上的漏洞和政策本身的不完善等”,表意错误;D项,应改为“常常会遭到破坏”,或“常常有遭到破坏的危险”) 5.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E。 【简析】(注意上下句的逻辑联系。④中的“奇迹”包含了“自己通晓的事物”和“超越想像力的界限”的事物,应放在前面总起) 6.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 【简析】C  (往往:到处) 7.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 【简析】C   (于:①由,由于  ② 被) 8.本题考查考生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 【简析】A  ( 不是严嵩罗织罪名把他流放到边塞上,参看第一段) 9.(10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B。 ①沈君原来就凭借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或被当时的人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大多对时政多所讽刺指责,逐渐传播出去。(评分要点:故、刺、稍稍)(3分) ②然而孔子不一下子删掉它们的缘故,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同情他们的志向。(评分要点:遗、特、矜)(3分) ③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依据,所以我就不写了。(评分要点:工、当、所以,句子通顺)(4分) 10.(3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能力层级B。[来源:学#科#网] 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 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每错1个扣1分。 【诗歌赏析】 11.(7分) (1)此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2分)为后两句作者的惊异之情作铺垫(1分) (2)在描写手法上,翁诗采用侧面描写,通过景色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何诗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除侧面描绘山雨之奇外,还在中间两联正面描绘山雨的特征。(4分) 或者:在抒情手法上,翁诗寓情于景,抒写了诗人对山雨奇景的惊异之情;何诗则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写了诗人雨前的心旷神怡、雨中的喜雨、雨后的“奇”雨之情。(4分)(这两个点任意写一个都可给分。) 12.(6 分) 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 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A。 ⑴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⑵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⑶?古人秉烛夜游,大块假我以文章。   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13.(3分)(简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答案:C( A.悟感是使我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内部机制,它没有具体的意识内容,不表现为思维结果。B.这是可以言传的知识和思维,有具体的意识内容,不是悟感。D.“人的感悟或思想发生在头脑里,悟感却发生在心灵或‘身体’里”是一种借助隐喻的说法,“头脑”“身体”不同于解剖学上的意思。) 14.(3分)(简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答案:A( BCD说的都是感悟、思想) 15.(6分)(简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答案:不矛盾。(1分 )  悟感是人的本能,它是一种前意识现象,不可言传,悟感的主要功能也不在于传输,因此不靠教。(2分)但它能在人的 活动中发展,正如适当的活动、适当的培养可以增强乐感、方向感、水感一样,悟感也是可以培养的;(2分)对它的研究,将为教育走向以学生为本提供强有力的依据。(1分) 16.(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于信息的筛选。注意联系下文“这都是因为李白啊”,结合第三段作者所写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 答案:这是因为宁静的青山埋葬着千古诗人,这里留下了诗人众多的足迹,并激起了诗人奔放的情怀与灵感,所以作者内心“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4分)这表达了对李白仰慕和敬挽的情怀。(2分)17.(4分)(解析)结合上文分析作者来到青山所包含的对李白的仰慕的情感,联系下文对于李白来到当涂的生活与创作。答案:第五段中“青山墓园”是作者青山行的主要目的地,表达了作者的瞻仰之情,此承接上文;(2分)由对青山墓园景物及太白墓的描写引发了下文对李白多次来到当涂生活创作情况的叙述。(2分) 18.(6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D。 此句在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于李白的诗歌成就的总结,也是引起下文,对李白一生时运不济,报国无门的概括。答案:李白的诗歌成就登峰造极不可逾越,他的一生是与诗歌相伴的一生,所以他是幸福的;(3分)李白虽才高出众,但时运不济,没有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所以他又是不幸的。(3分)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9.(6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写作手法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F。 首先明确写作手法,然后举例子分析,最后分析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文章既有实景的描绘,也有对李白一生的想象 与联想。虚实结合,内容充实。在表达方式上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既有利于表现人物,也有利于抒发作者的情感。答案:写作特色:第一,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手法有机结合;第三,运用引用手法表现人物。(3分)启示主要有两点。第一,要注意由现实的人、物、景触发联想,使行文更丰富。第二,写人叙事要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立体的展现人和事物。(3分)(6分)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0.(6分)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能力;能力层级E。 答案示例:这位军官一眼就看出了士兵制服上的问题,却丝毫没留意自己制服的问题。(2分)有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别人的缺点总是那样扎眼,对于自己的缺点却总是难以觉察。(2分)别再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先处理好自己的缺点,再去善意地提醒、指正别人。(2分)(角度来自材料言之成理亦可) 21.(6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F。 答案示例一:反对该建议。 分数面前理应人人平等(1分)   关心“富二代”,不如关注“穷N代”。有钱人家的孩子本身就具有先天优越的社会条件和生活背景,如果再可以低分上名牌大学,分数面前不再人人平等,那对穷人家的孩子将是更大的不公平。(2分)不如降低大学学费,或者加大财政投入、优化现行的助学贷款制度,让更多贫困的学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2分)社会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但我们没道理纵容天平的不断倾斜。(1分) 答案示例二:支持该建议。 名牌大学招生应尝试“杀富济贫” (1分)“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的做法未尝不可。(1分)既然眼下阶段难以实现绝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那我们大可以采用这种看似“杀富济贫”的手段,让富有的人为现阶段的教育不公买单,让现阶段贫困的人们受益。(2分)用收取来的富家子弟的高额学费,为困难学生提供资助。让富人花更多钱上学,让穷人少花钱或不花钱上学。(2分)这不失为一种相对公平并值得尝试或实践推行的新游戏规则。(1分) 22.写作(60分)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 ①对自然和 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 【审题提示】?一、“藏与露”是一对矛盾。深藏不露是一种谋略,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故意把内心隐盖起来,以麻痹对方,如勾践的卧心尝胆,刘备的巧解失态,都是以忍辱负重和随机应变隐饰自己的真心,不让对手识破其东山再起的野心和争霸称雄的图谋,以避开敌人的锋芒,争取时日,积蓄力量。而一旦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就会露出利牙,刀枪出鞘,置敌手于死地。是为韬晦之计。?二、着眼于“藏”字,以《落花生》的内涵为立意的落脚点,歌颂那些幕后的英雄,默默奉献的精神,重“实”轻“名”的品质。有些人没有明星头上耀眼的光环,没有专家学者的名分,但他们辛勤耕耘,甘当人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如教练、陪练、教师、编辑、舞美工作者等等,都是耐得寂寞、远离名利的人,他们把深情藏在心间,把责任压在肩上,用智慧和辛劳把别人高高举起,为祖国和人类赢得荣誉,也不失一种堂堂正正的威仪。有些人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宣言,没有包装?不为 名利所累,不为富贵所惑,而终有所成,如石破惊天,把埋在地下的硕果献给世人。这是藏和露最完美的统一,是人类最高的智慧。?三、也有些人心气浮躁,张扬招摇,未有产品,即有广告,小有所成;’即以名流自称,以横扫大师、骂倒一切显示自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这种人露得快,也去得快。 [NextPage]  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来源:学+科+网] 50[来源:Z.Com] 分[来源:学&科&网]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 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 展 等 级 10 分 一等(10-8) 二等(7-6) 三等(5-3) 四等(2-0)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 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句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⑤不足300字的文章,“基础等级 ”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⑥违背文体要求写诗歌的,不超过20分。 【参考译文】 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不久,沈君就拖累着妻子儿女,离家来到塞上。正巧碰上宣府镇、大同镇一带频频传来敌人入侵的告急警报,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来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似乎有发泄怨恨之嫌;伍子胥的进谏,似乎有进行威胁之嫌;贾谊的《陈政事疏》,似乎有过于偏激之嫌;嵇康的诗歌,似乎有过分激愤之嫌;刘蕡的对策,似乎有亢奋偏执之嫌。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次它们,恐怕也未必不被录取。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                   嘉靖癸亥(一五六三年)孟春望日(正月十五日)归安茅坤拜书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