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含解析)

ID:306459

大小:86.9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实验中学2007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语文试题  (2009、10) 第I卷(选择题   60分) 一、阅读下列课内文言文,完成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一)阅读《赵氏孤儿》片断,完成1—4题。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居十五年,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节选自《史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人置儿绔中,祝曰         祝:祷告 B. 赵氏先君遇子厚             遇:对待 C. 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       谬:哄骗 D. 为之祭邑,春秋祠之         祠:放到祠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致赵盾                        以郎事孝文帝 B.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乃设九宾礼于廷 C.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          今君乃亡赵走燕 D.子强为其难者                    秦王为赵王击缻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程婴能忍辱负重活,公孙杵臼愿慷慨悲壮死的一组是(   ) A.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 B. 即女也,吾徐死耳                     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C. 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D. 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后             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很多人为赵朔死难的时候,做为赵朔朋友的程婴却无所表现,公孙杵臼对此不满,曾当面责难他。 B. 在“死易、立孤难”的现实面前,公孙杵臼选择了容易,而程婴选择了艰难。在大义面前,程婴就比公孙杵臼更胜一筹。 C. 程婴、公孙杵臼二人为救赵氏之后,精心策划了李代桃僵之计,在实施过程中,二人配合默契,骗过了诸将,使赵武脱离险境。 D. 程婴的“立孤”和公孙杵臼的“死孤”都合乎“义”的标准,借用清末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来赞美二人是很恰当的。   (二)阅读《淳于髡》,完成5—8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呜,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跽,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覩,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5.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淫:过度 B.先生少之乎?                          少:认为少 C.见道旁有禳田者                        禳田:收割庄稼 D.若亲有严客                            严:敬重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先生饮一斗而醉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B.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C.髡尝在侧                 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 D. 淳于髡说之以隐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7.全都是淳于髡向齐王进谏的隐语的一组是(   ) ①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               ②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③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           ④先生能饮几何而醉 ⑤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⑥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④⑥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齐威王初即位的时候,沉迷于酒色之中,朝政荒芜,百官没有谁敢劝谏。但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是值得称道的。 B. 楚国大举进攻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请救兵,赵王给了他十万精兵千乘兵车。楚国听到消息连夜撤了兵。 C. 齐威王同淳于髡谈喝酒的事情,淳于髡趁机委婉劝谏,齐威王称善,并停止通宵饮酒。 D. 淳于髡虽出身低下,但他善于巧谏齐威王,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中,其胆识才智确有过人之处。 [NextPage] (三)阅读《垓下之战》片段,完成9——12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壁垒     B.持短兵接战    兵:兵器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D.吾为若德      德 :感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项王瞋目而叱之                 ②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                  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        ②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倒退数里。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二、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完成13——20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②。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③,爵之大夫,起累绁④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释: ①帐目清楚,收支平衡。 ②⑤:官名。     ③羖:公羊。 ④累绁:用绳索捆绑。         ⑥粥:卖。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诫其嗣懿子曰                     诫:告诫 B.已而去鲁,斥乎齐                 去:到达 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                 辟:偏僻 D.吾即没,若必师之                 没:死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斥乎齐,逐乎宋、卫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B.处虽辟,行中正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 C.孔子遂行                     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D.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5.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说明孔子“执政才能”“好学有才”的一组是 A.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 B.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      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C.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          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D.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吾即没,若必师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的赞誉,孟釐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B.孔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的小官等等,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 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没有受到善待。 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热情和痴迷也得到齐国人的赞赏。 [NextPage]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炊,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于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无行:没有行动 B.信往,不为具食           具食:备饭 C.坐法当斩                 坐法:因为犯了案 D.何曰:“幸甚!”           幸甚:好得很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虽长大                   若:你 B. 众辱之,曰                 众:众人 C. 数以策干项羽               干:求取      D. 于是信孰视之               孰:仔细 1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多厌之                 指代前文的“韩信”。 B.于是信熟视之             指代前文的“屠中少年”。 C.信仗剑从之,居麾下       指代前文的“项羽”。 D.上未之奇也,            “未之奇”,即“未奇之”,“之”,代“韩信”。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而一位漂母不仅给韩信饭吃,还说不图韩信的报答。 B.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因为他想到要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因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胯下之辱。 C.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相貌堂堂,没有斩他。滕公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就向汉王推荐,汉王让他做了治粟都尉。 D.萧何劝说汉王一定要重用韩信,不然他就会走掉。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坚持让韩信做大将,汉王最终同意。 第II卷(90分)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0分) 21、(课内,14分) (1)侯生摄弊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3分)                                                                               (2)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甘罗》)(3分)                                                                              (3)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膑》)(3分)                                                                               (4)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鲍之交》)(3分)                                                                               (5)其李将军之谓也?(《飞将军李广》)(2分)                                                                                  22、(课外,每句3分,共6分)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孔子世家》)                                                             (2)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史记•淮阴侯列传》)                                                           四、请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鲁迅称《史记》                  ,                 。        (2)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                 。”   (3)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 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又前而为歌曰:“                 ,             !”(《荆轲》)   (5)                    ,              ,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             。(《屈原列传》)     (7)项庄舞剑,                。(《史记·项羽本纪》)      桃李不言,                。(《史记·李将军列传》) 五、作文(60分) 请以“司马迁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800字,书写工整。 [NextPage] 一诊语文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36分 (一)1.D(祭祀) 2.B(介词,在。A来/凭……身份  C.于是/竟    D做/给) 3 D(A、C的第二句与公孙杵臼“愿死”无关 B的第一句不能表明程婴能“活”) 4. B(程比公孙“更胜一等”的说法没有依据) (二)5、C(禳田:祈祷田神) 6.、D(两个“以”都是“用”。A、第一个“而”表承接,第二个“而”表转折;B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尝”第一个通“常”,第二个“尝”译为“曾”。) 7、A  8、A( “初即位”说法有误。) (三)9、D(“德”:恩德) 10、A(两个“而”分别表修饰和转折,B.都是“没有用来什么的办法”,C“怎么样”, D所字结构) 11、D(③是项羽对自己兵败的看法) 12、A(“四面楚歌”是汉军在唱楚地的歌) 二、每小韪3分,共24分。 (一)13.B(去:离开。) 14.A(介词“在”/介词“对”;B都是“虽然”;C副词“于是就”,D都是副词“将要”) 15.B(A中“孔子 适齐,为高昭子家臣”说明的是孔子的经历,并未说明“好学有才”;C中“于是反鲁,鲁复善待”说明的是鲁国对孔子的态度,并未说明“好学有才”。D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说明的是孔子对职位变动的态度,并为说明“执政才能”。) 16.C(得到了善待。) (二)17.A(行为不正) 18。B(当众) 19。C(项梁) 20。B(不一定想到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毫不犹豫”与原文“孰视”不符合。接受侮辱重点是表现韩信好汉不吃眼前亏、忍让之心。) 三、20分 (一)21(1)侯生整理一下破旧的衣帽,径直上车,在公子的上座坐下,毫不谦让,来观察公子。(“摄”、“直”、“让”,各一分)(2)如今,我已经满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吧,何必这么急着呵叱我呢?(“于兹”、“其”、“遽”,各一分)(3)那魏国的士兵,向来强 悍勇敢而轻看齐国士兵,齐国士兵的名声是怯懦。善于作战的人应利用这种形势使它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素”、“号”,各一分,整个句子一分)(4)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多”、“而”、“知人”,各一分)(5)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其”和句式各一分) (二)22、(1)“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乡”各一分) (2)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就逃走了。(“度”、“言上”、“不我用”各一分) 四、10分 (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6)谗谄之蔽明也,方正之不容也(7)意在沛公、下自成蹊 五、作文,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一)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 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鲁君又善待孔子。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这时孔子大是三十岁了。齐景公带着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衣秦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秦穆公亲自拔用五张黑公羊皮赎来的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拘禁中一解救出来,就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了。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变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他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了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作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郡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于是就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预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   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的己丑日。 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 向往着他。   (二)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等到项粱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粱部下,却没有名声。项粱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感到他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     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到达南郑,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也就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道:“你逃跑,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各路将领逃跑了几十人,您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是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么决策了。”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内心苦闷地长期呆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逃跑的。”汉王说:“我为了您的缘由,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众将听到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做大将军了。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