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ID:306465

大小:127.48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半期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⑴背绳墨以追曲兮,                    。(屈原《离骚》) 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 ⑵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⑶鼎铛玉石,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⑷淇水汤汤,                    。(《诗经·氓》)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僇。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xiá,木笼]以予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有加惠于其臣    加:增加     B.治国不失秉          秉:同“柄”,权柄 C.君若宥而反之      宥:宽恕     D.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比:并列 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3分)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④夷吾事君无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        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 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4分)    译:                                                                  ⑵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2分)    译:                                                                  ⑶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3分)      答: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一怎样的哲理启示?(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 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   )。 A.张鲁欲兴兵取川,益州别驾张松亲往许都说曹操兴兵取汉中,以图张鲁。曹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心有怠慢,后经杨修举荐,得知张松有口似悬河之辩才,过目不忘之奇能,于是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携手共入,先拜于地,张松便把暗藏的西川地理图本献给了曹操。(《三国演义》) B.“刀单赴会”讲的是关羽应鲁肃的邀请带领十几个随从,轻驾小舟,前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把鲁肃暗作人质,使得事先埋伏的刀斧手见状不敢轻易下手,最终安然离去。而鲁肃设酒宴招待关羽试图计回荆州的计划也成为泡影。(《三国演义》) C.为了完成火攻赤壁的计策,黄盖和周瑜演出了一场“苦肉计”。黄盖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选取了十艘装满浇了油的干柴的战船,接近曹军时,黄盖下令点燃战船,冲向曹军战舰,曹军因此损失惨重。 D.欧也妮决定嫁给特一篷风,但她要求对方永远不向自己提出婚姻给他的权利;让自己独身生活。特篷风听到欧也妮的决定,扑倒在她的脚下,激动得浑身直打着哆嗦,并且一口答应了欧也妮的条件。(《欧也妮·葛朗台》) E.欧也妮初次见到这样一位标致的堂兄弟查理,弄得她神魂颠倒。她认为查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查理的到来,使葛朗台忧心忡忡,担心欧也妮会爱上侄子。(《欧也妮·葛朗台》) 7.按要求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报兄弟之仇,领兵伐吴,挥师东进,连连告捷。危急之中,东吴将领阚泽以全家性命担保力荐一人,这人是谁?他在接下来战役中有何出色表现? (2)《欧也妮·葛朗台》第九章,写老葛朗台看见查理母亲的梳妆匣,“像饿虎”一般扑去抢夺,即便女儿拿起刀子准备拼命,也没有改变主意。但后来,他却突然改变了态度。请简述他转变态度的原因及表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材料二: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主要阐述言与行的关系,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 B.孔子认为朽木不可雕,责备宰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可见孔子认为宰予就是一块朽木。 C.孔子认为粪土一样的墙壁,已经没有必要再污损了,干脆听之任之,无须指责。 D.曾子与宰予形成鲜明对比,孔子更欣赏曾子那样的人。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讲的“自省”的?    答:                                                                                                                                                         [NextPage]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道德血液”不应缺失 何  勇     一个不会赚钱的企业家不是合格的企业家,一个只会赚钱、抛弃公众利益的企业家绝不是真正的企业家,最终也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经济和道德,似乎是一对矛盾。然而,二者实际是统一的,前者依附于后者。作为企业家,守不住社会道德这条底线,就谈不上利润,谈不上企业的发展。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谈及三鹿奶粉事件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而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自古以来就强调商家的道德修为,追求“儒商”,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在 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儒商”,则把儒家追求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和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有机结合起来,有着正确的义利观。     企业家的品格,决定产品的品质;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寿命。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实践,产生了一大批负责任、担道义、求创新、创品牌的民族企业家。汶川大地震后,无数企业家的义举,已说明这一点。 但也有一些企业家,见利忘义,见钱忘责,置广大消费者利益、安危于不顾,追求昧心的利润。最近的三鹿劣质奶粉,以及此前的“苏丹红”、“瘦肉精”等影响恶劣的事件,都是企业丧失基本道德后的“恶果”。     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企业家的竞争力、公信力和道德水准,从来就不仅是企业家个人的事情。它关乎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公众的生命安全。一些知名企业、百年老店,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得到社会信任,就是因为除了遵纪守 法外,还将道德,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而反观那些曾红火一时的短命企业,多是只顾及蝇头小利、缺乏长远眼光之辈。     当然,除了企业自律,政府、社会对企业的他律约束是必须的,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是必要的,但监管不是万能的,再好的制度也有漏洞。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掉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能忘记企业家的道德意识。     除了追求利润这个天然基因,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担当起一个社会法人的责任,最基本的要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要承担起对员工,对股东,对社会公众,对环境应负的责任;有作为、有追求的企 业家,还应肩负起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的责任一一这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担负起的义务。 (摘自2008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当代“儒商”的特点是把儒家追求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和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有机结合起来,有着正确的义利观。   B.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然基因,因此一个不会赚钱的企业家不是合格的企业家;而企业家身上还应当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所以只会赚钱、抛弃公众利益的企业家也不是真正的企业家。 [来源:学&科&网]   C.经济依附于道德,企业家若守住了社会道德的底线,那即使大胆地追求利润,也不会触犯党纪国法,从而将企业做大做强。   D.企业家的竞争力、公信力和道德水准,不仅是企业家个人的事情,它常常会影响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公众的生命安全。“三鹿奶粉”、“苏丹红”、“瘦肉精”等企业丧失基本道德后的“恶果”。   E.因为企业家的品格决定产品的品质,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寿命;所以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反之,短命的企业必然是只顾及蝇头小利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10.作者认为,道德、法律与企业的运行有着怎样的关系?(3分) 答:                                                                                                                                                                                                                               11.结合全文,阐述你对“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阿里的手,刘翔的腿 流 沙 十二年前,亚特兰大奥运会主会场,深受帕金森综合症困扰的拳王阿里,手脚不停颤抖着。当火炬传到他手中时,这位昔日的重量级拳王几乎握不住这枝火炬。 在圣火的映照下,阿里的面容无比坚毅,充满了感染力。 当这位伟大的运动员,用颤巍巍的双手将百年奥运会圣火点燃时,全场雷动,人们纷纷起立为他鼓掌。有人说,雷声般的欢呼声表达着对这位传奇人物的崇敬和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是对他追求平等、努力拼搏精神的最高褒奖。 但是,我却读到了悲怆和苍凉,惊愕和突然。还有生命的终极意义。 生命有张扬勃发之美,也有黯然失色之悲,一美一悲之间,才知人生之真义,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奥运之精神,各有各的理解,名将陨落,丑小鸭升天,种种意外,莫不像人生的遭遇。奥运竞技大平台,其实是人生际遇的大舞台。 十二年后,当刘翔突然因伤退出比赛,那种排山倒海的无可奈何,同样让人感到了无比的震撼。 央视派出了巨大的报道力量,甚至出动了直升机从鸟巢上空进行拍摄;观看一百十十米栏的奥运赛票被“黄牛”炒到了原价的十倍;现场九万观众一见到刘翔出场,欢声雷动…… 但人,只能是人,不会成为神,就像让人闻风胆寒的拳王。因为病痛,差点握不住一枝火炬,谁又能抗拒这一切? 生命就是这样壮美,就像太阳,它能光芒万丈,也会沉入西山,黯然失色。 一九O八年,第四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在进行马拉松比赛时,身材瘦小的意大利运动员特利第一个跑回运动场,但他已精疲力竭,多次摔倒在地上,在距终点十五米处他又一次摔倒了。这时,两名医疗人员上前把他搀扶过了终点。比赛结果,他的金牌资格被取消,原因在于他没有凭借自己的力量跑到终点。这一切,被英国彼得大主教看到了,在颁奖仪式上,彼得主教动情地说:参与比冠军更重要。 谁也没有想到,参与比冠军更重要会成为奥运的格言。但现在,我们已经曲解了大主教说这番话情境,参与并非形式上的参与,而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尊严,这并不是一场输与赢的比赛,而是一次对于展示生命之美的比赛,如果偏离这一切,这都不是奥林匹克的宗旨。 五年后,这就是一九一三年,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现代奥运精神终于成熟:通过奥运促进全人类的和谐相处,以公平竞争的精神创造更美、更好的世界;借四年一次的相聚促进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奥运精神,也许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却是不变的:它是促进人类生活更美好,更和谐,更丰富,而不是其他。一切幻想将奥运与大国梦想,与政治梦想牵折在一起的聒嗓,都是不合时宜的。阿里颤抖的手,刘翔受伤的腿,又与生命有关。生命,充满无限变数,强者和弱者总是相对的,后浪总是推着前浪,成功与失败总是交织在一起,正因如此,世界才会精彩,世界才有怜悯,才会有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无上尊重。 百年奥运,其实我们还有许多东西没有读懂,关于生命的礼赞,关于生命的无奈,甚至是悲壮之美。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作者由阿里用颤巍巍的双手将百年奥运会圣火点燃时的情景,读出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并由此慨叹人生的巨大落差和英雄不再的结果。 B.文章以赛前媒体与观众的种种非常行为和刘翔突然因伤退出比赛的无可奈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刘翔的失望之情。 C.文章提到彼得大主教的格言和顾拜旦的理念分别说明参与奥运是为了展示生命之美,对生命所表示的尊重和尊严,以奥运促进人类生活更美好,更和谐,更丰富多彩。 D.文章 的结尾,作者指出了我们对于百年奥运还有许多东西没有读懂,意在引起人们对奥运所蕴含的生命意义的探求,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E.这篇文章夹叙夹议,既有事实的陈述又有自己感悟的表达,以奥运以及生命意义的阐述突出了对刘翔突然因伤退出比赛的理解这一文章主旨。 13.结合文章,体会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4分) (1)奥运竞技大平台,其实是人生际遇的大舞台。     答:                                                                                 (2)生命,充满无限变数,强者和弱者总是相对的。     答:                                                                                  14.作者将阿里的手,刘翔的腿联系起来写,其深刻用意是什么?请进行合理探究。(6分) 答:                                                                                                                                                                [NextPage]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大师的痛与爱 李 晓 85岁的谢晋在故乡上虞的睡梦中悄然离世。在此时的上海家中,儿子阿四还在梦中,他依然在盼望着父亲的归来。 那天出门,父亲还搂住阿四有一个约定:回来后好好陪他游玩。阿四一直站在阳台上目送着父亲离去,却没有送上父亲最后一程。 父亲的最后离去,没有让儿子受到一点惊吓。父亲冥冥中似乎明白,不能让阿四受到惊吓。 这位影响了几代人的大师级电影导演,有四个孩子。不幸的是,除大儿子谢衍以外,其余三个,都有不同程度的智障,这成了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痛。阿四,是谢晋最小的儿子。在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中,谢晋已把心中最柔软的角落给了阿四。当阿三离世时,做导演的大儿子谢衍在陪同父亲为阿三选墓地时,他紧紧抱住如受到雷击一般的父亲说:“爸爸您放心,我一定把弟弟照顾好安排好再走。”谢晋一把搂住大儿子,顿时老泪纵横。然而命运对谢晋竟是如此残酷,就在他离世两个月前,大儿子谢衍先他而去。 谢晋最疼爱阿四。只要谢晋外出,阿四总要站在阳台上等父亲回家。阿四傻傻地靠在门前,倾听父亲回家上楼的脚步声。每当谢晋风尘仆仆从外面回来,他一进门首先要拥抱的就是阿四。他让阿四站在自己面前,就那么怔怔地打量着阿四,脸颊是瘦了还是胖了,头发是长了还是短了,然后为他正正衣角。父子俩一同在书房玩玩具,一阵开心的大笑后,阿四便会摇摇晃晃地去为父亲拿酒瓶。 晚年的谢晋,几乎很少出家门,他要好好守着阿四。只要转眼不见了阿四,他就要大声呼喊。他明白,按照生命的自然规律,他应该走在阿四的前面。所以,他为阿四未来岁月里的一点一滴都做了一个父亲的细微安排,还在上虞老家为阿四修建了一所房子留给他。 有一次,阿四在上海街头,突然不知道回家的方向。阿四失踪了。回到家中的谢晋,发出了狮子一般揪心的吼叫。 谢晋和亲友们一起,寻遍了整个大上海。谢晋还在上海报纸上刊登了寻找阿四的启事。 阿四终于回来了。谢晋抱住儿子,从头到脚,一遍一遍地抚摸。大师一生中在光影世界里拍出了那么多杰作,也没有像这样动情地搂住儿子一次又一次的抚摸。 谢晋说过,无论自己一生中怎样颠沛流离,怎样痛苦不堪,最后只要有亲人相守在一起,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起来。 是什么支撑了谢晋在艺术生涯中的激情探索与不懈追求?有人说,是阿三,是阿四。一个父亲心中的疼痛,如何尽情释放与升腾? 在谢晋一生的电影作品中,他饱含深情地拍过一部反映智障人群的电影《启明星》。影片中,有一个智障孩子被发疯的人群扔到了垃圾桶中。据说,那是谢晋在非常岁月里受到冲击时,儿子阿四的真实遭遇。谢晋说,他生命里因为有阿四,他对天下的残障孩子们,都有一份如父爱般的情怀。这份情怀,在谢晋的艺术生命里,如水蒸气上升成云朵一样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谢晋在心中堆积了太多太多的遗憾与疼痛,一层一层地叠垒,最终,泪珠凝聚成了琥珀。在大师的心中,涌泉一样流淌出艺术世界里真善美的动人旋律。在他的影片中,即使是在漆黑的岁月里,人性的温暖之光也会在茫茫天宇像星辰一样闪烁。 一个父亲心中的痛与爱,谱写了电影史上最美丽的传奇。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10月31日) 1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开头二个自然段,交待射晋去世留下智障儿子阿四以及他与阿四的约定,从一个侧面暗示了谢晋为着电影事业欠下家庭许多的亲情。 B.“谢晋在心中堆积了太多太多的遗憾与疼痛,一层一层地叠垒,最终,泪珠凝聚成了琥珀”,高度概括谢晋一生的异常艰辛和非同寻常的艺术成就,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C.谢晋以自己智障儿子阿四一生的人生经历拍下的电影《启明星》,表现了他对天下的残障孩子们都有一份如父爱般的情怀。 D.文章写谢晋,选取 了他与他智障儿子阿四有关的材料来叙写,表现了一代电影艺术大师所取得辉煌成就背后的不幸遭遇和辛酸,体现了他超越亲情的坚强性格。 E.本文以谢晋的人生经历启示人们:在人的一生中有可能要遭遇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要永远热爱自己的亲人。 13.文章用较长的篇幅介绍谢晋对智障儿子阿四的疼爱有加,请从不同的方面简要概括(答出三点即可。(4分) 答:                                                                                                                                                      14.文章第四段谢晋大儿子说:“爸爸您放心,我一定把弟弟照顾好安排好后再走。”这一句话蕴含着什么内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探究。(6分) 答:                                                                                                                                                                                                                                    五.语言表达部分。(10分) 15.下面一段话在用词和书写方面出现三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3分) 第十一届全运会昨晚在济南拉开 帷幕。与无以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比,山东人以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呈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借助经济实力的扩大,济南的夜空下出现了一幕又一幕令人震憾的镜头:绚丽的烟花、巨大的环幕、恢弘的场面;凭借雄厚的文化底蕴,当今的山东在全运会舞台上怀古颂今:诗圣杜甫的《望岳》引发的是对齐鲁大地的向往,圣贤孔子的《论语》激起的是中国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济南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则勾起你对浪漫、诗意人生的向往。    答:⑴                         改为                             ⑵                         改为                        ⑶                         改为                        16.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材料一: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南方都市报》3月14日)    材料二:近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代表教育部作出回应,称“推广简化字”是法律的规定,教育部要依法行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对依法推广简化字表示支持。                                                                                    (《潇湘晨报》3月14日) ⑴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2分)     答:                                                                              ⑵针对以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5分) 答:                                                                                                                                                      六、写作(70分)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比,字典的意思有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如比赛、对比、评比、今非昔比、无与伦比等。教室里,常辟有“比一比,看一看”的专栏。青年毛泽东曾“欲与天公试比高”。 (二)《中国青年报》“八卦红楼”上的一篇文章认为:晴雯有一半是“比”死的。总在比较中生活,晴雯当然不快乐,动不动就恶语相向…… 你对“比”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悟呢?请联系现实,自拟标题,自主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NextPage] 一中高三语文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1)竞周容以为度  雄飞从雌绕林间     (2)间关莺语花底滑   小楼昨夜又东风   (3)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4)渐车帷裳  举匏樽以相属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A(本题难度不是很大,A项中,以“增加”义代入原文解释不通,“加惠”一词为古文中常见,“加”为“施加”义。) 3.A( 解答本题,要在梳理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句意、审清题意,据题作答。可用排除法。②是鲍叔所言的任用管仲的依据,是执政的方法;④不是表现管仲之能,而是表现其忠。) 4. (1)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句中要注意“若”“治”“能”等实词的语境中的准确表达,“其”“唯”“乎”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注意字字落实,不能漏字特别是漏译虚词。要注意判断句的翻译。“治”本义是“治理、管理”,在这里如果译成“治理国家”则不合上下文意,应理解为使动用法“使……治”,解释成“使……治理得好”“管理得好”。其,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译为大概、恐怕;唯,只有;乎,语气词,应译出。一个分句1分,句子通畅1分) (2)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夷吾,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句中要注意“必不吾予也”是宾语前置的句式;还要注意到本句省略了“予”的对象管仲。一个分句1分。) (3)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于是(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句中,“于是”为古今异义词,翻译时候注意分解成两个词“于”和“是”,解释成“在这种情况下”。“柙”文中有注释,名词作动词,用木笼装着。“于是”、“生”、“柙”各1分。) 【译文】 齐桓公从莒国返回齐国,任命鲍叔为国相。鲍叔辞谢说:“我是您的平庸的臣子。您对我施加恩惠,使我不挨冻受饿,就已经是您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厚而仁爱百姓,我不及他;治理国家不失权柄,我不及他;为人忠信而能够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可以被四方效法,我不如他;披甲拿鼓槌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都增添勇气,我不如他。管夷吾,好比人民的父母。将要治理儿子,就不可不用他们的父母。”桓公说:“管夷吾亲自射我,射中了我的衣带钩,几乎使我丧命,现在竟要起用他,可以吗?”鲍叔说:“他是为了自己的君主这样做的。您只要宽恕他而让他回国,他将同样为您效力。”桓公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鲍叔说:“您可派人到鲁国去要回他。”桓公说:“施伯是鲁国的谋臣。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夷吾,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鲍叔说:“您下诏让使者这样说:‘我们国君有一个不好的臣子在您的国家,希望押回去在群臣面前处死。’鲁国的国君必然应允。不过,施伯知道夷吾的才干,一定会让他在鲁国执政。夷吾如果接受,鲁国就会强大而齐国相对变弱。夷吾不接受,他知道管夷吾将要返回齐国,一定会杀死他。”桓公说:“那么管夷吾会接受吗?”鲍叔说:“不会接受,夷吾侍奉国君,是没有二心的。”桓公说:“他对我也这样吗?”鲍叔回答说:“不是为了您,而是为了先君和国家的缘故。您若想安定国家,就赶快去要回他,否则,就来不及了。” 桓公于是派遣鲍叔去鲁国议和。鲍叔对鲁国说:“公子纠,是国亲,请您杀掉他。”鲁国人便替齐国杀了公子纠。鲍叔又说:“管夷吾是我们的仇人,请交我们自己处理才甘心。”鲁君答应了。施伯对鲁侯说:“不要交回。齐国不是要杀他,而是要用他来管理政事。管夷吾是天下的贤人,是大材。楚国用他则楚国得志于天下,晋国用他则晋国得志于天下,狄国用他则狄国得志于天下。现在齐国要求得到他,那么一定是鲁国长久之患。您何不把他杀掉而给他们尸体呢?”鲁君说;“好。”将要杀管夷吾,鲍叔进言说:“在齐国杀,是杀齐国的犯人;在鲁国杀,是杀鲁国的犯人。我们国君想要得到活的,来在国人前示众,为警诫群臣而杀他;若是得不到活的,就等于您和我们国君的叛贼站在一起了。这不是我们国君所要求的,使臣我不敢从命。”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于是(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1)“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1分);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2分)。 (2)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1分)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1分)启示人们,太早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1分) (以下理解亦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对海棠花的描绘评述中,表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着对“儿辈”的殷殷教导。这两句启示我们,不应追求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而要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展露才华。)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AE(A、曹操始终没有善待张松,“大喜,不及穿履……先拜于地”这是袁绍的谋士许攸来降时曹操的表现;张松并未将西川地图献给曹操,而是献给了刘备。E、是公证人和银行家都忧心忡忡的,害怕欧也妮被查理夺去。) 7.⑴答:这人是陆逊。阚泽向孙权推荐陆逊,陆逊总督东吴兵马,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由于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犯了兵 家大忌。陆逊见时机已到,调动各路兵马一起行动,火烧蜀军边营,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⑵答:老葛朗台转变态度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他的妻子昏死了过去。他担心妻子去世,遗产要公开,其中一部分还要由女儿来继承。于是老葛朗台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与女儿“讲和”,并取消软禁女儿和只许她喝冷水、吃干面包的“处罚”。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⑴ C(孔子认为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而不是没有必要再污损) ⑵此处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译文】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孔子说:“先前我对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从宰予的表现改变了先前对人的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9.C、E (C项,道德与法律不完全是一回事,所以守住道德底线并不等于不会触犯党纪国法;E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最后的判断没有依据,企业短命原因种种,未必都是因为“顾及蝇头小利而缺乏社会责任感”)   10.道德在企业的运行中起着一种让企业自律的作用,而法律则在企业的运行中起着他律的作用,二者唇齿相依,共同担负着约束与监督企业不得获取非法利润的作用。  11.企业家不能见利忘义,见钱忘责,置广大消费者利益、安危于不顾,追求昧心的利润。而要将道德、社会责任放在首位,除遵纪守法外,还要有正确的义利观,担当起一个社会法人的责任,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承担起对员工,对股东,对社会公众,对环境应负的责任;甚至肩负起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的责任。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甲) 12.B E (B项,不是“对比”,同时也不是“表达了自己对刘翔的失望之情”。E项,对刘翔突然因伤退出比赛的理解并不是文章主旨。)(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3.⑴奥运竞技表现出来的张扬勃发之美和默然失色之悲的种种意外,就是人生际遇的反映。⑵无论是奥运比赛还是生命历程,人的强弱胜负没有固定不变的,很可能会互相转化;强弱胜负只能是相对而言。 14.示例:在这篇文章中,阿里的手和刘翔的腿都代表着两位体坛名将的根本的竞技特长,当年凭借它们叱咤赛场,名扬体坛,而如今又都出现了伤残,难以再现当年风采,作者以体育赛场的变化表达了生命的际遇、意义和奥运的主旨、精神。如此深刻的道理借助阿里的手和刘翔的腿这样具体的部位来引出来表现,让人感到形象而熟悉,有亲切感,使说理有了具体的来由和依据,避免了空洞,易于引起读者的思索。 (乙) 12.CD(C项,“阿四”一生的人生经历说法有误,只是某个片断反映了儿子阿四的真实遭遇。D项,“超越亲情”的说法不符合文本意思。) 答案示例一:小学生学习繁体字是历史的倒退。当初简化 文字,倡导写简化字就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使汉字学习、掌握更加容易,现在重提小学开始学习繁体字会使汉字的发展“开倒车”,是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行为。 答案示例二: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有助于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繁体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正宗的文字,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学习繁体字可以让大家从小知晓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由来,进而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光大。 六、作文(70分) 17.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