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资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资料

ID:306574

大小:98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初三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资料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回答下列3—8题。(7分)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lian yi ,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候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       )……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疑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感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3.给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  ①荡漾 (   )   ②心扉(   )(1分) 4.根据拼音写汉字。lian yi    (                )(1分) 5.根据语境,文段中括号处应填写的恰当的词语。(1分) 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       ) 6.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            改为                             改为            7.修改下列病句。(1分) 我们经常受到对方的呼唤。                                            8.根据划线句子仿写一个句子。(2分) 原句: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 仿句:                                                  9.针对如何看待课外书的问题,你与父母展开了争论,妈妈说:凡是课外书一律不准看,因为它影响学习;爸爸说:应该广泛阅读,所有的课外书都要涉猎。你父母的观点与教师讲的都不同,你会对父母说:                                        。(30字左右)(3分) 10.为了加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班委会决定创办一份刊物,刊物已设计了“成长路”、“寸草心”等栏目,请你为这份刊物拟一个恰当的刊名,再为该刊物拟一个新栏目。(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2分) 答: 刊名                            栏目                            201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1136 更新时间:2009-3-24 16:34:14   说明: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主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第一部分    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 (2)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1分)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2分) (4)李白的《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著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默写杜甫《春望》中的中间两联。(4分)                          ,                           。                          ,                           。 2、选出下列句子或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2分) A、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不言而喻 B、虽不能察,必以情。/情不自禁 C、不能名其一处也。/莫名其妙。 D、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3-5题。(7分) 青春有时候极为dúɑnzàn(     ),有时候却极为冗长。我知道,因为我也曾如你一般年轻。在教室的窗前,我也曾和你一样,凝视着四季都没有什么变化的校园,心里猜测着自己将来多变的命运。我也曾和你一样,以为无论任何一种,都会比枯坐在教室里的命运要美丽多了。 那时候的我,很奇怪老师为什么从来不干涉,就任我一堂课地做着梦。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样,微笑着,从我们年轻bǎomǎn(    )的脸上,在一次次地重读着那曾经经历过的青春呢。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dúɑnzàn(        )              bǎomǎn(       ) 4、文中的冗长的意思是:                    (2分) 5、以“青春”为话题,写一句对比性的句子。(3分)  按要求完成第6至8题 据报道,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将于2008年5月9日经过惠州市区,届时整个城市将彩旗飘飘,很多人会身穿盛装迎接圣火的到来,场面会极其热闹。 6、为了迎接这举世瞩目的盛况,更为了体现和平、友谊和全民参与的主旨,请你自拟一条“迎接奥运圣火”的宣传标语。(标语中要有“奥运”或“圣火”或“奥运圣火”字样,16字以内。) (2分) 7、假如你的同学小刚有幸成为火炬接力手,请在出发之前对他说上一两句祝福的话语。(2分) 8、请合理想象奥运火炬进入我市时的情形,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为现场直播配上一段热情洋溢的解说词。(要求:体现惠州的特色、北京奥运火炬的特征和传递现场欢快热烈的气氛,语言生动流畅,具有感染力, 60字左右) (3分)                                                                                                                                                                                                                                        第二部分  阅读(4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至21题。 (一)陋室铭(8分)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0、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3分)                                                                                   1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2分)                                                                                                                                                               (二)鹦鹉鱼的睡衣  (11)                          沈岳明 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伙。如果有的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 选自《意林》2007年第5期) 12、从全文看,鹦鹉鱼有哪些特点?(4分)                                                                    13、第4段中加点的词“就能”、“才能”各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4、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2分)                                                                      (三)(15分) 古    藤 王剑冰    ①A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②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腾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③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④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白日成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在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⑤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⑥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侵袭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⑦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     ⑧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⑨没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⑩B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⑾因而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的书法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⑿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⒀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⒁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⒂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⒃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它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选自《人民日报》2008.01.07第16版)  15、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在文中作者主要“品读”了古藤那些意象?(4分)                                                                                                                                                                                                                16、联系上下文,说说“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我”为什么“吃惊”?(4分)                                                                                                                                                            17、本文很多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选择一句作点评。(3分)                                                                                                                                                                   18.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你能说说作者通过古藤的形象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8分) 他十分痛苦地想着,五年来第一次恶狠狠地骂开了娘。   难道他能料到这种飞来的横祸吗?老天爷给了他一副什么都经受得起的、结结实实的身板。他回想起小时候跟风比赛,飞快地奔跑,爬起树来跟猴子一样灵活,四肢有力、肌肉发达的身子轻而易举从这根树枝挪腾到那根树枝上。但是动乱的岁月要求人们付出超人的力量和意志。他没有吝惜,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以不灭的火焰照亮他生活之路的斗争。他献出了他拥有的一切,到了二十四岁,风华正茂之时,正当胜利的浪潮把他推上创造性幸福生活的顶峰,他却被击中了。他没有马上倒下,而是像一个魁伟的战士,咬紧牙关,追随着胜利进击的无产阶级的钢铁大军。在耗尽全部精力以前,他没有离开过战斗的队伍。现在他身体垮了,再也不能在前线坚持战斗。唯一能做的事是进后方医院。他还记得,在进攻华沙的激战中,一个战士被子弹打中了,从马上跌下来,摔倒在地上。战友们给他匆忙地包扎好伤口,把他交给卫生员,又翻身上马,追赶敌人去了。骑兵队伍并没有因为失去一个战士而停止前进。为伟大的事业进行斗争的时候就是这样,也应该是这样。不错,也有例外。他就见到过失去双腿的机枪手,在机枪车上坚持战斗。这些战士对敌人来说是最可怕的人,他们的机枪给敌人送去死亡和毁灭。这些同志意志如钢,枪法准确,他们是团队的骄傲。不过,这样的战士毕竟不多。   现在,他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不幸等待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就这样成为战斗队伍的累赘吗?他想起了基辅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施舍。既然成了自己的党的病患,我认为继续活下去是不必要的。”把背叛了自己的肉体也消灭掉,怎么样?朝心口开一枪,就完事了!过去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也应该能够适时地结束生命。一个战士不愿再受临终前痛苦的折磨,谁能去责备他呢?   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他站起来,朝大道走去。一个过路的山里人赶着四轮马车,顺路把他拉进城里。进城后,他在一个十字路口买了一份当地的报纸。报上登着本市党组织在杰米扬?别德内依俱乐部开会的通知。保尔回到住处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他在积极分子会议上讲了话,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在大会上讲话。 19、上文选自俄国作家          写的《                  》。(2分) 20、保尔是如何说服自己放弃自杀念头的?(3分)                                                                      21、结合文段的内容,在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上,说说你从保尔的身上受到什么启示?(3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22、根据题目和要求作文。 题目:(1)我不会忘记      (2)我和       (爸爸、妈妈、老师)的故事 要求:任选一题(如果选第二题,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第四部分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至4题。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wěi)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③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奚:何,什么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2分)    A、适遇牧马童子( 适合 )                  B、问涂焉(通“途”,路  )  C、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罢了 )             D、黄帝再拜稽首(第二次)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3、成语“害群之马”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2分)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3分)                                                                          参考答案 一、1(1)枯藤老树昏鸦(2)归雁洛阳边(3)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A C   3、短暂   饱满4、处在青春时期的人因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感到时间很长。5、略6、示例:①手拉手,心连心,迎奥运。 ②点燃圣火,放飞梦想。 ③让奥运圣火燃遍惠州热土。7、示例:小刚,祝福你,相信在火炬接力活动中一定能展现你的风采。8、示例:闪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奥运火炬向我们走来了,熊熊燃烧的火炬必将进一步点燃惠州人民的热情,看吧,它已经带上了秀丽的西湖风光,带上了南海石化的建设,带上了惠州人民美好理想,必将传遍祖国的四面八方! 二、9、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10、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11、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 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12、色彩艳丽   团结互助   很怕死    能织坚固的睡衣    13、就能:强调鹦鹉鱼编织睡衣时间之短    才能:突出鹦鹉鱼睡衣之坚固     14、因为受到外界伤害时,其他鹦鹉鱼会很快来解救受困的鹦鹉鱼,而当鹦鹉鱼困在睡衣里时,就会因得不到同伴的救助而死亡。 15、答:(1)古藤的坚毅、痛苦、挣扎;(2)如古藤一样开花结果迷人意境的老人;(3)如古藤样活的艰难的人(社会底层的老人、老态女子、)。 16.作者原以为许多颗藤的相互缠绕依附会有如此繁盛的生命景象;而当主人说只是一棵藤的生命景观时,作者难以置信,所以吃惊。(或因为一棵独立的藤没有依托“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顽强地生存了上千年) 17、A用“翻”、“腾挪”、“再翻”、“再腾挪”、“摆放”等词语生动形象,再加上贴切的比喻,描写出了一棵古藤的形象。B、运用短语式的句子,精炼有力,重点突出,同时连用比喻,生动形象,在这里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8.借对古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19、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保尔想到了以前经历的种种困难和为了克服困难所做的奋斗,他决定坚持活下去,冲出困难的铁环 21、保尔最后定下了以后的人生目标----生活要有目标,人生要有意义,要使生活变得有益于人民。三、作文 略 四、附加题1、 A (2分)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3分) 3、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2分)     4、示例: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3分,言之有理,表达流畅即可给分)   2008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08-04-29 11:02:59  来源:转载 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说明: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     一、基础(36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选录)(2分)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2分)     (3)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     (4)"诗以言志",有许多古诗词名句展示了作者的个性,请写出李白在《行路难》中反映他自信豪放、坚定执着个性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上阙默写完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沙场秋点兵。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戍死者固十六七/顽固不化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亡命天涯      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D.安陵君其许寡人/名副其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至5题。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 chán chán,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谐的音乐;白云朵朵,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色彩缤纷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和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lǐngluè大自然的情趣的。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3分)     chán chán(          )            lǐngluè(          )     4.在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错别字:(     )改正:(     )     病句改正:___________     5.仿写。(4分)     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谐的音乐;白云朵朵,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色彩缤纷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完成第6至8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6、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分)     7、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3分)     8、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4分)     二、阅读(5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至23题。     (一)、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9-12题。(12分)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     (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     10、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___________,"退"指的是___________;"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11、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5分)___________     (二)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12分)     ①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向上,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②仰望,就是发现崇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昂扬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自由奔放、激情四射, 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仰望,能使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敏锐,由此获得感动,从而与崇高无限契合。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突然体会到一种无以伦比的饱满和圆润,一种难以言表的壮丽和博大,他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地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光涛般汹涌而来……"⑤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引领着崇高和庄严,在人世中行走,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崇高,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仰望,就是在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⑥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山涧、鸟鸣、夜露,淹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黎明的曙光披着金色的大衣从万顷碧波上踏着朝露而来,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示出它坚实的轮廓。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饱满,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了我的眼睛!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远方的木船己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     ⑦又一次,我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林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的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面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⑧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一朵小花……,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仰望吧,仰望高高在上的一切光辉,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12、文中多次写到"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联系全文回答。(3分)     1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     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     14、阅读文章③④段,分别指出俄罗斯老画家和哲学大师康德仰望天空时的感受是什么。请摘录文中词语回答。(3分)     15、生活,是一本无字书,抛开世俗的烦忧,打开心灵的窗户,用心去欣赏我们这人世界吧!你一定会生发出对生活独特的感悟!亲爱的同学,你有这样的用心"仰望"的经历吗?请表达出来,让人倾听。(3分)     (三) 老海棠树  (20分)     史铁生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摘编自《老海棠树》,中国盲文出版社)     16、本文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A、B两处加点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评析。(4分)     (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我选(  )处。     17、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4分)     18、 阅读⑦、⑧两段,说说"奶奶"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而且"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都在灯下学习".(4分)     19、文章多处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仿照示例,再举一处。(4分)     示例:前文: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后文: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前文: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后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样做?(50字以内)(4分)     (四)、名著阅读   (10分)     (A)我于1632年生于约克城一个体面人家。……我有两个哥哥。大哥是驻佛兰德的英国步兵团中校……在但刻尔可附近阵亡的。至于二哥的下落,我至今一无所知,就像我父母后来不知道我的下落一样。     我是家里的小儿子,父母亲没让我学谋生的手艺,因此从小只是喜欢胡思乱想,一心想出洋远游。当时,我父亲年事已高,但他还是让我受了相当不错的教育。他……一心一意想要我将来学法律。但我对一切都没有兴趣,只是想航海。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     (B)我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因为,我既然被凶猛的风暴完全刮出了原定的航线,远离人类贸易正常航线好几百海里以外,流落到这个荒岛上,那么,我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是老天爷的意思,要我在这个孤零零的地方,在这种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一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就不由得夺眶而出。有时我会发出疑问,为什么苍天要作践他所造出得生灵,害得他这样不幸,这样孤独无援,这样沮丧无聊,以致使人找不出理由对这种生活产生感谢的心情?     2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著名作家 _____  的小说《                      》。(2分)     22.小说叙述故事往往很注意设置悬念。请指出(A)段中有哪些地方设置了悬念,其中预示了什么。 (4分)     答:     23.(B)段主要写了什么?有人说这段文字有损于"我"这位漂泊英雄的形象,你对此有何看法?(4分)     答:     三、作文(60分)     24.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只要拥有,哪怕点滴,用心珍惜,人生常乐。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温馨的情谊,一种独特的体验,一方自由的空间,乃至一本好书,一缕阳光,一个好心情……真的,拥有不在乎多少,在乎感知,在乎呵护。让我们为拥有而快乐吧!请以《我拥有,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⑵、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我 拥 有 , 我 快 乐     25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至4题。     害群之马黄帝将见大隗(wěi)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③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奚:何,什么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2分)     A、适遇牧马童子( 适合 )                  B、问涂焉(通"途",路  )     C、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罢了 )             D、黄帝再拜稽首(第二次)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3、成语"害群之马"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2分)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3分) 200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 (36分)     1、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每小题,错、漏、多l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 A   D(各2分)     3、 潺潺       领略(各1.5分)     4、 富,改为:赋。(1分)病句改为: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5、 略6、示例: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2分,得体即可)     7、示例①: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     示例②:"农家乐",乐农家。  (3分,要求内容明确,表述明晰)     8、略。要求:推荐内容要具体,特点要鲜明;语言表达富有文学性。(4分,内容2分,表达1分)     二 (54分)     (一)(12分)     9、(1)不因外物(好坏)或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0、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1、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12分)     12、仰望能使人发现崇高,追寻崇高。(意对就可)13、沉迷于对眼前利益的追逐。14、饱满和圆润、壮丽和博大   肃穆、崇高庄严。15、略(三)(20分)     16、A、海底捞月:生动体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的个性。或:B、终于:足见奶奶低头不语时间之久,体现了奶奶此刻非常惭愧、沮丧、失落的心理。(4分,言之有理即可)     17、春:糊纸袋  夏:补花、洗菜   秋:扫院子、扫大街   冬:在灯下学习(4分)     18、①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②她想学点文化,跟上时代,拥有工作。(4分,每点2分)     19、什么时候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或其他含有"张望"的句子)(4分)     20、示例:我会为奶奶倒杯水,然后诚恳地向她表示歉意,跟她说"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精神,她的执著追求是给予我的一笔宝贵财富。(4分,合乎情理2分,语言表达2分)     (四)(10分)     21、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22、A段中说起二哥不知下落时带出一笔,"就像我父母后来不知道我的下落一样";说起"我"一心想航海时,接着说"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这两次设置了悬念,暗示了"我"后来航海遇险在孤岛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的经历。     23、(B)段主要写了"我"流落到荒岛上的沮丧和抱怨。鲁滨孙是"漂流的英雄",是一个充满冒险精神的人。但当他最初遭遇灾难时也会沮丧和抱怨,这是人之常情,正因为如此,鲁滨孙的形象才显得真实丰满。     三 (60分)     24、(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四  (10分)     1、 A (2分)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3分)     3、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2分)     4、示例: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3分,言之有理,表达流畅即可给分) 阳江市实验中学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刘正才 )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是否填写右上角的座位号,请按考场要求做)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第一部分  基础(28分) 一、古诗文积累(14分) 1、默写(10分) (1)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1分) (2)子曰:“岁寒,                          。”(《论语》)(1分) (3) 明月别枝惊鹊,         。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2分) (4) 苏轼《浣溪沙》词中由写景转入抒怀,表达作者热爱生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名句是                         ,                         。(2分) (5)默写崔颢《黄鹤楼》中的后四句:(4分)                              ,                         。                              ,                         。 2、指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   ) (   )(4分) A、使内外异法也/异口同声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量齐观          C、会宾客大宴/心领神会    D、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感极而悲者矣  二、语言综合运用(7分)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至5题。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                          ,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把种子培育成森林。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把城市变成fèi xū(       ),把高山变成平地。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会化成轻烟;          。庸者总把今天的任务推到明天,常在bào yuàn (    )中虚度光阴;智者总是               地把握现在,常在硕果累累的成绩面前愈战愈勇。    3.请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fèi xū(           )             bào yuàn (            )    4.根据括号提示,在划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2分)     你漠视它,它就会化成轻烟,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智者总是             地把握现在,常在硕果累累的成绩前面愈战愈勇。(抓紧时间,争夺一分一秒毫不浪费)    5.请在文段中的横线上依照前句写出类似的一句。(3分)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                                      。 三、综合性学习(7分) ⒍ 根据下面设定的情境,按要求写一段话。(3分)     张红是我校初三(1)班的文娱委员、06年校艺术节主持人。最近,她在市中学生“鸳鸯湖杯”演讲比赛的预赛中获得了第一名。15天后,她信心百倍地走上了决赛场,决心捧走这场比赛的唯一的特等奖金杯。然而,比赛结果却令她失望,她的排名竟落到了第三。 面对泪流满面又不愿上台领奖的她,你作为在现场的同学,此时会对她说些什么?请把你说的话写下来。(60字以内)(内容要求:让她尽快振作起来,走上领奖台) 7、2007年6月17日是父亲节,我校开展了以“感恩父亲”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不超过20字)(2分) 8、广东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请你介绍一位广东籍的文化名人,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化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50字左右)(2分) 第二部分 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9至11题。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10、文段中画线句子表明了诸葛亮怎样的处世态度?后来诸葛亮又为什么“遂许先帝以驱驰”?(3分) 11、诸葛亮认为北伐时机成熟的依据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话来回答。(2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至14题。(11分)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 “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2.①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②从本文主要内容来看,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5分) 13、结合前三段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给“失语症”下定义。(不得超过25个字)(3分) 14、文章第五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5—18题。(15分) 孩子和书 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这书店只有她一个卖书的。 她卖了多少书?怎样忙过来的?没有人说得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已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依然如秋日潭水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走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 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人。 “您要买书?”“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礼貌地说,“请您取一下那本书。”他指向那本装帧精英、雅致的诗集——《孩子和书》。 “您看过这本书吗?”他抚摸着手中的诗集,问。 她赧然了:“没有……”真的,她卖过的书很多,但读过的书太少。实在是因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翻一翻新进的书:看看封面、内容提要、插图、定价。这是为了向客人介绍、推荐。让顾客买了不合适的书,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农家孩子。她深知,那些孩子手中的一把把硬币是从妈妈的盐钱里一点一点抠来的。 “您,认识我吗?”年轻人突然问道。 她愣住了,仔细地观察他,希望能记起来。可是,回忆里只是一片空白。他笑了。“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包里取出一本书,递到她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她茫然,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送我书? 见她不接,他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您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偷书的孩子吗?”他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 年轻人的话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十五六年前,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她店里许多捆书被贴上了封条,放在了角落里。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走过去,啊!一个孩子,蓬头垢面,一脸汗珠,正从一捆书里掏出一本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强的眼睛……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书给他,好像是《牛虻》。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父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可是爱读书……她听了,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又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食物……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吃了点苦头……十几年过去了,她已渐渐淡忘。难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当她回过神来,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柜面上只有他留下的那本书。她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扉页上,有几行秀气的字: 阿姨: 这本书赠给您——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 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 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正是您的崇高。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年×月 天哪,他是诗人!这诗人        就是当年的孩子! “我要买书。”稚嫩的声音从柜面下传来,惊醒了她。她探出身子,看到一只胖胖的小手攥着硬币,另一只手指着一本小人书。“噢,又一个孩子。”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心想,兴许这个孩子将来也会成为诗人的,至少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门外传来一阵孩子的喧闹——放学了,她又要忙起来了,可是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 15.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文中空白的横线上。(   )(2分) A俨然        B依然        C竟然        D当然 16.文中第2段中说,“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1)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 (2)__           ______;(3)__         ______   ;(4)_____         ___    (6分) 17.如果将第9段画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2分) 18.①联系全文,最后一段中“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             (2分)②十五年后,年轻人重返书店。请就他这一感恩之举谈谈你的看法。 (3分) 三、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19—21题。 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王公贵族。他们远远看见时,歌德就挣脱 了贝多芬的手臂,站在大路的一旁,深深地弯着腰,把帽子拿在手里,等候着皇室成员的 经过。而贝多芬却独自向歌德说着他想说的话,看到歌德那个样子,贝多芬按了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扣,背着手径直朝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的,太子鲁道夫向贝多芬脱帽致敬,皇后向他打招呼。那些大臣们也都认识他。贝多芬故意看着这群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事后,贝多芬还毫不客气地把歌德教训了一番。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枢密参赞的歌德永远不能原谅他,而贝多芬却不以为然。                     (选自《名人传》) 19、《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的             。它由               、               、                   三部分组成。(4分) 20.根据上文,说说贝多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21.文中两位名人,你更喜欢谁? 为什么?  (2分)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22、请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可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或抒发感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老骆驼在垂暮之年,又一次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凯旋归来。       马和驴请老英雄去介绍经验。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达了目的地。”     “就这些? 没有了?”马和驴问。     “没有了,就这些。”     “唉!”马说,“我以为它能说出什么惊人的话来,谁知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就完了。”     “一点也不精彩,令人失望。”驴也深有同感。 是啊,人生中的这些“不精彩”往往被人们忽略。可是,正是由于这些“平凡”、“不精彩”,才孕育了成功和伟大。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南方多没(mò)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没学者也。                (选自《苏东坡集》)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3分)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 2.文中划线句没有加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日 与 水 居 则 十 五 而 得 其 道 生 不 识 水 则 虽 壮 见 舟 而 畏 之。 3.文中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一句话是:                 (2分) 4.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说明: 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包括作文)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一、积累与应用(28分) 1、(1) 窈窕淑女  (2)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4)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A  B 3、废墟   抱怨 4、销声匿迹    分秒必争(争分夺秒) 5、答案示例:略 6、答案示例:张红,你不必难过,第三名已经很优秀了。人生难得事事如意,你能面对现实,战胜自我,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抬起头来,领奖去吧! 7、略 8、答案示例:詹天佑,杰出爱国工程师,为我国自行设计并修建了第一铁路——京张铁路,有我国“铁路之父”之称。 二、阅读(42分) 9、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达。 10、无意于功名利禄       感激于先帝的诚心邀请  (意思同即可) 11、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2、逻辑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汉语可以治病 13、大脑语言中枢病变(受损)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注意:答案必须写出①“语言中”、②“病变”或“受损”“受伤”、③“语言功能”或“语言行为”、④“障碍”这些关键词语) 14、①第五段与最后一段内容相呼应,如果删去,末段就失去了理论依据;②这段内容拓宽了文意,体现了学习、使用汉语的深远意义。 15、C、竟然 16、向客人推荐合适的书; 帮助陷入困境的孩子; 淡忘自己的善举 (6分,每空2分;语言不简洁1分;概括不完整不给分)                        17、与改句相比,原文更能表现“我”对此事印象深刻,更真切地表现“她”的善良。(“有比较”1分;写出理由:“印象深刻” “善良”1分)                        18、 ①自己当年的善举成全了一个孩子(孩子回来感恩)    感觉到自己卖书能使孩子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②观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3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2分;有观点,有理由,40字以上,1分。 19、罗曼·罗兰 《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 20、我行我素,不卑不亢。 21、开放性题,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附加题:(10分)   1.南方会潜水的人很多,这是因为南方人每天都和水接触。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3.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没学者也。   4.理论必须依靠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只是空洞的、无用的教条。要想掌握知识,就必须刻苦学习。 四、作文 (50分) 22. 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