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苏轼的意义
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 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
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③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 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
A.苏轼是文艺全 才,是中国文人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尽管比起屈、陶、李 、杜来,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
B.苏轼与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一样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但不同的是他似乎没有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
C.苏轼最早将人生的空漠之感在文艺领域中充分透露出来,但纵观苏轼的一生,他从来没有真正退隐过。
D.陶渊明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是一种对政治的退避;而苏轼诗文里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对社会的退避。
2.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却成为文艺史上的重要人物;由此可见本身文艺成就低也同样可以成为文艺书上的重要人物。
B.苏轼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因此成为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可见只要谨受儒家思想就一定能在美学史或文艺史上产生巨大影响。
C.千年以来,陶诗一直以苏化的面目流传着,是因为陶潜最符合苏轼的标准,苏轼对陶渊明顶礼膜拜,并将其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且此地位得到巩固。
D.陶渊明的诗因为有苏轼的抬爱,从宋代开始才显赫起来;如果没有苏轼的发现,陶渊明及其诗歌在文学史上肯定没有现今的崇高地位。
3.在作者看来,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根据文章,其中的道理概括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积极进取 。
B.苏轼最早将自己对政治与社会的退避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空漠之感表现在作品中。
C.苏轼在文学艺术上发现并追求了陶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极平淡朴质的艺术风格。
D.苏轼借助陶诗朴素平淡的意境,揭示人生真谛,达到艺术极峰;千年以来,陶诗通过苏轼的作品得以流传。
二、文言文阅读(36)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送杨寘序
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①,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②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③。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引:一种乐曲体裁。句意为“学弹了以宫声为主的几支曲子”。②道:通“导”,意为排遣。③尉:县尉。剑浦:地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治:医治
B.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 乐:以……为乐
C.道其湮郁,写其幽思 写:书写
D.是其心固有不平者 固:本来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C.其能郁郁以久乎 吾其还也
D.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 常以身翼蔽沛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指临别时赠予的文字,内容多是推重、赞许、勉励等;本文是作者为赠别好友杨寘而作的。
B.杨寘因没中进士,不得不到千里之外去当一个县尉,加之体弱多病,因而心绪郁结,作为好友,作者在文中对杨寘进行了直接的劝慰。
C.本文语言形象生动,作者运用比喻和联想,把抽象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并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着力写了琴声对陶冶性情的作用。
D.作者作“琴说”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慰藉,在似促膝谈心中给人以劝导和抚慰,深情厚意寓于悠闲平静之中。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5分)
译文: (2)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5分)
译文: (二)(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根据要求,完成8—9题。
谒金门①
韦 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②,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 高轴③,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注:①谒金门,词牌名。②羽玉,白鸥。③高轴,高卷。
8、上阕描写了生机盎然的春景,试结合诗歌概括其具体表现。(5分)
9、诗歌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 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 ,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选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四个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在答题卡相应的括号里写清题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墨乌镇
彭学明
说乌镇是一墨乌镇,是因为乌镇的底色是墨色的。淡淡的墨色,让乌镇显得格外古朴。乌镇像一 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几千年如一日地站着、坐着或者蹲着,既老成持重,又沉稳肃穆,当然也很沧桑和简朴 。一件粗布衣穿了 3000年,一件灰色裤穿了3000年,一件褐色 被也盖了3000年。3000年不浓妆艳抹,3000年不花枝招展,3000年一种本色,难啦! 然而正是这3000年不变的颜色和本色,才完美了乌镇成就了乌镇,才让乌镇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穿越了时空,扬名中外。
乌镇是老,但老得周正老得硬朗,老得神清气爽。就像酒,越老越香。斑斑驳驳的墙壁,只是它风霜岁月的一层老茧。墙顶的几把荒草,只是它仙风道骨的几缕胡须。而那些浅浅淡淡的青苔,则是它人生磨难出的一点点老年斑。石板铺就的街巷,平平仄仄地穿行在乌镇的每一个角落,或长,或短,或窄,或宽,或直,或弯。是乌镇斩不断的根,割不了的筋。没了这每一条街巷,乌镇就没了章法,乱了方寸,乌镇就成了一潭死水、一盘死棋,乌镇的人就走不出自家的屋檐,只能坐井观天。上了年纪的人,有许多上了年纪的记忆,花儿正开的人,也有许多难忘的回忆。不管是谁,只要走进乌镇的这些小街小巷,只要踏响每一块发亮的青石板,就会唤醒许多尘封的故事,就会生出许多深长的遐想,就会不由自主地披满一身古色古香。
不要说戴望舒 的古巷和丁香,更不要说跟戴望舒诗句一样的姑娘。乌镇有的是江南柔情的雨丝,有的是雨丝下打伞荷笠的姑娘。因为乌镇本身就是一束江南的丁香。你运气正好,对面走来了一个江南的女子,背面也走来了一个江南的女子,两个女子都笑靥抿抿,两个女子都鲜若桃花,两个女子的秋波都与你在这里狭路相逢,你选择哪一个?哪一道秋波更能打湿你爱情的梦?哪一泓秋水更能漫进你温柔的梦乡 ?
无论荣华富贵还是淡泊清贫,乌镇都是含蓄而内敛的。就说徐家厅、朱家厅和张家厅,里面那么富丽堂皇那么气派宏大,外面却与贫民百姓一样普通,有如小家,亦如碧玉,与整个乌镇浑然一体。由此,不管怎么看,乌镇就都有几分平淡几分儒雅几分绅士。打铁的,染布的,唱戏的,经商的,穿官袍的,都在不经意间透着一种平和、 一种文气。不知是家家都种着花养着鸟,还是个个都识点文断点字有点见识,时光和岁月就是遮不住乌镇人的淡淡书香。是什么呢?或许是家家门前挂着的那盏红色灯笼,或许是条条巷子飘出的那段印花染布,或许是满镇子飘着的那比歌声还柔软的声声吴语。
其实,更精彩的是在水上。乌镇的水是浑浊的,远不及我故乡湘西的水清澈甘甜,但乌镇的水是为乌镇而生的。没有乌镇就没有这条蜿蜒迤逦的水巷,没有这一条蜿蜒迤逦的水巷就没有水,没有水,乌镇就没了水色没了灵气没了生命没了灵魂。之所以说乌镇的水是为乌镇而生的,因为乌镇的河是人工的,这运河就是因为乌镇而来这里安家落户的。如果不是为了与乌镇结一门金玉良缘,这运河就不会绕这么远的路,就不会流到这里与乌镇朝夕相处、唇齿相依。所以乌镇与水的关系,是血与水的关系,血浓于水,血也融于水。
这条飘飞的水巷,是乌镇的血脉,软软的脉管上,是乌镇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节。租一条蚱蜢舟,我们就驶进乌镇的水墨画里了。悠悠的水巷,像一支写意的工笔,轻描淡写地描摹着两岸,勾勒出两条笔直的风景线。黑瓦白墙的民居,仪态万方地闪立在两边,一半住在岸上,一半跳进水里,它们像一群淘气的孩子,把脚伸进水里,把手也伸进水里,戏弄一河鱼虾。虽然它们没有我湘西吊脚楼的气势和高大,但却小巧精致,异曲同工。水阁的窗口,往往会探出一盏女儿的脸,那不是茅盾笔下的淑女,就是我们江南的表妹,好看,好看,好美,好美。于是你觉得一河的风景都被这女儿的脸照亮了,一河的水阁都是这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了。本来也是这样,你看,在那岸边的每一座河埠旁,在河埠的每一条帮岸上,在帮岸的每一条廊棚里,在廊棚的每一个美人靠里,你都会看到一个个洗衣淘米的表妹,一个个挑花绣朵的表妹,一个个等待爱情的表妹。美人靠是什么?美人靠是水乡女儿的专用工具,在临河的每一个廊棚里。不管是男人女人,你都靠一靠吧。靠一靠,你就是美女了;靠一靠,你就有美人了。
坐在船上,看着风景,想着美人,再品一品乌镇男人用白水白面白米酿制的“三道白”酒,品品乌镇女 人手擀的姑嫂饼,乌镇的滋味就全了,你就品不尽想不完,就乐不思蜀、游而忘归了。
那么,留下来,你就会是茅盾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是千年乌镇的一个情节和段落。
(选自《人民日报》)
(1)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乌镇?(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来乌镇最本质的感受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湘西人,在文中他也谈到自家的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留下来,你就会是……千年乌镇的一个情节和段落”?(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来源:学.科.网]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告别一位老知识分子远去的背影
周庆安
2009年7月11日,98岁高龄的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辞世了。
国有一老,如有一宝。季羡林先生因为他的国学学养和真诚人格,在学术界受到广泛的尊重,如今他驾鹤西去,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我们曾经有许多机会向季老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也确实在许多场合向这位大师表达过敬意。但是当季羡林先生真的告别我们的时候,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甚至会怀疑我们曾经表达敬意的真诚,以及老人接受敬意时的心情;我们也会忐忑地想起老人面对晚辈做的错事和傻事时,满脸宽容背后的无奈。此刻,我们所有能做的事情,就是追忆、怀念和学习。
我们追忆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在追忆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人们往往用自身的勤勉来作为成长的理由;但是有时候,环境能够决定并给予人们更多成为大师的机会。这种环境并不能简单地用贫穷或者富裕来概括。大师辈出的年代,是一个充满问题的年代,也是一个尊重知识、宽容“异端”、追求平等的年代。自20世纪初开始,中国知识界在不断与历史争夺这种机遇。而令我们景迎的学术大师们,恰恰就产生于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中。
我们怀念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怀念一个“以学术为业”的群体。无论陈寅恪、傅斯年,还是钱钟书、季羡林,这个群体中每一个人都以一种偶然出现,而走向一种必然。马克斯·韦伯说,在失去了神圣性和价值统一性的世界上,“以学术为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当然,所有的独立思考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冷静的观察。今天的多元化社会,铸造着多元化的个人,终生“以学术为业”,并且能从其中找到乐趣和力量的人恐怕已经不多了。
我们学习季羡林先生,实际上学习一种独立、自尊、城实和执著的品行。无论是在“文革”年代、在改革开放时期,还是在功成名就的晚年,季羡林先生都在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反思;无论在佛学、梵文还是宗教的学术领域,季羡林先生都在将一个问题执著地研究到底。这是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行,也是一种有现实意义的品行。尤其在当代中国,象牙塔中也不平静。商业主义和权力文化的势力空前强大,浮躁、悸动的情绪在蔓延,季羡林先生用他自己的言行给我们提出了令人汗颜的问题。
追忆是为了记录 ,怀念是为了寻找,学习是为了再造。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很简单,他们已经放弃了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自觉性,仅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中传道授业。但是知识分子又很重要,因为他们是传承文化、重建价值的一个群体,能够引导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制订对话和交流的规则。
在繁荣的年代,当我们面对着经济利益、学术不端,甚至是学术交易的诱惑之时,对大师的追忆、怀念和学习能否在每个知识分子的内心产业某种共鸣?而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是否能够永远成为这个社会的最高行为规范?
季羡林先生走了。大师难再,修、齐、治、平恐成绝响;后生可畏,慎、笃、勤、温似已惘然。
(选自《新京报》,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说“国有一老,如有一宝”?请简要概括其原因。(5分)
(2)“修、齐、治、平”分别 指什么?“修”在季羡林先生身上是如何体现的?(6分)
(3)、解释第7段“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很简单”一句中“简单”一词在文中的含义。(6分)
(4)、季羡林先生生前曾在《病榻杂记》一书中请辞“大师”、“泰斗”、“国宝”的称呼,你如何评价这件事?请结合本文相关内容进行阐述。(8分)
第Ⅱ卷表达 题
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春如歌,流淌着激情、活力的乐章;青春似诗,盈满了浪漫、感性的韵律;青春是画,镌(juān)刻着瑰丽、感人的色彩;青春若火,焕发着炽(chì)热、耀眼的光芒。 。
B.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砉(huā)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满室狼藉(jiè),抢救无及。
C.正宅两端,厢庑(wú)相连,十分气派;房子全是木质的,没有一颗钉子,由一个个的榫头(sǔn)连接起来;房门、窗棂上的檀香木散发的幽香沁人心脾。
D.探春的风筝谜最后一句“莫向东风怨别离”,与黛玉所占(zhān)芙蓉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同是暗示归宿的谶(zèn)语,细味之下却各有其人生况味。
1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A.丁肇中所说的“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对那些欺世盗名、投机钻营的伪学者是一个提醒:学术贵在专一,应恪守学者本份。
B. 处于群体中的人 ,应当把团队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意见有分歧,要么自己认错,要么忍耐,要么干脆淡出那个群体,忌反复,忌聒噪,忌内哄。
C.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人们很渴望一处宁静的港湾,室内外装潢高手一定能令你的家涣然一新,但不一定能给你的家带来脉脉温馨。
D.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飘来,在她的 歌声中迈向中老年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新太空战略会使得美国在20年后操控全球能源市场,从而使得因碳氢燃料耗尽而陷入能源危机的全球子民们唯美国马首是瞻。
B.新发于硎的青年总会有一股振作奋发之气,在非常时期起用这群人,无疑能收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效果。
C.网络文学开路者痛惜当今的网络作者违背了始作俑者的初衷:本来是指向自由写作的梦想,现在却变成写手的逐利场与出版商的养鱼塘。
D.《霸王别姬》让梅兰芳的表演艺术登峰造极,那眉目间的神情、转身的华丽、水袖下的蕴藉,总是恰到好处,不瘟不火,将瞬间定格成永恒。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陶渊明在当时只是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评价,原因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
B.在鲜花绚烂的春日,或在木叶萧萧的秋天,独坐着,冥思苦想,返照自己的灵魂,你会抵达一种空灵的境界。
C.《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颁布,对加快教育规模和速度、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D.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因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明清之际,大江南北会社犹如春潮怒上, ① 。会社名目繁多, ② ,遍布城乡。复社影响时局数十年,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无不受之牵动。受风气浸染,③ ,结社聚会,联句唱和,蔚然成风。女子诗社的出现,提升了知识女性的 ④ 。
A.①应运勃兴 ②民间结会、文人结社 ③女子也纷纷走出深斋 ④创作热情和生活品质
B.①顺时应势 ②民间结会、文人结社 ③女子也纷纷走出深斋 ④生活品质和创作热情
C.①顺时应势 ②文人结社、民间结会 ③才女也纷纷走出闺阁 ④生活品质和创作热情
D.①应运勃兴 ②文人结社、民间结会 ③才女也纷纷走出闺阁 ④创作热情和生活品质
18.下面是一篇“中国首届全球通手机短信文学大赛”散文类获奖作品,请你为这篇作品写几句评点的话。(80 字左右)(5分)
山里的母亲
母亲这辈子只识得三个字,那就是她的名字。母亲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劳动。母亲这辈子只有一个愿 望,那就是让三个孩子走出这山。母亲这辈子唯一的欣慰,那就是她的孩子秉承了她的执著和坚韧。
六、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以“雨过天会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