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B卷)
(出题人:杨继勇)
考生注意:本卷共52题,时间100分钟,其中第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写在答题纸上。请认真分析,仔细做答;要思路清晰,字迹工整。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题,共50分)
一、选择题(答案唯一,每小题1分,共50分)
1.17世纪至19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核心 B.建立方式多样化
C.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D.都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度,各州有自治权。新中国“按照民族聚居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下列关于中美两国管理地方的方式,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②都保证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④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符合国家宪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宗法制
4.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 C.唐 D.清
5.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的体系
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秦朝疆域图 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6.阅读右图,公元前221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有关说明错误的是
A.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
B.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
C.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D.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7.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有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 , 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 ( 康熙 ) 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
A. 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 文官体制 D. 监察体制
8.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有: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初期,正值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此时的雅典
A.所有的官职全部对雅典公民开放 B.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C.部分妇女和外邦人取得公民权 D.家庭贫困的公民仍然无法取得公民权
10.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使得罗马帝国
A.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 B.统治者加强了对外邦人的镇压
C.制定境内民众都公平适用的罗马法 D.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11. 某校高三年级四位同学围绕下面两幅图进行探究,各拟了一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正确的是
1689年 代议制的起点 1832年 英国议会改革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代议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 D.《光荣革命与代议制》
12.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有人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因为该年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的开放局面
13.“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甲午战争 D.义和团
14.右图的田凭表明
A.《天朝田亩制度》得以实施
B.太平天国曾尝试分田
C.太平天国切实认可了耕者有其田的原则
D.分田行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5.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A.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一届人大
B.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
C.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
16.下列是有关中国共产党党人员数变化的材料
年份
1923年6月
1927年4月
1927年8月
1928年6月
1932年
1937年初
党员数
432
5.7万
1万多
4万多
30多万
4万多
上述材料中说明中国共产党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有两次人数大大下降,其中第二次下降的原因是
A.“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灾难 B.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破坏
C.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革命 D.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肆屠杀
17.历史课上,吴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战争是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课题,下列可以支持其观点的有:列强的侵略①由沿海深入内地 ②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③由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经济侵略为主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18.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进行总结:“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对这个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为民众普遍接受
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理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通知
亲爱的先生:
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
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Turner) D.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
19.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20.《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他们可以了解
A.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
B.普法战争推动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
C.无产阶级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D.资本家从工人那里无偿取得的利润被称为剩余价值
2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逐步确立,对这种政治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B.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 D.人民委员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利
22.日本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中、美、苏三角关系的推动
C.经济贸易发展的推动 D.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
23.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198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年期满后不再延长。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是
A.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政策
B. 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D.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4.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5.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①美国地位相对削弱 ②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③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⑤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⑥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
26.右图漫画反映了北约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通过漫画可以看出:①西欧各国受到美国的控制。②西欧与美国平等的关系③美国更多的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与西欧国家结盟④西欧国家出于经济等方面原因,只好与美国结盟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7.右表是战后的历次战争中,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28.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重农抑商的政策
29.右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人来自四面八方
②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30.1500年前后至1900年前后,世界市场经历了形成、发展和最终形成等发展阶段。下列因素中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有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②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③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④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这句名言显示,革命、火车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下列哪项也能显示那个时代的象征
A.重商主义 B.自由资本主义 C.垄断资本主义 D.凯恩斯主义
32.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同时期的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促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体制 C.市场因素 D.国际因素
33.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其重要媒介是
A.价格低廉的商品 B.先进的政治制度 C.领先的生产技术 D.先进的管理方式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65年
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34.右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 部分)。结合大事年表,下列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35.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37. 造成下表中1953—1957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大致范围
所有制
土地经营
1949年以前
地主土地所有制
租佃个体经营
1950——1952
农民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个体经营
1953——1954
农民土地所有制
个体经营,集体互助
1953——1954
农民土地股份制
初级社,集体经营
1955——1957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高级社,集体经营
A.土地改革运动 B.三大改造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8.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数量猛增。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茶叶和生丝获利使农民生活改善
C.茶叶生产和生丝制造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9. 右面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表。单从这张表的
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时
A.轻工业的上升势头明显
B.重工业的发展呈下降趋势
C.轻重工业发展比例渐趋平衡
D.工业分布开始向内地集中
40.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独立的道路
C.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D.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41. 右图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柱状图,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基础地位的下降
B.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C.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
D.借鉴西方国家经验
42.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进行分析。下列事实中没有因果关是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B.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C.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蒸汽机——汽船
4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中国在西方列强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扮演了半殖民地的角色,社会转型极其缓慢,有关缓慢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海外留学生大量介绍西方思想文化 ②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社会变革 ③近代工业举步维艰 ④遭受侵略、主权不断丧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4.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等各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初级社和高级社。判断这些合作社是初级社还是高级社的标准是
A.机械化水平 B.组织规模
C.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 D.政治觉悟
45.1953年,我国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B.都是为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农业生产
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D.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46.曾有国际舆论评价中国“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评论应该出现于
A.1842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92年
47.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陋习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列强扩张的结果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8.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表明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 ②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③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 ④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9.著名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 B.近两百年来国家积弱受人欺凌
C.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 D.中国的统一大业尚待完成
50.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 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50分)
51.(本大题共33分)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但文明史又不同于世界史,它所研究的单位是各个文明,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类型的文明。
主题一 人类文明的转型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
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1)根据材料一,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1分)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1分)
主题二 中国传统的经济文明
材料二 《康熙御制耕织图》
材料三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古代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材料二表明中国在当时实行怎样的农业文明?(1分)这一农业文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有什么地位?(1分)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有什么关系?(1分)
(3)材料三中所说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指什么?(1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2分)。明清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1分)
主题三 “蒸汽”的力量
工业革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材料四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我只能推断,英国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动荡后,在斯图亚特王朝的末期无意间开启通向现代发展旧的秘密之门,这一切纯属碰巧,而非刻意”。正如历史学家所言,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也是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以至于拿破仑将英国称为“小店主的国家”。-一《 大国崛起 》解说词
(4)英国“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的“钥匙”是什么?(2分)为什么英国被称为“小店主的国家”?(3分)
材料五 新兴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5)结合材料五,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2分)及其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1分) 材料六 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
——[英国]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6)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城市人口的变化,对英国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主题四 中国近代的经济文明
材料七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7)根据材料七的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分)
主题五 民主政治的源头与发展
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材料八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九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百度网
(8)依据材料八、九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分)
(9)依据材料九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2分) 试举例说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怎样的不同(只举例不分析)? (2分)
材料十 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个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临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
---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
(10)美国宪法在制度上是如何保证联邦政府没能成为怪物的?(1分)它体现了什么政治原则?(1分)“为人民效力”最根本的含义是什么?(1分)
材料十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3分)
52.(本大题共17分)今年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回顾六十年,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弱势国家发展成如今世界中不可忽略的大国。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变化,看到了它的发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1)材料一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原因。(3分)
材料三 深圳的变化
(2)分析材料三中左图到右图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过哪些思想上的震撼?(2分)
材料四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其中颇引人注目的,是提出了两个“100年”时要达到的宏伟目标: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紧接着话锋一转,提出了实现目标的“三不”原则: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材料四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不折腾”,是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出的深刻认识。举出新中国历史上三例“折腾”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史实,说明“不折腾”的必要性。(3分)
(4)目前社会上有一段流行语:“①1949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1979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③1989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④2009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虽然以上观点未必准确,但有一定的历史依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与说明第②句和第③句。(4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01~05 ABADB 06~10 CBDDA 11~15 ACABD 16~20 ACABA
21~25 ADBDB 26~30 BAABC 31~35 BAACB 36~30 CBDAA
41~45 CACCB 46~50 CABBA
二、非选择题:
51.(1) 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
两大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农业文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
地位: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
关系: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3)新型经济:商品经济;
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夜市、早市、交子、市坊界限打破等;(任两项给分)
突破: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钥匙”: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通过“商业革命”和“奴隶贸易”等多种手段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金);资产阶级革命后又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大量产品(货源);然后以商品为媒介,以武力为后盾打开世界市场(销售)。所以,英国被称为“小店主的国家”。
(5)核心内容:生产工具和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即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社会关系的变化: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6)促进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出现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8)特点:直接民主。成因: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公民人数少,奴隶、外邦移民、妇女没有公民权,只有少数成年男子才有公民权。
(9)确立:通过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斗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的方式确立代议制的民主政治。不同:英国、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法国的总统共和制等。
(10)规定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并相互制约。
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含义是避免专制独裁,保证人民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11)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及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
52.(1)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主要原因:深圳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或“深圳速度”)带动人们思想的解放;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3)史实: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破坏;文化大革命运动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历史证明30年来的道路是正确的,因而要坚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4)“1979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1978年后开始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不是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式,用市场竞争来搞活社会主义经济。
“1989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1989东欧剧变,随后两德统一、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实践遭受严重挫折,未来希望寄托于中国。
(5)必须坚持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在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发展生产力;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改革本质上也是一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言之有理皆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