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学月考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默写(10分)
(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 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__________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3).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 。(李清照《醉花阴》)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雄心的诗句是:
, 。
(6).《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2.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3.翻译句子。(2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
4.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2分)
答: , , , 。
5.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答:
6.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神机妙算。而在《出师表》中,我们对他会有另一番认识。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你的看法。(3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13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7.第1、2两段,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2分)
8.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所讲是事实?(3分)
9.“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和“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两句话中的“中国人”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4分)
10.文章在直接批驳对方论点的错误之后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请举出两个能证明作者观点的具体事例。(4分)
(二)会飞的蒲公英(16分)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绒毛,风一吹,就轻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动,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穿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笑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的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1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轻___ _(yíng) ②娇___ __(nèn)(2分)
12.文章第1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2分)
1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 ____
(2分) 14. 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___ __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_____ _____________。(4分)
16.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意?(3分)
17.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3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8.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 》,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 。(4分)
19.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2分)
20、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两个故事:
。(4分)
五、附加题(10分)
误认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幸至丞相府归我( ) (2)乃诣丞相府归马( ) 8.对画线句“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释。 B.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 C.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D.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9.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 。(2分) 10.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 的品质,表现了“马主” 的品质。(4分)
08-0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第三月学考
班级 姓名 座号
作文(40分)
提示:“欣赏自我”就是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为自己感动,为自己喝彩,是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充满希望。有人说,一个不懂欣赏自己的人是很难快乐的,只能是自己陷入自卑的泥潭,只有充满希望的心才能扬帆远航。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600字。
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
1.B
2.略。(应注意“故”“寄”“所以”“职分”等词义的解释及句意翻译的通顺)
3.“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4.报先帝忠陛下
5诸葛亮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虽然后主怯懦昏庸,可他全力辅佐;为兴复汉室,他奔波劳苦,呕心沥血。
现代文阅读 (一)7.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8.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推论,得出与对方论点不同的结论,也就证明了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对方的论点,从而推翻了对方的论点。(意思相同即可)9不同。前者是指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后者是指广大的人民。10正确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李时珍,尝尽百草,终著成《本草纲目》(例子要求具体)
(二)1.①盈②嫩。 2.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平凡。 3.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4.蒲公英;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5..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又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6.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四、名著阅读
[参考答案]《水浒》或《水浒传》;鲁智深或鲁达;见义勇为或嫉恶如仇;人物故事示例:拳打镇关西、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二龙山落草等。
五、附加题
⒎(4分)⑴还,归还(2分)⑵往,到……去(2分)
⒏(2分)D⒐(2分)想确认马是谁的 ⒑(4分)仁厚(宽厚、宽容)(2分)诚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