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加入VIP免费下载

长春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

ID:308583

大小:35.4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问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以下有关宗法关系的说明,哪一项最为恰当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时也以周天子为大宗,而不以鲁国国君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的规定,下列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4.顾炎武说:“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分封制是一种落后的政治制度        B.郡县制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 C.顾炎武没有历史地看问题        D.分封制带来诸侯的兼并,郡县制造成统治者专制腐朽 5.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到察举制再到科举制”的过程。下列材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 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③“龙生龙,凤生凤” 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A. 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6.据《资治通鉴》卷192载,贞观元年唐太宗对王珪说:“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对以上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门下省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减少决策的失误 ②唐太宗注重利用集体智慧提高决策效果 ③说明唐朝的统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④说明唐朝统治者注意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机制来维护皇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卷91)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8.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 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 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 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 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9.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满清民族权益   C.维护国家民族独立              D.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10.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它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它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11.200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12.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13. 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对于此事一些同学展开讨论,你认为哪种观点最接近该现象所揭示的本质 A. 甲:太平天国内部充斥争权夺利的斗争,完全抹杀了这场运动的时代意义 B. 乙:个体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决定了农民战争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理想追求 C. 丙:这一事件主要是由洪秀全不理朝政导致了内部的分崩离析 D. 丁:这一事件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直接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14. 著名剧作家老舍在其作品《茶馆》中刻画了一个小人物李三,他在剧中有这么一段牢骚满腹的对话:“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万一把皇上改回来了呢!”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A.帝制废除,天下大乱            B.袁世凯当政,民不聊生 C.民主道路,曲折复杂               D.军阀割据,战乱不休 15.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6.长征是一次伟大的征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锻炼成长的重要历程。其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开始独立自主地妥善处理自身问题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伟大转移 17.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18.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都还不足。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式的民主道路。中国式民主道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是 A.多党合作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 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C.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差异,实现了民族间的团结   D.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20. 当前我国法律并不允许“安乐死”,而宁夏女孩李燕患有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现在已经丧失了自理能力,她希望能够合法地“安乐死”。她的情况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能够审查讨论《安乐死申请》议案,决定是否就“安乐死”立法的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国务院司法部 21.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      ①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②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 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 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23.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学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红军战士的长征日记            B.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 C.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D.“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 24.1984年6月,邓小平说:“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       B.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C. 倾向于社会主义吞掉台湾         D. 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25. “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两度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A. 和平统一祖国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一国两制”原则               D. 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26.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给我们提供的历史经验最关键的是                                                              A. 港澳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必然发生变化 B. 党和政府有能力雪洗清朝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 C. 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D.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7. “求同存异”的方针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 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B. 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 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通过妥协寻求一致利益 D.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28. 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9. 20世纪70年代的一位美国总统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请问促成他来中国的主要动机是      A.对中国博大文化的敬仰            B.急切打开中国市场   C.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D. 美国民众的呼声 30.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31.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中国2006年度外交活动的年终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 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  文化渗透         B. 和平发展  战略结盟  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C. 多边外交  和平发展  负责任的大国                  D. 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 32.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垃底的民主思想 33. 2008年8月8日中国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这是世界盛事,更是中国人民的盛事,奥运会首先出现在古代希腊,那么作为一个古希腊的雅典公民,在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A. 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B. 他可能被选举为执行官 C. 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 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34.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预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 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 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 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 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35.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持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36.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番话的意思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C.美国应该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D.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37.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造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 38.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A.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B.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 C.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 39.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都以军事和经济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40.  下列关于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B. 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6分,第42题11分,第43题13分共40分。)  4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强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⑴ 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  ⑵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在在面战场组织了哪几次会战?(2分)如何正确认识防御阶段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中的作用?(4分)  ⑶ 1940年八路军在敌后主动出击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1分)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战中的地位如何?(4分)  ⑷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深远的历史意义?(3分)  42.下图是一幅反映国际关系史上重大历史时刻的图图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1分)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进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附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⑴ 该图片的拍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2分)  ⑵ 为什么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当年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而尼克松却“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4分)  ⑶ 这次历史性握手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⑷ 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日关系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4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12月2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苏联在反侵略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战争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扩大在战略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对于战后世界的安排,苏联希望在长时期内保持国际和平,以便医治战争给苏联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材料三 还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小毛驴。”……他还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     材料四 在战时盟国的许多会议中从没有法国临时政府的席位。戴高乐对些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1500年以来,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要求所有的人,首先是他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一点。”     材料五 美国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英国则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苏联当然不愿意看到蒋介石政府强大,但对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也不抱信心。     请回答: ⑴二战后,美、苏、英、法对外政策的基点各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8分)  ⑵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是什么?(2分)  ⑶美、英对待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2分)苏联的对华政策有何特点?(1分) 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D C D D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B C A B C C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D A B C D D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A C B C B D C B D  二、非选择题: 41. (16分) ⑴ 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2分) ⑵ 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2分。只要能列出两个即可)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2分)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2分) ⑶百团大战(1分)。防御阶段是抗战的次战场,主要是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2分)进入相持阶段后,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分) ⑷ 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分)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分) 42.(11分) ⑴1972年、北京(2分) ⑵拒绝原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两大阵营的对抗。(2分)握手原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2分) ⑶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局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国通过缓和对华关系,改善了其在美苏争霸中所处的不利地位。(4分。只要思维全面即可给2分,另2分看文字表述是否准确) ⑷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1972年中日建交。(1分) 43.(13分) ⑴美国:称霸世界;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大增。(2分) 苏联:保持国际和平,巩固大国地位;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强大。(2分) 英国:依附美国;英国力量衰弱,企图依附美国以保持欧洲大国地位。(2分) 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受其传统政策的影响。(2分) ⑵美苏成为一流强国,西欧被削弱,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2分) ⑶美国:为抗衡苏联;(1分)   英国:害怕中国的强大会鼓舞英国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1分)       苏联:摇摆不定(1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