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共120分)
三、(22分)
11. 傅说王曰/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以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进者/曰/益远/寡人恶臭。[评分标准。本题5分。每断对2处给1分,全断对给5分。]
(参考译文)齐桓公喜好穿紫色的衣服,于是全国人都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齐国用五匹素也不如一匹紫色的布。齐王为紫布太贵而担忧。太傅劝谏齐王说:“《诗经》上面说:‘君王不身体力行,百姓就不会相信。’现在大王想要让百姓不穿紫衣服,您就应当自己先脱下紫衣服上朝。群臣有穿紫衣服进见的,您就说:‘离我再远一些,我讨厌那种气味。’”这一天,侍从宫中就没有穿紫衣服的人了;这个月,都城中都没有穿紫衣服的了;这一年,齐国的境内就没有穿紫衣服的了。
12.(1)诗余(或“长短句”“乐府”); 词牌(或“词调”)[评分标准:本题2分,每空1分。](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被诬遭贬抑郁难平而故作天真的狂放、傲慢的性格。[评分标准:本题4分。“遭贬抑郁”与“狂放傲慢”各2分。](3)这首词中的“黄花”的形象出现了三次。“黄花白发相牵挽”,写自己与黄花同归的强健姿态。菊花是耐霜傲寒的坚贞者的象征,词人反复写菊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豪气、勇气、不平之气。[评分标准:本题4分。三次“黄花”形象的分本析阐释,各1分;总体意味、作用,1分。]
东城二模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底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邪?”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选自《搜神记》)
6.下列语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大怒,使相之 相:审看
B.王即购之千金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C.客曰:“不负子也。” 负:辜负
D.愿王自往临视之 临:面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 B.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C.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D.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何由知吾可也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汝若生子是男,大,(则)告之曰
B.语汝子,(汝)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C.闻王购子头(以)千金
D.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于)汤中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以弱抗暴精神的一组是 ( )
①日夜思欲报楚王
②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③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④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⑤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⑥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③⑥
20080510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于将、莫邪为楚王铸剑,铸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对此大怒,杀了干将。
B.莫邪的儿子长大后,母亲以实情告之。赤遵父嘱得剑,日夜思报父仇。
C.为躲避追捕,赤逃入山中,遇见一位愿为其报仇的人,便决然舍命相托。
D.侠客诱使楚王来到煮赤头的汤镬前并将其杀死,自己也献出了生命。
第II卷(共120分)
20080510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
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直之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鹃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 (取材《淮南子·主术训》)
12.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0分)
悲陈陶①
杜 甫
孟冬②十郡③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悲青坂④
杜 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⑤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注释:①陈陶:地名。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义军与安禄山军队作战惨败于此。
②孟冬:即十月,冬季的第一个月。记此次作战时间。
③十郡:指陕西地区。义军的籍贯。
④青坂:地名。在陈陶以西。义军惨败处。
⑤黄头奚儿:有一个名为室韦的部落,以黄布裹头,故称为“黄头奚”。奚儿:指安禄山所部边疆少数民族士兵。
①《悲陈陶》一诗中“仍唱”和“更望”两个词语意义深刻,请仔细揣摩,作简要分析。
(2分)
答:
②比较两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两次战争的。(4分)
答:
③谈谈《悲陈陶》与《悲青坂》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4分)
答:
6. D(接近)
7. B 助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A 副词,才/副词,却 C副词,怎么/疑问代词,哪些,D 介词,读wèi替/介词,读wéi被)
8. B(儿子)
9. C(②⑤间接表现以弱抗暴;③侠客不知赤甚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