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

ID:309342

大小:22.3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历史试卷 Ⅰ  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11题共44分) 1.西周武王时期将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这样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这样的层层分封对西周初年的影响主要是 ① 加强了西周王室的统治         ② 使西周的疆域得到扩大 ③ 造成了对抗王室的诸侯割据势力 ④ 姬姓王族控制了中央以至各个诸侯国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2.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黄金时代”。以下各项反映了这一时期情况的是 A 财产多的公民(工商业者)获得较大的权利 B 所有的男性公民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C 建立500人议事会,由十个地域部落轮流执政 D 国家对担任官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给予津贴。 3.《秦律》内容广泛、缜密、残酷,对秦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规定。其中《仓律》是关于粮草仓的法律,《效律》是关于核验官府物资财产的法律。   《仓律》二十六条。律文中包括了谷物入仓、发放的登记及管理,规定十分繁琐、严格,在仓储过程中要求主事的官吏不能换人,需要向县廷上报出入状况,如有疑问,则需在县廷派来的官员监督下重新清点并作记录、上报。不同品种的稻谷应分开统计、储积,并制作领取口粮的名册。此外,关於传马的餵食、隶臣妾等刑徒发粮的标准、赎隶臣妾的原则都有严格的规定。 《效律》详细规定了核验县和都官物资账目的一系列制度。对於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物品如兵器、铠甲及皮革等,规定尤为详尽。特别是对於度量衡器,律文明确规定了误差的限度。通过这些规定,可以看出《秦律》的突出特征是     A 严格维护秦朝统治秩序       B 努力调整封建社会中的各种经济关系     C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以保证粮仓和军事装备为主要职能 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为防止滥用权力,他提出 A 严明法律制度     B 实现权力制衡       C 实行代议制     D 建立监督机制 5.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通过不同的方式,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立法机关由两院组成          B 建立独立的司法机关    C 行政首脑通过选举产生        D 实现“集体”领导  6.1405年郑和开始了长达28年的远洋航行,他每到一地都采取友好外交,厚往薄来政策。1492年,哥伦布横跨大西洋到达美洲,对美洲进行了野蛮的掠夺和猖狂的占领,经济上“厚来薄往”。造成二者外交政策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基础        B 控制能力       C 航行目的        D 传统思想 7.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这种企业的资金来源与产品主要走向是    A 部分民间,投放市场        B国家投资,调用军队    C 政府出资,投放市场        D 商人投资,自主经营 8.新文化运动发起的目的是寻求“救国之要道”或“根本之救亡”,其“要道”或“根本”是    A 通过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 不断改革,提高民智    C 发展工业,富国强兵           D 组织工农,建立社会主义 9.读以下各表            表一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官僚资本在中国工业中的比重 工业资本 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 钢铁产量 发电量 有色金属 产量 石油产量 66% 80% 90% 67% 100% 100%                 表二  现代工业与封建经济的比较(颜色深的为封建经济) 1914年           1936年         1949年                             表三  三种资本主义经济的比率    (以总数为100) 时间 外国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 1936 25 38 37 1949 8 54 38依据上表中的统计数据和所学知识分析,官僚资本对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是    ① 构成了现代中国骨干支柱产业      ② 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    ③ 巩固了封建自然经济              ④ 有利于抵制列强经济侵略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阅读二则材料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 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 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 以下关于二段材料反映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则材料都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战争威胁的危险  B 两则材料反映了中俄军事同盟的形成与发展 C 材料一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而材料二则不具备 D 材料一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材料二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联合国及其下属许多国际组织,在这些国际组织中旨在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一个是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关贸总协定     D 世界粮农组织 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12题36分,13题20分,共56分) 12.阅读下以材料(36分)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修建道路系统的目的和道路修建的影响。(5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2分)高考资源网  材料二  从1870年到191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铁路发展极为迅速。全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70年的21万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2万公里,每年平均修建2万公里以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投资用于修建铁路,大量钢材用于轧制钢轨。……环世界的铁路网初步形成,大多数国家纳入了世界市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2)世界铁路在1870到1913年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铁路发展的影响。(6分) 材料三  1876年~1894年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境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1894年~1911新建铁路约9000多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由中国人自已修建的仅占20%左右。 ——摘编自[中国动力新时速 - 新铁百科]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信息?(4分)1894年起帝国主义各国为什么要在中国抢筑铁路。(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4~1911年中国铁路发展的原因和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12分)   (5)综上,谈谈你对铁路建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认识。(3分)  13.阅读下列材料:(20分) 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的生命与财产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记取战争的教训,维护和平是两次大战后世界人民的普遍要求。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维护各国间基于正义与荣誉之公开邦交, 严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行为之规范。……对威胁成员国的侵略行为,全体成员国采取集体安全原则。 ——摘编自《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   联合国之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摘编自《联合国宪章》第一章 (1)通过材料一、二分析,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宗旨有什么相同点。(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叙述20世纪30年代国联在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方面是如何履行盟约的?结果怎样?(6分) (3)为记取国际联盟的教训,实现确定的宗旨,联合国有哪些制度保证?(4分)二战结束至今采取过哪些维和行动?(6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联合国的作用。(2分) 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历史试卷 答卷纸 二.材料解析题(12题36分,13题20分,共56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修建道路系统的目的和道路修建的影响。(5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2分)               (2)世界铁路在1870到1913年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铁路发展的影响。(6分)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信息?(4分)1894年起帝国主义各国为什么要在中国抢筑铁路。(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4~1911年中国铁路发展的原因和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12分)           (5)综上,谈谈你对铁路建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认识。(3分)     13.(1)通过材料一、二分析,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宗旨有什么相同点。(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叙述20世纪30年代国联在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方面是如何履行盟约的?结果怎样?(6分)                (3)为记取国际联盟的教训,实现确定的宗旨,联合国有哪些制度保证?(4分)二战结束至今采取过哪些维和行动?(6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联合国的作用。(2分)       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1.A   2.D   3.A   4.B   5.D   6.C   7.A   8.B   9.A  10.C   11.B 二.材料解析题                     12.(1)目的:巩固秦朝对全国的统治。(2分) 影响: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3分)。 历史价值:有助于研究秦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治理(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重工业发展迅速,殖民体系形成,形成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贸易发展。(4分) (3)1876年~1894年修建很少。1894年~1911发展较快。其中大多为帝国主义修建或控制。(4分)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和完成,通过铁路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资源和市场的掠夺。(4分) (4)原因: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帝国主义凭借特权掀起了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高潮;清政府支持铁路修建;中国人对铁路修建认识的提高和爱国热情。詹天佑等铁路工程师的努力。(6分) 影响:加速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加强了国内各地区的交流;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利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6分)  (5)要发展经济,应重视修路。(3分) 13. (1)和平,集体安全。(2分) (2)李顿调查团调查“九一八事变”,宣布日本为侵略国,但没有实际制裁行动。(2分)      1935年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制裁,但没有包括石油、钢铁等,埃塞俄比亚1936年亡国。(2分)      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后,英法等国采取“不干涉”政策,西班牙叛军夺取政权。(2分) (3)建立安理会,并使其具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派出军队的权力。(2分)      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2分)          在中东战争、印巴战争等地区战争中派出维和部队,强令交战方停火、联合国代表赴即将开火的前方斡旋,化解战争。(4分) 努力促进裁军,设立帮助管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2分) (4) 联合国在防止局部战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促进世界向着民主、平等、文明、健康、富裕发展上也发挥了重大作用。(2分)(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