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ID:309344

大小:105.3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填入答题栏内,每题2.5分,计75分。 1.半坡的陶器称为彩陶,是由于它们是 A.红色的。      B.由三种颜色组成。     C.黄色的。      D由黑白两种颜色组成.。 2. 西周初年大封诸侯,下列不属于分封对象的是 A.王族          B.功臣       C.大将.         D.先代贵族 3.中国封建制度确立的主要途径是 A.革命          B.变法           C.政变        D.统一战争 4. 荀子“人定胜天”思想的提出,反映了当时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天文学的进步   C.生产力的提高   D.水利工程修建,人们抗灾能力加强 5. 焚书坑儒的直接原因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淳于越公开攻击郡县制 C.推行法家思想一统天一。   D.儒家“仁政”思想不利秦朝统治。 6.王莽改制的措施中引起经济混乱的是 A.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   B.把私家奴婢改称私属    C.多次改革币制   D.禁止商品买卖 7. 与水排作用相近的是 A.皮囊        B.耧车           C.翻车            D.筒车 8.张骞通西域的主要作用是 A.为打败匈奴奠定基础         B.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生活 C.开辟了“丝绸之路”         D.加强了汉朝同西域的联系 9. 阐述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原则的书是 A.《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0.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描述的是下列哪件事的情况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唐末藩镇割据    C.西晋“八王之乱”  D.北宋末年金兵南下 11.魏、蜀、吴三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①魏         ②蜀         ③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2.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的目的是 A.      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B.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  C、抑制土地兼并            D.接受汉族的先进制度 13. 下列哪本书是唐朝学校里的课本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缀术》  D.《梦溪笔谈》 14. 山水画形成和占统治地位分别是在 A.东汉,唐      B.三国两晋南北朝,明    C.宋,明     D.唐,宋 15. 秦、隋灭亡的一个共同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宦官专权        C.滥用民力       D.法律严酷 16.唐朝负责审批国家政令的机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内阁 17. 在唐朝既是丝织业中心又是造纸业中心的城市是 A.定州          B.邢州           C.宣州           D.益州 18.大食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受到唐政府的尊重,这说明 A.唐政府重视宗教对人们的麻痹作用         B.唐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C.唐与大食是友好国家                      D.唐和大食文化交流频繁 19. 不属于安史之乱背景事件的是 A.唐玄宗重用奸臣   B.节度使权力过大    C.宦官专权     D.内地兵力空虚 20.按土地多少收税的税制是 ①初税亩   ②方田均税法   ③租庸调制   ④地丁银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 专业教育开始确立是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22.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必遭自然界的惩罚。这比较符合下列哪个思想家的观点 A.荀子         B.刘禹锡        C.顾炎武         D.王夫之 23.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对产品分配的调整,着重在哪两者之间进行 A.国家与地主    B.国家与农民    C.地主与农民    D.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24.北宋政府推广占城稻,主要是因为它 A.抗旱能力强     B.亩产高        C.稻米质量好     D.穗长而无芒 25.“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湖”指的是  A.江苏、湖南      B.江苏、湖北        C.苏州、湖州        D.苏州、洞庭湖 26.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7. 对王夫之的思想描述错误的是 A.主张学以致用  B.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作用  C.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D.认为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28.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是在 A.1683年               B.1684年            C.1727年            D.1884年 29. 明清时期,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事件是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C.边疆开始遭到西方国家侵略          D.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30. 采用银两收税办法,从根本上说明了 A生产力的提高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刘邦起兵之初,“凡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                                                    引自《史记·黥布列传》 材料二:“萧曹为相,填(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                                                    引自《汉书·刑法志》 材料三:“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皆自仲舒发自” 回答: ①据材料一,刘邦对儒家思想持何态度? ②据材料二,萧曹为相采取什么思想治国的? ③董仲舒向汉武帝的建议包括哪些内容? 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汉高祖到汉武帝选择的治国思想为什么会有不同?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史臣曰:“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自伯颜献海运之策,而江南之粟分春、夏两运。盖至京师者岁多至三百余万石,民无挽轮之劳,国有储蓄之富,岂非一代良策与!” 材料二:(明)丘睿曰:“臣按海运之法,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也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然以给边方以用而已。用之以足国则始于元焉。史称当舟行风信有时,自浙西至京师,不过旬日而已,虽有风涛漂溺之虞,然视河漕之费,所得盖多,故终元之世,海运不废。” 回答: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元代海运(包括背景、目的、概况和影响)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后,对台湾的弃留意见不一,清水军将领施琅上书康熙帝:“······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臣奉旨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耨桑并耦,渔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林,遍处皆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此地原为红毛聚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一为红毛所有,则彼性狡黠,所到之处,善能蛊惑人心,重以夹板船只,精壮坚大,从来海上不敌,未有土地可以托足,尚无伎俩,若再得此地,数千里之膏腴复附依泊,必倡合党伙,窥窃边场,逼近门庭,此乃种祸后来,没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勿断断乎不可弃。······”康熙帝看后,通过朝议,最后决定设台湾府,将台湾收归版图。 回答: ①施琅主留的理由有哪些? ②怎样评价施琅的政策建议和清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决策? 三.问答题:3小题,第34题 10 分,第35题 16 分,第36题 13 分,共计39分。 34.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都曾实行田租三十税一,说明原因和目的,并分析这一政策对农民的具体影响。 35.韩非、董仲舒的基本思想有何异同?试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36.与明相比,清朝的资本主义萌芽有何新的发展?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又是什么?     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题栏(每小题2.5分,共7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C B C A D B A C A C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C B B B A A C B A B D A 二.材料题(第小题12分,共36分)  31.①鄙视儒家思想。(1分)     ②道家思想 (1分)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州郡举茂才,注重儒家道德情操。(6分) ④刘邦吸取教训,以求长治久安,同时经济凋弊;汉武为巩固中央集权。(4分) 32.背景:元都人口众多,粮食消耗大,需要从南方调运入京。 目的:从南方运输粮食,供应首都。 概况:一年分春、夏两运,数量大,速度快,费用低。 影响:节省费用,减轻了百姓负担;保证了首都的粮食供应,为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作出了重要贡献。 33.①理由:台湾位置重要;物产丰富;红毛(荷兰)早有野心,如落入其手,后果不堪设想,沿海诸省难安。(6分) ②施琅的建议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战略眼光;清的决策正确,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6分) 三.问答题(3小题,第34题 10 分,第35题 16 分,第36题 13 分,共计39分。) 34.原因:都面临恢复社会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的问题。(2分) 目的: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2分) 具体影响:农民负担减轻,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当时征税标准是以人为主,农民要负担人头税、徭役和兵役,无地农民还要向地主交纳田租,所以农民仍摆脱不了贫困的境地。(6分) 35.同: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君主专制;都主张国家统一。(4分)    异:韩思想有较强的进取改革意识,董则更多地考虑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守成固本的特点;韩主张法治,董则提倡仁政;韩以“法”保证君权至上,董则宣扬君权神授。(6分)      根源:韩---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要求通过改革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实现国家统一,发展封建经济。(3分)           董---汉武帝时呈现了经济繁荣和国家大一统的局面,现实要求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的新的治国理论。3分) 36.新发展:萌芽的地区扩大了、部门增多了、规模扩大了。(3分) 缓慢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具体原因是,农民贫困,导致国内市场狭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外市场狭窄;地租重,地主、商人多把钱用来买田置地,导致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金短缺;清政府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规模。(10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