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ID:309690

大小:37.4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阶段考试 中国古代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50分。)。 1.我国古代常用天干地支纪时。其中子时相当于现代的: A.11—13点          B.21—23点          C.23—1点           D.3—5点    2.子贡(孔子的学生)“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抗礼”,为宾主之礼)”。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已有实力雄厚的商人          B.春秋时期诸侯已被商人操纵 C.当时商人并没有受到岐视              D.春秋时期有的商人参与政治活动 3.战国时期,人们的命运不再完全由出身决定,而是越来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经过努力奋斗,不少平民百姓成为中高级官员。一个穷苦平民,使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获得大大提高,最便捷的途径是    A.当兵打仗          B.经商          C.精耕细作              D.读书  4.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一段宏大的击缶场面。缶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秦王与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胁迫赵王弹曲,并命史官记下:“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随后,蔺相如以与秦王拼命相威胁,命秦王为赵王击缶,并命史官记载:  “某年月目,秦王为赵王击缶”。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政治形势的特点是 A.秦国发起统一战争                        B.秦国势力日益强大,威震中原 C.诸候争霸势均力敌                        D.中原诸侯联合抗秦,对秦国构成巨大威胁 5.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应以法治国  ②执法必严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法律不应由君主颁布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6.秦统一以后,秦始皇将原秦国使用的圆形方孔钱颁行全国。此后,秦短期而亡,而圆形方孔的范式则使用了两千多年。主要原因是   A.形制设计合理                           B.重量适中 C.商业不断发展                           D.后人顾念秦统-之功 7. (张)安世为公候,食邑万户,……家童(家奴)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积纤微:是以能殖其货(经营工商业和矿业),富於大将军(霍)光。上述记载表明两汉时期 A.工商业受到政府鼓励                      B.商人不受岐视,地位很高 C.一些官僚地主从事工商业                 D.工商业从业人员主要是奴隶 8.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比较注重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方面的事例有 ①编著《神农本草经》 ②编著《九章算术》 ③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④贾思勰编著《齐民要术》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都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于 A.都是地方行政制度                       B.其最高官员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C.都有严密的监察体系                     D.都有利于发挥地方自主性 l0.明朝统治者在法律方面制订了“钞法”、 “盐法”、“茶法”、“市厘”,并对借贷、买卖、市场从法律上作出了具体规定。其原因是 A.学习外国经验                         B.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社会矛盾比较尖锐  11.下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 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        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 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                   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 l2.《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旁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l3.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一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14.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l5.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九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县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 16.右图是1 930年在甘肃居延注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的兵器及其它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17.临淄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过“齐国钟官长”印(为掌管钱财之官)、“齐铁官长”、“齐铁官丞”印,及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传世印泥(古时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的印章的泥块)。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时: 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事实                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事实                D.已经出现印刷术的事实 l8.下图是北朝后期佛教信徒人数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是: A.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                  B.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 C.名僧致力于传教                      D.佛教有强烈的欺骗性 19.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中的“君”将前往: A.西域都护辖区                           B.安西都护府辖区 C.瀚海都督府辖区                         D.渤海国 20.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D.重农抑商的政策 21.明清时期,我国的赋役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摊丁入亩”的办法: A.都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             B.都规定只按田亩多少征税 C.都是为了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都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22.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以下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相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设置处理国政的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2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君主专制政治达到顶峰                   D.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25.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为贯彻这一主张,郭守敬: A.绘制全国地图                           B.总结前人历法成就 C.进行化学实验                           D.创制天文仪器 26.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管理今天外蒙古地区的行省是: 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甘肃行省              D.漠北行省 27.东汉以来,许多新的词句在社会上的使用日益频繁。如:报应、造孽、来生、浮屠等。这反映了: A.佛教目渐流行                         B.道教传播广泛 C.“仁”的思想影响越来越深入           D.人民生活越来越困苦 28.秦汉时我国北方第一次出现农牧政权分立的局面,并时常发生两种文明的碰撞。其中“两种文明”所指的真实含义是: A.汉族与匈奴两种不同的文化                B.封建农业文明与奴隶制畜牧文明 C.汉政权与匈奴奴隶国家的征战              D.中原文明和北方文明 29.观察下列三幅图,其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在于它集中反映了:          地动仪        东汉说唱俑     导引图 A.秦汉时期的杂技发展水平                 B.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 C.秦汉时期文化先进                        D.秦汉时期的丝织水平 3O.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汉赋    ②唐诗    ③宋词    ④元曲    ⑤明清小说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1.据《左传》、  《史记》等史书记载,齐桓公两次在葵丘与各诸侯国会盟。规定不可堵塞水源;不可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齐桓公通过会盟成为春秋霸主             B.葵丘会盟是一个军事同盟    C.葵丘会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D.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让各诸侯国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32.右图为1991年发行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二千二百年》纪念邮票,有关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6年          B.起义军在火泽乡建立了“张楚”政权 C.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具有革命的首创精神 D.起义迫使汉初的统治者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3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别父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汉代的这首民谣反映的主题是: A.讽刺汉代的察举制度                      B.汉代诗赋的发展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4.某剧组要拍一部有关汉武帝的电视剧,场景布置中要展现其文治武功,所用道具不应出现  A.《孙子兵法》        B.《天人三策》       C.淬火弯刀              D.灌钢利剑 35.歌曲《青花瓷》好评如潮,以瓷器作为“中国元素”来创作歌曲,思路新颖,开拓了“中国风”歌曲创作新路。下列关于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的表述,不定确的是: A.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有了新品种黑陶和白陶    B.商周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原始瓷器 C.战国时期出现采用了夹纶技术的精美瓷器D.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出白瓷 36.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中国焦点2006》评出十大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位的是孔子,最主要的原因是: A.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现实意义 B.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 C.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响后世教育 D.其文化品格对中国的文化具有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7.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但直到秦朝,中国才实现“书同文”字。下列文字中,属于秦朝统一后使用的官方字体是: A.隶书              B.小篆              C.行书                  D.楷书 3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39.被鲁迅称为“文博宏丽,卓绝汉代’’的司马相如是西汉的辞赋大家,其赋的特点是: ①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    ②辞藻华丽   ③气势恢弘    ④现实感强,篇幅较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⑨            C.②③④                D.④③④ 40.在古代,官方因急于将某些信息公之于众,便将“榜”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特殊工具。例如,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殿前司降黄榜云:"金人游骑已及郊畿”。该榜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北方畜牧业向南扩展                 B.宋金联盟友好交往 C.金军兵临东京                        D.金兵进攻临安 41.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4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留下了名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忧”的主要是: A.藩镇威胁中央       B.大臣权力过重      C.北宋积贫积弱           D.自身仕途不顺 43.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弋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4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  “……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 45.公元1247年西藏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致函当地僧俗首领,强调“蒙古王之军队,多至不可胜数,宇内当已悉附于彼二从彼者则祸福与共。”这一建议的结果是: A.没有被当地人接受                        B.坚定了藏人与蒙古军队对峙的信心 C.寻致了西藏内部的分裂                    D.西藏最终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46.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47.《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酉科全书。“永乐”是: A.明朝的一个年号                         B.明朝一个皇帝名字 C.这部书的作者                           D.清朝的一个年号 48.下列机构主要负责东北地区管辖的是: ①黑水都督府    ②岭北行省    ③努尔干都司  ④黑龙江将军辖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9.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明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50.明请之际,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O分) 5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元史》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墙……    一一《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这两种意见的最主要分歧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  (3分) (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  (3分) (4)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2分) 52.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嘉庆《大清会典》规定,“凡荒政十有二,……三日救荒;四曰发赈;五日减粜;六日出贷;七日蠲(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日通商;十日劝输;十一曰兴土筑;十二日集流亡”。 材料二 嘉庆《大清会典》规定:“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又据《清朝文献通考》规定:州县官逾期一个月内报灾罚俸六个月,一个月外降一级,二个月外降二级,三个月外革职。 材料三 清朝建立了较汉唐以来更为健全的创诸制度一一常平仓、社仓和义仓以积谷备灾。 材料四 朝廷上下官员喜好诌媚腐化,‘庸俗无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河防松弛,水利失修,河道梗阻,诸河频频漫口决口,堵而复决。“防弊之法有尽,而舞弊之乃无穷”,修河官员穷尽贪污之能,承办人口偷工减料。乾嘉时水灾骤增,每年平均达1OO余州县,到道光朝一跃为177州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备荒救灾制度的特点。(5分) (2)康熙、雍正年间,水患较少,乾隆以来,水患日益增加,危害越来越大。原因是什么? (4分) (3)据此,总结清朝备荒救灾的经验教训。(4分) 53.(25分)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注重分析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材料一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一一《史记》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商人。春秋后期的范蠢,在陶邑家富巨万,号称“陶朱公”。  陶朱公后来成为富商的代名词。战国后期大商人吕不韦,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赢政之父争得了王位,后来做了秦国的相国。                       ——摘自人教版教材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是什么?(2分)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具体表现。(6分)并分析该现象出现的积极意义。(6分) 材料三                  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               徐光启和利玛窦画像 材料四 古代思想家唐甑(1630--1704年,四川达州人)在《抑尊》一书中说:“天子之尊,非夫地大神也,皆人也。”他在《室语》一书中又说:“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贼也。” (2)透过材料三、四,你获得哪些有关明清时期近代文明萌发的历史信息(6分)明清时期为什么没有实现社会转型。(5分) 丰南一中高三历史阶段考试答案 1—5.CBABB      6—10ACDBC     11—15ACDBB    16—20DCABA 21—25DDCBD      26—30BABCC    31—35DCADC    36—40DBCBC 41—45CCCCD      46—50CADAD 51.(12分) (1)行分封,还是行郡县。(2分) 哪一个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或实现国家长久稳定) (2分) (2)旧俗与汉法之争。  (1分) 文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2分) (3)行省制度。  (1分)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后世。  (2分) (4)中央集权逐步加强。  (2分) 52.(1 3分) (1)防灾与救灾相结,制度严密,措施完备、灵活。国家防灾、救灾与灾民自救相结合; 各种措施多管齐下。  (5分) (2)政治腐败,贪污盛行,水利工程偷工减料,河工废弛,水利失修。  (4分) (3)经验:应制定完备、严密的制度,将防灾与救灾相结合,国家与民众相结合。 教训:要根治腐败,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的监督管理,’要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4分) 53.(25分) (1)现象:战国时期商业发达。  (2分) 表现:出现许多商业城市,如临淄、邯郸等;出现许多大商人,并开始参预政治;中原市场形成。  (或统一市场初具规模)  (6分) 积极意义:商业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商业发展推动民族融合;力量壮大的商人通过买田置地等形式成为新兴地主,  (增强了地主阶级的力量),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6分) (2)历史信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西学东渐,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6分)。 未实现转型的原因:君主专制制度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自守政策;文化专制政策。  (5分)  (如答具体表现可酌情给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