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三语文复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年高三语文复习题

ID:309743

大小:33.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①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虽然是属于两种各有特点的文化系统,但是这两种文化从其源头开始,便有着相互交流与渗透。早在新石器时期,属于黄河文化主流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向南伸延,与长江文化系统的屈家岭文化向北伸延,相互交错,在淮河上游地区形成了三种古文化并存的局面。龙山文化不仅东延至黄河下游,而且南伸至长江下游地区,与青莲岗文化交错共存。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也南伸至江苏北部,与青莲岗文化在淮河下游汇聚。到了青铜器时期,南、北两大文化系统的交流与渗透更加广泛与深入,尤其是吴越地区,不仅笑纳楚文化的影响,而且大胆接纳、引进黄河文化系统的贤能之士。来自黄河上游的泰伯,自然也带来了黄河文化,在吴地不但受到欢迎,而且成为吴国的领袖。齐国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受到吴王的重用;他改革图强的思想,尤其是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建议,也受到吴王的重视。吴、越相继成就春秋霸业,与思想观念开放,善于吸收不同地区包括黄河文化中的先进思想有很大关系     ②尽管如此,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之间的差异仍然很明显。《庄子》中有两处讲述了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尽显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差异。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不以为然,给孔子讲了一个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泉水干涸,一群鱼被困于陆地,便用湿气互相嘘吸,用口沫互相湿润。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里,甚至当灭顶之灾来临之际,能够将一丝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相濡以沫”形象地体现了孔孟所倡导的“仁义”关怀。而老聃则认为,还有比“仁义”关怀更好的存在方式,就是“相忘于江湖”。在江湖中生存的鱼,不会想到用“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方式关怀其他个体。在一个顺应自然规律、生存状态良好的社会里,人们都生活得很好,无需别人的关心帮助。老庄所憧憬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完全按照自然规律构建、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在他们看来,孔子的“仁义”教化,“若负建鼓而求亡子”,敲锣打鼓追寻迷途逆子,注定不会如愿以偿     ③“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的争论,成为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核心话题。这场关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争论,一直延伸到西汉中期,汉武帝一锤定音,选择“相濡以沫”的儒术,使其成为治理天下的主流文化。从此以后的两千多年,孔孟思想作为官方话语,规范、制约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与当时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是一致的。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物质与精神如此步调一致,显然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④历史车轮驶入二十世纪,新文化运动的涌现,“五四”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文化的重心转移。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直至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向中国政府索赔“庚子赔款”,一次又一次提醒着华夏子孙,“相濡以沫”的观念固然重要,但“适者生存”的法则更为根本。达尔文揭示的生存法则,在人类社会里同样存在。严复译介的达尔文进化论,引起了轰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惊醒了沉睡两千多年的华夏子孙。只有“法自然”,在开拓中创新,才能真正改善民族的生存环境,提高民族的生存能力。 ⑤中国文化重心的转向,并不意味着黄河文化的消失。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相濡以沫”的文化理念在融通人际情感,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的封建社会能够绵延两千多年,“相濡以沫”这一文化理念功不可没。在开拓、创新、进取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我们主张的核心价值,开拓、创新、进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和平、和谐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 (2007-08-19《文汇报》) 1.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从其源头开始,相互交流与渗透的情况可以概括为 (1)                                                                            (2)                                                                            2.第②段叙述《庄子》中的一个故事,是为了证明                                     3.在老庄看来,孔子的“仁义”教化注定不会如愿以偿的原因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 A.“相忘于江湖”作为主流文化到西汉中期终于让位给了“相濡以沫”。 B.“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化的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C.“和平、和谐”的观点是对“相濡以沫”这一文化理念的继承与发扬。 D.作者在文中更强调“开拓、创新、进取”的价值观对当代中国之重要 5.依据全文,怎样理解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必然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摘自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6.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     )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7.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是                                 (    )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般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般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国语》为何不是“经”书? 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但始终没有成为“经”。周予同先生认为“经”有三个特点。首先,“经”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经”的领域在逐渐扩张,从“五经”扩大到“十三经”。其次,“经”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它不仅为“法定”,而且是从所有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后来儒家编著的书籍,固然不称为“经”,就是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不是得到孔子“真传”的,也不能称之为“经”。   再次,“经”本身就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文化教育统一思想的主要工具,是封建专制政府培养提拔人才的主要准绳,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这三个特点.是书籍成为经典的标准。在“经”的领域扩大到“十三经”的过程中,封建专制政府的法定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儒家思想,第三是孔子 至于《国语》,不能成为“经”书,最重要的是它不是解《春秋》的。思想上,柳宗元《非国语》云:“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但《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如礼治、民本、正名、忠恕等。其他学说在《国语》中也约略可见,驳杂的思想体系,使它不可能成为统治者所认可的典型合法的儒家经书。另外,《国语》不但不得孔子的真传,内容上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颇与“子不语怪力乱神”相悖。因此“经”的范围虽在不断扩大,《国语》却不可能为儒者拥护,被统治者选中 《国语》的辞采,也影响着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柳宗元称其令世之学者耽嗜,富艳浮夸。崔述曰:“《左传》一言可毕者,《国语》累章而未足也。”《左传》自成一体。语言风格一致,但《国语》诸语亦各有千秋。或长篇大论,侧重理性说教;或小巧精致,语言隽永;或以修辞见长,文字流畅而有气势。可惜语言上的优点,不能令《国语》一体,而诸语风格的差异,也使全书有割裂之感,多给史家留下批判和质疑的借口,哪里还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呢? 基于此,《国语》无缘经书之列,进而无缘成为中国封建科举法定的科目。失去了广泛流传的机会。尽管如此,其与《左传》关系密切,颇受达官儒士们日常研读的重视,勉强维持着其“春秋外传”的声誉。刘知几《史通·六家篇》定《国语》为一家,为“春秋外传”。称其“六经之流,三传之亚”,是将《国语》视为准经典 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将《国语》改隶“杂史类”,其地位下降。但仍有人把《国语》当经典来看,希望将之提升到“经”的地位。段玉裁主张于“十三经”外,加《国语》、《史记》、《说文解字》等,成“二十一经”,可惜没有响应者。廖平于光绪十二年,拟定《十八经注疏范例》,他将《大戴礼记》和《国语》升为“经”,合成“十八经”,终未成 9.“《国语》不是经书”,以下解说不是其原因的一项是            (    ) A.《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但其思想体系驳杂,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 B.《国语》没有得到孔子的真传,在内容方面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与孔子的思想不一致。 C.《国语》与《左传》关系密切,深受达官儒士的重视,从而赢得了“春秋外传”的声誉 D.《国语》富于辞采,但语言风格的差异,使全书有割裂之感,遭到了史家的批判和质疑 10.下列表述不属于“经”的特点的一项是                         (    ) A.“经”必须是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 B.“经”是从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 C.“经”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者用来进行文化教育,统一人们的思想的工具。 D.封建专制政府以“经”作为培养提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它是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 1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只要是得到了孔子的“真传”,都被统治者认可,确定为“经”。 B.《国语》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但由于它不是解释《春秋》的,所以没有成为“经”。 C.《国语》语言风格多样,或长篇大论,或小巧精致,或以修辞见长,自成一体,文字流畅而有气势 D.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国语》落到了杂史类的地位,而段玉裁、谬平等人都试图将《国语》提升到“经”的地位,但均以失败告终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完美与残缺 从维熙 ①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当月圆时,有“花好月圆”之美词;当月残时,又有“一镰钩月”之雅说。笔者常想,如果地球上没有月残,而只有月圆;或只有月残,而无一轮圆月,那将失去多少风景?如果把这一美学概念,引伸到振兴中华民族的宏观话题之内,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情趣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民族心态的问题了。 ②几年前,一位台湾的摄影家,要拍一幅圆明园的夜色写真,我陪他选择月圆之夜前往,但是到了圆明园之后,面对那断垣残壁的历史沧桑,我们忽然意识到月圆下的圆明园,拍出来虽然好看,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令人开心的风景,而是中国百年国耻的纪念园。虽然这比在月圆下拍摄,要艰难许多,最终他还是等到了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重新开动了摄影机。 ③笔者所以要重温这段往事,实因重新修复圆明园之争,与保留其历史原貌之争,既是关联到建筑的问题,又是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珍惜历史的完美,是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面对历史残缺,并珍惜这种残缺,却始终是个没有解决好的大课题。重建圆明园的历史辉煌与反对重建圆明园之争,典型地反映出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依据的:本来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留下这个活标本的原貌,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奋发图强;但是偏偏有一些清史学者,难以割舍中华民族的“圆月情结”,慷慨激昂地反对保留历史残缺,倡导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再现圆明园昔日的风华。这里,姑且不说“克隆”出来的圆明园,其本身就是赝品;就是再现圆明园的全部辉煌,也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好相反,它将让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 ④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仅以德国科学严谨之风,与国人中假凤虚凰的心态,作一个对比:在德国西部莱茵河和美茵河的汇合口有个科布伦茨小城,这儿曾经耸立着威廉大帝的雕像。威廉大帝何许人也?他是将德意志统一成一个国家的大帝,被德国人称之为德意志之祖。人们为了缅怀他将东西南北中的日耳曼人,缔造成一个强大的德国,在科布伦茨两条美丽河流的汇合口,铸成了一座巍高的青铜纪念碑,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苏联从德国西部强渡莱茵河、围歼希特勒军团时,一发炮弹正好落在这座青铜雕像上,从此这位策马张弓的德意志之祖肖像消失了。待我去那块圣地朝圣时,那儿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墩台。当时正是深秋,墩台上飘满了黄色的落叶和白色的鸟粪,让每个来这儿的游者,无不感到凄切和悲凉。这是其一。其二,在德国柏林最热闹的裤裆大街,昔日曾经耸立着一座著名的尖顶教堂,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那座教堂的顶部正好被炮火自上而下地劈去了一半,多少年过去了,那教堂也没有重建和修复,赤裸地站在繁华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沧桑。对此我曾以中国人的心态,询问过德国友人和德国民众,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精心地保存这些历史残缺,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 ⑤当年,德国是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还在千方百计地保留历史残缺;而我们在近代史中是被弱肉强食的民族,倒反而不惜花费重金,克隆往日的历史辉煌,这种南辕北辙的心态,距离究竟有多远?恐怕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量器,能丈量出这种距离。但是这两种思维模式,到底哪个更能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哪个更富有时代的前瞻性?哪个更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德国而论,它今天的经济实力,不要说再建起一座青铜雕像,就是在科伦布茨再竖起十尊百尊威廉大帝的金像,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们知道那是遮盖民族的耻辱,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难道我们这个不断被列强肢解和侵略的民族,就能遮其自家之丑,重新修建圆明园(实质为“克隆”),来淡化昔日被列强瓜分的国耻?前不久,党中央明确提出“求真务实”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这更让笔者感到投入大量资金、全面修建圆明园之举有待商榷。且不说我们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水平线上;就是有一天我们从发展中国家,进入了全面富足的国家行列,我们也不能淡化昔日之国耻 ⑥中国有句古话,似可当此文的结论: ⑦假凤虚凰者误国,卧薪尝胆者兴邦!                                                (选自《2004年中国随笔精选》) 12.第②段中加点词“含金量”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在文中找两个关键词) 13.作者和台湾摄影家等到“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才去拍摄,其用意除了与圆明园废墟协调一致外,还有什么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④段中作者提到 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重建圆明园,文中共讲了哪几点理由?请分条列出。你是否同意文中的观点?不同意,要说出你的理由;如同意,请再补充一、二点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两种文化向南、向北伸延,交错共存;(2)吸收、容纳不同地区的文化。 2. 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3. 在老庄看来,还有比“仁义”关怀更好的存在方式,就是完全按照自然规律构建、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在生存环境没有根本改变、生存状态糟糕的社会,所谓的“仁义”关怀并不能真正实现 4. C  D 5. 黄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长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顺应自然、开拓创新。黄河文化在古代中国成为主流文化是与当时专制的政治体制、封闭的经济环境相一致的。但是,近代以来,国门打开,民族之间竞争的根本法则乃是“适者生存”,只有“法自然”,在开拓中创新,才能真正改善民族的生存环境,提高民族的生存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文化的重心转向长江文化确属历史发展的必然。 要点包括:(1)两种文化的核心价值 (2)古代文化重心确立的历史必然 (3)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背景 6.D(文中无此信息,无中生有) 7.C(ABD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却没有) 8.B(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 9.C(C是说《国语》赢得“春秋外传”的声誉.不是解说原因的。) 10.D(“唯一标准”的说法不符合文意) 11.D(A.说法太绝对,文中无据:B.“《国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的说法不正确;C.“《国语》自成一体”说法有误。) 12.与残月下的圆明园废墟相一致,更能突出圆明园作为国耻纪念园的意义。(1)圆月情结(2)假凤虚凰心态   13.具有象征义(比喻义也可)象征帝国主义列强对圆明园的吞噬。 14.威廉大帝雕像被毁不修;裤裆大街教堂被毁不修;为了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沧桑,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 15.①重建的圆明园只能是一个赝品,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②它使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③不能使国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忘国耻;④我们还不富裕,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上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