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政治专项复习题:实践及其作用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所谓社会实践是指
A.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性活动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
C.人们改造社会的一切活动 D.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实践具有历史性。这是指
A.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B.实践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C.生产实践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中进行的
D.一定社会的人们,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目的是不同的
3.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工人炼钢,农民种地 ②教师讲课
③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④顾客在商店购物
⑤科学家在实验室搞试验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的是
①处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 ②处理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关系
③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改革 ④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教育活动 B.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 D.生产实践活动
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目的 B.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C.实践是认识的发展根本动力 D.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7.社会革命是千百万人参加的共同事业,在革命队伍内部,人们只有结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才能顺利地进行斗争。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顺利进行。这说明
A.实践具有客观性、物质性 B.实践具有能动性
C.只有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才具有社会性 D.实践具有社会性
8.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要避免盲目的实践活动。这“盲目的实践活动”是指
A.没有理性认识指导的实践活动 B.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
C.没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D.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
9.数学是从丈量土地、兴修水利、测量容积、计算时间、制造器皿等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许多几何定理是埃及人在丈量土地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这些事实表明
A.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对象是认识的来源
C.人脑是认识的来源 D.生产劳动是认识的来源
10.“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表明
A.革命理论是第一性的,实践是第二性的
B.革命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C.革命理论是第一重要的,实践是第二重要的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活动
1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这是因为
①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物质的
②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物质的
③由怎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去改造哪些客观事物,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④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的东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从认识论这个角度来说,是因为
①实践决定认识 ②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③实践是社会性、群众性的活动④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是
A.社会关系 B.阶级关系
C.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 D.旧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14.毛泽东同志指出: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说明
A.实践就是学习,学习也是实践 B.只有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既要通过认真读书获取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去获取知识
15.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改造自然的实践是为了创造出新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物质生活资料。改造社会的实践是为了创造出新的社会关系。这说明实践是
A.人们的主观的活动 B.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D.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
16.英国过去有一个名叫亚克敏的人,可称得上是读书最多的人,他除了读遍了家里七万多册藏书外,还博览群书,见书就读。可是他一辈子没写过一篇文章,也没做过一次研究,终生一事无成。这个事实说明
A.不以实践为目的认识是毫无意义的 B.学习书本知识,不能真正获得知识
C.学习直接经验比学习间接经验更重要 D.间接经验是不可靠的
不定项选择题
17.实践的特征有
A.实践是与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客观物质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认识活动
C.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而不是单个人的活动
D.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18.构成社会实践的基本要素有
A.实践的主体 B.实践的对象 C.实践的手段 D.实践的目的
19.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A.生产劳动 B.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 D.文化、艺术、教育活动
20.实践的主体——人
A.是客观的。因为每一代人的体力和智力,最终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
B.是主观的。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
C.是客观的。因为人的体力和智力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
D.是主观的。因为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2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这是因为
A.人的认识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确定的
B.人的认识只有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才能产生
C.人脑不会自行产生认识,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接触了客观事物,人脑才能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理性认识指导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22.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检验这些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社会实践
23.我们既要认真读书,学习间接经验,又要积极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是因为
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科学知识的指导作用
B.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消化书本知识,使之变为实际知识
C.只有通过实践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知识,才能使自己获得真才实学,为社会多作贡献
D.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又来源于间接经验
24.毛泽东同志说:“你要有知识,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尝尝它,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C.就知识总体而言,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
D.每个人要获得知识,就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2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 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目的
26.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成绩也不出众。有一次,他仿造了一架小风车,同学们问他风车转动的原理,他答不出来而受到了同学的讥笑。从此,他奋发学习,成为全班学习最优秀的学生。长大后,他醉心于科学研究,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故事说明了
A.刻苦努力,勤奋学习,是个人取得学业和事业成就的唯一原因
B.一个人是否具有卓越才能是由先天决定的,但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也有重大影响
C.人的才能是在后天勤奋学习和刻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先天素质无关
D.不学习、不实践,任何天资聪明的人也不会取得成就
二.非选择题
简答题
27.如何理解实践的能动性和实践的物质性是统一的?
28毛择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请结合青年学生中存在的“为考而学,为分而学”的现象,谈谈你对毛泽东同志这段话的理解。
辨析题
29.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每个人只有亲自参加实践才能获得知识.
30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因此,马克思主义可以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论述题
3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我们逐步摆脱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的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势态就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作用。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请结合上述论述,说明实践对于认识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2.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订的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这个理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请运用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论述,回答:
(1)为什么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什么能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C 5.D 6.C 7.D 8.B 9.A 10.B 11.D 12.C 13.A 14.D 15.D 16.A
不定项选择题
17.ACD 18.ABC 19.ABC 20.AC: 21.ABC 22.D 23.ABC 24.C 25.ABD 26.D